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文姬有担当(2 / 2)
唯有今天赶过来的秦虎实在咋舌——主公何时变得如此胆肥?竟敢背着小主母在这里另娶他人?
不过,他又仔仔细细地观察起了对面的王文姬,心里暗自猜想:莫非这次的高丽长公主会是小主母假扮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自己一直留在辽北未曾参加他们在流求岛的大婚典礼?然后让自己能够亲眼目睹一次他们的结婚?
当然,这个荒谬不堪的想法把他自己都逗笑了。而且在观察下来,他还是可以肯定:对面就是那个如假包换的高丽长公主,而决不会是小主母李清照。
高丽王的诏书中最后指出,如徐统军无异议的话,便可即日完婚。
秦刚站起身道:“休戈止兵,大辽之愿,高丽之福。徐三愿与殿下永结秦晋之好,护佑两国边境永世安宁。”
啊?这便就是应下了啊!
现场之人,除了秦虎之外,对于秦刚的立即同意,都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如此美丽高贵的高丽长公主,哪个有机会娶她的男子会不愿意啊!
而秦虎则开始了疯狂地自我催眠: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重要的话说三遍!
最后他才将幽怨的目光投向秦刚,意思便是:你好自为之。
秦刚回了他一个眼神,似乎在说:我自己有数!
接下来,高丽国的其他使团成员虽然才得知这个消息,但王文姬自己的侍女队里却带足了全套的高丽出嫁仪仗。所以没花多长时间,便就当场开始布置。
而信以为真的陈武等人也是全力配合,立即从城中搜集出了各种红绸、喜烛,直接开始布置起了喜堂。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婚仪式既仓促又隆重,既出人意料又似乎情理之中。
而就在婚礼接近尾声之际,城外来报,接到大辽八百里飞骑传讯:大辽国长公主耶律延寿奉陛下之命,将于两日后到达保州城,责令众人作好一切迎接准备!
又是一位长公主?!
众人还在无意识地乱猜这长公主这次前来的目的时,一直处于困惑之中的秦虎终于豁然开朗了:
因为现场也只有他,才知道一个月前在长春州捺钵营地所发生的那件离奇麻烦事,才知道自家主公当时卷入了一场难以摆脱的莫名姻缘。
而眼下这场意外婚礼的最大意义终于呼之欲出,大辽国集贤殿大学士、上轻车都尉、东北路统军使徐三,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为了一位已经迎娶过正妻的有妇之夫。
两日后的午后,沉重的号角声如同闷雷滚过天际,打破了曷懒甸战后短暂的沉寂。大辽长公主耶律延寿的威严仪仗,终于抵达了保州城。
“徐之!”王文姬直接打断了他,眼神没有丝毫动摇,“你听我说。今生能遇见你,本是我最大的欢喜。但你我的所有缘份,却都出自于我这张酷似清照姑娘的容颜。但恰恰也正是这张面孔,让我注定只能成为你最爱之人的一个投影、一个印记。所以就在去年十月,我已在开京重光寺,拜入大觉法师门下。但法师说我还有尘缘未了,约定半年之后方可为我正式剃度。眼看时日接近,便遇到此事。如此看来,这便就是我唯一为凡尘俗世所累之事,也是,唯一想要在出家之前做完的事。”
秦刚听得心中不住呯然一下被击中:去年十月,不就是他大婚请柬送到高丽的时间么?半年后的尘缘,难道竟是要让堂堂高丽长公主为他来做一场假赐婚吗?
王文姬微微侧头,带着一种近乎蛊惑的力量:“徐之,这是唯一的机会,也是最好的理由。高丽战败,献上长公主求和,顺理成章。况且你也与我说过,为掩人耳目,在东京辽阳那里的越国王与越王妃也是知道你我之间的暧昧关系。所以,只要我赶在耶律延寿到来之前,奉我王旨意与你正式成婚,那么,大辽长公主再尊贵、大辽皇帝再宠她,也不可能逼迫一位刚刚接受求和亲的统军使,立刻另娶她人。这不合礼法,更失了大辽国的体统!”
秦刚心头巨震。
其实在王文姬一提“和亲”话题,他就迅速明白了这种解局方法之巧妙,它完美地照顾到了大辽的胜利威严,又不露痕迹地避开了强行拒婚的风险。不管是远方的天祚帝、还是亲自前来的耶律延寿,为了安抚刚刚被征服的高丽,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强行逼婚,破坏大局!
