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时代结束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学士院,依唐代传统,设在大内。

    乃在枢密院之北,与枢密院的官廨,紧紧的靠在一起,远远望着就好似是一个建筑群一样。

    但实际上,大宋学士院是一个完全独立,且与枢密院没有任何门扉通往的建筑。

    此地是天下文臣梦寐以求的瀛洲仙境!

    张士良来到学士院前的门口时,忍不住的咽了咽口水。

    尽管,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

    但每一次来到此地,他都依旧会从心底生出高山仰止之情,根本不敢直视这里的一草一木。

    更不要说,抬头去看学士院大门前的那块太宗以飞白书亲笔所题的‘玉堂之门’匾额。

    因为,这里是学士院!

    天下英才荟聚之地,九州风流人物尽在于此!

    整个皇城大内,只有崇文院,才能堪堪与学士院争辉。

    但崇文院里,都是死物。

    而学士院中的翰林学士,却是行走的文曲星,天上的嫡仙人,未来三省两府的宰臣!

    张士良蹑手蹑脚的走入学士院内,将自己的来意,与负责学士院中诸般琐事的内臣说了。

    后者当即和张士良道:张公事来的正好,曾学士今日恰好轮值,请随我来!

    便领着张士良,来到了这学士院内部的官廨。

    在这里,油墨的香味,溢满了每一个角落,哪怕是在一个最不起眼的回廊之中,也可能刻着那些昔年的翰林学士们的诗词文章,那一排排的官舍里,摆满了书架。

    书架上盛放着,自国初以来,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所撰的制词。

    而每一位新任翰林学士,到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翻阅学习这些前辈留下的菁华。

    曾布新除翰林学士,当然要循例在学士院中,翻阅并学习这些前辈之作。

    当张士良在学士院的甲字房里,见到曾布时,他正在仔细的着乃兄旧年任中书舍人时所撰的制词。

    勾当皇城司公事张士良,见过曾学士!张士良上前,对曾布深深一躬,主动的,带着些许自豪和骄傲的介绍起他如今的差遣。

    在这一刻,张士良的内心,颇为紧张。

    在大宋,整個社会风气,都是崇尚文学。

    就连汴京半掩门里的娘们,都会对那些文士打扮的恩客高看一眼。

    而在这皇城大内的内臣,对那些天下闻名的词臣,也大都带着浓浓的敬仰。

    曾布抬起头,看到张士良,先楞了一会,好久才想了起来此人是谁:张勾当?勾当如今竟升任公事了?

    张士良看着曾布鬓角已经开始出现的华发,也是感慨不已,深深一拜:一别经年,学士也终于重回学士院,小人听说了后,也为学士欢喜不已呢!

    熙宁七年,曾布为三司使,彼时张士良还是一个,受差遣在三司中奔走,并勾当三司库房的小小内臣。

    但,曾布对张士良,却颇为优待。

    甚至曾赐书与张士良,叮嘱他要读圣人之书,学圣人之文。

    这让张士良感激涕零,也让他铭记至今!

    毕竟,在当时,曾布可是以同修起居注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任的三司使。

    在当时位卑人轻的张士良眼中,便是天上的文曲星般的人物。

    连抬头看一眼,都生怕亵渎了这等名士,却偏偏不由自主的主动仰慕。

    而这等谪仙人,居然赐书与他这样的小人,还勉励他读书。

    这对张士良造成的影响和鼓励,毋庸置疑。

    最最重要,也最让张士良念念不忘,并仰慕至今的是——熙宁七年,曾布毅然决然,与提拔他的宰相王安石彻底撕破脸面,背叛新党,对市易法刺出了关键的一剑。

    于是,天下称贤!

    大内之中,更是纷纷说曾布君子,吕惠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