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8章(2 / 2)
还敢厚着脸皮去求,求人家照顾照顾四喜?反正她是开不了这个口!
四喜挠了挠头,听了这么久,这也不行那也不中,绣红到底为他量身定做了什么出息的法子啊?
“我的法子就是,让你跟我爹学着好好打理庄稼,我爹年纪摆在那里,三爹爹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你耐心打理,勤劳点,踏实点,有我爹在中间做保,你到时候多往我三爹和三奶奶那里表现表现,早晚我爹退下来,我三爹家那些庞大的田地,都给你打理,咱不也可以发家致富么!”
“就算不能发家致富,总比你那些哥哥们强!”
“庄稼活那我是真熟悉,我打小就做!”四喜听到这个法子,眼睛里终于亮起了光芒。
先前那些去酒楼当掌柜的点子,虽然听起来是不错,可是一想到还要去陌生的酒楼学一堆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他就觉得头大。
打理农活好啊,他可是轻车熟路,有的是力气,而且也不需要离乡背井!
“绣红妹子你放心,我有的是力气,我定然可以做好你交代的事情!”
…
定亲宴结束后,四喜一家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四喜家。
四喜大舅和小舅今天心情很不错,因为之前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来长坪村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被人看不起。
而且在今天去小二房之前,他们老哥俩都很担心老杨家的人会端架子,看不起他们,甚至当着面的翻旧账。
结果却没想到,今天大家伙儿过去提亲,老杨家的人,竟然半句都不提前阵子的种种不快。
两家见面,一起吃吃喝喝,饭桌上只谈天说地,只夸赞彼此家的孩子,只为小两口将来的小日子畅想……
“你们那亲家公,亲家母,真的很不错,说话好听,菜也办的硬实,态度也好。”四喜大舅回味着今天的经历,感慨道:“原本我听四喜娘说咋样咋样,还真以为对方是个啥样眼睛长在头顶的人,不好当亲家。”
“今个一打交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嘛,好得很,真的好得很!”
四喜小舅也是一脸的回味,道:“我姐她就扯淡,说白了,就是她和亲家母之间平时在菜园子里,在池塘边浆洗,扯闲话扯的拌嘴了,然后就觉得自己结仇了,世世代代的仇。”
四喜爹今天从小二房回来,体验感也是非常的好。
因为今天在小二房的酒席桌子上,坐首位和次位的分别是老杨头和老孙头。
他们两个辈分最高,坐那两个位置理所当然,没有人不服气的!
因为这两个老汉,在老杨家和骆家,不管啥样的酒席场合,他们两个都是坐首位的。
之所以是老杨头坐首位,老孙头次之,不是说别的,而是因为老孙头的年纪比老杨头要小个几岁。
今天的第三位,坐的是四喜爹!
一堆人过来给四喜爹敬酒,一口一个亲家公……四喜爹喝到了好酒,吃到了好菜,看着眼前这一张张亲切和蔼友善的笑脸,四喜爹再想起前阵子在大牢里那种生不如死的经历,突然之间福至心灵,很是费解明明有这么好的路子走,为啥当初要听信那婆娘,非得跟老杨家反着来,没苦硬吃呢?
傻到家了!
也想要成为兄弟里最出席的那个,成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长辈们夸赞的对象,成为兄弟姐妹们羡慕的那个人。
绣红又说了:“之前我本是想让你去镇上酒楼,跟着我爹学习打理酒楼的事务,如此一来,到时候你就能接我爹的班。”
“这不能吧?就算我真的学会了,你爹也只会把班交给三小子去接,我一个女婿……”
“三小子那么小,才五六岁呢,最起码要十年才能出来做事!”绣红道,“再说了,我偷听到爹娘的谈心,他们将来想让三小子走念书的路子,就算不能考中功名,至少也能送到我大安叔叔身边去做点体面的事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岳父这样为小三子着想,确实是对的,士农工商,只有念书,才能真正的光耀门楣!”四喜说。
绣红点头,即使四喜如今是她的未婚夫,但有些事情她却不能跟四喜说的太过透彻。
那就是,老杨家,老骆家再怎么样的风光,说到底都是别房别家的事,只有他们小二房的小三子出息了,那才是真正的出息。
小三子才是她和姐姐绣绣在婆家真正的靠山。
其他房的帮助,那是因为碍于现在太爷爷太奶奶还在,三爷爷他们也都年富力强,她爹和晴儿姑姑,大安叔叔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亲情纠葛,所以小二房的事情他们才会搭把手。
真正到很多年后,几层的长辈们都陆续不在人世,树大分叉,亲情的纽带越来越纤细,到那时,小二房肯定要靠自己的。
“绣红,咱言归正传,你为我量身打造的出息计划,就是去镇上酒楼跟着岳父学习打理酒楼对吗?”四喜接着又问。
绣红思绪回拢,“那是我之前的想法,但是现在这个想法行不通了。”
“为啥?”
