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红楼大相公 > 第266章 九月初

第266章 九月初(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高秦氏高大柱 替嫁假千金成了真王妃?世子他太上头了 我是大反派我骄傲了吗 舔狗?不!渣男祖师爷反向拿捏 凡血! 福晋娇又美:禁欲四爷宠上瘾妧宝 重生回到老婆自尽当天 偏执霸总的罪妻 孤勇者 战国藤原幕府

九月!

书上有语,又名狗月。

因这个称呼不雅。

是以,后来又有了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长月、暮秋月、晚秋月、残秋月、素秋月等等。

观其多数之称,理应多秋高气爽的清凉天气。

然!

于如今的京城而言,两个多月没有下雨,早已经干旱不已了,就是秦钟在城南的庄子都打了好几个新井!

每一个井都很深!

以求所用!

而其它地方距离水源地稍远的田亩,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今岁收成堪忧。

京城上下,也是沐浴旱情。

顺天府、山东、河南、山西等地,更是如此。

于此,秦钟也无能为力,在天地面前,任何人都是渺小的,自己也非天子,可以调动浩瀚之力给于处理。

唯有力所能及。

巳时正刻,跟着小胖子、小王爷再次巡查三十六坊的如厕之地,规划中的三百六十个如厕之地,已经完工三百多了。

大体上有成。

唯有几个特殊的坊不行。

那里靠近皇城,每日里施工都很慢,再加上一些繁琐的礼仪规矩,甚至于都削减了几个如厕之地。

如此,只好将削减的如厕之地,增添在三十六坊中面积比较大的坊中,也算合理利用。

“京城三十六坊中,除了皇城旁边的坊,其余坊中如厕之地扩增都已经搞定了。”

“也都在使用了。”

“保大坊、南熏坊、积庆坊、安富坊、发祥坊……,那几个坊办事太慢,若非碍于皇城的缘故,本王早把他们一个个揍一顿了。”

小胖子抚摸着没有减下去的大肚子,心情勉强不错的离开发祥坊,这里是京城以北。

坊地不大,原本定下的是扩增十个如厕之地,结果坊里言语最多五个,五个就五个吧。

关键,别的坊十多个的如厕之地都弄好了,发祥坊五个如厕之地都没弄好。

“恒王兄不必操心,就算再迟,九月上旬还是可以完工的。”

小王爷一身锦绣,手中把玩着一把古扇,逛了发祥坊等地,觉得还是有趣的。

比起自己在王府中好了许多。

“发祥坊这些地方特殊,人不算多。”

“算起来,如今建好的如厕之地,已经可以大用了。”

“就算这几个坊的如厕之地建好,也只是锦上添花。”

“殿下这几日行走正西坊、宣北坊等地,是否一观变化,其实……只要有合适的地方,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前往的。”

“街道上明显干净许多。”

“连带呼吸的气息都清新不少。”

秦钟一件纯绿色的的对鸟吉字纹锦直裰,腰间系着暗蓝色的宽纹腰带,发丝随意束起。

因未有成年,未有加冠,不过一髻。

俊秀容颜,透亮双眸,身材修长,精气神冉颜有力,手中也是把玩着一只古扇,是小王爷送的。

是前朝一位名家题字的。

堪为珍贵,秦钟本不欲要接下,奈何小王爷所言是感谢自己的《算学初阶》。

在琢磨一番之后,总算是将一些天元术、地元术弄明白了,什么盈不足术也弄懂了。

起码《数理精源》上的解释,《算学初阶》上的论述更加简洁有力,也就是一开始有些麻烦。

然而,将那些奇特的数字一一弄明白之后,似乎真的简单数倍以上。

听小王爷所言,现在王府正有一些精通算学的博士之人,准备以《算学初阶》为

本,将《数理精源》重新梳理一下。筆趣庫

还准备算自己的一份大功!

秦钟汗颜!

恭王爷都有说,待《数理精源》重新梳理之后,可为一大功,再加上其余之事。

在一等男爵上,加一个云骑尉不难!

于此,秦钟倒是喜闻乐见,别管成不成,有了更好,没有也不强求,自己现在才多大?

一等男爵足够了。

“也是小神医你那份关于京城三十六坊洁净条例的建议有作用。”

“顺天府、大兴、宛平都在推进。”

“太医院那边也有认可。”

“看着街道上没有那些腌臜之物,本王的眼睛都干净许多,这才应该是京城该有的模样。”

“再有一两个月,京城各个街道会更好。”

“就是这天……怎么还不下雨,这几日……父皇都因此杖毙了两个钦天监的官员了。”

“而且,京城内都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言语。”

“咳咳!”

“不提那些了,小神医,本王没记错的话,今儿,你那个百草味和红心火柴要开业吧。”

“要不我们去瞅瞅?”

“接下来也没啥事,出城闲逸……还是别了,父皇的心情还在阴雨之中。”

“那个火柴真不错。”

“很是方便,有了火柴,本王觉那些火折子用的不顺手了。”

京城上下如今的模样!

小胖子很有发言权,整个八月份,自己有近二十日都在盘桓行走,以观进度。

瞅着街道上的杂乱之物变少。

瞅着有些人知道前往如厕之地。

瞅着街道上时而出现的一些洁净巡查人员。

……

颇有一丝自得,如今扩增如厕之地和洁净京城之地的目标快要达成,自己的差事也就可以交差了。

行走一段路程,觉得身子燥热,略有不耐,抬首看天,骄阳明烈,还是没有下雨的迹象。

八月下旬的时候,京城内有一些杂乱之言,说什么父皇德行、施政有亏,以至于天降灾难。

才有了国朝现在的旱灾、水灾、兵灾之故。

钦天监那边也有说是上天的些许警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