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4必须解决(2 / 2)
他将信纸的一角凑近火焰,看着火苗舔舐着纸张,将那些字迹一点点吞噬,最终化为灰烬,飘散在空气中。
之后,他站在原地,等待着军队收拾完帕马城内剩余的财富。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来,照在堆积如山的财物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收拾完毕后,他派遣一支小型车队,护送着这些财物,小心翼翼地送往赞赞的国库。
至于其余的军队,亚历山大已经选定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直接进军伦萨。
至于他将如何处置伦萨城,目前还无人能知晓答案。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他绝不会放任士兵们贸然冲入这座帝国首都,在巷战中与西尔巴斯人逐街逐屋地厮杀——那样的残酷代价,他承受不起,也不愿承受。
自从亚历山大率军离开帕马,一个多月的时间悄然流逝。
如今的伦萨城外,早已被密密麻麻的围城营地覆盖,皇帝与希特家族的主力便屯扎在其中。
赞赞人的营地则像是从他前世记忆里某幅画作中走出来的一般,战壕纵横交错,棱线分明,每一处掩体都透着精心设计的痕迹,仿佛将纸上的蓝图活生生铺在了这片土地上。
围城期间,城门紧闭,任何人都休想擅自出入。
但亚历山大还是设法将困在城内的特工们救了出来。过程虽波折不断,好在他们赶在赞赞的炮火轰鸣前,平安撤离了险境。
特工们刚一脱险,赞赞皇家军队的火炮便开始了怒吼。炮弹拖着弧线越过城墙,呼啸着砸进城里,在街巷间炸开。
亚历山大清楚,随着数十万民众涌入伦萨避难,用不了几个月,城内的粮草就会耗尽,饥饿将像瘟疫一样蔓延。
伦萨的围城战仍在继续,而远在赞赞本土的军事工厂早已转入战时状态。
熔炉昼夜不息地燃烧,工匠们手不停歇地赶制着针式步枪和配套的纸质弹药筒。
如今,数千支这样的新式武器已送到前线士兵手中。他们趴在泥泞里,奢华的黑色钢盔上糊满了污泥,连同盔甲与制服都被染成了大地的棕褐色,与战壕融为一体。
连续三天,雨水就没停过。
装备燧发枪的后方梯队士兵们只能缩在战壕边的草棚下,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枪支,生怕一点潮气就让它们失灵。
而那些握着针枪的士兵,则稳稳守在前沿阵地,手指搭在扳机上,随时准备向任何试图突袭的目标扣动扳机。
尽管承受了数周炮击,伦萨城依旧像一头倔强的巨兽,死死顶住亚历山大的攻势,没有丝毫屈服的迹象。
或许是围城的日子太过漫长,亚历山大反而渐渐沉静下来,开始给远方的亲人写信——这成了他在枯燥围城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消遣。
城外,数百门火炮的轰鸣此起彼伏,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亚历山大却坐在临时搭建的营帐里,握着羽毛笔,蘸着墨水,给心爱的阿德拉写着信。
他知道,此刻的她正在赞赞的宫殿里,安静地等待着。从订婚到现在,已经过了好些年,当年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如今也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纪。
想到这里,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他写下自己对战场归来的期盼,写下终有一天要迎娶她的愿望。
她是他的未婚妻,未来的王后,是他明媒正娶的第一个妻子——这个事实,如同战场上的旗帜,永远清晰而坚定。
情书正写到动情处,屋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击声,打破了帐内的宁静。
亚历山大抬起头,看见一位身着文艺复兴风格军装的军官正笔挺地站在帐门口,帽檐下的目光锐利如鹰。
亚历山大身上的军装同样华丽,只是沾满了干涸的泥点。他站起身,对着军官庄重地回了个军礼。
礼尚往来间,军官已经开始汇报:“陛下,炮击按计划进行,城里半数区域怕是已成废墟。依属下看,他们投降只是时间问题!”
话虽如此,亚历山大的脸上却没有丝毫轻松。
过去一个月里,敌军曾三次疯狂冲击战壕,结果都是西尔巴斯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
针式步枪的射速本就占优,即便在这样的阴雨天气里也能稳定开火,西尔巴斯人原本依仗的燧发枪优势,早已荡然无存。
可问题是,赞赞军队里配备针枪的士兵,终究只是少数,远不及步兵总数的一半。
正因如此,西尔巴斯人有时仍能凭借人海战术,不顾一切地冲锋,给他们造成不小的伤亡。
这样的阴雨天,向来是敌军发动攻势的绝佳时机。
泥泞会困住脚步,潮湿会影响火器,亚历山大的部队很可能陷入无法顺利开火的窘境。
而他们,总会纠集起数万人马,像决堤的洪水般鲁莽冲锋,妄图一举冲垮防线。
汇报声还未落,战壕里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那是敌人进攻的信号,尖锐得像划破雨幕的冰棱。
亚历山大反应极快,一把抓起身边的头盔扣在头上,金属边缘磕碰到额角,带来一阵轻微的钝痛。
紧接着,他抄起针枪,手指利落地填进一发子弹,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做完这一切,他抬眼看向刚才那位断言西尔巴斯人会投降的军官,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语气里带着几分戏谑:“您刚才说什么来着,上校?”
军官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方才的笃定荡然无存。
他是真心以为,西尔巴斯人会认清败局,乖乖放下武器,却没想转眼间就被现实狠狠打了脸。
如今,他们又要被拖进一场血腥的厮杀里。
亚历山大没再理会他,转身走出营房。
外面的雨还在下,泥泞没到脚踝,每一步都像踩在烂泥里的铅块。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战壕,朝着枪炮声最密集的方向冲去。
他心里清楚,这或许是自己最后一次能相对安全地在前线作战了。
赞赞的武器太过先进,总能让他在枪林弹雨中找到掩护,把风险降到最低。
但总有一天,他会成为那个坐镇后方的指挥官,再也不能像这样亲身上阵。
所以,他想趁现在,再在战场上拼杀一次。
冲到前线时,身边的士兵早已各就各位,纷纷架起枪,枪口一致对准了前方。
和上次一样,密密麻麻的西尔巴斯人正涌过来,足有两万多,既有成年男子,也有半大的少年。
他们大多没穿盔甲,赤着上身,手里最多攥着一支长矛,像一群被驱赶的野兽,嘶吼着扑向赞赞的战壕。
亚历山大实在想不通,皇帝究竟给这些人灌了什么迷魂汤,能让他们如此不顾性命。
但想不通也没关系,战场上,敌我分明,这些人都是敌人,必须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