“因为我爹过完年就要回村来,和我小叔互换差事,我小叔去酒楼打理事情,我爹则回来接手三爷爷家的百亩田地的庄稼。”
“你小叔他…他会吗?”
“等明日骆家办完喜宴,后日他们就去镇上酒楼学,反正年底庄稼地里的事情少,我小叔也能腾出手。”
“啊?那,那也好。岳父回村来打理庄稼,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每天都可以待在家里。”
“是的,我爹也是这么想的,他在外面打理酒楼快二十年了,等我和姐姐出嫁,小三子又还小,他也想好好歇一歇,喘口气。”
打理三爹家的百来亩田地的庄稼,手底下管理着一群帮工,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只要不大手大脚,家里也会有盈余的。
当然,这些东西不是绣红一个人躲在屋里脑补出来的,而是她平日里明着,暗着,听到爹娘谈心的时候得知的。
起初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信息片段,但是经过绣红心里的一番整理,最终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全部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
“酒楼那条路子是被堵死了,我小叔接手,他肯定不会扶持你的,尤其咱还是冲着掌柜来!”绣红继续分析。
四喜却困惑,“那你二姑父陈彪,他好像也是从镇上酒楼走出去的吧?”
绣红白了他一眼:“你也知道那是姑父,菊儿姑姑和晴儿姑姑关系好,我和晴儿姑姑…话都说不上几句,如今更是败坏了感觉…”
昨日给她泡茶,人家都不接的。
还敢厚着脸皮去求,求人家照顾照顾四喜?反正她是开不了这个口!
四喜挠了挠头,听了这么久,这也不行那也不中,绣红到底为他量身定做了什么出息的法子啊?
“我的法子就是,让你跟我爹学着好好打理庄稼,我爹年纪摆在那里,三爹爹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你耐心打理,勤劳点,踏实点,有我爹在中间做保,你到时候多往我三爹和三奶奶那里表现表现,早晚我爹退下来,我三爹家那些庞大的田地,都给你打理,咱不也可以发家致富么!”
“就算不能发家致富,总比你那些哥哥们强!”
“庄稼活那我是真熟悉,我打小就做!”四喜听到这个法子,眼睛里终于亮起了光芒。
先前那些去酒楼当掌柜的点子,虽然听起来是不错,可是一想到还要去陌生的酒楼学一堆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他就觉得头大。
打理农活好啊,他可是轻车熟路,有的是力气,而且也不需要离乡背井!
“绣红妹子你放心,我有的是力气,我定然可以做好你交代的事情!”
…
定亲宴结束后,四喜一家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四喜家。
四喜大舅和小舅今天心情很不错,因为之前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来长坪村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被人看不起。
而且在今天去小二房之前,他们老哥俩都很担心老杨家的人会端架子,看不起他们,甚至当着面的翻旧账。
结果却没想到,今天大家伙儿过去提亲,老杨家的人,竟然半句都不提前阵子的种种不快。
两家见面,一起吃吃喝喝,饭桌上只谈天说地,只夸赞彼此家的孩子,只为小两口将来的小日子畅想……
“你们那亲家公,亲家母,真的很不错,说话好听,菜也办的硬实,态度也好。”四喜大舅回味着今天的经历,感慨道:“原本我听四喜娘说咋样咋样,还真以为对方是个啥样眼睛长在头顶的人,不好当亲家。”
“今个一打交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嘛,好得很,真的好得很!”
