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岳鹏举抗命不遵,还要进京告(2 / 2)
“我岳鹏举奉命戍守宁州,对抗夏贼来犯!”
“好不容易才初步威慑夏贼再不敢大举南下,区将竟令我领职营尉,于宁州境内欺压宁州百姓!”
“这就是您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大宋国是不战了不假!”
“金贼可是止战了?夏贼可是止战了?”
“没有!”
岳鹏举的突兀到来,打断了包小天接下来想对张俊说的话。
见这年轻气盛的刺头,数月来的领职值守仍未将他的年轻气盛磨平。
包小天内心无奈叹息。
“西北军区宁州分区区将张成昌,乃是朝中奉命巡守宁州。”
“你是朝中直授指挥副使不假,但到了宁州,张成昌就是你的上峰,你怎么可以抗命?”
岳鹏举怒瞪双眼:
“要杀要惩随便你!我岳鹏举的武功,是为对抗外贼而练!”
“绝不可能将矛头对准大宋百姓!”
见岳鹏举根本说不通,包小天也懒得再跟他多说:
“既然不愿服从张成昌区将,我包小天鉴于你不过是年轻气盛,这次便也不处罚你。”
“不想履职于宁州,那恰好扬州军区的张俊区将在,他行将回扬州。”
“你跟张俊去扬州吧。”
顿了顿,包小天严肃告诫道:
“抗命的事,我可以容忍你一次,若再有第二次。”
“不需要我包小天依军法处置你,张俊区将自会严惩不贷!”
张俊以眼神上下打量着岳鹏举。
倒是器宇不凡,不过好像不太懂事。
包相如此包容顾大局之人,他怎么好像……
“岳鹏举?既然包相让你随我一道去扬州,我也会一视同仁。”
“若你像在宁州那般违抗区将之命,我不会跟你客气,违抗军命者,将被革职论处。”
“再无入仕可能。”
说罢,张俊对包小天拱手行辞别礼,便领着刺头岳鹏举一道,策马朝扬州折返。
……
扬州城内,扬州太学监盘踞着扬州最繁华的永泰坊街。
四周酒楼林立,不过来往永泰坊的坊民,无不衣冠楚楚,一看就是大户或士族出身。
扬州的州府学院布局的比黄州还早,早已收下了近五千员学生。
学生的年纪下至五岁孩童,上至七老八十的农户。
身份皆是士族眼中的下等人。
学院供应一日三餐,在籍学生可凭饭票,免费入食堂吃饭。
大锅菜虽称不上美味,至少不难吃、能吃饱。
因此每到放饭时间,十个大食堂总是挤满了人。
学生们吃完饭后还能去宿舍午休一会儿,有的则异常勤奋,饭后连午休的时间都舍不得浪费。
要么去附近的工坊干时辰工挣些钱,要么去书坊里凭学生证借阅书籍。
自州府学院成立以来,早前去太学监试探性问询可否入学的贫民,也渐渐都去了学院。
太学监恢复了以往的静谧。
但太学生并不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