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不中彩票,不跨阶级 寒门的终点……(2 / 2)
另一个方向,刘表的大军同样大声呼喊:“必胜!必胜!必胜!”
黄巾军中,赵云冷笑:“蠢货,果然中计了。”
太平道中缺粮的消息是他故意泄露的,就等有坚城的朱隽上钩。
赵云举起长矛,厉声叫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癸亥,天下大吉!”
无数黄巾士卒大声呼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癸亥,天下大吉!”疯狂地冲向官兵。
黑夜中,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在夜色中流淌汇聚,却不见红色,唯有无尽的黑。
朱隽只是看了片刻,就知道今夜只怕是中计了。黄巾士卒丝毫不像受到偷袭,士气低落的模样。
但事到如今哪里还有退路?
他厉声叫道:“杀贼!”亲自提着剑上了前线厮杀。
乱军中,赵云四处冲杀,所过之处官兵不是逃跑就是被杀。
官兵中,有人看到白马白衣的黄巾将领杀到,一眼就认出了是赵云,有将领急忙扯住曹仁,叫道:“曹将军,是赵云来了,你不是他的对手,我们快逃!”
曹仁怒喝:“为何曹某就不是他的对手?为何曹某要逃?赵云不是两只眼睛两只手吗?”
他大声叫道:“赵云,你爷爷曹仁在此!”
一群官兵脸色大变,叫苦不迭。
赵云冷笑:“曹仁?什么东西?”纵马向曹仁杀去。
曹仁持枪迎上:“你家曹爷爷打得你叫爷爷!”
两人错马几个回合,曹仁已经是中了数枪,鲜血淋漓。
有官兵扯住曹仁衣衫,叫道:“曹将军,快走!”
曹仁大怒,数次挣脱不开,拔剑砍断了衣衫,厉声道:“只有战死的曹某,没有逃跑的曹某!”纵马而上,再次与赵云厮杀。
黑夜的某个角落,刘表一剑砍杀了一个黄巾士卒,厉声叫道:“淳于琼!可见那个贼人!”
淳于琼顺着刘表的手指方向看去,会意,厉声道:“淳于琼在此!”
纵马向那黄巾将领冲去,只是一枪就将对方刺于马下。
刘表大笑:“杀!”
黑夜中数以万计的大军奋力厮杀,犬牙交错,乱成一团。
有一个士卒满身是血,奋力杀退了一个黄巾贼,惊恐地看着四周无数黄巾贼人,厉声叫道:“胡轻侯在哪里?胡轻侯为何不在?”
若是援军真是胡轻侯,黄巾贼早就破了,为何厮杀许久就是不见胡轻侯?
更多的士卒带着怀疑,悲声叫道:“胡轻侯在哪里?我们是不是被骗了?”
有士卒跳脚大骂:“朱隽!老子就是做了鬼也不放过你!”
朱隽心中叫苦,却只能大声叫道:“胡轻侯就快到了!”身边百十个亲兵跟着大叫:“胡轻侯就快到了!”
无数官兵破口大骂:“老子信你个鬼!”
有官兵开始准备逃跑。
朱隽长叹,又又又输了。
忽然,远处有无数人惊呼:“胡轻侯来了!胡轻侯来了!”
无数官员惊疑不定,真的假的?
远处,有数千人齐声呼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分明是太平道的口号,却不闻后两句口号。
无数从冀州败退而至的太平道信众惊恐大叫:“真的是胡轻侯!胡轻侯来了!”世上只有胡轻侯的手下只喊两句口号。
纷乱的战场仿佛停滞了,所有人向某个方向望去,却见一缕火光越来越近,最前方的人脑袋小小的,可身躯却像是三个人这么大。
那人仰天大叫:“我是胡轻侯,张角过来受死!”
身后两千士卒齐声大叫:“左中郎将胡轻侯在此,张角过来受死!”
停滞的战场陡然像热水沸腾,无数官兵欢呼:“胡轻侯来了!”
无数太平道信众惊叫:“胡轻侯来了!”
