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这才是真正的皇汉(1 / 2)
第877章 这才是真正的皇汉
人类的能力,是有非常明显差距的。
比如莫子布的儿子们,虽然他有二十多个儿子,但真正能独立完成开疆拓土的,只有三个。
长子大佬森,老四汉王莫洲柘。然后老五燕王莫洲桢,老十辽王莫洲杊加起来能算一个。
所以莫子布早早就选定了长子大佬森为继承人,又让他前往难度最大的安西。
老四莫洲柘被派去欧洲游历一番后,莫子布立刻把他封到了汉川省下缅甸。
莫洲柘的汉藩国,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二的汉川省,治下八百多万民,幅员接近三十万平方公里,也就是差不多三个浙江那么大,同时还身兼外南洋印度洋舰队提督。
这一系列的重用,就是为了让莫洲柘的汉藩国去监视英属印度政府,并堵住印度人往南洋乃至大虞本土迁徙的道路。
能力差一点但也够用的老五莫洲桢和老十莫洲杊,就分别去了北贺洲与高加索地区。
至于剩下的儿子,安排他们去已经基本被换血的苏门答腊岛、澳大利亚和本地人没什么反抗能力的吕宋就藩,或者给哥哥们打打下手,就是极限了,其他事情基本做不了。
只不过莫子布接受了孩子们的平庸,但有的孩子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庸。
燕王莫洲桢就是这样,他其实也不能算平庸,但是要在北贺洲独当一面,南打西班牙征服墨西哥,东进大平原堵住加拿大人和美利坚人,还是有点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
燕王莫洲桢的强项是能用人,擅理政,但国际视野和战略判断很成问题,有点类似一个反向版的拿破仑。
拿破仑是武功极盛,莫洲桢则是内政有方,两人在战略和外交上的一叶障目则堪称一时瑜亮。
莫洲桢在决定拿下墨西哥之前,就有人劝过他,燕藩拿下了墨西哥,得到的也不过是人口和财富,地盘就算皇帝愿意给,皇太子也不会同意。
既然好处没有大到那种程度,就没必要过于着急对墨西哥动手,一切等朝廷协调好,抽出手来制定方略之后,再进行。
莫洲桢则不同意,他把拿破仑干掉西班牙波旁王朝,当成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不顾莫子布制定好的,先把新西班牙的各种矛盾全面引爆,民众无法承受迫切希望一位救世主出现,大虞再出兵的战略,硬是要现在就拿下新西班牙。
当然,时机虽然不对,但却不会对大局造成太大的伤害。
因为此前一直在北贺洲的莫洲桢,通过岳父吴文楚是北贺洲都护府大都护的优势,插手北贺洲建设,提出了很多非常行之有效的措施。
这理政可是莫洲桢的强项,因此别看整个北贺洲都护府只有四百万人,但动员力和战斗力可不低。
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两条律令,平准法和骑射令。
平准法早在春秋晚期各诸侯国改革时期就出现过,后来汉武帝时期桑弘扬将其融合并发扬,建立了平准这个政府机构专门用来平抑物价,统筹收购。
莫洲桢的平准法当然不会像桑弘扬那般将所有产出都纳入平准的管辖中,他只针对农产品,准确的说,基本只针对粮食。
北贺洲都护府每年都会给出一个粮食基础收购价,市场价如果低于此数,就由都护府出资收购,高于此数自然就是市场交易。
说白了,这就是后世共和国也在执行的粮食收购制度,只不过北贺洲都护府的粮食收购底价相对比较高,因此这些年在北贺洲种地,肯定是赚钱的。
这不但吸引了大量的华人到北贺洲殖民,让温水港温哥华、骄阳堡西雅图、靖宁城波特兰三地成了北美华人的主要聚集区和粮仓。
还让都护府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稳固的府兵体系,这段时间征发的府兵,大部分都是来自这里。
其次就是骑射法,政策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差不多。
骑分为驯马、养马、策马与兽医,射分为步兵用来复枪、骑兵用骑枪卡宾枪和左轮手枪。
