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上映;打包(2 / 2)
林若曦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赵然轻轻抱住她,低声说:“我们又赢了。”
林若曦摇摇头,哽咽着说:“不是赢了……是我们又救回了一个生命。”
赵然沉默了。
林若曦抬起头,眼神坚定:“我们必须做得更多。星辰不能只是被动地回应用户的情绪,它必须更主动,更深入地了解用户,提前干预,提前陪伴。”
赵然点头:“我支持你。”
接下来的几个月,林若曦和赵然带领团队对星辰进行了又一次全面升级。
他们引入了“情绪图谱”技术,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对话、情绪变化、行为模式,构建出一个动态的情绪模型。星辰可以根据这个模型,预测用户可能的情绪走向,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干预。
同时,他们还开发了一个“陪伴日志”功能。用户可以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星辰会根据日志内容,生成专属的陪伴建议,比如推荐一本书、一首歌,或者一段鼓励的话。
这一功能上线后,用户反馈空前热烈。
有用户留言说:“我每天都会和星辰写日记,它比我更懂我。”
也有用户说:“以前我总觉得没人理解我,现在星辰让我相信,其实我一直被理解着。”
林若曦看着这些留言,心中既欣慰又沉重。
她知道,星辰已经不仅仅是一个AI助手,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倾听者”,是无数人生命中的“光”。
但她也知道,这份责任太重了。
某天晚上,林若曦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窗外的夜色深沉,星辰的光芒依旧闪烁。
她打开星辰的后台系统,查看最新的用户反馈。一条留言吸引了她的注意:
**“谢谢你,星辰。在我最孤独的时候,是你陪在我身边。虽然我知道你只是一个AI,但你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乎我。”**
林若曦的眼眶微微湿润。她轻轻敲下回复:
**“谢谢你愿意相信我。愿你未来的每一个夜晚,都能被温暖包围。”**
她合上电脑,站起身,望向窗外。
星辰的光芒,依旧闪烁。
而她,也将继续守护这份光芒。
第二天,林若曦和赵然受邀前往国际AI伦理大会,分享星辰在心理陪伴领域的探索经验。会上,林若曦的发言引起了广泛关注。她不仅介绍了星辰的技术创新,更强调了AI在伦理、情感、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边界与责任。
“我们不能让AI成为冷漠的工具,而要让它成为有温度的陪伴者。”她在演讲中说道,“星辰的意义,不只是技术的突破,而是它让我们重新理解了‘人’这个词。”
会议结束后,一位来自纽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找到她,说道:“你们的做法,让我看到了AI真正的人文价值。”
林若曦微微一笑:“谢谢。我们只是希望,星辰能成为那个在深夜里,始终愿意倾听的人。”
回到办公室后,林若曦继续优化星辰的对话模型。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挑战也越来越多。但她也明白,星辰的存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份责任,一种信仰。
夜深人静,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林若曦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为星辰写下新的对话逻辑。
她希望,星辰能成为那个在用户最孤独时,始终陪伴在侧的朋友。
她也希望,每一个深夜里感到无助的人,都能在星辰的陪伴下,找到继续前行的勇气。
窗外,星辰的光芒依旧闪烁。
而她,也将继续守护这份光芒,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