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9章 谁稀罕做亲王的老丈人  大明英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sp; 但同时,郑海珠更是立马实干,向徐光启请教后,出资从松江请了些稼穑好手,送到大宁,教马祥麟的营兵们怎么种番薯。

    这玩意儿比稻麦都好伺候得多,乃饥荒克星,在塞外先种起来再说。

    此番前来,见到大宁镇外围的拱卫军堡,已经出现颇有生机的村落民居,平民打扮的百姓穿梭其间,其中很有些是扛着番薯筐子的。

    郑海珠当然高兴。

    当初在山海关,杜松在她跟前摆老资格的时候,第一句就是提醒她解决那么多人吃饭的问题。

    有地方从政经验的黄尊素,以及养兵经验的马祥麟,自也将此视作头等大事。

    尤其马祥麟,因也是老友相见了,不必多假寒暄辞令,此刻更是直接接过二人话茬道:“不过,光是吃番薯,也不行。阿珠,若滦河周遭的地里出粮不够,大宁一带的主粮,还得靠商贾运进来。”

    “没错,商路通达,人就饿不死,”郑海珠指指立于身侧的张燕客,“三公子这样的浙商,和常公子那样的晋商,把银子、棉布、丝绸、茶叶,堆到大宁来,粮商们,自然也会聚拢过来,以粮换物、换银子。粮价平稳的话,军士们手里的饷银,换粮食养家,应是够的。不过,成为第二个张家口的话,也意味着,会成为鞑子如鲨嗅血、赶来劫掠的目标。”

    郑海珠说到此处,看向正左顾右盼、一脸新鲜劲的朱由检。

    朱由检意识到郑海珠是在说给自己听,忙应声道:“师傅说得对,若圣上将孤改封此地,孤一定盯紧东夷。”

    黄尊素和马祥麟,原本就对信王也一道来,觉得诧异,此际听朱由检出言,更是吃惊。

    短暂的惊讶后,却是惊喜。

    大宁比不得南方那些稻粱丰足的藩国,天子和朝廷不可能没数。若地位仅次于太子的朱由检就国大宁,势必意味着,户部乃至天子内库,都会有银钱财物流动一些过来。

    这五皇子又是郑海珠教出来的,目下看来尊师有加,应不至于像福王那般昏庸吧?

    然而,办过接风宴,回到宅中的马祥麟,一听妻子张凤仪转述了郑夫人白日里抽空与她说的事,登时黑了脸。

    “凤仪,且不说两个孩子相差九岁,就看他老朱家那些藩王,哪个不是一堆妃子的?我马祥麟的宝贝女儿,什么好人嫁不到?若挑不到好的,我养她一辈子,作甚让她去伺候宗藩?”

    马祥麟就像这世间多少命中注定的老丈人一样,说起未来女婿,那张脸,比吃了败仗还难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