四喜小舅也是一脸的回味,道:“我姐她就扯淡,说白了,就是她和亲家母之间平时在菜园子里,在池塘边浆洗,扯闲话扯的拌嘴了,然后就觉得自己结仇了,世世代代的仇。”
四喜爹今天从小二房回来,体验感也是非常的好。
因为今天在小二房的酒席桌子上,坐首位和次位的分别是老杨头和老孙头。
他们两个辈分最高,坐那两个位置理所当然,没有人不服气的!
因为这两个老汉,在老杨家和骆家,不管啥样的酒席场合,他们两个都是坐首位的。
之所以是老杨头坐首位,老孙头次之,不是说别的,而是因为老孙头的年纪比老杨头要小个几岁。
今天的第三位,坐的是四喜爹!
一堆人过来给四喜爹敬酒,一口一个亲家公……四喜爹喝到了好酒,吃到了好菜,看着眼前这一张张亲切和蔼友善的笑脸,四喜爹再想起前阵子在大牢里那种生不如死的经历,突然之间福至心灵,很是费解明明有这么好的路子走,为啥当初要听信那婆娘,非得跟老杨家反着来,没苦硬吃呢?
傻到家了!
也想要成为兄弟里最出席的那个,成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长辈们夸赞的对象,成为兄弟姐妹们羡慕的那个人。
绣红又说了:“之前我本是想让你去镇上酒楼,跟着我爹学习打理酒楼的事务,如此一来,到时候你就能接我爹的班。”
“这不能吧?就算我真的学会了,你爹也只会把班交给三小子去接,我一个女婿……”
“三小子那么小,才五六岁呢,最起码要十年才能出来做事!”绣红道,“再说了,我偷听到爹娘的谈心,他们将来想让三小子走念书的路子,就算不能考中功名,至少也能送到我大安叔叔身边去做点体面的事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岳父这样为小三子着想,确实是对的,士农工商,只有念书,才能真正的光耀门楣!”四喜说。
绣红点头,即使四喜如今是她的未婚夫,但有些事情她却不能跟四喜说的太过透彻。
那就是,老杨家,老骆家再怎么样的风光,说到底都是别房别家的事,只有他们小二房的小三子出息了,那才是真正的出息。
小三子才是她和姐姐绣绣在婆家真正的靠山。
其他房的帮助,那是因为碍于现在太爷爷太奶奶还在,三爷爷他们也都年富力强,她爹和晴儿姑姑,大安叔叔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亲情纠葛,所以小二房的事情他们才会搭把手。
真正到很多年后,几层的长辈们都陆续不在人世,树大分叉,亲情的纽带越来越纤细,到那时,小二房肯定要靠自己的。
“绣红,咱言归正传,你为我量身打造的出息计划,就是去镇上酒楼跟着岳父学习打理酒楼对吗?”四喜接着又问。
绣红思绪回拢,“那是我之前的想法,但是现在这个想法行不通了。”
“为啥?”
“因为我爹过完年就要回村来,和我小叔互换差事,我小叔去酒楼打理事情,我爹则回来接手三爷爷家的百亩田地的庄稼。”
“你小叔他…他会吗?”
“等明日骆家办完喜宴,后日他们就去镇上酒楼学,反正年底庄稼地里的事情少,我小叔也能腾出手。”
“啊?那,那也好。岳父回村来打理庄稼,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每天都可以待在家里。”
“是的,我爹也是这么想的,他在外面打理酒楼快二十年了,等我和姐姐出嫁,小三子又还小,他也想好好歇一歇,喘口气。”
打理三爹家的百来亩田地的庄稼,手底下管理着一群帮工,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只要不大手大脚,家里也会有盈余的。
当然,这些东西不是绣红一个人躲在屋里脑补出来的,而是她平日里明着,暗着,听到爹娘谈心的时候得知的。
起初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信息片段,但是经过绣红心里的一番整理,最终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全部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
“酒楼那条路子是被堵死了,我小叔接手,他肯定不会扶持你的,尤其咱还是冲着掌柜来!”绣红继续分析。
四喜却困惑,“那你二姑父陈彪,他好像也是从镇上酒楼走出去的吧?”