“文姬曾求得若干本源自大宋的清照妹妹诗集,方知徐之兄对他一片倾心之根由。如此才女,方能配得上徐之兄之英雄气度。”王文姬眼神闪动,一副无限向往之意,“文姬不才,空有一副略略相似的容貌。不过,可记得昔日天津寨中、之后的辽阳城里,假凤虚凰之事也已不是第一次。其实以徐之兄眼下在大辽的身份地位,枕边人不早立名份,必有远忧。而且你也不必担忧于我,眼前此事一了,我便以省亲之由回去落发出家,到时你便可以让清照妹妹以我之名在你身边。我想这样的主意,她若听了也必是认为极好!”
“殿下精思妙算,处处都以在下为重,却从未思虑过自身一二,实让在下无地自容……”秦刚喃喃说道,眼神不住地闪烁,但显然已被王文姬说服了大半,因为他的确还需要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徐三身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在辽国东北的最终布局。
“文姬能说动陛下降旨求和亲,实在也是借此良机,与徐之兄结下一世善缘,还望山河翻覆、天下震动之际,徐之兄能给高丽君臣一个机会、给高丽国民一份福祉!”王文姬说完,探入怀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丝帛文书,双手一抖,将其展开在秦刚面前的桌案上。
烛光映照下,那卷文书赫然是高丽王室专用的明黄云龙纹暗花绫锦!上面是高丽特有的典雅纹饰,诏书的行文格式、措辞用语,完全是高丽王室的正式口吻。
开头便是“制曰”,接着是追述曷懒甸保音城之战,高丽“不察天威,致干戈起”,深感“惶悚战栗”,为“永结盟好,消弭兵祸”,特“赐婚长公主王文姬于大辽国东北路统军使徐三,以示修睦诚意,万世不移”,末尾盖着一方鲜红的印玺——高丽国王印!
秦刚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份诏书,看似承载着高丽国的荣辱与臣服,实际上却是王文姬与王俣这对王室姊弟在面对真正的友情时,以无比大无畏的精神,共同对抗此时庞大威严的大辽王朝,这是一份沉重得令他无法接受的友情与厚谊。
“我接受你的帮助!”这短短七个字的回答,仿佛耗尽了秦刚所有的力气,又像是斩断了一切退路的宣言。他再次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道,“这条道路,我得了殿下与世民之恩情,并肩走过,往后之路,无论刀山火海,我……必不负于你们、不负于高丽!”
王文姬脸上的笑容逐渐绽开,她用着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低低自语:“此次的出嫁,实则不过嫁给一个并不存在的虚幻影子,但真是了却我在尘世间的最后一桩俗愿!”
次日,就在渤海国主要官员的见证下,秦刚以大辽谈判使的身份,与高丽国特使长公主一行,在官邸大厅进行了极其认真规范的和谈谈判。
在谈判中,先是高丽代表极其谦和并惶恐地表达了完全的歉意,并表示高丽王将会彻底清算国内所有主张对大辽不敬的主战派官员,完全放弃对于曷懒甸所有的领土要求。
最后,他在表述完这些在国内得到授权的所有内容之后,又说,接下来便由高丽国王特使,高丽国长公主王文姬亲自宣读最特别的赔偿条件!
一身高丽王室盛装礼服的王文姬缓缓站起,并打开了今天她一直持于手中的国王诏书。随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清晰念出,现场除了她与秦刚两人之外,没有一个不被震惊了。
当然,在看到最终淡定自若的王文姬后,先是高丽国的使团代表们醒悟了:这是他们国王破釜沉舟式的彻底自救,和亲虽然表面上有点耻辱,但却是可以根本解决矛盾与隐患的最有效手法。对面的这位大辽边境重臣,一旦娶了高丽国长公主,那便与高丽王室结了姻亲,又怎么再会计较接下来的各种善后小事呢?
陈武、高永昌等人也迅速想明白了,高丽国与他们渤海国不同,毕竟是拥有独立的王国体系,但为了表示对秦刚的真正臣服,最有诚意的做法,就是以王族最尊贵的女性下嫁。
唯有今天赶过来的秦虎实在咋舌——主公何时变得如此胆肥?竟敢背着小主母在这里另娶他人?
不过,他又仔仔细细地观察起了对面的王文姬,心里暗自猜想:莫非这次的高丽长公主会是小主母假扮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自己一直留在辽北未曾参加他们在流求岛的大婚典礼?然后让自己能够亲眼目睹一次他们的结婚?
