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1章 这是事实(2 / 2)
手里攥着份皱巴巴的舆情报告。
指尖都快把纸捏破了。
报告上写着:12月20日晚,华龙物业西南分公司经理刘华涛——
在庆市已签约的2个小区业主群里。
散布“黎光智慧门禁频繁失灵、应急呼叫器响应超时”的谣言。
截至21日早上八点,已有287位业主在群里提出——
“要重新评估黎光物业的服务能力”。
甚至有3位业主代表表示“要跟华龙接触,对比服务方案”。
“李处,技术处的人到了!”
旁边的市场专员小陈举着伞跑过来。
裤脚已经被雨水打湿。
“周海琼经理带着3个工程师,推着设备车过来了。
还带了台笔记本电脑,说是要现场演示设备数据。”
李勇抬头,看见远处周海琼穿着件深蓝色的冲锋衣。
正指挥工程师把设备车推到舞台旁边——
车上放着两台智慧门禁样机。
一台应急呼叫器主机,还有几个装着配件的透明盒子。
工程师正用干布擦拭设备上的雨水,生怕影响演示效果。
“周总,设备都调试好了吗?
有没有可能出现卡顿或者响应延迟的情况?”
李勇迎上去,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周海琼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银色的计时器,按了一下。
显示屏立刻亮起:“都调试好了。
我们早上七点就在公司实验室测了十次。
智慧门禁的识别时间最快1分05秒,最慢1分20秒。
应急呼叫器的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远低于我们承诺的4分钟。
而且我还带了设备的运行日志。
从投入使用到现在,故障记录只有2次。
还是因为业主误操作导致的,当天就解决了。”
她把运行日志递给李勇。
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台设备的使用时间、故障情况、维修记录。
甚至还有业主的反馈意见。
李勇翻了几页,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
有这些数据,再加上现场演示。
应该能打消业主的疑虑。
“对了,张桂兰阿姨到了吗?”
他突然想起请过来的业主代表,赶紧问小陈。
“到了,在那边的休息棚里。
我让同事给她倒了杯热水,怕她冻着。”
小陈指着广场角落的蓝色帐篷。
那里已经坐了几位早到的业主。
九点半,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大多是裹着羽绒服、戴着帽子的业主。
还有几个举着手机的年轻人。
应该是华龙那边派来的人。
想抓拍“业主质疑黎光”的画面。
李勇看了眼时间,拿起话筒走上舞台。
寒风把他的声音吹得有些发飘:“各位业主,大家上午好!
我是黎光物业市场处的李勇。
今天专门在这里举办‘设备体验日’。
就是想跟大家说说心里话——
关于昨天华龙物业散布的‘设备故障’谣言,我不想辩解。
咱们今天用事实说话。
用现场演示证明黎光的实力。”
台下立刻响起一阵议论声。
有人小声说:“要是真没问题,怎么会有人说故障?”
“先看看演示再说,别被他们忽悠了。”
李勇听见这些话,没有反驳。
而是示意工程师把智慧门禁样机搬到舞台中央。
“现在,我想请一位业主上来体验一下刷脸开门。
有没有愿意帮忙的?”
话音刚落,一个穿黑色外套的中年男人举起了手。
李勇认出他是龙湖西苑的业主代表王建民——
昨天还在业主群里发了条“黎光要是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我们就换物业”的消息。
王建民走上舞台。
工程师立刻递上登记表:“王大哥,麻烦您填一下姓名和房号。
我们登记后就能录入人脸信息了。”
王建军接过笔,飞快地填完表格。
然后按照工程师的指示,对着门禁机的摄像头站好。
“3,2,1——开始识别!”
工程师按下计时器。
门禁机的屏幕亮起,发出“嘀”的一声轻响。
不到两秒,屏幕上就显示“识别成功,门已开”。
旁边的计时器显示“1分12秒”。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王建民愣了愣,走到门禁机旁,又试了一次。
这次的时间是1分08秒。
“这……这么快?”
他惊讶地看着计时器,“我昨天听华龙的人说。
你们的门禁要等三四分钟才能识别成功,还经常失灵。”
李勇走到他身边,接过话筒:“王大哥,这就是事实。
华龙说我们的设备频繁故障。
但我们的运行日志显示,自投入使用以来,故障发生率仅0.3%。
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
而且我们承诺4分钟响应,实际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就是为了让业主住得安心。”
他示意工程师把应急呼叫器拿上来。
递给台下的一位老人:“阿姨,您能帮我们试试这个应急呼叫器吗?
