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 280-288

280-288(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靠签到系统当领主 惹春腰 在娱乐圈写文爆瓜翻红 港岛心蔷 我的闺房通仙界 七零娇娇女吃瓜看病日常 BOSS她真不一般[快穿] 非典型姐弟恋 那顶流,我亲弟 春夜降临

您现在阅读的是《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280-288

第281章

“爹也没办法吗?”父亲在孩子眼里总是无所不能的, 从她娘这儿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安安理所当然的就想到了她爹。

秦慕歌摇头:“你爹也不好管,事实上这事官府其实很早就插过手, 大周刚建国那会儿官府还曾经下过明文,要求那些丢了孩子的人家在孩子找回来之后, 必须把被拐的孩子领回去, 可是被领回去的孩子,结果并没有比留下好多少。”

有的转手就又被卖了,有的就像她之前说的, 回去直接就被家里病逝了,还不如留在慈幼院还能留条命, 再后来官府知道这种情况就不再插手管这事了。

安安闻言一阵沉默。

“安安怎么了?”一家人坐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发现女儿的不对劲, 钱有福转头悄声询问妻子。

秦慕歌便把安安回来后问她的问题以及她的回答给钱有福说了一下,这下, 钱有福也沉默了。

这事他一时半会儿确实解决不了,毕竟寻根溯源, 这事是由女性的地位及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宽容度决定的。

不过, 他可以努力给她们提供一个做工赚钱,提高自身地位的机会。

接下来一连数日,钱有福一回来就窝在自己前院的书房里捣鼓自己的‘江南省发展计划书’。

计划书里很多东西是之前就写好的, 这次又做了一些完善修改,之前可能有的地方钱有福考虑的不是很全面,这次钱有福干脆从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细数了江南省接下来能够发展改革的条条目目。

列出了能够帮助女性提高地位的一些具体措施, 比如沿用他之前在京城办‘职业辅导学校’的路子, 江南府试点兴办义学教授适龄孩童生存技能;比如用金银奖励的方式鼓励可能见效比较慢却意义深远的,红薯、玉米等高产良种选育种植以及的研究。

除此之外, 钱有福还想在江南省试点办作坊,经过这段时间反复思量,他甚至已经有了几个比较切实可行的路子。

“这第一个就是机械作坊”农具方面,得益于他上辈子生活在村里,钱有福这段时间自己就已经弄出来了好几件上辈子家喻户晓,这个时代却没有的省钱省力的好东西。

运输工具他也知道一些,但是这个要难一点,他自己弄不出来,不过他找了相关的技术人才咨询,对方说如果有草图再研究研究应该不难。

有这几样打底,后面再找几个老师傅研究研究,给个鼓励机制,以这片土地上这些百姓的勤劳聪慧,不愁造不出来好东西,也不愁作坊办不下去。

“这第二个作坊是纺织厂”钱有福已经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纺织机的改进原理跟几个这方面的老师傅说了,如果老师傅能研究出来。那这个纺织厂立马就能上马。

届时不仅能给女子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也能让百姓们穿上更便宜的衣服。

“这第三个作坊是用鸭绒、鹅绒来做羽绒服、羽绒被的制衣作坊……”鸭绒、鹅绒收集困难,这个时代背景下,想要摊子铺太大不太现实,所以钱有福准备走精品路线,这个可以用来赚那些有钱人的钱。

“还有……”纲要写完,钱有福先拿过来给秦慕歌看,然后询问秦慕歌的意见。

秦慕歌摇头,“我没意见,夫君这些想法,每个都很好。”全都很新奇,她看了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钱从哪儿来呢?”

钱有福上面说的这些,有一个算一个,想要启动,全部都需要钱,要的还都不少。

“大钱当然是跟皇上要。”钱有福理所当然,那是大老板,也是最大的投资人,项目启动需要资金,不跟他要跟谁要。“小钱可以从衙门的账上支取。”

他一个代行巡抚,这点子自主权还是有的。

“那可以。那夫君接下来准备从哪一个或者哪几个开始着手?”