绣红白了他一眼:“你也知道那是姑父,菊儿姑姑和晴儿姑姑关系好,我和晴儿姑姑…话都说不上几句,如今更是败坏了感觉…”
昨日给她泡茶,人家都不接的。
还敢厚着脸皮去求,求人家照顾照顾四喜?反正她是开不了这个口!
四喜挠了挠头,听了这么久,这也不行那也不中,绣红到底为他量身定做了什么出息的法子啊?
“我的法子就是,让你跟我爹学着好好打理庄稼,我爹年纪摆在那里,三爹爹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你耐心打理,勤劳点,踏实点,有我爹在中间做保,你到时候多往我三爹和三奶奶那里表现表现,早晚我爹退下来,我三爹家那些庞大的田地,都给你打理,咱不也可以发家致富么!”
“就算不能发家致富,总比你那些哥哥们强!”
“庄稼活那我是真熟悉,我打小就做!”四喜听到这个法子,眼睛里终于亮起了光芒。
先前那些去酒楼当掌柜的点子,虽然听起来是不错,可是一想到还要去陌生的酒楼学一堆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他就觉得头大。
打理农活好啊,他可是轻车熟路,有的是力气,而且也不需要离乡背井!
“绣红妹子你放心,我有的是力气,我定然可以做好你交代的事情!”
…
定亲宴结束后,四喜一家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四喜家。
四喜大舅和小舅今天心情很不错,因为之前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来长坪村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被人看不起。
而且在今天去小二房之前,他们老哥俩都很担心老杨家的人会端架子,看不起他们,甚至当着面的翻旧账。
结果却没想到,今天大家伙儿过去提亲,老杨家的人,竟然半句都不提前阵子的种种不快。
两家见面,一起吃吃喝喝,饭桌上只谈天说地,只夸赞彼此家的孩子,只为小两口将来的小日子畅想……
“你们那亲家公,亲家母,真的很不错,说话好听,菜也办的硬实,态度也好。”四喜大舅回味着今天的经历,感慨道:“原本我听四喜娘说咋样咋样,还真以为对方是个啥样眼睛长在头顶的人,不好当亲家。”
“今个一打交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嘛,好得很,真的好得很!”
四喜小舅也是一脸的回味,道:“我姐她就扯淡,说白了,就是她和亲家母之间平时在菜园子里,在池塘边浆洗,扯闲话扯的拌嘴了,然后就觉得自己结仇了,世世代代的仇。”
四喜爹今天从小二房回来,体验感也是非常的好。
因为今天在小二房的酒席桌子上,坐首位和次位的分别是老杨头和老孙头。
他们两个辈分最高,坐那两个位置理所当然,没有人不服气的!
因为这两个老汉,在老杨家和骆家,不管啥样的酒席场合,他们两个都是坐首位的。
之所以是老杨头坐首位,老孙头次之,不是说别的,而是因为老孙头的年纪比老杨头要小个几岁。
今天的第三位,坐的是四喜爹!
一堆人过来给四喜爹敬酒,一口一个亲家公……四喜爹喝到了好酒,吃到了好菜,看着眼前这一张张亲切和蔼友善的笑脸,四喜爹再想起前阵子在大牢里那种生不如死的经历,突然之间福至心灵,很是费解明明有这么好的路子走,为啥当初要听信那婆娘,非得跟老杨家反着来,没苦硬吃呢?
傻到家了!