只要按一下红色按钮,就能连接到我们的值班中心。”
老人接过呼叫器,按了一下按钮。
不到一分钟,工程师手里的对讲机就响了。
传来值班员清晰的声音:“您好,这里是黎光物业值班中心。
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她手里拿着个巴掌大的红色设备。
上面只有一个凸起的按钮。
按下去之后,旁边的显示屏立刻亮起绿色的字:“您已成功呼叫,物业值班人员将在4分钟内响应”。
“阿公,您看,这个呼叫器可以贴在床头,也可以挂在脖子上。
万一有突发状况,按一下,物业值班员就会立刻联系社区医院。
还会派人上门查看。”
吴敏一边说,一边把呼叫器递到老人手里。
看着老人反复按了两次,确认能正常使用才放心。
上午十点半,番禺雅居园的老陈和祈福新村的物业经理同时找到张建国。
手里都拿着签好字的意向书。
“张经理,我们刚才跟业主代表商量了。
都觉得这个医疗服务特别实在。
就按你说的方案签。
希望能尽快把医疗站建起来。”
老陈把意向书递过来,指尖还沾着墨水,“我已经跟社区居委会打过招呼了。
他们也支持咱们搞医疗站,说这是为老百姓办实事。”
张建国接过意向书,仔细看了一遍。
在“医疗服务落地时间”那栏签上——
“12月23日设备到货后3个工作日内”。
然后掏出笔,在落款处签下自己的名字。
“放心,我们一定说到做到。
23号设备一到,我就带工程队过来装修医疗站。
保证月底前让大家用上服务。”
他把其中一份意向书递回给老陈,“麻烦你跟业主们说一声。
要是有具体的医疗需求,也可以跟我们提。
我们尽量调整服务内容。”
离开小区时,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
阳光穿透晨雾,洒在小区的花园里。
几个老人正围着刚安装好的应急呼叫器讨论。
王阿婆还拿着张建国的名片。
跟旁边的阿姨说:“你看,这上面有电话,以后有问题就能找他。”
张建国站在车旁,掏出手机给赵长天发了条短信。
特意附上了意向书的照片:“赵总,华南‘医疗+物业’服务首战告捷。
已与番禺雅居园、祈福新村2个小区达成签约意向。
采购处协调的3套设备23号到货。
预计月底前完成医疗站建设并落地服务。”
此时的黎光物业总部,赵长天正坐在办公室里看各分公司的日报。
身前办公桌上堆着一叠文件。
最上面是庆市分公司上报的舆情报告——
12月20日华龙物业散布“黎光智慧设备频繁故障”的谣言。
导致已签约的2个小区出现业主质疑。
赵长天的手指在“业主质疑”几个字上轻轻敲着,眉头微蹙。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是张建国的短信。
他点开照片,看着意向书上清晰的签名和落地时间。
紧绷的眉头稍稍舒展。
指尖在屏幕上敲出两个字:“好样的。”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设备落地时遇到任何问题,直接找我协调。
确保服务质量,不能让业主失望。”
发完短信,他拿起桌上的座机。
拨给李勇:“李勇,庆市的舆情情况怎么样了?
设备体验日准备得如何?”
电话那头的李勇刚结束跟周海琼的对接。
声音带着一丝忙碌:“赵总,都准备好了。
我现在在龙湖西苑小区,周副总带着3名工程师已经到了。
设备都调试好了,就等业主过来体验。
法务处郑军那边也说,上午十点会向重庆本地3家主流媒体发澄清声明。
附设备合格证书和谣言证据。
应该能压制住负面传播。”
赵长天握着听筒,沉吟了两秒:“李勇,记住!
这次体验日不仅要澄清谣言,还要让业主看到我们的实力。
华龙既然敢造谣,我们就要用事实打他们的脸。
另外,跟业主沟通的时候,态度要诚恳。
要是有业主提出合理的需求,也可以记录下来。
后续调整服务方案。”
“您放心,赵总,我都记下来了。”
李勇的声音很坚定,“我已经请了考察天府花园的业主代表张桂兰阿姨过来。
她愿意跟其他业主分享体验。
还有钱少华收集的华龙设备维修记录,近3个月故障12次。
到时候会展示给业主看。
让大家知道谁在说真话,谁在造谣。”
“嗯,考虑得很周全。”
赵长天满意地点点头,“有任何情况,随时跟我汇报。
不要等问题扩大化。
我们离千单目标只差10个小区了,庆市这边不能出岔子。”
挂了电话,他拿起桌上的舆情报告。
在“华龙物业”几个字上画了个圈?
旁边写着“重点关注,收集违规证据”——
昨天钱少华汇报时提到,华龙在杭市存在向业委会送礼的情况。
很显然,华龙为了抢单,不仅会造谣,还会使用违规手段,必须提前做好防范。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拿下一本黑色的笔记本。
上面记录着各分公司的签约进度和问题。
翻到华南分公司那一页。
他在“12月21日签约2个小区”后面打了个勾。
又在旁边写了“跟进设备落地、服务质量”。
翻到庆市分公司那一页,他画了个五角星。
标注“12月21日设备体验日。
重点突破舆情,争取签约”。
写完这些,他合上笔记本,看了眼墙上的挂钟——
已经中午十二点半了。
张建国那边应该已经在返程的路上,李勇的设备体验日也该开始了。
同一时间的庆市,寒风裹着细雨——
把龙湖西苑小区的广场吹得冷飕飕的。
上午九点,李勇站在广场临时搭建的舞台旁。
手里攥着份皱巴巴的舆情报告。
指尖都快把纸捏破了。
报告上写着:12月20日晚,华龙物业西南分公司经理刘华涛——
在庆市已签约的2个小区业主群里。
散布“黎光智慧门禁频繁失灵、应急呼叫器响应超时”的谣言。
截至21日早上八点,已有287位业主在群里提出——
“要重新评估黎光物业的服务能力”。
甚至有3位业主代表表示“要跟华龙接触,对比服务方案”。
“李处,技术处的人到了!”
旁边的市场专员小陈举着伞跑过来。
裤脚已经被雨水打湿。
“周海琼经理带着3个工程师,推着设备车过来了。
还带了台笔记本电脑,说是要现场演示设备数据。”
李勇抬头,看见远处周海琼穿着件深蓝色的冲锋衣。
正指挥工程师把设备车推到舞台旁边——
车上放着两台智慧门禁样机。
一台应急呼叫器主机,还有几个装着配件的透明盒子。
工程师正用干布擦拭设备上的雨水,生怕影响演示效果。
“周总,设备都调试好了吗?
有没有可能出现卡顿或者响应延迟的情况?”