当然,这个荒谬不堪的想法把他自己都逗笑了。而且在观察下来,他还是可以肯定:对面就是那个如假包换的高丽长公主,而决不会是小主母李清照。
高丽王的诏书中最后指出,如徐统军无异议的话,便可即日完婚。
秦刚站起身道:“休戈止兵,大辽之愿,高丽之福。徐三愿与殿下永结秦晋之好,护佑两国边境永世安宁。”
啊?这便就是应下了啊!
现场之人,除了秦虎之外,对于秦刚的立即同意,都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如此美丽高贵的高丽长公主,哪个有机会娶她的男子会不愿意啊!
而秦虎则开始了疯狂地自我催眠: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重要的话说三遍!
最后他才将幽怨的目光投向秦刚,意思便是:你好自为之。
秦刚回了他一个眼神,似乎在说:我自己有数!
接下来,高丽国的其他使团成员虽然才得知这个消息,但王文姬自己的侍女队里却带足了全套的高丽出嫁仪仗。所以没花多长时间,便就当场开始布置。
而信以为真的陈武等人也是全力配合,立即从城中搜集出了各种红绸、喜烛,直接开始布置起了喜堂。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婚仪式既仓促又隆重,既出人意料又似乎情理之中。
而就在婚礼接近尾声之际,城外来报,接到大辽八百里飞骑传讯:大辽国长公主耶律延寿奉陛下之命,将于两日后到达保州城,责令众人作好一切迎接准备!
又是一位长公主?!
众人还在无意识地乱猜这长公主这次前来的目的时,一直处于困惑之中的秦虎终于豁然开朗了:
因为现场也只有他,才知道一个月前在长春州捺钵营地所发生的那件离奇麻烦事,才知道自家主公当时卷入了一场难以摆脱的莫名姻缘。
而眼下这场意外婚礼的最大意义终于呼之欲出,大辽国集贤殿大学士、上轻车都尉、东北路统军使徐三,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为了一位已经迎娶过正妻的有妇之夫。
两日后的午后,沉重的号角声如同闷雷滚过天际,打破了曷懒甸战后短暂的沉寂。大辽长公主耶律延寿的威严仪仗,终于抵达了保州城。
“徐之!”王文姬直接打断了他,眼神没有丝毫动摇,“你听我说。今生能遇见你,本是我最大的欢喜。但你我的所有缘份,却都出自于我这张酷似清照姑娘的容颜。但恰恰也正是这张面孔,让我注定只能成为你最爱之人的一个投影、一个印记。所以就在去年十月,我已在开京重光寺,拜入大觉法师门下。但法师说我还有尘缘未了,约定半年之后方可为我正式剃度。眼看时日接近,便遇到此事。如此看来,这便就是我唯一为凡尘俗世所累之事,也是,唯一想要在出家之前做完的事。”
秦刚听得心中不住呯然一下被击中:去年十月,不就是他大婚请柬送到高丽的时间么?半年后的尘缘,难道竟是要让堂堂高丽长公主为他来做一场假赐婚吗?
王文姬微微侧头,带着一种近乎蛊惑的力量:“徐之,这是唯一的机会,也是最好的理由。高丽战败,献上长公主求和,顺理成章。况且你也与我说过,为掩人耳目,在东京辽阳那里的越国王与越王妃也是知道你我之间的暧昧关系。所以,只要我赶在耶律延寿到来之前,奉我王旨意与你正式成婚,那么,大辽长公主再尊贵、大辽皇帝再宠她,也不可能逼迫一位刚刚接受求和亲的统军使,立刻另娶她人。这不合礼法,更失了大辽国的体统!”
秦刚心头巨震。
其实在王文姬一提“和亲”话题,他就迅速明白了这种解局方法之巧妙,它完美地照顾到了大辽的胜利威严,又不露痕迹地避开了强行拒婚的风险。不管是远方的天祚帝、还是亲自前来的耶律延寿,为了安抚刚刚被征服的高丽,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强行逼婚,破坏大局!
“文姬曾求得若干本源自大宋的清照妹妹诗集,方知徐之兄对他一片倾心之根由。如此才女,方能配得上徐之兄之英雄气度。”王文姬眼神闪动,一副无限向往之意,“文姬不才,空有一副略略相似的容貌。不过,可记得昔日天津寨中、之后的辽阳城里,假凤虚凰之事也已不是第一次。其实以徐之兄眼下在大辽的身份地位,枕边人不早立名份,必有远忧。而且你也不必担忧于我,眼前此事一了,我便以省亲之由回去落发出家,到时你便可以让清照妹妹以我之名在你身边。我想这样的主意,她若听了也必是认为极好!”