看着没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实际上很特殊,因为这就是北贺洲都护府选拔人才的办法。
所有的北贺洲都护府的移民,都必须要学会这些所有的技术,每年还会进行评比,按成绩授予奉节郎、效节郎、忠节郎等称号。
每一个称号都对应了相应的纳税比例,还有从业限制。
比如你是来旧金山淘金的,如果你不能通过考核,也就是骑射中的养马、骑枪等技术被判定不合格,那你就只配到别人的庄园中种地。
淘金这种能发财的活暂时没你的份,你得等到考验合格后才能获得资格。
而可以淘金之后,还得抽空去练骑术和枪法,因为从奉节郎到忠节郎等等,税率又是不一样的。
奉节郎到复兴银行把金沙、金叶子兑换成存款要收百分之十的税,把这存款汇回神州赤县,还要收百分之十五左右。
忠节郎的话,兑换的税就是百分之六,汇款是百分之十一,每向上走一个评级,即意味着能省一大笔钱。
而且就这个淘金和殖民并存的土地上,一个男人没有至少奉节郎的实力,拿不到那块象征自己武力的腰牌,走到任何地方都会被视为软柿子甚至是大肥羊。
挨顿打,被抢了东西都是轻的,好多时候甚至会丢掉性命。
在这两个政策的刺激下,北贺洲的华人移民不但根基牢固,还武德爆棚。
虽然只有四百多万人,但极限状态起码能拉出来一两百万可以作战的武装汉民。
渔阳城中,燕王莫洲桢,陈王莫洲槿,中山相拉法耶特侯爵一起举办了盛大的酒会。
莫洲桢以北贺洲诸藩之长和北贺洲都护府大都护的身份,主持了酒会。
这也是这月来的第四次酒会,宴请的全部是即将要南下的大军,他们将被统一称为贺洲军。
酒席上,山珍海味罗列,许多面食糕点蒸菜甚至是名厨主理,异常美味。
“弟兄们快来尝尝,这三蒸真道地,绝对是咱沔阳州的大厨做的!”来自湖北沔阳州,也就是后世仙桃的向尊化欢天喜地的喊道。
沔阳地处江汉平原,物产丰富,多出美食,所谓的三蒸,就是蒸鱼、蒸肉和蒸菜蔬。
这北贺洲不缺吃的,吃肉甚至比在神州赤县要容易得多,但能烧的一手好饭菜的却屈指可数。
因为过番到这万里之外来的,大多都是穷苦人家。
要是有一手烧饭的本事,不管是厨子还是厨娘,那都是很容易能在家乡找到活干的,基本不会选择到大海船上赌命。
所以这些年,北贺洲米面粮油肉绝对是管够的,但是不是吃得好,就见仁见智了。
你要运气好,庄园或者屯堡有些会做饭的,那口福就不错。
要是分到一起的穷哥们都不会做饭,那你常年的饭菜不是硬烤就是乱炖,吃吧,一吃一个苦瓜脸。
这桌子上的差不多都是湖北人,周围的也基本不是湖北人,就是挨着湖北的河南人,口味都差不多。
在燕王莫洲桢的频频劝酒之下,他们吃的那叫一个美,纷纷向莫洲桢表着忠心,发誓一定很快搞定那些新西班牙人。
莫洲桢也很看重这些府兵,虽然他有燕王三卫,士兵都是直接从大虞快要退役的兵将中招募的,但只有几千人,真要打仗,还得靠这些府兵。
“打完了这一仗,杀的那些西人尸横遍野,咱将他们的头颅做成京观,收了他们的田产妻女,最后把父母兄弟都接过来享受,日日都能吃上这等的好饭菜了!”
当着士兵们的面,莫洲桢第一次吐露出了自己的心声,原来一直在父亲身边以理智乖宝宝出现的莫洲桢,实际上是个皇汉。
但实际上也正常,因为莫洲桢的侧妃吴氏的父亲吴文楚,就是典型的皇汉分子。
这些安南人被莫子布征服之后,眼看着帝国越来越强大,立刻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他们害怕未来某一天被人挖出身份,说他们不是汉人,从帝国一等人的身份上跌落。
而他们的应对方法就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那一种,即表现的比真正的汉人还狂热,说话做事比汉人还汉人。
这也成了大虞国内的一种典型文化现象,跟这种朝日安来的人打交道,你问候他老母,可能也就是互骂几声,要是骂他不是汉人是蛮夷,一准是要打的头破血流的。
同时,吴文楚的发妻在阮文惠他们西山军闹事的时候,就在乱军中走散不知所踪了,现在的妻子是大虞立国后娶的,且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皇汉将军董金凤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