“就从这四个吧。”钱有福伸手翻开‘纲要’,稍微犹豫后,在玉米红薯、义学、修桥铺路及机械几处点了点。

秦慕歌点头,想着钱有福忙着好几

件事,肯定很辛苦,主动提出帮忙,“义学的事就由我跟安安来吧。”这个他们之前在京城办过,流程她都知道,由她们出面,招收更多的女孩子,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唯一的问题,“女孩子还是只教识字、算账、炒菜、针线这些吗?”

碍于社会风气,他们之前在京城办的职业培训,针对性是很强的,女孩子男孩子教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泾渭分明。

可是办了这么长时间之后,秦慕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人分男女,可是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其实是不分的。就拿最常见的刺绣来说,大家想来,这绝对是女孩子该干的事情,可是就有一些男孩子,他们跟女孩子一样心灵手巧,有的做刺绣甚至比绝大部分女孩子做的还好。

绝对分开,其实对于一些天赋点的不太大众的孩子来说其实不太公平。

钱有福摇头,“第一年还是只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算账,然后给他们半年的时间从中选三种来学习,半年后再最终决定,他们要选哪一种。随便选,这次不分,所有的课他们想选什么都行。”

秦慕歌眼睛晶亮的笑着点头。

然后就在钱有福这边忙着每天带人往乡下跑,查看红薯、玉米这一季收货情况,贴出告示敬告全省百姓,培育高产作物衙门赏纹银十两的时候,秦慕歌带着安安也不声不响的在江宁府城郊一处离官道不远的地方,敲定了义学的地址,并建起了房子。

说来也巧,房子竣工那天时间刚好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大家三五成群按着风俗约着出门登高,知道这边江南义学建好了,很多消息灵通的都特意拐过来看了一眼。

“钱大人这看来是来真的啊?!这义学瞧着就建的很用心。”虽然只是土房子,却规划的很好,里面不仅有学生上课的地方,还特意建的有工作学习区,饭堂,“后面竟然还有可以住的地方。”

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不知道这义学都教什么,教的怎么样,要是教的好,我都想让我家孩子过来了。”

一起的人就笑,“你家孩子?你可得了吧?这地方你家孩子可来不了。人家义学只收贫苦人家孩子。”何为贫苦,巡抚大人之前特意出公告说了。“家无恒产亦或者家里田地及其他收入不足以供应孩子读书的人家孩子。而且这个义学听说是钱夫人在管,所以偏向收女娃娃。”

第282章

“收女娃娃?真的假的?”旁边一个人家里正好有个适龄的小闺女, 家里情况也符合条件的汉子闻言抹了把脸上的汗,忙插话问道。

“真的,咋?老哥, 你还准备把家里孩子送去啊?男孩子送去学学也就罢了,女孩子, 要我说还是算了吧?就算学了又能干啥啊?学完了回来不还照样嫁人?还不如在家带带弟弟妹妹, 帮着家里做点活。”

“话也不是这么说吧?”汉子用挂在脖子上的帕子擦了擦脸,憨憨道,“咱们贫苦人家, 自己出不起银钱给孩子上学,现在既然有机会, 也不用家里花银钱,那肯定是要送孩子去的”反正他得送两个闺女去, “能读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280-288

书识字,学点手艺, 哪怕只是点皮毛呢,也是好的。”将来就算嫁人, 这读过书识字跟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的, 那还是不一样的。

“说的也是哈,这么一想,应该很多人家都会送孩子去吧?这义学收多少人啊?”不会他家孩子报不上名吧?

“能收多少?看这校舍的数量顶多也就一两百人吧?”用来上课的地方也就只有四间而已。“诶, 你们怎么都走了?”

还能因为啥,当然是给自家孩子报名去了。

憨厚汉子跑的最快,跑在最前面, 看到个义学的人, 便焦急上前跟人家说自家孩子要报名进义学读书。

后面几个人见憨厚汉子拉住了一个人,以为这人是义学管事的, 立马就把人围住了,几个人七嘴八舌的,那被拉住的人压根插不进去话。

半晌,等几个人声音略小一些了,那人才无语道,“我也只是在义学这边做活的,报名可不归我管,而且今天校舍才完工,报名要三天后才开始呢。”

“三天后?几时啊?”

“辰时,不过到时候估计人不会少,我们第一批只招一百人,你们要想报名,最好早点过来。”

只招一百个?!竟然比他们之前想的还要少一半?