“殿下精思妙算,处处都以在下为重,却从未思虑过自身一二,实让在下无地自容……”秦刚喃喃说道,眼神不住地闪烁,但显然已被王文姬说服了大半,因为他的确还需要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徐三身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在辽国东北的最终布局。
“文姬能说动陛下降旨求和亲,实在也是借此良机,与徐之兄结下一世善缘,还望山河翻覆、天下震动之际,徐之兄能给高丽君臣一个机会、给高丽国民一份福祉!”王文姬说完,探入怀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丝帛文书,双手一抖,将其展开在秦刚面前的桌案上。
烛光映照下,那卷文书赫然是高丽王室专用的明黄云龙纹暗花绫锦!上面是高丽特有的典雅纹饰,诏书的行文格式、措辞用语,完全是高丽王室的正式口吻。
开头便是“制曰”,接着是追述曷懒甸保音城之战,高丽“不察天威,致干戈起”,深感“惶悚战栗”,为“永结盟好,消弭兵祸”,特“赐婚长公主王文姬于大辽国东北路统军使徐三,以示修睦诚意,万世不移”,末尾盖着一方鲜红的印玺——高丽国王印!
秦刚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份诏书,看似承载着高丽国的荣辱与臣服,实际上却是王文姬与王俣这对王室姊弟在面对真正的友情时,以无比大无畏的精神,共同对抗此时庞大威严的大辽王朝,这是一份沉重得令他无法接受的友情与厚谊。
“我接受你的帮助!”这短短七个字的回答,仿佛耗尽了秦刚所有的力气,又像是斩断了一切退路的宣言。他再次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道,“这条道路,我得了殿下与世民之恩情,并肩走过,往后之路,无论刀山火海,我……必不负于你们、不负于高丽!”
王文姬脸上的笑容逐渐绽开,她用着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低低自语:“此次的出嫁,实则不过嫁给一个并不存在的虚幻影子,但真是了却我在尘世间的最后一桩俗愿!”
次日,就在渤海国主要官员的见证下,秦刚以大辽谈判使的身份,与高丽国特使长公主一行,在官邸大厅进行了极其认真规范的和谈谈判。
在谈判中,先是高丽代表极其谦和并惶恐地表达了完全的歉意,并表示高丽王将会彻底清算国内所有主张对大辽不敬的主战派官员,完全放弃对于曷懒甸所有的领土要求。
最后,他在表述完这些在国内得到授权的所有内容之后,又说,接下来便由高丽国王特使,高丽国长公主王文姬亲自宣读最特别的赔偿条件!
一身高丽王室盛装礼服的王文姬缓缓站起,并打开了今天她一直持于手中的国王诏书。随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清晰念出,现场除了她与秦刚两人之外,没有一个不被震惊了。
当然,在看到最终淡定自若的王文姬后,先是高丽国的使团代表们醒悟了:这是他们国王破釜沉舟式的彻底自救,和亲虽然表面上有点耻辱,但却是可以根本解决矛盾与隐患的最有效手法。对面的这位大辽边境重臣,一旦娶了高丽国长公主,那便与高丽王室结了姻亲,又怎么再会计较接下来的各种善后小事呢?
陈武、高永昌等人也迅速想明白了,高丽国与他们渤海国不同,毕竟是拥有独立的王国体系,但为了表示对秦刚的真正臣服,最有诚意的做法,就是以王族最尊贵的女性下嫁。
唯有今天赶过来的秦虎实在咋舌——主公何时变得如此胆肥?竟敢背着小主母在这里另娶他人?
不过,他又仔仔细细地观察起了对面的王文姬,心里暗自猜想:莫非这次的高丽长公主会是小主母假扮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自己一直留在辽北未曾参加他们在流求岛的大婚典礼?然后让自己能够亲眼目睹一次他们的结婚?
当然,这个荒谬不堪的想法把他自己都逗笑了。而且在观察下来,他还是可以肯定:对面就是那个如假包换的高丽长公主,而决不会是小主母李清照。
高丽王的诏书中最后指出,如徐统军无异议的话,便可即日完婚。
秦刚站起身道:“休戈止兵,大辽之愿,高丽之福。徐三愿与殿下永结秦晋之好,护佑两国边境永世安宁。”
啊?这便就是应下了啊!
现场之人,除了秦虎之外,对于秦刚的立即同意,都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如此美丽高贵的高丽长公主,哪个有机会娶她的男子会不愿意啊!
而秦虎则开始了疯狂地自我催眠: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重要的话说三遍!
最后他才将幽怨的目光投向秦刚,意思便是:你好自为之。
秦刚回了他一个眼神,似乎在说:我自己有数!
