第162节(2 / 2)
这也使得皇帝并不一定要驾崩了,才会把皇位交给皇子,这样,先皇和大臣们都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将权力的重心转移到下一任皇帝的手上。
而如今出现这样一幕,而且这一切都发生在大炎的子孙后代的身上,大炎皇帝也难免觉得可悲了。臣子不信任君王,甚至皇子都不信任自己的父亲……这个嘉靖皇帝,也真是让他觉得可悲可笑。
当皇帝暂且不论,就说这个父亲,嘉靖皇帝称得上失败中的失败了。
“太傅,将来朕的儿子,也会这样忌惮朕,和朕留下的这些老臣们吗?”
“……不会的,陛下,只要陛下和臣等万众一心,一心为大炎百姓做事,为子孙们开个好头,未来的大炎,必然不会是如此模样。”
太傅也很清楚,言传身教才是对子孙最好的教导方式,德、忠、孝……等等的美德,只有一代一代的努力维持,才能让人们遵从、相信。
回到剧中,很快,大炎皇帝亲自饰演的裕王也是再次出场了。说起来,他和魏彦吾本是兄弟,结果在这部剧里,反而大炎皇帝演了嘉靖皇帝的儿子,倒是也相当的有趣。
而此刻,裕王也是和清流一党讨论着改稻为桑的事情,如今裕王皇子身份基本稳固,但严党的问题依然不得不让他们重视。而对于改稻为桑,清流一党无一例外,都觉得严党必然会在其中有所动作。
“你是说,他们会趁机兼并桑农的土地?”
“完全有可能。”而此刻,裕王的心腹之一的谭纶也是及时的解释道:“皇上下了旨意,农田改成桑田以后不许加税,可一亩桑田要比一亩农田的收成,高出五成以上。”
“再加上桑田在他们手中,从种桑养蚕到织成绸缎,中间少了无数中间商和环节,利润可想而知。”
最终,几人商议后,还是让谭纶前往浙城,去找浙城一把手的胡宗宪商议。胡宗宪虽然是严嵩一手提拔,但谭纶相信以胡宗宪的人品,一定知道孰轻孰重。
“朕居然有那么一刹那,以为严党真的是想要充实国库的呢。”而大炎皇帝看到如此一幕,也是不自觉的冷笑一声,淡淡说道:
“是啊,养蚕的利润可不是种田能比的,他们要是趁机私底下多改一些桑田,甚至把当地百姓的桑田兼并了,那么不仅完成了指标,还能中饱私囊,尤其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了,利润绝对高。”
“好,好啊,朕倒是要看看,他们怎么欺上媚下,是怎么让好好的国策出差错的。”
大炎皇帝怒极反笑,他虽然参与了第二集的演出,但也就那么几个镜头,剩下的都是陈祈一行人专门去了勾吴拍摄的,因此他也是第一次看完整的第二集拍摄。
如今他也很好奇,未来的大炎的地方执行力,到底到了什么地步。之前他看《是,首相》的时候,就不只是一次听陈祈在剧本里写,地方政府全是一群蠢货,他本自信大炎的地方官员可以做的很好,但在调查之后,依然查出了不少蛀虫。
而电视剧内的大炎,更是千疮百孔,礼崩乐坏,浙城更成为了严党的幕僚管辖的地方,大炎皇帝想看看,后世的大炎,究竟能把百姓逼到什么地步。
而大炎皇帝如此想着,很快,屏幕上便是出现了一行行字,陈祈配音的旁白,也是缓缓响到:
“张居正的话不幸被言中了,朝廷改稻为桑的国策一开始推行,就给浙城的百姓带来了灾难。”
旁白声音刚刚落下,很快,镜头来到了浙城,而出现的一幕确实让大炎皇帝和百官都为之一怔妫,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
只见在一片插着无数秧苗的田地之中,一众大炎官兵正堵着一群声嘶力竭的百姓,而另一边,只看见一位位天师府装扮的土木天师,竟正在用源石技艺,将一片片的秧苗,通通覆盖了下去!
这赫然是一幕强征土地的画面!这些不愿意将农田改为桑田的百姓,被官府强制执行,而这强制执行的方法,就是把农田全部覆盖,让百姓走投无路,不得不选择将农田改为桑田。
而看着画面之中,一株株秧苗都是被源石技艺覆盖了下去,再无补救的可能时,大殿内的百官一片寂静,随后便又是一股从心底升起的怒火!
如此一幕,足以让任何心中有良知的官员怒火中烧,而对于出生微末的一些官员、太傅,以及大炎皇帝本人来说,足以想象到底会造成如何巨大的刺激了。
朝廷,恐怕又要兴起大狱了,倘若陈祈拍摄的这一幕真的得到验证了,那真龙的怒火,可不是那么好承受的……
第279章:大炎真正的危机?官逼民反的一幕
“畜生!真是丢尽我大炎人的脸!”
“一方父母官,竟如此对待当地百姓?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此等禽兽不如的东西,居然可为一方知府?我大炎无能人忠臣乎?竟让禽兽食禄!”