那可真得早点过来了,不早点来,恐怕真报不上,憨厚汉子心道。到了报名的那一天,外面天都还没亮,憨厚汉子就摸黑带着两个闺女过来等着了。

原以为他们来的早,这边应该没人,到了义学这边之后才发现,在他们前面已经有不少人来了,而且已经在义学的人的组织下排起了队。

“爹,我们能报上吗?”憨厚汉子的两个闺女一个十岁,一个八岁,在这个世代都已经是懂事知道好坏的年纪了。

从昨天她们爹回去跟她们说了这事后,姐妹俩就都一心盼着,畅想着自己也跟村里的男孩子们一样坐到宽敞的教室里读书的情况,可是这会儿看到前面那么多人,拉着憨厚汉子的大手,姐妹俩都有些怯了。这里这么多人,他们是不是读不上书了。

“不会,能报上,肯定报上,招一百个呢,前面只有十多个人。”

“真的吗?”

憨厚汉子连连点头。姐妹俩这才松了一口气,一边默默观察旁边人,一边安静的跟她们爹一起等着。

后面的队伍排的越来越长,等到辰时报名正式开始的时候,一点不夸张的说,过来报名排队的人已经派出去两里地了。

“这人数绝对超一百了。”

“一百?!五百都有了吧?”

憨厚汉子疑惑,“不是说只招一百个吗?那些明知报不上干啥还在后面排?”

“你不知道啊?前面有人没报上。”

“为啥啊?除了年龄,家庭情况,还有啥其他要求吗?”

“还得能坚持,真心愿意学。一旦报上了,至少要学一年,如果中途不愿意学了,或者迟到早退,在学里不听话,浪费了名额,是要赔钱的。赔这个数,所以前面有几家一听这个直接就拉着孩子走了。”

离开的时候还骂骂咧咧的,说是义学要求高,如果不是看他们不要钱才不来什么的。反正说的很难听,后面原先还在排队的,听说还有可能赔钱,也已经有人走了。

“爹,我们还报吗?”三两银子卖了她恐怕都不够。姐妹里的姐姐荷花,得知有可能要陪三两银子有些怕。

憨厚汉子肯定点头,“报,人家只说是读书不用心,在义学里不听夫子话,或者直接不来了,才要赔钱。荷花、梅花乖只要好好听课好好学,肯定不会赔钱的。是吧?夫子?”

“是。”因为针线手艺不错,被秦慕歌特意请来教义学的孩子们刺绣的王氏,笑着点头。“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听夫子的话,义学是不会让你们赔钱的。夫人说不好好学要赔钱,也只是想把这一百个难得的名额都用在真正想学的人身上。”

毕竟,这个义学,大人跟夫人投入了不少,自然也希望能有些成效。

“夫子,我们进了学都能学什么?”

“可以学的很多啊,除了读书识字,学算账,还可以学刺绣,裁衣,做菜,木工,石匠,竹编这些,好些了呢。等开学之后你进来读书就知道了。”

王氏简单给姐妹俩介绍了几句,她们的名也报好了。

王氏给了姐妹俩一人一块代表被义学录取的牌子,告诉他们三日后开始过来上课,便示意父母三人离开开始招呼后面人了。

荷花、梅花却还在旁边兴奋的看着她们手里做工精致的牌子。

姐妹俩有一种感觉,有了这个牌子,她们的命运以后都会不同了。

而那些今天明明已经过来了,却因为一点困难就又放弃离开的人,多年后肯定会后悔。

可事实上,这些人后悔的比姐妹俩预想的还要早的多。

只翻年三月,这些人就毁的肠子都青了。

盖因年前钱有福让人按着他的种植方法好生伺候的几亩实验田里的冬红薯,在经历五个多月的生长期后,获得了大丰收。

在红薯结果期追了草木灰的红薯亩产直接从之前老百姓种的亩产八、九百斤翻到了最少亩产一千二出头最多亩产达到一千八百多斤。

把跟着钱有福过来看热闹的巡抚衙门刘主事等人,之前按察使司的王大人,杨武他们几个都惊呆了。

就连被钱有福高薪请过来,亲手把这些红薯种出来的经年老农也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想相信眼前收获的重量是他们收上来的。