李勇迎上去,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周海琼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银色的计时器,按了一下。
显示屏立刻亮起:“都调试好了。
我们早上七点就在公司实验室测了十次。
智慧门禁的识别时间最快1分05秒,最慢1分20秒。
应急呼叫器的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远低于我们承诺的4分钟。
而且我还带了设备的运行日志。
从投入使用到现在,故障记录只有2次。
还是因为业主误操作导致的,当天就解决了。”
她把运行日志递给李勇。
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台设备的使用时间、故障情况、维修记录。
甚至还有业主的反馈意见。
李勇翻了几页,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
有这些数据,再加上现场演示。
应该能打消业主的疑虑。
“对了,张桂兰阿姨到了吗?”
他突然想起请过来的业主代表,赶紧问小陈。
“到了,在那边的休息棚里。
我让同事给她倒了杯热水,怕她冻着。”
小陈指着广场角落的蓝色帐篷。
那里已经坐了几位早到的业主。
九点半,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大多是裹着羽绒服、戴着帽子的业主。
还有几个举着手机的年轻人。
应该是华龙那边派来的人。
想抓拍“业主质疑黎光”的画面。
李勇看了眼时间,拿起话筒走上舞台。
寒风把他的声音吹得有些发飘:“各位业主,大家上午好!
我是黎光物业市场处的李勇。
今天专门在这里举办‘设备体验日’。
就是想跟大家说说心里话——
关于昨天华龙物业散布的‘设备故障’谣言,我不想辩解。
咱们今天用事实说话。
用现场演示证明黎光的实力。”
台下立刻响起一阵议论声。
有人小声说:“要是真没问题,怎么会有人说故障?”
“先看看演示再说,别被他们忽悠了。”
李勇听见这些话,没有反驳。
而是示意工程师把智慧门禁样机搬到舞台中央。
“现在,我想请一位业主上来体验一下刷脸开门。
有没有愿意帮忙的?”
话音刚落,一个穿黑色外套的中年男人举起了手。
李勇认出他是龙湖西苑的业主代表王建民——
昨天还在业主群里发了条“黎光要是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我们就换物业”的消息。
王建民走上舞台。
工程师立刻递上登记表:“王大哥,麻烦您填一下姓名和房号。
我们登记后就能录入人脸信息了。”
王建军接过笔,飞快地填完表格。
然后按照工程师的指示,对着门禁机的摄像头站好。
“3,2,1——开始识别!”
工程师按下计时器。
门禁机的屏幕亮起,发出“嘀”的一声轻响。
不到两秒,屏幕上就显示“识别成功,门已开”。
旁边的计时器显示“1分12秒”。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王建民愣了愣,走到门禁机旁,又试了一次。
这次的时间是1分08秒。
“这……这么快?”
他惊讶地看着计时器,“我昨天听华龙的人说。
你们的门禁要等三四分钟才能识别成功,还经常失灵。”
李勇走到他身边,接过话筒:“王大哥,这就是事实。
华龙说我们的设备频繁故障。
但我们的运行日志显示,自投入使用以来,故障发生率仅0.3%。
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
而且我们承诺4分钟响应,实际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就是为了让业主住得安心。”
他示意工程师把应急呼叫器拿上来。
递给台下的一位老人:“阿姨,您能帮我们试试这个应急呼叫器吗?
只要按一下红色按钮,就能连接到我们的值班中心。”
老人接过呼叫器,按了一下按钮。
不到一分钟,工程师手里的对讲机就响了。
传来值班员清晰的声音:“您好,这里是黎光物业值班中心。
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她手里拿着个巴掌大的红色设备。
上面只有一个凸起的按钮。
按下去之后,旁边的显示屏立刻亮起绿色的字:“您已成功呼叫,物业值班人员将在4分钟内响应”。
“阿公,您看,这个呼叫器可以贴在床头,也可以挂在脖子上。
万一有突发状况,按一下,物业值班员就会立刻联系社区医院。
还会派人上门查看。”
吴敏一边说,一边把呼叫器递到老人手里。
看着老人反复按了两次,确认能正常使用才放心。
上午十点半,番禺雅居园的老陈和祈福新村的物业经理同时找到张建国。
手里都拿着签好字的意向书。
“张经理,我们刚才跟业主代表商量了。
都觉得这个医疗服务特别实在。
就按你说的方案签。
希望能尽快把医疗站建起来。”
老陈把意向书递过来,指尖还沾着墨水,“我已经跟社区居委会打过招呼了。
他们也支持咱们搞医疗站,说这是为老百姓办实事。”
张建国接过意向书,仔细看了一遍。
在“医疗服务落地时间”那栏签上——
“12月23日设备到货后3个工作日内”。
然后掏出笔,在落款处签下自己的名字。
“放心,我们一定说到做到。
23号设备一到,我就带工程队过来装修医疗站。
保证月底前让大家用上服务。”
他把其中一份意向书递回给老陈,“麻烦你跟业主们说一声。
要是有具体的医疗需求,也可以跟我们提。
我们尽量调整服务内容。”
离开小区时,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
阳光穿透晨雾,洒在小区的花园里。
几个老人正围着刚安装好的应急呼叫器讨论。
王阿婆还拿着张建国的名片。
跟旁边的阿姨说:“你看,这上面有电话,以后有问题就能找他。”
张建国站在车旁,掏出手机给赵长天发了条短信。
特意附上了意向书的照片:“赵总,华南‘医疗+物业’服务首战告捷。
已与番禺雅居园、祈福新村2个小区达成签约意向。
采购处协调的3套设备23号到货。
预计月底前完成医疗站建设并落地服务。”
此时的黎光物业总部,赵长天正坐在办公室里看各分公司的日报。
身前办公桌上堆着一叠文件。
最上面是庆市分公司上报的舆情报告——
12月20日华龙物业散布“黎光智慧设备频繁故障”的谣言。
导致已签约的2个小区出现业主质疑。
赵长天的手指在“业主质疑”几个字上轻轻敲着,眉头微蹙。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是张建国的短信。
他点开照片,看着意向书上清晰的签名和落地时间。
紧绷的眉头稍稍舒展。
指尖在屏幕上敲出两个字:“好样的。”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设备落地时遇到任何问题,直接找我协调。
确保服务质量,不能让业主失望。”
发完短信,他拿起桌上的座机。
拨给李勇:“李勇,庆市的舆情情况怎么样了?
