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20、第二十章

20、第二十章(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美人娇妩 穿成5t5的墨镜后 炮灰女配,回村种地[美食] 废物美人[快穿] 星际全能药剂师 热火燎原 顶流的四岁小姨姥来自六零年代 在过气综艺里靠玄学翻红 穿成炮灰赘A后 漂亮系统逃不掉了

他老人家转过头,凝视了宁颂一番。

“想读书?”

宁颂点点头。

“我十五岁的时候,已经将四书反反复复读了五遍,经、义、论、策也习了不少。”

“为了策论言之有物,还读了不少秦、汉、《庄》、《骚》等书。”

说完,周秀才不说话了,只是看着宁颂。

宁颂听懂了对方的意思。

周秀才是在问:你呢?

十五岁了,才刚刚谋求进入私塾读书。

更何况,他还有着原身读书的黑历史——有县丞公子这般好的读书条件,到现在却仍然童生都不是。

宁颂苦笑。

这的确是他一直以来无法回避的问题。

好在无法回避,不代表无法解决。

他拱了拱手,组织一番语言道:“昔日年幼,加之家庭状况复杂,确实无法将全副心思都投入在读书上。如今大了,身旁还有弟妹倚靠,不敢再荒废时间。”

这是将能力问题转化成了态度问题。

原主不是学不会,而是家庭情况复杂,心思不在读书上。

周秀才看了他一眼。

宁家的情况他当然是知道的。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20、第二十章

身为秀才,他当然比同村的普通人知道的多——宁家除了县丞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位宁夫人出身显贵。

家里做官的不在少数。

宁夫人不喜欢宁颂,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话又说回来了。

无论宁家的情况如何,宁颂愿意在亲生父母去世之后归家,照看一双弟妹,至少不是无情无义之辈。

他一个不入官场的秀才,在乎这些干什么?

想到了这里,周秀才收回了目光,冷不丁地问:“‘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后面是什么?”

这是《礼记·大学》中的内容。

宁颂目光一凝,几乎是条件反射性地接道:“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

周秀才面无表情,又问:“望之不似人君?”

宁颂道:“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这是《孟子》中的内容。

见宁颂下意识的反应,周秀才暗自点头。

他用来考教宁颂的部分,全都是较为冷僻的段落,能答到这个程度,说明宁颂至少在四书上下了功夫。

但这还不够。

“《论语·为政骗》中说‘君子不器’,你怎么看?”

这一回考的是阅读理解。

宁颂蹙眉思考。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器”是器具的意思;君子不器,指的是孔子认为“君子”所应该满足的条件。

即,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能拘泥于一种才能,而应该成为多面手,应对多种困难。

但这样答,太简单了。

若宁颂是五岁,而不是十五岁,光是答出具体意思便已经足够,可他的目的是出彩。

思考片刻,宁颂道:“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1

君子不能拘泥于一才一艺。

那么,君子该如何做呢?

孔子在论语中也给出了答案。

“故,‘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后半句,是《雍也》篇中的内容,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广泛地阅读典籍,开阔眼界,以“礼”来约束自身的行为。

这样,就能做到“不器”。

听完宁颂的第一段,周秀才吃了一口桂花糕,暗自在心中点点头。

当听完宁颂的延伸时,周秀才的眸光亮了些许。

他细细地品味了一番。

“你之前做过策论?”

方才那一番回答的思维,是做策论的思路。

宁颂摇摇头。

周秀才“唔”了一声,将剩下半块桂花糕吃下去,没有说话。

“吃饭吧。”过了一会儿,周秀才说。

接下来的半顿饭吃得安安静静。

宁颂在内心里复盘自己的回答有何纰漏之处,考虑若是周秀才不应,自己该怎么办。

张扉嘛,则是一边为宁颂担忧,一边因为听了肚子的“之乎者也”而头痛。

至于周秀才,则是心事重重,吃这饭,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顿饭吃完,宁颂紧张的心情已经平静了下来。

周秀才却和回过神了一样,忽然问道:“你是不是写字不行?”

“?”

宁颂摸不着头脑。

“若不是字迹难看,以你的水平,怎么可能过不了童试?”

【请收藏本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她被判无期徒刑[无限] 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也没说还要干这个啊[快穿] 我有一棵神树[种植] 都市剧:从迎娶白富美江莱开始 雷呼的柯学日常 给咒术界一点直播震撼 文物修复,从入门到入土 抓住那些意难平[快穿] 无法标记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