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工厂用地(1 / 2)
此时的维迪杨,正眯着眼沉浸在眼前的“战果”里。
克里斯城的屋顶在火光中坍塌,浓烟裹着火星冲上天空,连清晨的薄雾都被染成了灰红色。
而幸存的克里斯市民,正在废墟间疯狂奔逃。有人提着木桶从水井里打水,却连桶带水摔在滚烫的石板路上;
有人抱着孩子想冲出火圈,却被倒下的木梁拦住去路。他们拼尽全力扑火,可火势就像贪婪的野兽,舔舐着房屋、商铺,吞噬着来不及转移的财产,也吞噬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这场袭击造成的破坏,若是放在贝伦加的前世,足以将维迪杨定为战犯。但此刻,远在后方的贝伦加绝不会惩罚他。
相反,当消息传回赞赞,这位统治者或许还会为维迪杨今晚的“功绩”举办表彰仪式,毕竟,他们要的从来不是仁慈,而是彻底的威慑。
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半座克里斯城已化为焦黑的灰烬,舰队的炮弹才终于耗尽。
维迪杨挥了挥手,船员们迅速收起锚链。“亚历山大”号率先调转船头,其余战舰紧随其后,迎着破晓的晨曦驶向赞赞海岸。没人回头再看那片废墟,仿佛昨夜的火光与哀嚎,不过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插曲。
谁也没想到,耗时一年打造、号称“世界最大”的克里斯无敌舰队,会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这场惨败成了克里斯人心中永远的刺,他们花了整整几十年,才勉强从这场耻辱中缓过劲来,可那一夜的火光,却永远刻在了每一代克里斯人的记忆里,他们绝不会忘记赞赞人这一天的所作所为。
当然,并非所有克里斯海军舰艇都在此役中被毁,但绝大多数主力舰已葬身火海。这一战,彻底平衡了赞赞与克里斯在海上的舰艇数量,也让赞赞在南海的话语权瞬间提升。
而克里斯,并非赞赞海军的唯一目标。就在主力舰队袭击克里斯的同时,绕经提比亚斯半岛的三十七艘舰艇,也对纳亚港口发起了突袭。
短短几天内,阿哈德尼亚托勒密麾下的数百艘战舰便相继沉没。用不了多久,托勒密的帝国就会发现,他们对抗赞赞最重要的海上优势,在战争正式打响前,就已荡然无存。
赞赞独立战争的首战,就这样以压倒性的胜利告终。
当远在王都阿丹的托勒密——那个被赞赞人私下称为“半傻子”的国王——终于得知消息时,他的军队早已失去了与赞赞抗衡的能力,只能在震惊与慌乱中,拼凑着毫无底气的防御计划。
战火在海岸线蔓延,可在赞赞的内陆地区,生活却依旧平静。
随着独立战争爆发,士兵们背着行囊奔赴战场,但绝大多数赞赞人对边境的冲突并不焦虑。
他们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时,会笑着谈论新国王亚历山大的战绩——毕竟,几年前马特拉克入侵边境时,正是亚历山大率领军队,以雷霆之势将敌人赶了出去。
如今,人们对这位国王和他的军队充满信心,坚信他们能守住家园。
事实上,亚历山大掌权的这些年,赞赞的军队早已今非昔比。
过去几年的和平时期,他大力推进军事集结,不仅扩充了驻军规模,还加固了各地的内部防御工事:
边境的堡垒上加了新的瞭望塔,城市的城墙外挖了更深的护城河,连乡村的民兵都配备了更精良的武器。
即便邻国正陷入战乱,这些军事力量也从未打扰过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至少自亚历山大掌权以来,赞赞人就没再经历过“兵荒马乱”的日子。
在帕克地区,有位名叫冈瑟的男士,正格外惬意地享受着自己的生活。
几年前,他早早响应亚历山大的号召,在自家农场推行农业创新——如今,这些创新终于给了他丰厚的回报。
他的农场完全采用亚历山大推广的堆肥法施肥,地里的小麦长得比邻居家的高出一截,玉米穗也格外饱满。
靠着堆肥法带来的好收成,冈瑟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不仅养活了一大家子人,还独自经营起数千亩的农田。
后来,他又用赚来的钱不断收购周边的土地,种植的作物也从粮食扩展到了棉花。大片大片的棉田在阳光下舒展着绿叶,到了收获的季节,雪白的棉花堆成了小山,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冈瑟不知道的是,他种植的棉花,早已成了赞赞地区的重要资源。
这种材料用途极广,既能织成布匹做衣服,也能混入泥浆充当建筑材料,甚至还能制成纸浆——亚历山大正用它来印刷书籍和公文,让知识不再只掌握在贵族手中。
不过,亚历山大也有自己的顾虑。他担心过早推进工商业革命,会给赞赞的环境带来负担。
因此,他开始慢慢推广可持续材料,比如混凝土——用它建造的房屋更坚固,也比传统木材更耐损耗。
至于他一直想研发的新复合木材,却迟迟没能落地——这种木材需要用大豆基粘合剂,将植物纤维粘合成硬木,环保又耐用,若是能成功,就能替代珍贵的铁木来建造帆船。
可直到现在,亚历山大还没找到这种大豆,他也不确定,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大豆。
得益于王国对纤维材料的旺盛需求,冈瑟的财富越积越多。
最近,他正忙着一件大事——在帕克市新扩建的工业区,与亚历山大赞赞的代表谈判,希望能租下亚历山大在当地拥有的一块土地,开设一家麻草造纸厂。
他盘算着,麻草在帕克地区随处可见,原料成本低,加上国王正需要纸张,这生意肯定能赚钱。
原本,这类土地租赁谈判,亚历山大都会亲自过问。
但如今他远赴战场,主持谈判的任务,便落到了英伯特身上——这个曾经的佣兵之子,还有一段特殊的过往。
之前托勒密多次试图暗杀亚历山大,正是英伯特出面,收集了证据,这才有了和法扎帕夏的秘密结盟。
自旧提比亚斯战争结束后,英伯特就渐渐淡出了军事领域。
那次战争中,他被基茨比厄尔俘虏,虽然最后被救了回来,却彻底留下了心理阴影。
这位本就胆怯的年轻人,再也不想面对刀光剑影,于是主动请求调往民政部门。
英伯特作为律师,却没什么天赋。但没人想到,他对财务却格外敏感——账本在他手里,哪怕差一个罗纳尔都能找出来,计算税收时也从不出错。
这份天赋,恰好适合民政工作。因此,亚历山大便放心地将土地租赁的事务交给了他,让他代表赞赞,与冈瑟这样的潜在大商人谈判,敲定租赁细节。
此刻,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英伯特——亚历山大麾下负责南部领地产业事务的代理人,与来自帕克的商人冈瑟,正站在这片刚从王室名下划出的空地中央会面。
两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目光扫过眼前这片开阔平坦的土地,足有数千平方米的面积,足够建造一座宽敞的5000平方米仓库,甚至能容纳下更复杂的工业设施。
远处,横断雪山脉的轮廓在天际线上若隐若现,阳光透过云层,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在沉默地检查了这块地约莫一刻钟后,冈瑟的嘴角率先扬起一抹满意的弧度。他那双常年握锄头、如今转而摆弄账本的手轻轻摩挲着下巴,然后微笑着向英格伯特点了点头——这个动作里藏着他对土地质量的认可,也带着一丝商人特有的试探。
英伯特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号,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冈瑟的神情变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腰间悬挂的皮质钱袋,等待对方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