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1 / 2)
王清没有玉符,只好用石符代替,只是石符没有聚灵属性,所以一个石符只能维持一年时间。
将荒地四周埋上石符,这是春风化雨阵,一年四季如春,还有稍微聚灵的功效。
一切弄好之后,让王陵等人用农机厂的工具将小麦种子和蔬菜种子种下。
至于十亩大棚,王清还布置了聚灵阵,这样的情况下,生长的作物都含有大量的灵气,对人身体极有好处。
不过大棚只有王清一人能进,这可是王清给自己种的。
转眼七月。
四九城周围已经开始出现逃荒的人,城里的定量也开始减少,每天买粮食都限购了。
此时的王清正在大棚里收粮食,十亩大棚里中了小麦,草莓,荔枝,等水果蔬菜。
王清储物戒指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也不担心放不下,小麦足足三千六百斤,这些东西吃了对人都有好处。
将王陵李建设黄援朝阎解放刘光天叫进来收割小麦,然后脱皮磨成面粉,足足有三千零六十斤,这还是安八五粉磨的,要是九零粉,那足足有三千二百四十斤。
五人也知道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流着口水盯着白面,至于没有果子的植物,他们都没注意。
王清笑骂道:“看什么,等外面的收了,你们都能分到面粉,以后饿不着肚子。”
五人闻言大喜,笑道:“我们信清子哥。”
五人走后,王清将聚灵阵收起来,水果蔬菜收了好几茬几年也吃不完,所以没必要在留着,被人发现异常反而不好。
三千多斤白面也够他们一家吃三年,六二年初情况就会好转,直到六三年才开始不缺粮食。
所以王清并没收起那六亩小麦的聚灵阵,准备多存些好面。
转天王清就来到杨厂长办公室。
杨厂长正愁的眼睛血红,这么大的一个轧钢厂缺粮可是一件大事,要知道轧钢厂大部分工人都是重体力劳动者,吃不饱要出事故的。
见王清进来道:“小清来了,坐。”说着还亲自给倒杯水。
“杨大哥,你这是怎么了?”
杨厂长道:“还不是粮食给闹的,现在哪都缺粮,我正为咱们轧钢厂的粮食头疼呢。”
王清哈哈大笑道:“要是为这个,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杨大哥。”
杨厂长知道王清在种地,不过因为太忙也没去看,再说那时候也不是种小麦的时候,现在小麦已经过了收割季节。
听闻王清这么说笑道:“难不成你种了小麦?”
王清哈哈大笑道:“嗯,种了,虽说晚了,可现在也收获了。”
杨厂长腾的站起来道:“你没骗我?”要知道那可是三千多亩,能收不少粮食。
王清笑道:“那咱们看看去?”
杨厂长也顾不得喝水了,拉着王清就向厂外跑去,要知道那片荒地离轧钢厂还挺远的。
当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杨厂长激动的大声道:“这回咱们可不缺粮食了。”.
第十二章 分家
“清子你可帮了我大忙了,现在能收割么?”
王清点头道:“能,就是没人,要不厂长你去农机厂借个收割机来?”
杨厂长摇头道:“即便咱们有收割机也没牲口。”(那时候都是畜力收割机,六二年以后才有的卧试收割机。)
王清道:“我这到有从农机厂借来的收割机,就是太小,需要不少时间才能收割完毕。”
杨厂长撸着袖子道:“先干着,在将后勤的工人叫来,一起收。”
因为借来不少收割机,两天才将麦子收完,总共收获小麦一百八十六万斤,打成九零粉就是一百六十七万四千斤。
轧钢厂一万多人,每天只吃一顿,能坚持一年,这回轧钢厂再也不缺粮食了。
李副厂长亲切握着王清手笑道:“王清,你可是为咱们厂做出大贡献了。”
王清笑道:“作为厂里的一份子这都是应该的。”
然后看向杨厂长道:“杨厂长,按着咱们的约定,每亩上交二百斤,总共三千一百亩,我需要上交六十二万斤粮食,对吧。”
杨厂长顿时肠子都悔青了,搓手道:“清子啊,你这也知道,咱们厂现在困难,你看是不是多交一点,当然剩下的按着市价收购。”
李副厂长也跟着道:“是啊,清子,咱们们厂困难啊,你看是不是……。”
他们都没想到亩产这么多,现在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王清哈哈一笑点头道:“这样,每亩上交三百斤,要知道哪也没有我这高产的小麦。”
杨厂长李副厂长对视一眼,点头道:“可以,不过你剩下的粮食也要卖给我们。”
要知道上交九十三万斤,还剩下将近九十万斤小麦呢,哪怕买过来吃不完,也可以和其他单位交换物资,到时候也是政绩。
王清想想道:“我留下一万斤就放在厂子仓库,他们五人每人留二百斤,剩下的就都卖给厂里。”
“好,就这么定了。”生怕王清反悔,两人连忙应下。
王陵五人也十分高兴,二百斤打成面粉有一百八十斤,够他们天天吃白面也能吃几个月了,若是换成粗粮一家子就不缺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