也想要成为兄弟里最出席的那个,成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长辈们夸赞的对象,成为兄弟姐妹们羡慕的那个人。
绣红又说了:“之前我本是想让你去镇上酒楼,跟着我爹学习打理酒楼的事务,如此一来,到时候你就能接我爹的班。”
“这不能吧?就算我真的学会了,你爹也只会把班交给三小子去接,我一个女婿……”
“三小子那么小,才五六岁呢,最起码要十年才能出来做事!”绣红道,“再说了,我偷听到爹娘的谈心,他们将来想让三小子走念书的路子,就算不能考中功名,至少也能送到我大安叔叔身边去做点体面的事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岳父这样为小三子着想,确实是对的,士农工商,只有念书,才能真正的光耀门楣!”四喜说。
绣红点头,即使四喜如今是她的未婚夫,但有些事情她却不能跟四喜说的太过透彻。
那就是,老杨家,老骆家再怎么样的风光,说到底都是别房别家的事,只有他们小二房的小三子出息了,那才是真正的出息。
小三子才是她和姐姐绣绣在婆家真正的靠山。
其他房的帮助,那是因为碍于现在太爷爷太奶奶还在,三爷爷他们也都年富力强,她爹和晴儿姑姑,大安叔叔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亲情纠葛,所以小二房的事情他们才会搭把手。
真正到很多年后,几层的长辈们都陆续不在人世,树大分叉,亲情的纽带越来越纤细,到那时,小二房肯定要靠自己的。
“绣红,咱言归正传,你为我量身打造的出息计划,就是去镇上酒楼跟着岳父学习打理酒楼对吗?”四喜接着又问。
绣红思绪回拢,“那是我之前的想法,但是现在这个想法行不通了。”
“为啥?”
“因为我爹过完年就要回村来,和我小叔互换差事,我小叔去酒楼打理事情,我爹则回来接手三爷爷家的百亩田地的庄稼。”
“你小叔他…他会吗?”
“等明日骆家办完喜宴,后日他们就去镇上酒楼学,反正年底庄稼地里的事情少,我小叔也能腾出手。”
“啊?那,那也好。岳父回村来打理庄稼,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每天都可以待在家里。”
“是的,我爹也是这么想的,他在外面打理酒楼快二十年了,等我和姐姐出嫁,小三子又还小,他也想好好歇一歇,喘口气。”
打理三爹家的百来亩田地的庄稼,手底下管理着一群帮工,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只要不大手大脚,家里也会有盈余的。
当然,这些东西不是绣红一个人躲在屋里脑补出来的,而是她平日里明着,暗着,听到爹娘谈心的时候得知的。
起初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信息片段,但是经过绣红心里的一番整理,最终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全部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
“酒楼那条路子是被堵死了,我小叔接手,他肯定不会扶持你的,尤其咱还是冲着掌柜来!”绣红继续分析。
四喜却困惑,“那你二姑父陈彪,他好像也是从镇上酒楼走出去的吧?”
绣红白了他一眼:“你也知道那是姑父,菊儿姑姑和晴儿姑姑关系好,我和晴儿姑姑…话都说不上几句,如今更是败坏了感觉…”
昨日给她泡茶,人家都不接的。
还敢厚着脸皮去求,求人家照顾照顾四喜?反正她是开不了这个口!
四喜挠了挠头,听了这么久,这也不行那也不中,绣红到底为他量身定做了什么出息的法子啊?
“我的法子就是,让你跟我爹学着好好打理庄稼,我爹年纪摆在那里,三爹爹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你耐心打理,勤劳点,踏实点,有我爹在中间做保,你到时候多往我三爹和三奶奶那里表现表现,早晚我爹退下来,我三爹家那些庞大的田地,都给你打理,咱不也可以发家致富么!”
“就算不能发家致富,总比你那些哥哥们强!”
“庄稼活那我是真熟悉,我打小就做!”四喜听到这个法子,眼睛里终于亮起了光芒。
先前那些去酒楼当掌柜的点子,虽然听起来是不错,可是一想到还要去陌生的酒楼学一堆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他就觉得头大。
打理农活好啊,他可是轻车熟路,有的是力气,而且也不需要离乡背井!
“绣红妹子你放心,我有的是力气,我定然可以做好你交代的事情!”