可事实就是事实,钱有福让他们载种的几亩实验田收上来的红薯就摆在那,想说弄错了都不可能。

“大,大人,这红薯种我们能种吗?”好不好吃先不说,就以这个红薯,一亩地收千把斤的产量,这一般老百姓只要一年家里种上那么一亩,这吃饱饭也不成问题啊。

“自然,不过这一波红薯难得,我准备窖藏,之后让人育种卖秧苗”免得直接让人把红薯拿回去,不会操作回头再把难得的红薯种子浪费了。“对了,为了以资鼓励,义学今年考前十的孩子

,每个人奖励两把红薯秧苗。”

第283章

“我们能得红薯苗?”

钱有福种的那几亩红薯, 亩产实在惊人,数据出来的第二天,就在江宁府百姓之间传的人尽皆知了。

在义学学习的荷花、梅花姐妹自然也从夫子们口中听说了这事。

可以说现在所有人, 只要是知道有这么回事的,全都想要种上一些亩产能到一千多斤, 在他们眼里算是天文数字的红薯。

可大家也都知道, 这东西亩产那么高,又那么稀少绝对很珍贵。

她们爹昨儿还说,可惜他们普通老百姓没门路, 要不然怎么的也得想法子弄点红薯苗回来种上一两分地,这样明年他们种红薯就不用再到处去买种、买苗了。

谁能想到今天馅饼就砸她们身上了呢。因为珍惜读书机会, 愿意下苦功加上脑瓜子不笨,姐妹俩自打进义学, 每次月考都是前几,前十绝对有她们一份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280-288

荷花得知这消息, 跟妹妹对视一眼,姐妹俩眼睛亮的惊人。

通知他们这个好消息的夫子, 笑着点头, 完了还不忘叮嘱,“这东西精贵,一颗苗种好了, 到了秋天那就是几斤粮食,现在好些人到处找法子想要弄些苗还弄不到呢,你们可千万要好好种, 不能浪费了。”

“不浪费, 不浪费,绝对不浪费。”包括荷花、梅花姐妹在内, 得了红薯苗奖励的十个孩子,那小脑袋一个个摇的哐哐的,就差赌咒发誓了。

其他因为各种原因有幸被奖励了红薯苗的也差不多,接下来几个月大家全都一颗心扑在这些红薯苗上。

就连京里的皇上在知道钱有福这边创造了红薯高产神话之后,也很是兴奋。

钱有福送进京的哪些红薯,全都被他交代人小心翼翼送到皇庄按着钱有福跟着一起送过来的红薯种植注意事项上的交代,尝试种植。

其他地方得知红薯竟然能产量这么高,也都开始研究,一时间整个大周都刮起了一股红薯研究热。

彼时,掀起这一估热潮的钱有福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他的另外两个发展计划:器械作坊和利用鹅绒、鸭绒做棉服棉被。

几个月过去,用鹅绒、鸭绒做棉服棉被的法子,钱有福找来的人已经研究透了,鹅绒、鸭绒也积攒下了一些,现在作坊已经弄好了,就等着找了人来就可以开工了。

器械作坊那边比这边进度还更快些,钱有福让人找来的木匠,铁匠做出来的农具,已经开始在铺子里向外出售了。生意不错,用过的都觉得很好用,省时省力。

还有不少商人得知消息,老远跑过来进货。

“器械作坊那边做出来的东西,压根不够卖。既然成衣作坊那边既然要招人,器械作坊就也一块招一些吧?”

钱五点头,招人这事是大人指派他负责的,他这就去安排。

只是“大人,成衣作坊那边招女工好招,器械作坊那边招人恐怕不好招。”成衣作坊这边给的月例高,消息刚刚散出去,来衙门这边询问的就不知道多少了。而器械作坊那边之前已经招过一次了,附近手艺达标的,上回就已经招的差不多了,这次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招到足够的人。

钱有福蹙眉,器械作坊那边的困难他也知道,但是短期内这种技术方面的问题,他还真没办法,毕竟就算他现在去培养,技术人才也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只能说,“先招招看吧,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可以到附近县甚至附近府宣传宣传。”他们器械作坊给出的月例很优渥,应该有人愿意为了生计过来。

钱五点头,正要下去,却是边上的秦慕歌给两人出了个主意。“族学里不是早些年就开始教各种技能吗?也许有你们需要的人,他们又愿意过来,要不送封信回去问问?”