设备体验日准备得如何?”
电话那头的李勇刚结束跟周海琼的对接。
声音带着一丝忙碌:“赵总,都准备好了。
我现在在龙湖西苑小区,周副总带着3名工程师已经到了。
设备都调试好了,就等业主过来体验。
法务处郑军那边也说,上午十点会向重庆本地3家主流媒体发澄清声明。
附设备合格证书和谣言证据。
应该能压制住负面传播。”
赵长天握着听筒,沉吟了两秒:“李勇,记住!
这次体验日不仅要澄清谣言,还要让业主看到我们的实力。
华龙既然敢造谣,我们就要用事实打他们的脸。
另外,跟业主沟通的时候,态度要诚恳。
要是有业主提出合理的需求,也可以记录下来。
后续调整服务方案。”
“您放心,赵总,我都记下来了。”
李勇的声音很坚定,“我已经请了考察天府花园的业主代表张桂兰阿姨过来。
她愿意跟其他业主分享体验。
还有钱少华收集的华龙设备维修记录,近3个月故障12次。
到时候会展示给业主看。
让大家知道谁在说真话,谁在造谣。”
“嗯,考虑得很周全。”
赵长天满意地点点头,“有任何情况,随时跟我汇报。
不要等问题扩大化。
我们离千单目标只差10个小区了,庆市这边不能出岔子。”
挂了电话,他拿起桌上的舆情报告。
在“华龙物业”几个字上画了个圈?
旁边写着“重点关注,收集违规证据”——
昨天钱少华汇报时提到,华龙在杭市存在向业委会送礼的情况。
很显然,华龙为了抢单,不仅会造谣,还会使用违规手段,必须提前做好防范。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拿下一本黑色的笔记本。
上面记录着各分公司的签约进度和问题。
翻到华南分公司那一页。
他在“12月21日签约2个小区”后面打了个勾。
又在旁边写了“跟进设备落地、服务质量”。
翻到庆市分公司那一页,他画了个五角星。
标注“12月21日设备体验日。
重点突破舆情,争取签约”。
写完这些,他合上笔记本,看了眼墙上的挂钟——
已经中午十二点半了。
张建国那边应该已经在返程的路上,李勇的设备体验日也该开始了。
同一时间的庆市,寒风裹着细雨——
把龙湖西苑小区的广场吹得冷飕飕的。
上午九点,李勇站在广场临时搭建的舞台旁。
手里攥着份皱巴巴的舆情报告。
指尖都快把纸捏破了。
报告上写着:12月20日晚,华龙物业西南分公司经理刘华涛——
在庆市已签约的2个小区业主群里。
散布“黎光智慧门禁频繁失灵、应急呼叫器响应超时”的谣言。
截至21日早上八点,已有287位业主在群里提出——
“要重新评估黎光物业的服务能力”。
甚至有3位业主代表表示“要跟华龙接触,对比服务方案”。
“李处,技术处的人到了!”
旁边的市场专员小陈举着伞跑过来。
裤脚已经被雨水打湿。
“周海琼经理带着3个工程师,推着设备车过来了。
还带了台笔记本电脑,说是要现场演示设备数据。”
李勇抬头,看见远处周海琼穿着件深蓝色的冲锋衣。
正指挥工程师把设备车推到舞台旁边——
车上放着两台智慧门禁样机。
一台应急呼叫器主机,还有几个装着配件的透明盒子。
工程师正用干布擦拭设备上的雨水,生怕影响演示效果。
“周总,设备都调试好了吗?
有没有可能出现卡顿或者响应延迟的情况?”
李勇迎上去,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周海琼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银色的计时器,按了一下。
显示屏立刻亮起:“都调试好了。
我们早上七点就在公司实验室测了十次。
智慧门禁的识别时间最快1分05秒,最慢1分20秒。
应急呼叫器的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远低于我们承诺的4分钟。
而且我还带了设备的运行日志。
从投入使用到现在,故障记录只有2次。
还是因为业主误操作导致的,当天就解决了。”
她把运行日志递给李勇。
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台设备的使用时间、故障情况、维修记录。
甚至还有业主的反馈意见。
李勇翻了几页,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
有这些数据,再加上现场演示。
应该能打消业主的疑虑。
“对了,张桂兰阿姨到了吗?”
他突然想起请过来的业主代表,赶紧问小陈。
“到了,在那边的休息棚里。
我让同事给她倒了杯热水,怕她冻着。”
小陈指着广场角落的蓝色帐篷。
那里已经坐了几位早到的业主。
九点半,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大多是裹着羽绒服、戴着帽子的业主。
还有几个举着手机的年轻人。
应该是华龙那边派来的人。
想抓拍“业主质疑黎光”的画面。
李勇看了眼时间,拿起话筒走上舞台。
寒风把他的声音吹得有些发飘:“各位业主,大家上午好!