…
定亲宴结束后,四喜一家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四喜家。
四喜大舅和小舅今天心情很不错,因为之前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来长坪村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被人看不起。
而且在今天去小二房之前,他们老哥俩都很担心老杨家的人会端架子,看不起他们,甚至当着面的翻旧账。
结果却没想到,今天大家伙儿过去提亲,老杨家的人,竟然半句都不提前阵子的种种不快。
两家见面,一起吃吃喝喝,饭桌上只谈天说地,只夸赞彼此家的孩子,只为小两口将来的小日子畅想……
“你们那亲家公,亲家母,真的很不错,说话好听,菜也办的硬实,态度也好。”四喜大舅回味着今天的经历,感慨道:“原本我听四喜娘说咋样咋样,还真以为对方是个啥样眼睛长在头顶的人,不好当亲家。”
“今个一打交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嘛,好得很,真的好得很!”
四喜小舅也是一脸的回味,道:“我姐她就扯淡,说白了,就是她和亲家母之间平时在菜园子里,在池塘边浆洗,扯闲话扯的拌嘴了,然后就觉得自己结仇了,世世代代的仇。”
四喜爹今天从小二房回来,体验感也是非常的好。
因为今天在小二房的酒席桌子上,坐首位和次位的分别是老杨头和老孙头。
他们两个辈分最高,坐那两个位置理所当然,没有人不服气的!
因为这两个老汉,在老杨家和骆家,不管啥样的酒席场合,他们两个都是坐首位的。
之所以是老杨头坐首位,老孙头次之,不是说别的,而是因为老孙头的年纪比老杨头要小个几岁。
今天的第三位,坐的是四喜爹!
一堆人过来给四喜爹敬酒,一口一个亲家公……四喜爹喝到了好酒,吃到了好菜,看着眼前这一张张亲切和蔼友善的笑脸,四喜爹再想起前阵子在大牢里那种生不如死的经历,突然之间福至心灵,很是费解明明有这么好的路子走,为啥当初要听信那婆娘,非得跟老杨家反着来,没苦硬吃呢?
傻到家了!
也想要成为兄弟里最出席的那个,成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长辈们夸赞的对象,成为兄弟姐妹们羡慕的那个人。
绣红又说了:“之前我本是想让你去镇上酒楼,跟着我爹学习打理酒楼的事务,如此一来,到时候你就能接我爹的班。”
“这不能吧?就算我真的学会了,你爹也只会把班交给三小子去接,我一个女婿……”
“三小子那么小,才五六岁呢,最起码要十年才能出来做事!”绣红道,“再说了,我偷听到爹娘的谈心,他们将来想让三小子走念书的路子,就算不能考中功名,至少也能送到我大安叔叔身边去做点体面的事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岳父这样为小三子着想,确实是对的,士农工商,只有念书,才能真正的光耀门楣!”四喜说。
绣红点头,即使四喜如今是她的未婚夫,但有些事情她却不能跟四喜说的太过透彻。
那就是,老杨家,老骆家再怎么样的风光,说到底都是别房别家的事,只有他们小二房的小三子出息了,那才是真正的出息。
小三子才是她和姐姐绣绣在婆家真正的靠山。
其他房的帮助,那是因为碍于现在太爷爷太奶奶还在,三爷爷他们也都年富力强,她爹和晴儿姑姑,大安叔叔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亲情纠葛,所以小二房的事情他们才会搭把手。
真正到很多年后,几层的长辈们都陆续不在人世,树大分叉,亲情的纽带越来越纤细,到那时,小二房肯定要靠自己的。
“绣红,咱言归正传,你为我量身打造的出息计划,就是去镇上酒楼跟着岳父学习打理酒楼对吗?”四喜接着又问。
绣红思绪回拢,“那是我之前的想法,但是现在这个想法行不通了。”
“为啥?”
“因为我爹过完年就要回村来,和我小叔互换差事,我小叔去酒楼打理事情,我爹则回来接手三爷爷家的百亩田地的庄稼。”
“你小叔他…他会吗?”