“族学里?”钱有福错愕,他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一茬。不过秦慕歌这么一说,好像还真不是不可以?

钱家的族学办了好几年了,这些年下来也培养出来一些人才,会木匠、铁匠、设计这些的也不少,他之前竟然一点没想到!钱有福下意识拍了一下自己额头。

钱五也是差不多动作,因为他也没想到。明明上次他送回家的信里还说了不少这边的事来着,竟然就半点没想起提一句这边缺人的事,真是蠢死他算了。

秦慕歌好笑看着两人动作,正要说句话安慰安慰二人,就听前头来报,说是青山镇来人了。

“阿福,侄儿媳妇。”

“三叔?您怎么亲自来了?”前头说青山镇来人了,钱有福只以为是来了个小辈,过来跟他说一声之前他让人送回去的红薯家里收到了,人进来,见是他三叔钱长鑫,钱有福诧异开口。

秦慕歌也有些惊讶。

钱长鑫笑:“不是小五写信回去说的吗?说你们那个器械作坊卖的特别好,做的都不够卖的?正好族学里今年有几个孩子刚好学的这个,手艺也还不错,你阿爷就让我带他们过来问问,你这用不用得上。还有你之前让人送回去的红薯,秧苗已经育上了,就按着你说的弄的,现在瞧着长势还挺不错,族里很多人家都想种,你阿爷就让我过来亲自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安排?”

这是问钱有福有没有什么亲疏远近。

钱有福把人迎进来,倒上茶水,等人都坐下,才摇头,“这个,三叔你们安排就行。”这一点上他绝对相信阿爷跟三叔他们。

“行,那我知道了。”钱长鑫跟秦慕歌打完招呼,喝了口茶点头,招手把这次跟着他一起过来的几个孩子叫过来,一一给钱有福做介绍。

这些年,因为兄弟俩出息,不少族人也跟着沾光,小辈的孩子多少都学了些手艺在身上。

本来他爹的意思是,这些人阿德阿福兄弟俩已经帮了族里不少,以后除非阿德阿福兄弟俩自己开口需要族里人帮衬,否则不许他们再跟阿德阿福开口,怕兄弟俩为难,所以今年这一批从族学毕业的孩子之前其实并没有想过要来投奔阿福,他们几个原本是准备结伴去府城看看的。

几个人跟家里都说好了,人第二天就要走,结果小五送回去的信里透出这边缺人,家里就让他把人先带阿福这边来了。

“这几个孩子在族学里表现都不错,你都考教考教,能看得上的就留下给你帮帮忙,看不上,我就再带回去。”

一句话,原先瞧着还挺放松的几个孩子身体立马紧绷起来了。

钱有福瞧着几个孩子这样,笑着起身在几个孩子肩膀上拍了一下,“都别紧张,你们就说说你们都擅长什么,看看是不是我这边正好需要的就行,如果正好专业对口就留下,没留下的也不用难过,不是你们不好我没看上,只是你擅长的东西,我这边暂时不需要。明白吗?”

“明白了。”听钱有福这么一说,几个孩子明显放松了很多,说起话来也自在了很多。

有个孩子甚至还主动开口问了钱有福,他这边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技能。

等从钱有福口中得知他们需要的是木匠、铁匠和画画设计的技能,几个人全都满脸欢喜。

“我们几个都会一些木匠手艺,二狗还会画画,尤其擅长速写。”

哦?这么巧?钱有福挑眉,“那我让作坊那边的师傅过来考考你们,通过了就都留下。”

几个孩子连连点头,激动又带着几分忐忑的跟着钱五去接受作坊大师傅的考察。

结果几个孩子都通过了,这下就连钱有福都有几分惊讶了。他可是知道的,作坊那边大师傅对招工的要求还是蛮严的,没想到几个人竟然都通过了。

“看来,经由上次改革之后,族学确实比之前改进了

很多。”