无数躲在城中的新郑士人和百姓大喜过望:“胡轻侯来了!”
有百姓点燃了香,泪流满面:“多谢祖宗保佑,胡轻侯来了!”
赵云勒住马,冷笑道:“果真是胡轻侯来了。”
曹仁大叫:“赵云,你家曹爷爷在这里!”
一群士卒死死扯住血淋淋的曹仁,叫道:“将军,不用打了,胡轻侯来了,我们赢定了!”
朱隽不可思议地看着胡轻侯的队伍,又是欢喜,又是无奈,又是感慨。
欢呼声和惊叫声中,官兵士气暴涨,疯狂反杀:“必胜!必胜!必胜!”
无数黄巾士卒叫道:“快逃!胡轻侯刀枪不入的!”
有黄巾士卒叫道:“谁有狗血?谁有童子尿?”
有黄巾士卒骂道:“为何不准备狗血?没有狗血还怎么打?逃啊!”
有不曾与胡轻侯交过手的黄巾士卒见其余人溃退,大惊失色:“为什么要逃?胡轻侯很厉害吗?”
溃逃的黄巾士卒大骂:“你懂什么!胡轻侯有法术的,刀枪不入的!”
被喝骂的黄巾士卒见曾经勇猛无比的同伙溃逃,心中立刻寒了,急忙跟着逃跑。
越来越多的黄巾士卒崩溃逃跑,黑暗中人影重重,互相践踏。
赵云震惊地看着崩溃的黄巾士卒,长叹一声:“一朝被蛇咬……”
他举起长矛,厉声叫道:“向南!向南!跟我向南去!”
无数黄巾士卒大叫:“向南!向南!赵将军下令向南去!”
无数黄巾士卒纷纷向南而逃,瞬间就冲破了拦路的刘表军队,进入了南方的黑暗中。
刘表放过了数万黄巾精锐,厉声下令:“堵住了缺口!”
数支劲旅杀出,将后面的数万黄巾溃兵拦住,舍生忘死的厮杀。
黑暗中厮杀声更加响亮,尸体越叠越高。
到得天明,新郑城外到处是尸体,投降被俘的黄巾士卒超过一万。
曹躁叹息道:“赵云真是豪杰啊。”若不是赵云率人杀出一条血路,十几万黄巾军只怕要全军覆没,如今却有数万人跟着赵云杀出包围。
朱隽带领一群大将恭敬地在城门口等待胡轻侯,无数城中士人和百姓大声欢呼:“胡轻侯!胡轻侯!胡轻侯!”
胡轻侯大步走近城门口,在数丈外停住了脚步,环顾四周。
所有欢呼声一齐消失,众人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胡轻侯。
胡轻侯鼻孔向天,傲然道:“有我胡轻侯在,黄巾贼就是爬虫!”
无数新郑士人和百姓齐声欢呼:“胡轻侯!胡轻侯!胡轻侯!”
鲜花向雨点般投向了胡轻侯,数个满头白发的耆老端着食水举过头顶,泪流满面:“将军为何才来?我新郑父老乡亲盼将军如黑夜盼太阳,如久旱盼甘露!”
有百姓大哭:“没有胡中郎将,我等哪能见到今日的太阳!”
无数百姓嚎啕大哭,若是被黄巾贼破城,城中一定鸡犬不留的。
有百姓泪流满面:“新郑城当为胡左中郎将建立生祠!”
无数百姓点头,不如此不显示新郑百姓对胡轻侯的恩德的感激之情。
胡轻侯淡定向四周挥手,满脸笑容。
朱隽听着四周的欢呼,虽然早有所料,依然心里酸楚,新郑百姓心中,他就一点功劳都没有?
