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2 / 2)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当初她虽然推测这里的外卖生意很好。
但也没人告诉她会好成这样。
十几二十人一班的外卖小队,居然会出现人手不够,还要店里店员一起帮忙送餐的情况。
是订单太多吗?
姜宁来到点餐台旁。
帮着黄灿灿打包的时候,顺带也把前面的出餐条看了看。
发现订单并没有多到姜姑娘想象的那个地步。
所以…
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人手不够用的呢?
正疑惑着。
一个外卖小队的小伙子忽然跑了回来,对着黄灿灿道:
“灿灿,还有预留的车吗?”
“我那辆车胎没气了。”
“你等等。”听到这话的黄灿灿,立刻打开抽屉,在里面翻了翻。
结果一无所获的摇了摇头。
这让那个外卖小哥有些失望。
“哎,行吧,那我还是先去修车吧。”
说着便准备回头就跑。
然而这时。
一串挂着铃铛的车钥匙,丢到了桌上。
“不介意颜色的话。”
“你可以先骑我的,把这单送了再说。”
这位小哥显然不认识姜姑娘。
一脸茫然的把目光放在了黄灿灿身上,后者直接努了努嘴。
“田经理的表妹。”
片刻后。
看着那个小伙子骑着自己粉色的小单车,风驰电掣的消失在店门口时。
姜姑娘双手抱胸。
一只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用一种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
喃喃道:
“2001年…”
“有电动自行车这种东西吗?”
求订阅,求评论,求票票!
谢谢啊!
(本章完)
第136章 白瞎了你这身子了
原来。
第一辆电动自行车在80年代就造出来投放市场了。
姜宁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复古照片,有些愣神。
然后调到了下面的参数上。
220v插座就可以充电。
满电行驶40公里,时速20公里每小时。
车身自重42公斤。
太重了。
而且速度也有点慢。
可以说和骑自行车相差无几。
但这胜在省力。
而后的几种陆陆续续推出来的电动自行车。
姜宁也都仔细研究了一下。
慢慢的,她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眼下的电池种类,基本都是铅酸电池,镍氢电池或者是镍镉电池这三种为主导。
至于后世烂大街的锂电池,现在似乎还没成为主流。
而电动自行车是最看重电池性能的。
可以说,电池是限制了电动自行车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只要在电池上有了进步。
这电动自行车的蓝海时代随时就能到来。
想到后世马路上数以万计的电动自行车画面。
姜宁有点蠢蠢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