“等明日骆家办完喜宴,后日他们就去镇上酒楼学,反正年底庄稼地里的事情少,我小叔也能腾出手。”
“啊?那,那也好。岳父回村来打理庄稼,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每天都可以待在家里。”
“是的,我爹也是这么想的,他在外面打理酒楼快二十年了,等我和姐姐出嫁,小三子又还小,他也想好好歇一歇,喘口气。”
打理三爹家的百来亩田地的庄稼,手底下管理着一群帮工,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只要不大手大脚,家里也会有盈余的。
当然,这些东西不是绣红一个人躲在屋里脑补出来的,而是她平日里明着,暗着,听到爹娘谈心的时候得知的。
起初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信息片段,但是经过绣红心里的一番整理,最终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全部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
“酒楼那条路子是被堵死了,我小叔接手,他肯定不会扶持你的,尤其咱还是冲着掌柜来!”绣红继续分析。
四喜却困惑,“那你二姑父陈彪,他好像也是从镇上酒楼走出去的吧?”
绣红白了他一眼:“你也知道那是姑父,菊儿姑姑和晴儿姑姑关系好,我和晴儿姑姑…话都说不上几句,如今更是败坏了感觉…”
昨日给她泡茶,人家都不接的。
还敢厚着脸皮去求,求人家照顾照顾四喜?反正她是开不了这个口!
四喜挠了挠头,听了这么久,这也不行那也不中,绣红到底为他量身定做了什么出息的法子啊?
“我的法子就是,让你跟我爹学着好好打理庄稼,我爹年纪摆在那里,三爹爹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你耐心打理,勤劳点,踏实点,有我爹在中间做保,你到时候多往我三爹和三奶奶那里表现表现,早晚我爹退下来,我三爹家那些庞大的田地,都给你打理,咱不也可以发家致富么!”
“就算不能发家致富,总比你那些哥哥们强!”
“庄稼活那我是真熟悉,我打小就做!”四喜听到这个法子,眼睛里终于亮起了光芒。
先前那些去酒楼当掌柜的点子,虽然听起来是不错,可是一想到还要去陌生的酒楼学一堆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他就觉得头大。
打理农活好啊,他可是轻车熟路,有的是力气,而且也不需要离乡背井!
“绣红妹子你放心,我有的是力气,我定然可以做好你交代的事情!”
…
定亲宴结束后,四喜一家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四喜家。
四喜大舅和小舅今天心情很不错,因为之前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来长坪村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被人看不起。
而且在今天去小二房之前,他们老哥俩都很担心老杨家的人会端架子,看不起他们,甚至当着面的翻旧账。
结果却没想到,今天大家伙儿过去提亲,老杨家的人,竟然半句都不提前阵子的种种不快。
两家见面,一起吃吃喝喝,饭桌上只谈天说地,只夸赞彼此家的孩子,只为小两口将来的小日子畅想……
“你们那亲家公,亲家母,真的很不错,说话好听,菜也办的硬实,态度也好。”四喜大舅回味着今天的经历,感慨道:“原本我听四喜娘说咋样咋样,还真以为对方是个啥样眼睛长在头顶的人,不好当亲家。”
“今个一打交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嘛,好得很,真的好得很!”
四喜小舅也是一脸的回味,道:“我姐她就扯淡,说白了,就是她和亲家母之间平时在菜园子里,在池塘边浆洗,扯闲话扯的拌嘴了,然后就觉得自己结仇了,世世代代的仇。”
四喜爹今天从小二房回来,体验感也是非常的好。
因为今天在小二房的酒席桌子上,坐首位和次位的分别是老杨头和老孙头。
他们两个辈分最高,坐那两个位置理所当然,没有人不服气的!
因为这两个老汉,在老杨家和骆家,不管啥样的酒席场合,他们两个都是坐首位的。
之所以是老杨头坐首位,老孙头次之,不是说别的,而是因为老孙头的年纪比老杨头要小个几岁。
今天的第三位,坐的是四喜爹!
一堆人过来给四喜爹敬酒,一口一个亲家公……四喜爹喝到了好酒,吃到了好菜,看着眼前这一张张亲切和蔼友善的笑脸,四喜爹再想起前阵子在大牢里那种生不如死的经历,突然之间福至心灵,很是费解明明有这么好的路子走,为啥当初要听信那婆娘,非得跟老杨家反着来,没苦硬吃呢?
傻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