众人到了县衙之内,曹仁带着一身的绷带和鲜血赶到,笑道:“胡县尉真是来的太及时了,不然曹某只怕要死在赵云的枪下。”顺便向站在胡轻侯身后的赵恒、张明远、黄瑛都招手。
胡轻侯皱眉看曹仁,道:“老曹啊,你胆子真是大啊,竟然敢单挑赵云。”她可是带齐了赵恒、张明远和黄瑛都,顺便把张合也带来了,就等毫无廉耻的五打一了。
赵恒用力点头,你丫血真厚,竟然没被赵云杀了。
张明远认真看曹仁,没想到曹仁竟然这么能打,换成自己一定已经死了。
黄瑛都认真打量曹仁,指着他的肚子道:“再偏一寸,就是你的胃上有个大洞了。”
曹仁悲伤极了:“若是再来一次,我就等你们来了!”身为新郑城内官兵的第一猛将怎么可以在赵云面前逃跑?这全都是被逼的啊。
朱隽终于找到了机会,恭恭敬敬对胡轻侯行礼,道:“朱隽谢过胡左中郎将的救命之恩,今日若无胡左中郎将,朱隽定然死无葬身之地。”
“胡左中郎将的大恩大德,朱隽没齿难忘,日后胡左中郎将若有差遣,朱隽纵然在万里之外,定然立刻赶至,绝不……”
胡轻侯大惊失色,认真地看着朱隽,道:“老朱你疯了?”
朱隽愕然看着胡轻侯。
胡轻侯正色道:“胡某何曾救过你的性命?那些愚蠢百姓不知道,你还能不知?”
“胡某的骄狂只是为了安定民心,鼓舞军心,你我是自己人,何必来那一套。”
朱隽仔细地打量胡轻侯,许久,笑道:“胡左中郎将果然是当世豪杰。”
胡轻侯臭名远扬,杨赐、袁隗、孔二十尽数栽在胡轻侯手中,朱隽还以为胡轻侯是十常侍之流,已经做好了低三下四受辱,然后给无数金银的准备,不想胡轻侯意外地通情达理。
胡轻侯长叹道:“老朱啊。”
她转头看四周,道:“你,我,甚至老曹都无法融入朝廷的,我等不疯癫一些,哪能有出头之日。”
朱隽瞬间心中一疼,无数被门阀士人排斥的遭遇,无数热面孔贴冷屁股的羞辱,无数被士人嘲笑的无奈,尽数涌上心头。
他看着天空,只觉太阳好刺眼,眼睛要流泪了。
曹躁脸上挤出笑容,岔开话题,道:“皇室宗亲刘表刘将军就在左近,胡左中郎将未曾见过,末将愿为胡做中郎将介绍。”
曹仁瞅瞅曹躁,不懂曹躁为何要这般生分。但他受伤颇重,坚持不住,在心腹的搀扶下去看大夫。
朱隽笑道:“不错,刘表刘将军就在左近,胡左中郎将当见上一面。”
胡轻侯说曹躁也是一路人?别逗了,曹躁祖父是大长秋曹腾,父亲是大鸿胪曹高,从小与一群门阀士人玩闹长大,怎么会是他们一路人。
……
刘表一脸的阴沉,今日大破张角,到底是胡轻侯的功劳还是他的功劳?
胡轻侯不过只有区区两千人,怎么可能破张角十几万人?若无他和朱隽的数万人死命与张角厮杀,胡轻侯能击破张角?
但该死的张角就是在胡轻侯到了之后崩溃的。
一个士人将领厉声道:“绝对不能说是胡轻侯的功劳!”
一群士人将领严肃点头,不说这件事的功劳本来就有争议,胡轻侯就是捡了功劳,就算真的是胡轻侯的功劳,大家也坚决不能认。
一个士人将领认真道:“只要我等与朱隽一齐上表,称是我等破贼,这件事就不可能将功劳尽数落在胡轻侯身上,我等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众人一齐点头,严格的说,他们的目标不是与胡轻侯抢功劳,而是凸显士人的功劳对抗皇帝,只要把官司或者抢功劳推到了朝廷之上,他们就算完成了任务,其他是朝廷衮衮诸公的事情。
刘表缓缓点头,只要他的名字能够出现在朝廷的军功之上,他个人、被党锢流放的士人领袖、铜马朝的士人们都是大赢。
刘表笑着问道:“要不要去见胡轻侯?”