应该说,泰拉大陆因为各种原因,虽然经济发展的很快,但是在政治方面的发展并没有陈祈当初所在的世界那么“群魔乱舞”的地步,在泰拉大陆,就算是所谓的政治家,大部分也都比较“纯洁”。
不然,陈祈的《是,首相》这些在原世界的一些在公务员内,已经层出不穷到可以在咖啡馆公开说出来的知识,在维多利亚怎么会被奉为“先进知识”呢?
同理,大炎王朝里的许多现象,许多知识,虽然在大炎可能也发生过,但基本没有人将其如此具体的统筹过,就算有所传授,也基本是一对一的,压根不会外传。
而官员可以丑陋到的地步,同样也是大炎官员们难以想象的。就算大炎从巨兽还在的时期,就已经在暗自积蓄力量,历经几代盛世明君,也难以避免有蛀虫的出现。
只是,如今这一幕,让大炎的官员,以及皇帝本人,都对这些“蛀虫”的可恨程度的概念,产生了刷新。
“陛下!臣要参浙城知府马宁远!鱼肉百姓,十恶不赦,官逼民反,应该诛杀!”
一位出生微末的大臣看到如此一幕,根本忍受不了自己的怒火,猛地站了起来,怒气冲冲的便是朝着大炎皇帝如此说道,他那义愤填膺的样子,大有一副皇帝不同意,他就要自己去浙城找人干架的架势。
至于原因嘛……其实说来也巧,这一段是陈祈一行人去了勾吴拍摄的,而恰巧的是,勾吴的浙城知府,还真的和《大炎王朝》里的知府名字一样,都叫马宁远。而也因为这个原因,陈祈立刻把这位知府大人拉来拍戏了,毕竟戏份也不是很多。
不过和电视剧拍摄的不一样,浙城知府马宁远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官,听说要拍这一段戏的时候,浙城知府宁愿陈祈把他杀了也不想上镜,最后还是大炎皇帝下旨,保证他的名声绝对不会因此而烂,他才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爱卿莫要激动,这不过是拍戏而已,是朕允许的,而且这一幕都经过了当地百姓的同意,赔偿和酬劳都是马宁远双倍付了的,朕可以作证。”
大炎皇帝也是替浙城知府解释了一下这一幕,但哪怕如此,他也依然难掩自己心中的怒火,一想到电视剧内的行为,可能在大炎地方的某一处发生着,他的真龙气息就控制不住的外泄。
尤其是,大炎皇帝知道,陈祈敢这样拍,很大概率是因为真的有人这么干过。这一点在陈祈从前的许多批判作品里都是类似的……他感觉自己血压都要爆了。
暂且不论现实,电视剧中的马宁远很快抓了几个反抗官府暴行的百姓,对其中一位格外魁梧的男人问道:“刚才那个说‘反了’的人是谁?叫什么名字?”
“齐大柱!”
饰演齐大柱的并非别人,正是远道而来的槐天裴。陈祈一眼就选中了他出演这个重要角色,也真庆幸槐天裴看到这出戏,还能忍得住不出手。
“干什么营生?”马宁远继续问道,而槐天裴当即也是回答道:“本地桑农!”
“桑农?桑农为什么要来带着稻农闹事?”
“——心中不平!”
而这一声,槐天裴呵斥的格外有力。平民百姓大部分都不知道如何辩理,但官员却是最擅长这方面的,当他喊出这句的时候,就注定了他会被当做“反民”来处置。
马宁远眉毛一挑,立刻便是有了主意,当下面对槐天裴便是质问道:“你在王直那当的什么头目?”
“什么王直?”而槐天裴闻言也是一愣,面对这个压根不知道的名字,他此刻一切的回答都成为了错误,不明所以的喊道:“我不认识王直!”
“——深海教会头目王直!”而此刻,见槐天裴这个庄稼汉果不其然的入了套,马宁远也是奸诈的笑了笑,终于是说出了这个虚构出来的人名的身份,直接给槐天裴扣了一定“深海教徒”的帽子。
“改稻为桑乃是国策!”知府马宁远面对百姓,也是气愤无比,看着面前这一群“不识利害”的庄稼汉,便是厉声说道:
“上利国家,下利你们!我就不明白了,这天大的好事,为什么就是推行不下去?今天还聚众对抗!”
“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有深海教徒在煽动!继续盖苗!敢阻扰的,有一个抓一个,和这几个深海教徒,一起押往衙门!”
马宁远大手一挥,将几个闹事的以深海教徒的罪名拉走,大有一副倘若其他百姓再敢闹事,也通通当做深海教徒的人抓走的架势。而就在这个时候,只看见一位浑身盔甲的壮汉,带着几位士兵赶到了现场,立刻制止了这些行为。
来人,正是陈祈原世界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不过在泰拉,他成为了抗击东国的海嗣和深海教会的将军,而扮演者,正是大哥重岳本人。
而马宁远见重岳到了,多少也有点紧张,但一想到自己是兵部调的兵,便也是没有什么忌惮的对重岳说道:“戚将军,调兵的时候你恰好不在,部院的调兵令,我可给你留下了。”
然而,重岳见状却是一点都不理马宁远,而是一直等待一位士兵头目来到他的面前,重岳的眼瞳里闪烁着极其少见的怒火,盯着面前这位头目便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