说到这个,那钱长鑫那可就有话说了。

“你远在江宁府这边不知道,现在咱家族学,每月一小考,半年一大考,组织的可像那么回事了。为了激励那些孩子,每次考试考到前几名,还另外有奖励。”

这个奖励不光光有笔墨纸砚、布料、银子这些很多书院都有的常规东西,还有鸡鸭鱼肉,小猪崽,以及这次阿福送回去的高产红薯苗,哦对了,还有阿德阿福小时候用过的书、笔、墨、字帖甚至小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280-288

时候穿过的小衣服。

“现在你是不知道,族学那些孩子学习有多用功。夫子们教授的也用心。现在族学氛围可好了。今年县试府试咱们家族学考上的孩子都赶上镇上那两家书院了。”

他们族学才多少人?那两家书院的学生数都快是他们两倍了,结果考的人数跟他们是一样的。

就冲这个,他来之前,他爹一高兴那可是直接给族学那边几个夫子一人奖励了二两银子,还请乡里走乡串县的杂耍人去他们村里连着演了两天杂耍。

“这么看来,阿爷是真高兴。”

老人家一贯日子过的节俭,哪怕两个所以都在京城做官,做的还不小,吃穿用也一直挺俭省的,如果不是真高兴,可舍不得花这些银子。

“那可不?高兴着呢。就是老爷子老太太都很想你们兄弟俩。”

他娘天天动不动阿德阿福挂嘴边,他爹嘴上不说,遇上事也还是想,就说这次请杂耍帮子吧?

当时老爷子看到杂耍帮子好,瞧着大家都喜欢。第一个反应就是之前阿德阿福中秀才、举人、进士的时候家里竟然也没人想起来请回来唱上几天。

“是我跟大哥不孝,不能侍奉在爷奶跟前……”

“嗨,啥不孝?你们啊,读书读多了,说话都酸唧唧的。”钱长鑫摆手,“这不怪你,你们又不是故意的,这老话不都说吗?那什么忠孝不能两全。我们都懂。我就是突然说起来,提一嘴,你别放心上。你的孝心,你爷奶他们都知道……你爷奶那你也别担心,这不有我跟你爹呢吗?”

有他们兄弟俩在,孝顺老爷老太太哪里还需要他们孙辈?

钱有福摇头,他在江宁府为官这么久,每天忙完这个忙那个,老家离那么近,这么长时间他都没能回去看上爷奶爹娘一眼本来就是不孝。

今年等两个作坊,玉米也出了成果,他一定要跟给皇上上折子求几天假回去看看。

心里带着这么个期盼,钱有福在对上实验田玉米种植的时候,难免多上心几分。

耐何好事多磨,今年南边的雨水明显有点多,正赶着玉米抽穗的时候,老天爷开始频频下雨……

第284章

“大人, 您看,这雨下的,地里好些玉米都倒了……”

钱有福冒雨下乡查看, 村里好些庄户愁的眉头都快打结了。

钱有福看到地里的情况摇头,“倒了倒是不怕, 及时扶起来就好了。最怕的其实是花粉被雨水打落了没法授粉。”这样后面结出来玉米肯定长的稀稀拉拉的。“大爷, 等雨停了你们要抓紧时间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授粉?”老汉不懂,“啥叫人工授粉啊?”他们根本不会啊。

“这个简单。”钱有福亲自下到田里做给他们看。“你们看,就这样就好了。”

“就这样就行?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那人工授粉没问题, 可是,这什么人工授粉真能保住收成吗?一群庄户都心下存疑。

钱有福指导完这边, 还要去其他地方也看看,再指导一下其他村民, 把东西讲清楚后很快就离开了。

钱有福离开后,这边一群人凑在一起商量到底要不要真的按着钱有福说的去做这什么人工授粉。

“要不, 死马当活马医吧?按照大人说的做,总没坏处。说不定真能挽回一些收成呢。”

“挽回啥?我看那什么大人, 就是随意糊弄我们, 你们刚刚注意他手法了吗?就那么随随便便在上面晃悠两下,然后手往穗子上抹抹就结束了。能有用才怪。”

“麻子,别胡咧咧, 什么糊弄?钱大人说的怎么会是糊弄我们?”人家一个当大官的用得着这样的天气,好好的屋子里不待,辛辛苦苦跑地里来糊弄他们吗?