接下来,高丽国的其他使团成员虽然才得知这个消息,但王文姬自己的侍女队里却带足了全套的高丽出嫁仪仗。所以没花多长时间,便就当场开始布置。
而信以为真的陈武等人也是全力配合,立即从城中搜集出了各种红绸、喜烛,直接开始布置起了喜堂。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婚仪式既仓促又隆重,既出人意料又似乎情理之中。
而就在婚礼接近尾声之际,城外来报,接到大辽八百里飞骑传讯:大辽国长公主耶律延寿奉陛下之命,将于两日后到达保州城,责令众人作好一切迎接准备!
又是一位长公主?!
众人还在无意识地乱猜这长公主这次前来的目的时,一直处于困惑之中的秦虎终于豁然开朗了:
因为现场也只有他,才知道一个月前在长春州捺钵营地所发生的那件离奇麻烦事,才知道自家主公当时卷入了一场难以摆脱的莫名姻缘。
而眼下这场意外婚礼的最大意义终于呼之欲出,大辽国集贤殿大学士、上轻车都尉、东北路统军使徐三,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为了一位已经迎娶过正妻的有妇之夫。
两日后的午后,沉重的号角声如同闷雷滚过天际,打破了曷懒甸战后短暂的沉寂。大辽长公主耶律延寿的威严仪仗,终于抵达了保州城。
“徐之!”王文姬直接打断了他,眼神没有丝毫动摇,“你听我说。今生能遇见你,本是我最大的欢喜。但你我的所有缘份,却都出自于我这张酷似清照姑娘的容颜。但恰恰也正是这张面孔,让我注定只能成为你最爱之人的一个投影、一个印记。所以就在去年十月,我已在开京重光寺,拜入大觉法师门下。但法师说我还有尘缘未了,约定半年之后方可为我正式剃度。眼看时日接近,便遇到此事。如此看来,这便就是我唯一为凡尘俗世所累之事,也是,唯一想要在出家之前做完的事。”
秦刚听得心中不住呯然一下被击中:去年十月,不就是他大婚请柬送到高丽的时间么?半年后的尘缘,难道竟是要让堂堂高丽长公主为他来做一场假赐婚吗?
王文姬微微侧头,带着一种近乎蛊惑的力量:“徐之,这是唯一的机会,也是最好的理由。高丽战败,献上长公主求和,顺理成章。况且你也与我说过,为掩人耳目,在东京辽阳那里的越国王与越王妃也是知道你我之间的暧昧关系。所以,只要我赶在耶律延寿到来之前,奉我王旨意与你正式成婚,那么,大辽长公主再尊贵、大辽皇帝再宠她,也不可能逼迫一位刚刚接受求和亲的统军使,立刻另娶她人。这不合礼法,更失了大辽国的体统!”
秦刚心头巨震。
其实在王文姬一提“和亲”话题,他就迅速明白了这种解局方法之巧妙,它完美地照顾到了大辽的胜利威严,又不露痕迹地避开了强行拒婚的风险。不管是远方的天祚帝、还是亲自前来的耶律延寿,为了安抚刚刚被征服的高丽,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强行逼婚,破坏大局!
“文姬曾求得若干本源自大宋的清照妹妹诗集,方知徐之兄对他一片倾心之根由。如此才女,方能配得上徐之兄之英雄气度。”王文姬眼神闪动,一副无限向往之意,“文姬不才,空有一副略略相似的容貌。不过,可记得昔日天津寨中、之后的辽阳城里,假凤虚凰之事也已不是第一次。其实以徐之兄眼下在大辽的身份地位,枕边人不早立名份,必有远忧。而且你也不必担忧于我,眼前此事一了,我便以省亲之由回去落发出家,到时你便可以让清照妹妹以我之名在你身边。我想这样的主意,她若听了也必是认为极好!”
“殿下精思妙算,处处都以在下为重,却从未思虑过自身一二,实让在下无地自容……”秦刚喃喃说道,眼神不住地闪烁,但显然已被王文姬说服了大半,因为他的确还需要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徐三身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在辽国东北的最终布局。
“文姬能说动陛下降旨求和亲,实在也是借此良机,与徐之兄结下一世善缘,还望山河翻覆、天下震动之际,徐之兄能给高丽君臣一个机会、给高丽国民一份福祉!”王文姬说完,探入怀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丝帛文书,双手一抖,将其展开在秦刚面前的桌案上。
烛光映照下,那卷文书赫然是高丽王室专用的明黄云龙纹暗花绫锦!上面是高丽特有的典雅纹饰,诏书的行文格式、措辞用语,完全是高丽王室的正式口吻。
开头便是“制曰”,接着是追述曷懒甸保音城之战,高丽“不察天威,致干戈起”,深感“惶悚战栗”,为“永结盟好,消弭兵祸”,特“赐婚长公主王文姬于大辽国东北路统军使徐三,以示修睦诚意,万世不移”,末尾盖着一方鲜红的印玺——高丽国王印!