我是黎光物业市场处的李勇。
今天专门在这里举办‘设备体验日’。
就是想跟大家说说心里话——
关于昨天华龙物业散布的‘设备故障’谣言,我不想辩解。
咱们今天用事实说话。
用现场演示证明黎光的实力。”
台下立刻响起一阵议论声。
有人小声说:“要是真没问题,怎么会有人说故障?”
“先看看演示再说,别被他们忽悠了。”
李勇听见这些话,没有反驳。
而是示意工程师把智慧门禁样机搬到舞台中央。
“现在,我想请一位业主上来体验一下刷脸开门。
有没有愿意帮忙的?”
话音刚落,一个穿黑色外套的中年男人举起了手。
李勇认出他是龙湖西苑的业主代表王建民——
昨天还在业主群里发了条“黎光要是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我们就换物业”的消息。
王建民走上舞台。
工程师立刻递上登记表:“王大哥,麻烦您填一下姓名和房号。
我们登记后就能录入人脸信息了。”
王建军接过笔,飞快地填完表格。
然后按照工程师的指示,对着门禁机的摄像头站好。
“3,2,1——开始识别!”
工程师按下计时器。
门禁机的屏幕亮起,发出“嘀”的一声轻响。
不到两秒,屏幕上就显示“识别成功,门已开”。
旁边的计时器显示“1分12秒”。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王建民愣了愣,走到门禁机旁,又试了一次。
这次的时间是1分08秒。
“这……这么快?”
他惊讶地看着计时器,“我昨天听华龙的人说。
你们的门禁要等三四分钟才能识别成功,还经常失灵。”
李勇走到他身边,接过话筒:“王大哥,这就是事实。
华龙说我们的设备频繁故障。
但我们的运行日志显示,自投入使用以来,故障发生率仅0.3%。
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
而且我们承诺4分钟响应,实际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就是为了让业主住得安心。”
他示意工程师把应急呼叫器拿上来。
递给台下的一位老人:“阿姨,您能帮我们试试这个应急呼叫器吗?
只要按一下红色按钮,就能连接到我们的值班中心。”
老人接过呼叫器,按了一下按钮。
不到一分钟,工程师手里的对讲机就响了。
传来值班员清晰的声音:“您好,这里是黎光物业值班中心。
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她手里拿着个巴掌大的红色设备。
上面只有一个凸起的按钮。
按下去之后,旁边的显示屏立刻亮起绿色的字:“您已成功呼叫,物业值班人员将在4分钟内响应”。
“阿公,您看,这个呼叫器可以贴在床头,也可以挂在脖子上。
万一有突发状况,按一下,物业值班员就会立刻联系社区医院。
还会派人上门查看。”
吴敏一边说,一边把呼叫器递到老人手里。
看着老人反复按了两次,确认能正常使用才放心。
上午十点半,番禺雅居园的老陈和祈福新村的物业经理同时找到张建国。
手里都拿着签好字的意向书。
“张经理,我们刚才跟业主代表商量了。
都觉得这个医疗服务特别实在。
就按你说的方案签。
希望能尽快把医疗站建起来。”
老陈把意向书递过来,指尖还沾着墨水,“我已经跟社区居委会打过招呼了。
他们也支持咱们搞医疗站,说这是为老百姓办实事。”
张建国接过意向书,仔细看了一遍。
在“医疗服务落地时间”那栏签上——
“12月23日设备到货后3个工作日内”。
然后掏出笔,在落款处签下自己的名字。
“放心,我们一定说到做到。
23号设备一到,我就带工程队过来装修医疗站。
保证月底前让大家用上服务。”
他把其中一份意向书递回给老陈,“麻烦你跟业主们说一声。
要是有具体的医疗需求,也可以跟我们提。
我们尽量调整服务内容。”
离开小区时,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
阳光穿透晨雾,洒在小区的花园里。
几个老人正围着刚安装好的应急呼叫器讨论。
王阿婆还拿着张建国的名片。
跟旁边的阿姨说:“你看,这上面有电话,以后有问题就能找他。”
张建国站在车旁,掏出手机给赵长天发了条短信。
特意附上了意向书的照片:“赵总,华南‘医疗+物业’服务首战告捷。
已与番禺雅居园、祈福新村2个小区达成签约意向。
采购处协调的3套设备23号到货。
预计月底前完成医疗站建设并落地服务。”
此时的黎光物业总部,赵长天正坐在办公室里看各分公司的日报。
身前办公桌上堆着一叠文件。
最上面是庆市分公司上报的舆情报告——
12月20日华龙物业散布“黎光智慧设备频繁故障”的谣言。
导致已签约的2个小区出现业主质疑。
赵长天的手指在“业主质疑”几个字上轻轻敲着,眉头微蹙。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是张建国的短信。
他点开照片,看着意向书上清晰的签名和落地时间。
紧绷的眉头稍稍舒展。
指尖在屏幕上敲出两个字:“好样的。”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设备落地时遇到任何问题,直接找我协调。
确保服务质量,不能让业主失望。”
发完短信,他拿起桌上的座机。
拨给李勇:“李勇,庆市的舆情情况怎么样了?
设备体验日准备得如何?”
电话那头的李勇刚结束跟周海琼的对接。
声音带着一丝忙碌:“赵总,都准备好了。
我现在在龙湖西苑小区,周副总带着3名工程师已经到了。
设备都调试好了,就等业主过来体验。
法务处郑军那边也说,上午十点会向重庆本地3家主流媒体发澄清声明。
附设备合格证书和谣言证据。
应该能压制住负面传播。”
赵长天握着听筒,沉吟了两秒:“李勇,记住!
