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大夏第一纨绔 > 第397章 大战开始

第397章 大战开始(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桃花傻医林羽李雨晴 女尊:心机夫郎的醋坛子又打翻了 都市玄门医婿申坤墨 精灵:我的忍蛙会飞雷神 嫡女医妃名动天下 打工情事:那些年我们曾经相爱过 末日:我的轮盘比别人高一级 医道龙皇 末世重生之求生笔记 人在奥特,希望与奇迹之光

他没有多想,也不敢多想。

只是有些垂头丧气,目光落在不远处。

薛仲礼显然没有那个闲暇来照顾他的情绪,只是淡淡道:“粮草被烧不是小事,就是从其它处调拨,也难以在短时间抵达。”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依当今之势,必须寻求决战,一战定胜负,否则……粮草亏而军心动,我军必败无疑!”

“大王所言极是!”章璋也上前附和道。

“谁愿为先锋?”

“末将愿往!”黄权上前拱手道。

“准!”

夜幕缓缓拉开,在距离上京不远的营地处,有一支大军正在极速行进,但很快就停了下来。

正前方,一名白衣胜雪的男子负剑而立,身后是一众精骑。

“让开!”

“我劝你还是前去宣武门为好!”白衣男子淡淡道。

为首的那将领长着黝黑面孔,冷冷问道:“凭什么?我凭什么要给他卖命?”

“凭什么?”

……

平南军步兵八万,两翼骑兵各是一万,总共十万黑铁大军,恍如沙滩的黑石,透着凛凛寒意。

接着,一阵嘹亮劲急的号角,营垒的大军随之出动,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阵势仿佛是乌云席卷一般。

宣武门上,城防卫迅速反应过来,紧急增防。

大夏城防军与平南军是风格迥异的大军。

大夏军多持长矛为主,平南军则使大枪,两翼骑兵更是不同,部分加持长槊。

骤然之间,平南军鼓声号角大作,纛旗在风中猎猎招展。两翼骑兵率先出动,中军兵士则跨着整齐步伐,山岳城墙班向前推进,每跨三步大喊“杀”,竟是从容不迫地隆隆进逼。

与此同时,群均凄厉的牛角号声上京城外,两翼骑兵呼啸迎击,重甲步兵亦是无可阻挡地傲慢阔步,恍如黑色海潮平地席卷而来。

霎时间,两军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响彻山谷,又如万顷怒涛扑击群山。长剑与弯刀铿锵飞舞,长矛与投枪呼啸飞掠,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

同一时间,城防卫突然增援,正前方出现一个女人。

正是闻讯而来的萧妙瑜,在他身后,赵佗领军而来。

平南军曾拥有常胜不败的煌煌战绩,又有着慷慨赴死的猛士胆识。

而这玄甲军却也是夏元帝训练已久的精锐,当不失为一支劲旅。

两军相交,若铁汉碰击,死不旋踵,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刀剑,低沉的嚎叫,弥漫的烟尘,整个城门外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所湮灭.....

与此同时,城门外另一处,也发生着搏杀。

保龙军前进受阻不到半刻,便清理掉了障碍。

不多时,夏元帝出现在城墙上。

看到薛仲礼亲领的大军,他眯了眯眼。

“平南军,果然不负其名!”夏元帝淡淡一笑,手中的长剑一挥,示意玄甲军士兵主动出击。

玄甲军也是大夏军中的一支精锐,以其忠诚、拼杀和勇猛著称,但此时面对薛仲礼这支由他亲自领军的兵马,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战斗一开始,大夏军就陷入了劣势。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薛仲礼的统帅能力。他是大夏国历史上的名将,坚定果断,冷静分析战局,并能快速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与此相比,大夏国的将领们有些过于懈怠和麻木。他们大都长期在上京城中待着,习惯了享受,对于战争已经产生了惧怕之心。根本没有想过如何应对平南军的攻势,更谈不上用人上策,发挥所长。

在这种情况下,大夏军的士气显然不如对手。士兵们看到领军的薛仲礼一挥手,就能迅速调整战线,让他们总能占据先手,挤压大夏军的空间。

玄甲军的将领也看到战局的不利之处,急忙调整队列,冲向薛仲礼的部队。但他们已经面对的是来自夜幕中的硬铁,这些兵士装备了最好的刀剑铠甲,拥有出色的火力覆盖。他们从容自信、决心昂扬,让大夏军的阵地开始崩溃。

在这群勇猛的士兵身后,薛仲礼勇往直前。他的目标是大夏国的皇位,一个曾经被自己所痴迷的东西。他也清楚,只要占领了上京城,大夏国就会陷入他的手掌心里。如此,他就无需再担心任何困难和反对,可以大肆发展自己的使命,在帝国的建设中一展所长。

“一定要坚守!!”萧妙瑜面对眼前充满敌人的局面,挥舞着手中的长剑,激励着守军。

她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是大夏国的骄傲。虽然她曾经面对重重困难,但她从未放弃过反抗。她知道,无论自己是否取得胜利,都必须尽自己所能,为自己所在的组织做出贡献。

“为元帝陛下而战!!”大夏军的士兵们也在呐喊,他们知道,这一仗胜利至关重要,并且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占领了长安城,整个世界都将变得不一样,夏元帝的地位和名声都将大大提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