秦刚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份诏书,看似承载着高丽国的荣辱与臣服,实际上却是王文姬与王俣这对王室姊弟在面对真正的友情时,以无比大无畏的精神,共同对抗此时庞大威严的大辽王朝,这是一份沉重得令他无法接受的友情与厚谊。
“我接受你的帮助!”这短短七个字的回答,仿佛耗尽了秦刚所有的力气,又像是斩断了一切退路的宣言。他再次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道,“这条道路,我得了殿下与世民之恩情,并肩走过,往后之路,无论刀山火海,我……必不负于你们、不负于高丽!”
王文姬脸上的笑容逐渐绽开,她用着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低低自语:“此次的出嫁,实则不过嫁给一个并不存在的虚幻影子,但真是了却我在尘世间的最后一桩俗愿!”
次日,就在渤海国主要官员的见证下,秦刚以大辽谈判使的身份,与高丽国特使长公主一行,在官邸大厅进行了极其认真规范的和谈谈判。
在谈判中,先是高丽代表极其谦和并惶恐地表达了完全的歉意,并表示高丽王将会彻底清算国内所有主张对大辽不敬的主战派官员,完全放弃对于曷懒甸所有的领土要求。
最后,他在表述完这些在国内得到授权的所有内容之后,又说,接下来便由高丽国王特使,高丽国长公主王文姬亲自宣读最特别的赔偿条件!
一身高丽王室盛装礼服的王文姬缓缓站起,并打开了今天她一直持于手中的国王诏书。随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清晰念出,现场除了她与秦刚两人之外,没有一个不被震惊了。
当然,在看到最终淡定自若的王文姬后,先是高丽国的使团代表们醒悟了:这是他们国王破釜沉舟式的彻底自救,和亲虽然表面上有点耻辱,但却是可以根本解决矛盾与隐患的最有效手法。对面的这位大辽边境重臣,一旦娶了高丽国长公主,那便与高丽王室结了姻亲,又怎么再会计较接下来的各种善后小事呢?
陈武、高永昌等人也迅速想明白了,高丽国与他们渤海国不同,毕竟是拥有独立的王国体系,但为了表示对秦刚的真正臣服,最有诚意的做法,就是以王族最尊贵的女性下嫁。
唯有今天赶过来的秦虎实在咋舌——主公何时变得如此胆肥?竟敢背着小主母在这里另娶他人?
不过,他又仔仔细细地观察起了对面的王文姬,心里暗自猜想:莫非这次的高丽长公主会是小主母假扮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自己一直留在辽北未曾参加他们在流求岛的大婚典礼?然后让自己能够亲眼目睹一次他们的结婚?
当然,这个荒谬不堪的想法把他自己都逗笑了。而且在观察下来,他还是可以肯定:对面就是那个如假包换的高丽长公主,而决不会是小主母李清照。
高丽王的诏书中最后指出,如徐统军无异议的话,便可即日完婚。
秦刚站起身道:“休戈止兵,大辽之愿,高丽之福。徐三愿与殿下永结秦晋之好,护佑两国边境永世安宁。”
啊?这便就是应下了啊!
现场之人,除了秦虎之外,对于秦刚的立即同意,都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如此美丽高贵的高丽长公主,哪个有机会娶她的男子会不愿意啊!
而秦虎则开始了疯狂地自我催眠: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重要的话说三遍!
最后他才将幽怨的目光投向秦刚,意思便是:你好自为之。
秦刚回了他一个眼神,似乎在说:我自己有数!
接下来,高丽国的其他使团成员虽然才得知这个消息,但王文姬自己的侍女队里却带足了全套的高丽出嫁仪仗。所以没花多长时间,便就当场开始布置。
而信以为真的陈武等人也是全力配合,立即从城中搜集出了各种红绸、喜烛,直接开始布置起了喜堂。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婚仪式既仓促又隆重,既出人意料又似乎情理之中。
而就在婚礼接近尾声之际,城外来报,接到大辽八百里飞骑传讯:大辽国长公主耶律延寿奉陛下之命,将于两日后到达保州城,责令众人作好一切迎接准备!
又是一位长公主?!
