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 第327章 66搬起石头砸自己

第327章 66搬起石头砸自己(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还没离婚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你只管攻略 这聊天群群主有事真上啊! 欠债上亿,满朝文武跪求我别死 她就是这个调调 清宫之香沁紫禁城 都追尾了那就嫁给你 有了洞府以后的生活 生常

第327章 66搬起石头砸自己

一说到电报,陈慕武突然想起来了,在意大利科莫答应玻尔创建的那套电报论文系统,虽然已经有了初版本,但是一直都还没进行过测验,更别说是投入使用了。

甚至玻尔所提议的,让卡文迪许实验室自己单独设立一套电报收发装置,以后所有的电报往来不再通过剑桥郡的电报局,而是直接由实验室里收发译电这件事,重新回到英国的陈慕武都还没来得及把它变成现实。

说实话,他和玻尔一起设计的这套公式系统,和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相性并不高。

实验室每做成一个实验,要把实验结果发表出来,就需要有大量的数据和图片。

用电报发送数据倒还好说,只不过是让工作量大大提升而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处。

但是用电报,是完全没办法发送图片的。

虽然人们早就发明了传真这种东西,——传真的发明时间要比电话的发明时间早上几十年,仅仅比电报出现稍微晚了一点儿,——可是这东西也只是被发明出来了而已。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传真发明到现在已经过了八十多年,但在实用性方面,基本为零,偶尔会用在新闻行业对报纸照片的传输上,还有就是被气象部门用以传送气象图。

如果用现在的传真传输物理学实验图片,耗费很长的传输时间,得到的也仅仅是一张清晰度低的令人发指的图像。

在此之前,就算又做出些什么理论研究的成果,他也不会跑到剑桥郡的电报局,自掏腰包给玻尔拍电报。

陈慕武有些抵触让伊蕾娜和弗雷德里克去看粒子加速器,原因不是他连自己家人的钱都想赚,像对待别的大学和研究所那样,用高价把粒子加速器卖给巴黎大学的镭学研究所。

天天这么奔波,不论是从剑桥大学去剑桥郡之外的火车站,还是从剑桥火车站到伦敦,让陈慕武越来越觉得,自己也有买辆小汽车的必要了。

——虽然实验室的经费里,有很多都是他陈博士靠着自己的才能和交际拉过来的。

陈家也没强求,只留下了几个人在仩海看房子,剩下的都是重金支付一笔遣散费,大家好聚好散。

虽然往好了想,抠门儿的巴黎大学可能不会向外拨出这笔经费,让镭学研究所如愿购买到粒子加速器。

她把陈慕武叫到身边,耐心地嘱咐了半天,告诉小儿子不用担心自己,三天两头就从工作单位往家里跑,尤其是他现在已经在他那个什么实验室里当上了官,就更不能随心所欲地脱离岗位,要负起当官的责任。

可如果镭学研究所通过各种办法筹集到了足够多的资金,能把粒子加速器给买回去的话,对陈慕武来说,他的脸上不会出现又赚了一笔钱的喜悦,相反还是一个棘手的大麻烦。

电报上写的内容很简单,对陈慕武来说也不算太难接受。

玻尔构想并设计的这套电报论文公式系统,如果真被安装进卡文迪许实验室,能起到的作用也只不过是让哥本哈根那边能快速地与陈慕武这里取得联系,交换理论物理上面的信息。

不像从英国到中囯去的船票,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去预定,英法之间的车船运力很是充足。

所以陈慕武在剑桥没待几天,也就再次提前回到伦敦,住到了自己的家里面。

于是堂堂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代理主任,在自己家里做起了翻译的活儿,而他偏偏还一点儿怨气都不能有。

电报来自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法国巴黎,不是好朋友德布罗意所在的索邦大学,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陈慕武未来丈母娘居里夫人掌管的那间放射性实验室。

去伦敦接待姐姐和姐夫是理所应当的,没什么问题,但陈慕武总觉得,伊蕾娜还有弗雷德里克这夫妻两个人,来到英国绝对不只是度蜜月这么简单。

这么快就再次看到自己的儿子,陈老太太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担忧。

实在不行就先教会卡皮察和布莱克特,从这两个自己最亲近的朋友处下手吧。

那与其用传真,还不如直接刊印成论文,然后再用寄信的方式寄送出去。

居里夫人说,她的大女儿伊蕾娜还有女婿弗雷德里克过几天就要从巴黎去英国伦敦,这对刚刚结婚没多久的小两口,想要补办一场蜜月旅行。

虽然也有两三个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信得过的老人跟着到了英国,可人手和在中囯时相比还是少了不少,很多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就比如说买菜之类的需要和人交际讲英语的等等。

到了英国以后,陈家不再像在仩海时那样,家里面管家佣人一大堆,很多人都还遵循着比较传统的观念,不愿意跟着东家一起漂洋过海,去到异国他乡。

陈慕武觉得,绝对不能在自己代理实验室主任的时候,把这台机器请进卡文迪许实验室。

他当初在巴黎居里夫人家的时候,曾经拍着胸脯保证,要送这位准丈母娘一台粒子加速器,却没说要把这机器放到哪里。

就连伊蕾娜和弗雷德里克都对陈家的饭菜赞不绝口,说是比在法国巴黎德布罗意公爵家吃到的中囯菜还要好吃不少。

在接下来的几天,陈慕武又和居里夫人那边用电报交流了几次,算是把伊蕾娜他们来英国的日期和具体的车轮班次给确定了下来。

——虽然他们全家也刚来英国没有多长时间。

那样的话,很容易在别人嘴里,变成他陈主任以权谋私,为了自己的交流方便,就花费实验室的经费装电报机。

陈家人从仩海搬到伦敦来之后,对陈慕武来说的一大好处就是,在朱兆莘去意大利当公使,北洋政府没经费给这些驻外使领馆之后,他终于又能一饱口福,吃到地道的中餐。

陈慕侨跟着小弟一起,在去买菜的路上,一直称赞陈慕武再次让陈家远离了战争的困扰,提前几个月离沪来欧。

为了防止误会进一步加深,他只好找了一个说话的空隙,把自己这次回伦敦的原因说了出来。

他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内乱七八糟的形势的忧虑,这种炮火连天弹痕遍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新上台的南方政府,是否能够一转北方政府糟糕了十几年的局面,驱逐在中囯土地上作威作福的外国洋人,建立一个让中囯人扬眉吐气的新国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挚友黑化前我俩孩子三岁了 我在忍界种树那些年 错攀高枝后我重生了 嫁给一个小佐领(清穿) 弹幕说立海大是炮灰 傻了吧,爷会开花!(废土) 和豪门Omega离婚后 真凶竟能听到我的心声 疲惫社畜被邪神养了 为了活命只能扮演神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