“大人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有用的。我们不懂, 不能说就没用。之前大人种红薯的时候, 大人让我们撒草木灰,不也很多人说撒草木灰没用吗?结果怎么样?红薯大丰收。那时候你们咋不说大人的法子没用呢?”

旁边人闻言立马不说话了。

“行了, 刚刚大人教的人工授粉的法子你们都学会了吧?都学会了就散了吧?法子,大人也教了,你们爱用不用。反正我用。”

说完,老汉不在管其他人,径直往自家地里去了。

“大人,您说他们会按照您说的做吗?”

钱有福刚刚说的人工授粉,钱有山呆在钱有福身边时间长了,且之前在京城的时候看过钱有福给京郊果园的果子人工授粉,因此倒不觉得陌生,只是其他人,恐怕没那么容易接受。

钱有福摇头,他也不知道,不过,“尽人事听天命罢了,就算不是所有人都去做,总有一些人会去做的吧?那我做这事就是有意义的。”

钱有山点头,然后笑着安慰他,“就算这些百姓都不领大人的情,咱们自己的实验田那边也肯定会按着大人的要求做的。这样其实也好,正好等八月里玉米收获的时候做个对比,也让大家看看,大人说的方法都是有用的。”以后大人再说什么,这些人自然就信服了。

钱有福笑着点头,完了就又深一脚浅一脚的往下一个玉米种植的地方去了。

一连几天在地里忙活,风里来雨里去的付出,还是有回报的。

八月中秋收,江宁府这边的玉米虽然不如红薯那样亩产惊人,大多数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尤其钱有福自己种的那几亩实验田,即便是玉米扬花期遇上了大雨,亩产也都达到了八百多斤。

跟红薯相比可能差了很多,可是跟麦子、稻谷这些相比,那可就好太多了。

消息再次传到朝堂上,皇上这次没忍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钱有福夸了得有半刻钟。

下了朝,兴奋劲还没过去,皇上还留钱有德这个做哥哥的说了几句话。

“钱大人,恭喜了。”送钱有德出来,曹公公笑着朝钱有德道喜,完了还给钱有德透了个消息:他弟这个巡抚,是坐住了。

“当真?”钱有德闻言眼睛刷一下明亮了几分。

曹公公笑着颔首,事实上上次高产红薯送到京城的时候,皇上就想把钱有福那个代行巡抚的代字给去掉了。

只是觉得等这一茬红薯种出来,有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会更有说服力,也更名正言顺,谁曾想钱有福又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皇上这次当然不可能再有什么犹豫。

事实也确如曹公公所言,皇上当朝把钱有福大夸特夸的翌

日,钱有福正式进从二品江南省巡抚的圣旨就下来了。

消息一传开,饶是钱有福远在江宁府,钱家这边上门的也差点把钱家门槛给踩塌了。

陆氏娘家是伯府,也不是没见过大世面,可这一天家里的热闹程度,还是让她有些心惊。

也是这一刻,她才真正意识到,她们钱家真的不一样了。

钱有德:“确实不一样了。”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280-288

官场上的捧高踩低最为现实,钱有德官运不如弟弟,现在还在户部兢兢业业做主事。

之前周侍郎还在户部的时候,有钱有福之前的人脉加上他这个姻亲,钱有德工作上还算顺利,后来周侍郎去了吏部,户部这边换了新的侍郎,钱有德就明显感觉出不同了。

虽然经过他自己这么长时间的经营,户部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人脉,可上面人想要卡你的时候,日子依然不太好过。

现在却是不同,似乎自打他弟进从二品巡抚的圣旨下来,他在户部的人缘就一下子好了很多。

往日里明明对他有些看不上眼的上司,现在对他都客气了很多。

钱有德给钱有福写信的时候,开玩笑的说起这事,钱有福知道后既为自己能够帮到他哥高兴,又有些忧心他哥的处境。

之前兄弟俩通信没有重要的事大都是报喜不报忧,他哥也很少跟他说户部被人刁难的事,现在看来应该是周侍郎去了吏部之后,他哥被新的侍郎针对了。

看来得找人问问,那个新上任的蒲侍郎是个什么情况。

第285章

“蒲侍郎?”京城姓蒲的不多, 在京为官,且官职不低,还能跟钱家扯上关系的……

秦慕歌想了想不确定的开口, “是不是武勋伯府那家?如果是那家,我之前听说她们家有个姑娘, 一直惦记着九王爷……会不会是因为这个?”秦慕歌说完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能, 可是两家之前确实没啥交集,其他的她实在是想不出来。“要不我去信问问大嫂?”