众人还在无意识地乱猜这长公主这次前来的目的时,一直处于困惑之中的秦虎终于豁然开朗了:
因为现场也只有他,才知道一个月前在长春州捺钵营地所发生的那件离奇麻烦事,才知道自家主公当时卷入了一场难以摆脱的莫名姻缘。
而眼下这场意外婚礼的最大意义终于呼之欲出,大辽国集贤殿大学士、上轻车都尉、东北路统军使徐三,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为了一位已经迎娶过正妻的有妇之夫。
两日后的午后,沉重的号角声如同闷雷滚过天际,打破了曷懒甸战后短暂的沉寂。大辽长公主耶律延寿的威严仪仗,终于抵达了保州城。
“徐之!”王文姬直接打断了他,眼神没有丝毫动摇,“你听我说。今生能遇见你,本是我最大的欢喜。但你我的所有缘份,却都出自于我这张酷似清照姑娘的容颜。但恰恰也正是这张面孔,让我注定只能成为你最爱之人的一个投影、一个印记。所以就在去年十月,我已在开京重光寺,拜入大觉法师门下。但法师说我还有尘缘未了,约定半年之后方可为我正式剃度。眼看时日接近,便遇到此事。如此看来,这便就是我唯一为凡尘俗世所累之事,也是,唯一想要在出家之前做完的事。”
秦刚听得心中不住呯然一下被击中:去年十月,不就是他大婚请柬送到高丽的时间么?半年后的尘缘,难道竟是要让堂堂高丽长公主为他来做一场假赐婚吗?
王文姬微微侧头,带着一种近乎蛊惑的力量:“徐之,这是唯一的机会,也是最好的理由。高丽战败,献上长公主求和,顺理成章。况且你也与我说过,为掩人耳目,在东京辽阳那里的越国王与越王妃也是知道你我之间的暧昧关系。所以,只要我赶在耶律延寿到来之前,奉我王旨意与你正式成婚,那么,大辽长公主再尊贵、大辽皇帝再宠她,也不可能逼迫一位刚刚接受求和亲的统军使,立刻另娶她人。这不合礼法,更失了大辽国的体统!”
秦刚心头巨震。
其实在王文姬一提“和亲”话题,他就迅速明白了这种解局方法之巧妙,它完美地照顾到了大辽的胜利威严,又不露痕迹地避开了强行拒婚的风险。不管是远方的天祚帝、还是亲自前来的耶律延寿,为了安抚刚刚被征服的高丽,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强行逼婚,破坏大局!
“文姬曾求得若干本源自大宋的清照妹妹诗集,方知徐之兄对他一片倾心之根由。如此才女,方能配得上徐之兄之英雄气度。”王文姬眼神闪动,一副无限向往之意,“文姬不才,空有一副略略相似的容貌。不过,可记得昔日天津寨中、之后的辽阳城里,假凤虚凰之事也已不是第一次。其实以徐之兄眼下在大辽的身份地位,枕边人不早立名份,必有远忧。而且你也不必担忧于我,眼前此事一了,我便以省亲之由回去落发出家,到时你便可以让清照妹妹以我之名在你身边。我想这样的主意,她若听了也必是认为极好!”
“殿下精思妙算,处处都以在下为重,却从未思虑过自身一二,实让在下无地自容……”秦刚喃喃说道,眼神不住地闪烁,但显然已被王文姬说服了大半,因为他的确还需要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徐三身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在辽国东北的最终布局。
“文姬能说动陛下降旨求和亲,实在也是借此良机,与徐之兄结下一世善缘,还望山河翻覆、天下震动之际,徐之兄能给高丽君臣一个机会、给高丽国民一份福祉!”王文姬说完,探入怀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丝帛文书,双手一抖,将其展开在秦刚面前的桌案上。
烛光映照下,那卷文书赫然是高丽王室专用的明黄云龙纹暗花绫锦!上面是高丽特有的典雅纹饰,诏书的行文格式、措辞用语,完全是高丽王室的正式口吻。
开头便是“制曰”,接着是追述曷懒甸保音城之战,高丽“不察天威,致干戈起”,深感“惶悚战栗”,为“永结盟好,消弭兵祸”,特“赐婚长公主王文姬于大辽国东北路统军使徐三,以示修睦诚意,万世不移”,末尾盖着一方鲜红的印玺——高丽国王印!
秦刚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份诏书,看似承载着高丽国的荣辱与臣服,实际上却是王文姬与王俣这对王室姊弟在面对真正的友情时,以无比大无畏的精神,共同对抗此时庞大威严的大辽王朝,这是一份沉重得令他无法接受的友情与厚谊。
“我接受你的帮助!”这短短七个字的回答,仿佛耗尽了秦刚所有的力气,又像是斩断了一切退路的宣言。他再次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道,“这条道路,我得了殿下与世民之恩情,并肩走过,往后之路,无论刀山火海,我……必不负于你们、不负于高丽!”