这次体验日不仅要澄清谣言,还要让业主看到我们的实力。
华龙既然敢造谣,我们就要用事实打他们的脸。
另外,跟业主沟通的时候,态度要诚恳。
要是有业主提出合理的需求,也可以记录下来。
后续调整服务方案。”
“您放心,赵总,我都记下来了。”
李勇的声音很坚定,“我已经请了考察天府花园的业主代表张桂兰阿姨过来。
她愿意跟其他业主分享体验。
还有钱少华收集的华龙设备维修记录,近3个月故障12次。
到时候会展示给业主看。
让大家知道谁在说真话,谁在造谣。”
“嗯,考虑得很周全。”
赵长天满意地点点头,“有任何情况,随时跟我汇报。
不要等问题扩大化。
我们离千单目标只差10个小区了,庆市这边不能出岔子。”
挂了电话,他拿起桌上的舆情报告。
在“华龙物业”几个字上画了个圈?
旁边写着“重点关注,收集违规证据”——
昨天钱少华汇报时提到,华龙在杭市存在向业委会送礼的情况。
很显然,华龙为了抢单,不仅会造谣,还会使用违规手段,必须提前做好防范。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拿下一本黑色的笔记本。
上面记录着各分公司的签约进度和问题。
翻到华南分公司那一页。
他在“12月21日签约2个小区”后面打了个勾。
又在旁边写了“跟进设备落地、服务质量”。
翻到庆市分公司那一页,他画了个五角星。
标注“12月21日设备体验日。
重点突破舆情,争取签约”。
写完这些,他合上笔记本,看了眼墙上的挂钟——
已经中午十二点半了。
张建国那边应该已经在返程的路上,李勇的设备体验日也该开始了。
同一时间的庆市,寒风裹着细雨——
把龙湖西苑小区的广场吹得冷飕飕的。
上午九点,李勇站在广场临时搭建的舞台旁。
手里攥着份皱巴巴的舆情报告。
指尖都快把纸捏破了。
报告上写着:12月20日晚,华龙物业西南分公司经理刘华涛——
在庆市已签约的2个小区业主群里。
散布“黎光智慧门禁频繁失灵、应急呼叫器响应超时”的谣言。
截至21日早上八点,已有287位业主在群里提出——
“要重新评估黎光物业的服务能力”。
甚至有3位业主代表表示“要跟华龙接触,对比服务方案”。
“李处,技术处的人到了!”
旁边的市场专员小陈举着伞跑过来。
裤脚已经被雨水打湿。
“周海琼经理带着3个工程师,推着设备车过来了。
还带了台笔记本电脑,说是要现场演示设备数据。”
李勇抬头,看见远处周海琼穿着件深蓝色的冲锋衣。
正指挥工程师把设备车推到舞台旁边——
车上放着两台智慧门禁样机。
一台应急呼叫器主机,还有几个装着配件的透明盒子。
工程师正用干布擦拭设备上的雨水,生怕影响演示效果。
“周总,设备都调试好了吗?
有没有可能出现卡顿或者响应延迟的情况?”
李勇迎上去,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周海琼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银色的计时器,按了一下。
显示屏立刻亮起:“都调试好了。
我们早上七点就在公司实验室测了十次。
智慧门禁的识别时间最快1分05秒,最慢1分20秒。
应急呼叫器的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远低于我们承诺的4分钟。
而且我还带了设备的运行日志。
从投入使用到现在,故障记录只有2次。
还是因为业主误操作导致的,当天就解决了。”
她把运行日志递给李勇。
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台设备的使用时间、故障情况、维修记录。
甚至还有业主的反馈意见。
李勇翻了几页,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
有这些数据,再加上现场演示。
应该能打消业主的疑虑。
“对了,张桂兰阿姨到了吗?”
他突然想起请过来的业主代表,赶紧问小陈。
“到了,在那边的休息棚里。
我让同事给她倒了杯热水,怕她冻着。”
小陈指着广场角落的蓝色帐篷。
那里已经坐了几位早到的业主。
九点半,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大多是裹着羽绒服、戴着帽子的业主。
还有几个举着手机的年轻人。
应该是华龙那边派来的人。
想抓拍“业主质疑黎光”的画面。
李勇看了眼时间,拿起话筒走上舞台。
寒风把他的声音吹得有些发飘:“各位业主,大家上午好!
我是黎光物业市场处的李勇。
今天专门在这里举办‘设备体验日’。
就是想跟大家说说心里话——
关于昨天华龙物业散布的‘设备故障’谣言,我不想辩解。
咱们今天用事实说话。
用现场演示证明黎光的实力。”
台下立刻响起一阵议论声。
有人小声说:“要是真没问题,怎么会有人说故障?”
“先看看演示再说,别被他们忽悠了。”
李勇听见这些话,没有反驳。
而是示意工程师把智慧门禁样机搬到舞台中央。
“现在,我想请一位业主上来体验一下刷脸开门。
有没有愿意帮忙的?”
话音刚落,一个穿黑色外套的中年男人举起了手。
李勇认出他是龙湖西苑的业主代表王建民——
昨天还在业主群里发了条“黎光要是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我们就换物业”的消息。
王建民走上舞台。
工程师立刻递上登记表:“王大哥,麻烦您填一下姓名和房号。
我们登记后就能录入人脸信息了。”
王建军接过笔,飞快地填完表格。
然后按照工程师的指示,对着门禁机的摄像头站好。
“3,2,1——开始识别!”