她们离京将近两年,现在京里的很多事, 秦慕歌消息还真不算灵通。

钱有福想想点头,“稍微打听一下, 实在打听不到也没关系。我找周元他们问问。”钱有福来江宁府一年多,跟周元、小胖、阿继几个信件往来频繁, 信上随口问问,也不费多少事。

秦慕歌点头, 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而后钱有福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九王爷是不是有段日子没送信过来了?”

两个孩子相处一直都很好, 虽然相距千里之遥, 信件往来却很频繁,跟着信一起的,九王爷也时常会让人往江宁府这边送点东西, 今天一块玉,几本质量不错的话本,明天几个字, 几个木头小玩意。不拘东西贵重与否, 反正这一年多基本三五天一次,就没怎么停过, 但是这次好像时间隔得有点久?

“好像是?”钱有福不说,秦慕歌还真没注意到,“是不是路上,船家耽误了?”

可能,但是感觉可能性不大,钱有福更倾向于九王爷那边可能出了什么事。

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想,宫里太妃娘娘病了,而且病的还很重。

九王爷因为他娘的病,已经连着熬了好几个通宵了,偏偏宫里的太医对太妃娘娘的病一点办法也没有。就连太医院的院正,九王爷都求着他皇兄派过来给他娘看过了,还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小九,别费那事了,我自己的身体我知道,没用的。”她虽然后来日子过的不错,在生小九之前其实吃了不少苦。能活到现在看着小九长这么大,长的这么好,其实她已经挺满意的了。只是有些遗憾,看不到她的孩子成亲生子了。

太妃看着九王爷,温柔的伸手揉九王爷头。

还好,小九的亲事已经定了,安安也是个好孩子,钱大人也是个靠得住的。以后,只要小九不惹事,有皇上跟钱大人看顾着,两个孩子的日子差不了。

“母妃?母妃?”九王爷感受到太妃抚摸他的手不动了,以为太妃没了,吓的连声叫人。

“爷,别叫了,娘娘只是精神不济,昏睡过去了。”

九王爷反应过来,流着泪点头。“嬷嬷,你知道母妃还有什么没有完成的心愿吗?”现实摆在眼前,他不想承认也得接受现实,他娘的身体是真的不行了。在他娘离开前,他想让他娘满足的走。

贴身伺候太妃的嬷嬷看着安然昏睡过去的主子忍着心里的悲痛道,“娘娘除了遗憾不能看到您成婚,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去您的王府看看。”

“去王府,对,王府。我这就去求皇兄,接母妃去我府里……”九王爷看了眼他娘,交代嬷嬷照顾好他娘,抹泪起身去南书房找皇上去了。

南书房里,皇上正跟太子说起九王爷的事,让他有时间多去看看九王爷,“你们从小一起长大,你说话小九多少能听进去一点。”

太子点头,“夫子那边要不要孩儿也去信说一声,九叔这段时间心思都花在太妃身上,没怎么顾得上安安,夫子那边恐怕还不知道太妃的事情呢。”

“去信说一声吧。正好也让阿福来信安慰安慰小九,阿福的话小九也能听得进去。而且太妃这情况,你九叔跟安安的亲事肯定要推迟,也得让安安他们心里先有个准备。”

太子颔首,正待再说点什么,曹公公来报他九叔来了。太子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

“大哥……”九王爷不知道太子也在,红着眼睛进来,叫了人才看到太子也在,“大侄子。”

“九叔。”

“小九你来找我有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红楼]吾皇黛玉 剑出鞘 被枭雄争夺的美人 被轮番娇养的美人 穿书之我是综艺大导演 反派养成奥特战士是否搞错了什么 回到五零年代 姐姐选我,我超甜[电竞] [崩铁]茨冈尼亚365天救世计划 贵妃娘娘的六零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