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 县试余波 二更合一!  大国小鲜(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国小鲜(科举)》23.县试余波二更合一!

    “什么东西,简直一塌糊涂!”

    “指东说西,不知所以然……”

    “辞藻么,倒颇华丽,然浑似没说……”

    头场已毕,考生们暂时挣得一线喘息之机,而阅卷官的磨难才刚开始。

    似县试头场这等读书人交了钱就能来的考试,难免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周县令只看了几份卷子便觉头昏眼花,多有啼笑皆非时。

    今年报名的共计三百零二人,除去一人迟到,一人舞弊,另有四人被牵连,进场答卷者总共两百九十六人。

    收卷后,先糊住姓名,将卷面污损、字迹模糊的除去,看都不必看,共有符合标准的试卷两百九十一份。

    筛选过后,才有专人将试卷重新抄录,单看内容。

    前两道四书的题目也就罢了,总有个标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一日也就过完了。

    只最后一题乃是颂家国的诗,倒要好好读一读,故而最费工夫。

    颂,就是讲好话,但似周县令这等混迹官场的,什么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没见过?要求格外高些,凡见到粗浅直白的便心生腻烦,立即刷下去。

    倒也有猜中主考官心思,不讲颂扬,但说治国之策的,周县令心下略略宽慰了些。

    好算一个县里不都是蠢材。

    有那等妄图剑走偏锋,借着写诗的名头大谈治国的,更是把周县令当场气笑了。

    有些人略看了两本史书,见那历代皆有进谏书后一战成名的,便做起春秋大梦来,觉得他上他也行。

    殊不知那些先贤腹内藏书何止千万?当真丘壑纵横!人家进谏上书,说的是治国良策,何曾如他们这般,只管横挑鼻子竖挑眼。

    在周县令看来,这些人就好比指着鼻子骂到自己脸上,说他哪里哪里都不行。

    尚未得势便轻狂至此,来日岂非要骑到本官头上作威作福?

    这谁能忍!

    天黑了,下头伺候的人掌了灯,又煮了热茶进来,“大人,吃口茶,歇歇再看。”

    周县令头也不抬,抓过茶盏吃了两口,“歇不得,明日还要核对卷面,另有排名要做,哪里好多耽搁?”

    说着,手下已飞快地揭开下一份卷子看起来。

    唔,前头四书两道题答得都很好,浅显直白,颇有举重若轻之感,显然他的水平不止如此。

    难得看到好卷子,周县令顿觉精神为之一振,似乎疲惫都消退些许,当下调整坐姿,继续看诗。

    是一首写农事的诗,韵律齐整,典故不多,读来只觉亲切,竟好似又回到农忙时田间巡视,看着丰收的粮食堆满粮仓的日子。

    别的倒也罢了,唯独里头有两个字眼叫周县令格外注意:豆麦。

    短短八句诗,考生写了两年收获,头一年是豆子,丰收后农户榨油卖掉,赚了好多钱,次一年改种麦子,大获丰收,吃饱穿暖。

    “豆子……麦子……这是轮作。”

    周县令赞了声,有些欣喜。

    这首诗看似写丰收,颂扬朝廷执政有方,可实际上却在隐晦地恳求地方官府推行轮作的政策。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作为本地父母官的周县令很清楚,章县良田不多,历任县令也曾想过推行轮作制肥田,提高亩产。奈何豆子吃多了胀气不消化,卖出时价格波动又大,故而百姓们多不配合,仍以种麦为主。

    “我如何不想?”周县令叹了口气,又把那诗看了一回,想了想,将这份卷子单独放出来。

    既然该考生敢在卷子里这么写,或许有些巧思也未可知,回头召来问问也好。

    转眼三天过去,秦放鹤自己尚未如何,秦山和孙先生一家却都急得了不得。

    “鹤哥儿,今儿放榜,咱们快些吃了去看!”秦山很有些迫不及待。

    “好。”无论上辈子考过多少回,古代科举却还是头一遭,秦放鹤也很想知道结果。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