工程师按下计时器。
门禁机的屏幕亮起,发出“嘀”的一声轻响。
不到两秒,屏幕上就显示“识别成功,门已开”。
旁边的计时器显示“1分12秒”。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王建民愣了愣,走到门禁机旁,又试了一次。
这次的时间是1分08秒。
“这……这么快?”
他惊讶地看着计时器,“我昨天听华龙的人说。
你们的门禁要等三四分钟才能识别成功,还经常失灵。”
李勇走到他身边,接过话筒:“王大哥,这就是事实。
华龙说我们的设备频繁故障。
但我们的运行日志显示,自投入使用以来,故障发生率仅0.3%。
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
而且我们承诺4分钟响应,实际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就是为了让业主住得安心。”
他示意工程师把应急呼叫器拿上来。
递给台下的一位老人:“阿姨,您能帮我们试试这个应急呼叫器吗?
只要按一下红色按钮,就能连接到我们的值班中心。”
老人接过呼叫器,按了一下按钮。
不到一分钟,工程师手里的对讲机就响了。
传来值班员清晰的声音:“您好,这里是黎光物业值班中心。
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她手里拿着个巴掌大的红色设备。
上面只有一个凸起的按钮。
按下去之后,旁边的显示屏立刻亮起绿色的字:“您已成功呼叫,物业值班人员将在4分钟内响应”。
“阿公,您看,这个呼叫器可以贴在床头,也可以挂在脖子上。
万一有突发状况,按一下,物业值班员就会立刻联系社区医院。
还会派人上门查看。”
吴敏一边说,一边把呼叫器递到老人手里。
看着老人反复按了两次,确认能正常使用才放心。
上午十点半,番禺雅居园的老陈和祈福新村的物业经理同时找到张建国。
手里都拿着签好字的意向书。
“张经理,我们刚才跟业主代表商量了。
都觉得这个医疗服务特别实在。
就按你说的方案签。
希望能尽快把医疗站建起来。”
老陈把意向书递过来,指尖还沾着墨水,“我已经跟社区居委会打过招呼了。
他们也支持咱们搞医疗站,说这是为老百姓办实事。”
张建国接过意向书,仔细看了一遍。
在“医疗服务落地时间”那栏签上——
“12月23日设备到货后3个工作日内”。
然后掏出笔,在落款处签下自己的名字。
“放心,我们一定说到做到。
23号设备一到,我就带工程队过来装修医疗站。
保证月底前让大家用上服务。”
他把其中一份意向书递回给老陈,“麻烦你跟业主们说一声。
要是有具体的医疗需求,也可以跟我们提。
我们尽量调整服务内容。”
离开小区时,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
阳光穿透晨雾,洒在小区的花园里。
几个老人正围着刚安装好的应急呼叫器讨论。
王阿婆还拿着张建国的名片。
跟旁边的阿姨说:“你看,这上面有电话,以后有问题就能找他。”
张建国站在车旁,掏出手机给赵长天发了条短信。
特意附上了意向书的照片:“赵总,华南‘医疗+物业’服务首战告捷。
已与番禺雅居园、祈福新村2个小区达成签约意向。
采购处协调的3套设备23号到货。
预计月底前完成医疗站建设并落地服务。”
此时的黎光物业总部,赵长天正坐在办公室里看各分公司的日报。
身前办公桌上堆着一叠文件。
最上面是庆市分公司上报的舆情报告——
12月20日华龙物业散布“黎光智慧设备频繁故障”的谣言。
导致已签约的2个小区出现业主质疑。
赵长天的手指在“业主质疑”几个字上轻轻敲着,眉头微蹙。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是张建国的短信。
他点开照片,看着意向书上清晰的签名和落地时间。
紧绷的眉头稍稍舒展。
指尖在屏幕上敲出两个字:“好样的。”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设备落地时遇到任何问题,直接找我协调。
确保服务质量,不能让业主失望。”
发完短信,他拿起桌上的座机。
拨给李勇:“李勇,庆市的舆情情况怎么样了?
设备体验日准备得如何?”
电话那头的李勇刚结束跟周海琼的对接。
声音带着一丝忙碌:“赵总,都准备好了。
我现在在龙湖西苑小区,周副总带着3名工程师已经到了。
设备都调试好了,就等业主过来体验。
法务处郑军那边也说,上午十点会向重庆本地3家主流媒体发澄清声明。
附设备合格证书和谣言证据。
应该能压制住负面传播。”
赵长天握着听筒,沉吟了两秒:“李勇,记住!
这次体验日不仅要澄清谣言,还要让业主看到我们的实力。
华龙既然敢造谣,我们就要用事实打他们的脸。
另外,跟业主沟通的时候,态度要诚恳。
要是有业主提出合理的需求,也可以记录下来。
后续调整服务方案。”
“您放心,赵总,我都记下来了。”
李勇的声音很坚定,“我已经请了考察天府花园的业主代表张桂兰阿姨过来。
她愿意跟其他业主分享体验。
还有钱少华收集的华龙设备维修记录,近3个月故障12次。
到时候会展示给业主看。
让大家知道谁在说真话,谁在造谣。”
“嗯,考虑得很周全。”
赵长天满意地点点头,“有任何情况,随时跟我汇报。
不要等问题扩大化。
我们离千单目标只差10个小区了,庆市这边不能出岔子。”
挂了电话,他拿起桌上的舆情报告。
在“华龙物业”几个字上画了个圈?
