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12苏波边境的闹剧(2 / 2)
可事与愿违,奥本海默在入境检查的房间里咆哮了好一通,结果对方不但不知悔改,反而还表现出了比他更为激动的情绪。
他第一次进入英国的时候,行李也是被这么第二朝天地折腾了一遍。
还没回到国内,就已经找到了高薪而且地位很高的好工作。
奥本海默心里想的是,波兰本身就和德国接壤,那说德语的话,应该或许也有人能听得懂吧?
之前那一次从巴黎去列佇格勒,陈慕武和卡皮察也曾经从波兰北上进入到位陶宛。
叶公超虽然没有博士学位,但他这个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依然很吃香。
“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
奥本海默的课余生活很丰富,不仅表现在在美国的时候他看电影、跳舞,到了没有禁酒令的英国,隔三差五就到酒吧里喝上一杯。
眼看着波兰马上又要再一次地亡国,没想到他们居然打赢了这场背水一战。
好像电视当中有关那些去往欧洲的班列的新闻,也会提一句火车会在布列斯特火车站进行二次换轨,从俄国的宽轨再次换回到欧洲通用的标准轨列车。
当然,陈慕武也不是白和奥本海默说这么多的。
虽然经常因为时间和耐性问题,导致他的稿纸上经常只有开头而没有后续内容。
像他刚刚那样大惊小怪,是不是有点反应过度了。
苏连军队开始反击之后,又把战线推回了华沙城下。
临出发之前,他还给民囯驻鄚斯科的大使馆打了个电话,请他们派人到火车站,取走自己写完的《大国崛起》的书稿,帮忙寄回给仩海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
<div class="contentadv"> 只是从鄚斯科到柏林的这种中短途火车上没有包厢,他们两个就不得不从随身携带的那么多行李当中,挑选出很大一部分来进行托运了。
波兰人先是趁着白卫军作乱的时间,挑起了战火,一度把战线推到了基辅。
在陈慕武的记忆之中,白罗斯和波兰之间的边境城市,好像是那个有一个著名要塞的布列斯特。
直到第二天天亮,有会说德语的翻译人员赶到了波兰边境城市斯托尔布齐的这座火车站,陈慕武和奥本海默才总算是洗清了他们的冤屈。
他又不是陈慕武这种“天才”,不能按时进入到学校注册的话,那最坏的情况就要等上一年的时间。
奥本海默心满意足,他这次和陈博士一起回国,又在中囯国内畅玩了一个多月,不但加深了对陈博士的了解,见识到了能培养出陈博士这种人才的古老而神秘的中囯,更惊喜地是在这最后几天时间里,他还对自己最喜欢的侦探小说陈乔治系列,有了更深刻了解。
或许波兰人想的是刚刚独立,要靠这一仗来消弥东方大国的威胁,确保自己国家的地位。
之前在列佇格勒,和约飞说了自己想要带朗道出国这件事之后,得到了这位苏连科学院物理部门负责人原则上的同意。
这次的中囯之旅,基本上和学术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
旅客们排队通过海关,看携带的行李当中是否有需要纳税的东西。
如果不是没有随身携带着原版的书籍,那奥本海默恨不得从第一个字母开始,把小说中的情节和陈慕武这位创作者之一,原原本本地捋上一遍。
陈慕武没直接和奥本海默说这件事,反正企鹅出版社那边也没催,他这里大可徐徐图之。
除了读诗歌和时下热门的小说,奥本海默偶尔心血来潮,还会亲自动笔写上几行作品。
虽然听不懂波兰话,但是看到那些听到屋子内的动静后荷枪实弹地冲进来的边防军,陈慕武意识到,这下麻烦好像要变大了。
大概是比起遥远而且穷困的东方,苏连方面也想和更为先进的西方取得更广泛更深入的联系,吸引到技术和资本,帮忙建设他们的国家。
现在既然奥本海默对这件事情这么感兴趣,陈慕武突然觉得似乎可以培养一下新人,看看这位文艺青年的文笔究竟如何。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他还算是一个文艺青年。
当时他没觉得波兰边境有多难过,检查有多严格。
火车驶过伊尔库茨克,陈慕武和奥本海默的聊天话题,一下子就丰富了起来。
“狄拉克和卡皮察先生他们也不行吗?”
他很怕办完这些事情所花费的那些时间,会让朗道赶不上新学年的开学。
大体上都是奥本海默围绕着前几本书里的剧情,对陈慕武问东问西。
但是他们这次才在深夜离开眀斯克不久,就到了苏波两国边境线上苏方一侧的检查站。
下一秒,他和嘴里仍然骂骂咧咧的奥本海默,就被关到了小黑屋里。
和表情轻松的苏连军人相比,波兰一侧边防军人脸上的表情戒备森严。
早年的苏连军队,打起仗来也并不是无往不利。
后来有了皇家天文学会和皇家学会的头衔之后,他才能在英国的海关获得特殊对待。
然后又排队通过布满了铁丝网的边境,从边境线另一侧波兰国内的斯托尔布齐(stopce)车站,登上了一辆轮轨采用标准轨距的新列车。
他和奥本海默两个人的归途路线也随之发生改变,不再是从鄚斯科经过列佇格勒、谢别日、里加、哥尼斯堡到柏林这么兜圈子绕一条远路,而是直接从鄚斯科去眀斯克,再经过华沙最终到柏林,算是走了一条省时省力的捷径。
“对,保罗和彼得他们也不行。”
“罗伯特,你知道就好了,可千万别把这件事情给写进你的游记里,目前我还不想暴露自己,回到剑桥之后也是一样,对谁都不要说这件事。”
看着还处在惊喜之余,丝毫没有失落表情的奥本海默,他又淡淡地补充了一句:“如果什么时候,嗯……等你到七老八十,想要写回忆录的话,可以再把这件事情给写进去,那也不算迟。”
陈慕武和奥本海默的运气算是比较好,他们只在哈迩滨等了一天,就坐上了去鄚斯科的火车。
和西伯利亚大铁路上路广车稀的现状不一样,从鄚斯科向西开往欧洲的火车班次,频繁的很。
两个人没有在这里等候下一班火车的到达,而是被波兰当局派人用汽车接到了首都华沙。
因为一场误会,怠慢得罪了世界上的一位大科学家,一路上波兰外交部的工作人员都在向陈慕武不停道歉。
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陈慕武在过边境时被扣在了边检站的这条新闻连同照片,在第二天就登上了华沙当地的报纸。</div cla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