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1 / 2)
刚刚升上高二的时候,席谷的秒速是21米,尽管这是个让百米飞人目瞪口呆,且席谷能够保持这个速度长途奔跑超过三十分钟,令马拉松选手也落泪的数据,但尚且在正常理解范围以内。
——但等到高三的时候,这个数据就变成了590s,全力奔跑起来可以产生音爆的速度。
而当他高考结束,高中毕业以后,席谷的秒速已经进化到了8100米。
8.1ks的速度,已经超越了第一宇宙速度。
——已经可以冲出地球,绕地球轨道旋转了诶!
席谷当初关于太空人的妄想一语成谶。
但席谷当然不可能窜上天空,跑到宇宙空间中去。
他只是尝试了一下全力奔跑的速度,就“嗖”一下飞到了离地几百米高的地方,吓得心脏扑通乱跳。
不过,虽然从几百米的空中掉在了地上,席谷自己也没受到什么损伤,只是在山林间砸出了一个十几米的大坑而已。
——很正常,毕竟席谷身体的强韧程度也是以每天百分之一的速度成长的。
早在高二的时候,他的身体就已经变成钢铁之躯了。
那个时候的席谷就算想要用刀刺穿自己的皮肤,刀尖也会钝掉。
没过多久,为了进一步测试,席谷在夜里偷偷溜进了本市的步枪俱乐部,对着自己开了几枪,却依旧没有破防。
因为难以找到威力更大的武器向自己开炮测试,所以在那之后,对于防御力的测试暂且告一段落。
不过,一千天过去,虽然没有再测试,但席谷可以确信,自己已经能硬接核弹而毫发无损了。
至于原因为何,通过一个小小的计算就能得出。
现在的席谷,身体力量约为3437301kg。
全力挥拳的时候,最高挥拳速度大约在80ks(通过控制力成长后对身体数据的估算)。
那么,当席谷在全力一拳挥出的时候,所产生的动能为10999363200000000焦耳。
也即,一亿零九百九十九万三千六百三十二亿焦耳的能量。
一吨tnt当量大致相当于42亿焦耳,这就说明,席谷的全力一拳,有着二百六十万吨tnt当量以上威力。是“小男孩”威力的一百倍以上,也超过人类有史以来最强武器——“沙皇炸弹”当量的二十分之一。
作为这份力量的释放者,毫无疑问,席谷随之而成长的身体强度会让他在全力一击时毫发无损——这样的话,既然一拳相当于百倍核弹释放,那么席谷又怎么会没有能够承受起核弹爆发的身体防御力呢?
而且,相较于核爆时威力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席谷全力一拳击出,却会将能量凝聚于拳面那小小一处,直到完全展开时,那产生的强大力量才会扩散开去。
从这一点上来说,哪怕是“沙皇炸弹”,由于核武器的能量更多在于辐射和范围性的输出,也许它都无法伤害到“单点百倍核爆无损级”的席谷的身体。
——不过,其实席谷已经很久没有全力一击过了,哪怕是对自己的测试。
大约三个月以前,在力量和速度还没有像现如今这样强大的时候,席谷在难得的休息日里曾经来到当地的海岸线上,以超过一百米每秒的速度踏水而跑。
等离开海岸线几十公里以后,席谷才放心地潜下水,在海里百多米深的位置,测试了自己的全力一击。
——然后,强大的力量化作波流在海里喷涌而出,由于是高品位能量,转化带来的热能一瞬间使得席谷周围几千米内的海水温度高了几十度,鱼虾一声不吭就此毙命。而后动能继续宣泄着,直到涌出海面,形成一道上百米的滔天大浪。
之后,由于能量的宣泄,这片海域的洋流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与本来就紊乱的海面气流相结合,在混沌的气象系统的催动下,甚至引发了小型台风。
沐浴着狂风暴雨,席谷灰溜溜地跑回到了海岸线上,只留下一场让海洋气象局百思不得其解的气象异变,以及还没影响到陆地就消散了的台风。
看着自己造成的后果,席谷后怕不已。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这样的全力一击,落在城市里,哪怕是对着空气释放,随之而来的冲击波和扩散的动能都足以摧毁大片街区。
也正是因为这点,席谷就停下了自己的“极限爆发”测试。
“既然拥有着堪比甚至超越一般核弹的力量,那么在测试时,也应该用对待核弹的慎重态度吧?”
这般想着。
于是,从那以后,席谷就此收手不干了。
第四章 超能力者寻找计划
高考毕业以后,接下来就是大学。
因为席谷的高考成绩不错,可以在大部分志愿里随便挑选,所以他就选择了一所省城的顶级大学。
进入大学,如其他学生一样上课、下课、参加社团活动、开黑打游戏,席谷从中感受到了一定的乐趣。
和普通学生相比,他表现在外的最大不同就是一个人在校外租房,而不住大学宿舍。
——毕竟,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实在有些危险。
不是对席谷,而是对同学。
尽管他对自己的控制力很有自信,但是与他人牵扯过多关系还是一件比较微妙的事情。
进入大学之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由度大大提高。
只要没有上课的日子,就相当于全是假期。如果在选课时安排得当,在课程表里塞一堆不用点名也没有作业,且课程内容毫无难度的通识课程来凑学分,很多时候一周能有四天甚至五天的空闲时间。
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席谷还稍有顾忌,活动范围大多在本省以内。
但等到大二,在没有事情的日子里,席谷的足迹开始遍布全国。
而到了大三大四,在其他同学忙于实习和考研的时候,席谷已经走遍了七大洲四大洋,将全球各地都纳入了自己的巡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