旁边写着“重点关注,收集违规证据”——
昨天钱少华汇报时提到,华龙在杭市存在向业委会送礼的情况。
很显然,华龙为了抢单,不仅会造谣,还会使用违规手段,必须提前做好防范。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拿下一本黑色的笔记本。
上面记录着各分公司的签约进度和问题。
翻到华南分公司那一页。
他在“12月21日签约2个小区”后面打了个勾。
又在旁边写了“跟进设备落地、服务质量”。
翻到庆市分公司那一页,他画了个五角星。
标注“12月21日设备体验日。
重点突破舆情,争取签约”。
写完这些,他合上笔记本,看了眼墙上的挂钟——
已经中午十二点半了。
张建国那边应该已经在返程的路上,李勇的设备体验日也该开始了。
同一时间的庆市,寒风裹着细雨——
把龙湖西苑小区的广场吹得冷飕飕的。
上午九点,李勇站在广场临时搭建的舞台旁。
手里攥着份皱巴巴的舆情报告。
指尖都快把纸捏破了。
报告上写着:12月20日晚,华龙物业西南分公司经理刘华涛——
在庆市已签约的2个小区业主群里。
散布“黎光智慧门禁频繁失灵、应急呼叫器响应超时”的谣言。
截至21日早上八点,已有287位业主在群里提出——
“要重新评估黎光物业的服务能力”。
甚至有3位业主代表表示“要跟华龙接触,对比服务方案”。
“李处,技术处的人到了!”
旁边的市场专员小陈举着伞跑过来。
裤脚已经被雨水打湿。
“周海琼经理带着3个工程师,推着设备车过来了。
还带了台笔记本电脑,说是要现场演示设备数据。”
李勇抬头,看见远处周海琼穿着件深蓝色的冲锋衣。
正指挥工程师把设备车推到舞台旁边——
车上放着两台智慧门禁样机。
一台应急呼叫器主机,还有几个装着配件的透明盒子。
工程师正用干布擦拭设备上的雨水,生怕影响演示效果。
“周总,设备都调试好了吗?
有没有可能出现卡顿或者响应延迟的情况?”
李勇迎上去,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周海琼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银色的计时器,按了一下。
显示屏立刻亮起:“都调试好了。
我们早上七点就在公司实验室测了十次。
智慧门禁的识别时间最快1分05秒,最慢1分20秒。
应急呼叫器的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远低于我们承诺的4分钟。
而且我还带了设备的运行日志。
从投入使用到现在,故障记录只有2次。
还是因为业主误操作导致的,当天就解决了。”
她把运行日志递给李勇。
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台设备的使用时间、故障情况、维修记录。
甚至还有业主的反馈意见。
李勇翻了几页,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
有这些数据,再加上现场演示。
应该能打消业主的疑虑。
“对了,张桂兰阿姨到了吗?”
他突然想起请过来的业主代表,赶紧问小陈。
“到了,在那边的休息棚里。
我让同事给她倒了杯热水,怕她冻着。”
小陈指着广场角落的蓝色帐篷。
那里已经坐了几位早到的业主。
九点半,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大多是裹着羽绒服、戴着帽子的业主。
还有几个举着手机的年轻人。
应该是华龙那边派来的人。
想抓拍“业主质疑黎光”的画面。
李勇看了眼时间,拿起话筒走上舞台。
寒风把他的声音吹得有些发飘:“各位业主,大家上午好!
我是黎光物业市场处的李勇。
今天专门在这里举办‘设备体验日’。
就是想跟大家说说心里话——
关于昨天华龙物业散布的‘设备故障’谣言,我不想辩解。
咱们今天用事实说话。
用现场演示证明黎光的实力。”
台下立刻响起一阵议论声。
有人小声说:“要是真没问题,怎么会有人说故障?”
“先看看演示再说,别被他们忽悠了。”
李勇听见这些话,没有反驳。
而是示意工程师把智慧门禁样机搬到舞台中央。
“现在,我想请一位业主上来体验一下刷脸开门。
有没有愿意帮忙的?”
话音刚落,一个穿黑色外套的中年男人举起了手。
李勇认出他是龙湖西苑的业主代表王建民——
昨天还在业主群里发了条“黎光要是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我们就换物业”的消息。
王建民走上舞台。
工程师立刻递上登记表:“王大哥,麻烦您填一下姓名和房号。
我们登记后就能录入人脸信息了。”
王建军接过笔,飞快地填完表格。
然后按照工程师的指示,对着门禁机的摄像头站好。
“3,2,1——开始识别!”
工程师按下计时器。
门禁机的屏幕亮起,发出“嘀”的一声轻响。
不到两秒,屏幕上就显示“识别成功,门已开”。
旁边的计时器显示“1分12秒”。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王建民愣了愣,走到门禁机旁,又试了一次。
这次的时间是1分08秒。
“这……这么快?”
他惊讶地看着计时器,“我昨天听华龙的人说。
你们的门禁要等三四分钟才能识别成功,还经常失灵。”
李勇走到他身边,接过话筒:“王大哥,这就是事实。
华龙说我们的设备频繁故障。
但我们的运行日志显示,自投入使用以来,故障发生率仅0.3%。
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
而且我们承诺4分钟响应,实际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就是为了让业主住得安心。”
他示意工程师把应急呼叫器拿上来。
递给台下的一位老人:“阿姨,您能帮我们试试这个应急呼叫器吗?
只要按一下红色按钮,就能连接到我们的值班中心。”
老人接过呼叫器,按了一下按钮。
不到一分钟,工程师手里的对讲机就响了。
传来值班员清晰的声音:“您好,这里是黎光物业值班中心。
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