按理,此刻他应该率领大军追杀黄巾溃兵的,但是他早早地就勒住士卒,就是想着见胡轻侯。
见胡轻侯万万不可弱了气势,有几万人声势浩大才能压住胡轻侯的嚣张跋扈。
一群士人一齐反对:“还记得袁本初否?”
袁韶遇到胡轻侯,胡轻侯直接无视对方的高贵血统、家族门阀和背景身份,拿小小的光禄勋属官羽林左监丞的官职压袁韶,要求对方跪下磕头。
谁敢保证众人见了胡轻侯之后,胡轻侯不会故技重施?
一群士人一齐冷冷地看刘表,你身上有皇族血脉、宗室身份的光环在,胡轻侯肯定不敢叫你跪下,必须客客气气地与你废话几句,我等可没这么高大上的光环,分分钟就被胡轻侯踩在脚下摩擦的。
刘表微笑:“有理,那刘某就不去了。”他是皇室宗亲?也就外人这么看了。
铜马朝是刘秀开国的,刘秀是三百多年前的汉景帝刘启的第六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而刘表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四子鲁王刘余的后代。
刘表想要与刘洪攀亲戚,那是要攀到三四百年前才有同一个祖宗了,这关系远得一塌糊涂,在刘氏内部几乎就是毫无关系的路人甲。
如此疏远的关系,胡轻侯就是打了他,刘洪会觉得是亲戚被打了?
刘表只要看看自己因为党锢之乱被迫流亡,就知道答案了。
一个士人皱眉道:“无论如何,还是要见一面的,至少要与朱隽会晤通气,一来要明确奏本内容,二来要立刻去长社救卢植,万万不可再让胡轻侯抢了功劳,必须商议个完全之策。”
……
一个时辰之后,一个士人匆匆赶到新郑城,面见朱隽。
“什么?杀了那万余俘虏?”朱隽听了那士人的要求,脸色大变。
那士人鄙夷地看着朱隽,嘲笑道:“朱中郎将难道不敢见血?杀了那万余黄巾贼子,建京观,天下哪里还有人敢造反?”
那士人大声道:“最重要的是不立京观,如何标榜我等的功劳?”
那士人的眼睛放光,建立京观其实是针对胡轻侯的诡计。
若是胡轻侯的心思不在京观之上,那么京观上就会标明某年某月某日,朱隽、刘表等人大破黄巾贼人于此,杀数万人以警惕世人等等。
碑文全文不会提胡轻侯一个字,以此为证据,可以向朝廷分说这是当地百姓所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有功劳,谁没功劳,只有群中看得最清楚。
这朝廷内的假抢功劳,真压制皇权的官司就有得打了。
而且若是碑文不变,过个几十年谁知道真假,自然会以为碑文上所写是真的,这几十年后的士人若是依然在与皇权斗争,那这京观未必不能成为助力。
若是胡轻侯看穿了士人的诡计,留在新郑监督京观的建造,那么这京观就成了拖延胡轻侯大军的妙计。
刘表此刻已经带领所有人马赶赴长社,数万新胜之军士气如虹,定然可以大破长社的贼人,卢植脱困后立刻向东救皇甫高。
如此,这一盘棋就活了,再无胡轻侯什么事了。
朱隽诡异地看着那士人,慢慢地道:“不是朱某心慈手软,而是那万余俘虏已经被胡轻侯带走。”
说带走不是很确切,事实上就是那万余俘虏已经尽数被胡轻侯索要走了,只是俘虏目前还在城外。
那士人冷冷地看着朱隽,呵斥道:“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以后如何令你办大事?”拂袖而去。
“噗!”那士人倒飞着进了朱隽的书房。
胡轻侯冷冷地收回脚,看着朱隽道:“老朱啊,看,我没有说错吧,就你也配称士人?”
朱隽看着蜷缩在地上的士人,苦笑道:“胡左中郎将,能够为朱某引荐张常侍否?”
一个小小的无官无职的士人敢大声当面呵斥朝廷右中郎将,这朱隽在士人眼中的地位已经清楚到了极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