王文姬脸上的笑容逐渐绽开,她用着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低低自语:“此次的出嫁,实则不过嫁给一个并不存在的虚幻影子,但真是了却我在尘世间的最后一桩俗愿!”
次日,就在渤海国主要官员的见证下,秦刚以大辽谈判使的身份,与高丽国特使长公主一行,在官邸大厅进行了极其认真规范的和谈谈判。
在谈判中,先是高丽代表极其谦和并惶恐地表达了完全的歉意,并表示高丽王将会彻底清算国内所有主张对大辽不敬的主战派官员,完全放弃对于曷懒甸所有的领土要求。
最后,他在表述完这些在国内得到授权的所有内容之后,又说,接下来便由高丽国王特使,高丽国长公主王文姬亲自宣读最特别的赔偿条件!
一身高丽王室盛装礼服的王文姬缓缓站起,并打开了今天她一直持于手中的国王诏书。随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清晰念出,现场除了她与秦刚两人之外,没有一个不被震惊了。
当然,在看到最终淡定自若的王文姬后,先是高丽国的使团代表们醒悟了:这是他们国王破釜沉舟式的彻底自救,和亲虽然表面上有点耻辱,但却是可以根本解决矛盾与隐患的最有效手法。对面的这位大辽边境重臣,一旦娶了高丽国长公主,那便与高丽王室结了姻亲,又怎么再会计较接下来的各种善后小事呢?
陈武、高永昌等人也迅速想明白了,高丽国与他们渤海国不同,毕竟是拥有独立的王国体系,但为了表示对秦刚的真正臣服,最有诚意的做法,就是以王族最尊贵的女性下嫁。
唯有今天赶过来的秦虎实在咋舌——主公何时变得如此胆肥?竟敢背着小主母在这里另娶他人?
不过,他又仔仔细细地观察起了对面的王文姬,心里暗自猜想:莫非这次的高丽长公主会是小主母假扮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自己一直留在辽北未曾参加他们在流求岛的大婚典礼?然后让自己能够亲眼目睹一次他们的结婚?
当然,这个荒谬不堪的想法把他自己都逗笑了。而且在观察下来,他还是可以肯定:对面就是那个如假包换的高丽长公主,而决不会是小主母李清照。
高丽王的诏书中最后指出,如徐统军无异议的话,便可即日完婚。
秦刚站起身道:“休戈止兵,大辽之愿,高丽之福。徐三愿与殿下永结秦晋之好,护佑两国边境永世安宁。”
啊?这便就是应下了啊!
现场之人,除了秦虎之外,对于秦刚的立即同意,都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如此美丽高贵的高丽长公主,哪个有机会娶她的男子会不愿意啊!
而秦虎则开始了疯狂地自我催眠: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我以为她就是主母!所以我才没当回事!重要的话说三遍!
最后他才将幽怨的目光投向秦刚,意思便是:你好自为之。
秦刚回了他一个眼神,似乎在说:我自己有数!
接下来,高丽国的其他使团成员虽然才得知这个消息,但王文姬自己的侍女队里却带足了全套的高丽出嫁仪仗。所以没花多长时间,便就当场开始布置。
而信以为真的陈武等人也是全力配合,立即从城中搜集出了各种红绸、喜烛,直接开始布置起了喜堂。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婚仪式既仓促又隆重,既出人意料又似乎情理之中。
而就在婚礼接近尾声之际,城外来报,接到大辽八百里飞骑传讯:大辽国长公主耶律延寿奉陛下之命,将于两日后到达保州城,责令众人作好一切迎接准备!
又是一位长公主?!
众人还在无意识地乱猜这长公主这次前来的目的时,一直处于困惑之中的秦虎终于豁然开朗了:
因为现场也只有他,才知道一个月前在长春州捺钵营地所发生的那件离奇麻烦事,才知道自家主公当时卷入了一场难以摆脱的莫名姻缘。
而眼下这场意外婚礼的最大意义终于呼之欲出,大辽国集贤殿大学士、上轻车都尉、东北路统军使徐三,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为了一位已经迎娶过正妻的有妇之夫。
两日后的午后,沉重的号角声如同闷雷滚过天际,打破了曷懒甸战后短暂的沉寂。大辽长公主耶律延寿的威严仪仗,终于抵达了保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