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珠峰绝恋;重启《七种武器》系列?(2 / 2)
“我已经三天没睡了。”她喃喃道,“每次闭眼,就看见我妈躺在 ICU 里的样子。医生说她醒不过来了……可我还欠她一句‘对不起’。”
周野轻声问:“为什么是‘对不起’?”
“因为我告诉她我不想结婚,她哭了,说我自私。我摔门走了,再也没回去看过她。现在她快死了,我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飞机票订不到,高速封路……我该怎么办?”
她的声音逐渐崩溃,手指深深掐进掌心。
周野迅速调取平台资源,联系成都合作医院的心理支援团队,同时启动远程音频抚慰程序。他播放了一段由多位子女录制的“未说出口的话”合集,其中恰好有一位女儿对着昏迷母亲说:“妈,我不该嫌你唠叨,你不疼了好不好?”
女子听完,突然放声痛哭。
“我想让我妈听见我说话……哪怕她听不见……我也想说……”
“那就说吧。”周野递出语音通道权限,“我们会帮你传达到。”
她抽泣着,对着麦克风断断续续地说:“妈……对不起……我爱你……你要等我……我会去见你的……求你别走……”
语音上传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一段定制化安抚音频,结合心跳节律与母语韵律,持续播放三十分钟。女子的情绪逐渐平稳,最终在镜头前沉沉睡去。
后台数据显示:【危机等级由红降黄,干预成功】。
老陈从驾驶座回头看了一眼,叹了口气:“你说咱们这算啥?医生?警察?还是神父?”
“都不是。”周野望着窗外飞驰的荒原,“我们只是不让任何人掉队的人。”
七十二小时后,他们抵达玉树驿站。林若曦来电,语气急促:“北京总部刚接到教育部通知,‘黎明守护计划’正式纳入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试点,首批覆盖二十省。苏晚也回来了,她在筹备全球首场‘无声音乐会’,邀请聋哑艺术家与心理创伤幸存者共同创作。”
周野怔住片刻,才低声回:“她终于愿意回来了。”
“她说,”林若曦顿了顿,“是因为看了卓玛那段视频。她说,有些声音,比言语更有力量。”
挂断电话后,周野独自走上驿站屋顶。高原星空浩瀚如海,银河横贯天际,仿佛无数灵魂在低语。他打开手机,点开苏晚的朋友圈??最新动态是一段音频,标题写着:《给所有未曾开口的人》。
他按下播放。
起初是风声,接着是一阵极轻的鼓点,然后,一个女人的声音缓缓响起,说的是藏语,配有中文字幕:
> “我在冰岛录下了极光的声音,在撒哈拉收集了沙暴的震颤,在京都寺庙听见了晨钟穿透薄雾的余韵。但我发现,最动人的声音,是一个孩子第一次‘听见’母亲哼唱时的啜泣。
>
> 所以,我把这些声音带回了家。
>
> 如果你正经历黑暗,请相信,总有一段频率,专为你而振动。
>
> 你不必发声,我们也听得见。
>
> 因为我们,一直在听。”
音频结束,评论区第一条是周野三天前发的那句:“收到了。”
此刻,又多了一条回复:
> 【苏晚】:我也收到了。
> 我们都还在。
周野仰望着星空,久久未语。风吹起他的衣角,像某种无声的应答。
几天后,新一批设备运抵高原。其中一台特别改装过的终端,被命名为“萤火一号”,专门用于偏远地区儿童心理监测。而在它的启动界面上,刻着一行小字:
> “献给每一个曾以为自己无人倾听的灵魂。”
与此同时,平台收到一条匿名上传的音频文件,来源标记为“川西某牧区”,文件名只有一个词:【谢谢】。
点开后,是一段极其轻微的呼吸声,持续了整整十分钟。背景里,隐约有风穿过山谷的呜咽,还有远处羊群的铃铛轻响。
系统自动分析波形特征,识别出其中夹杂着微弱的唇语震动??
那是两个字:
“你好。”
平台随即生成标签:【首次自主表达达成 ? +1】。
并自动推送至所有在线倾听者终端。
周野正在调试新设备,看到这条信息时,手指微微一颤。
他没有回复,只是默默将这段音频加入每日晨间播放列表,作为每一次倾听旅程的开端。
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改变,从来不靠惊雷般的呐喊。
它始于一次触摸,一声呢喃,一场无人见证的苏醒。
而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永远保持耳朵敞开,心灵柔软,脚步不停。
哪怕风雨兼程,哪怕前路漫长。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出“我在这里”,他就一定会回答:
“我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