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女配她三辈子孤寡 > 90-100

90-10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顶级A他找我协议恋爱 渣错反派,硬吃软饭[虫族] 穿成年代文失忆男配的早死妻子 朕为夫人寸心如狂 在反派窝里吃瓜成团宠 快穿系统的躺赢人生 别让玉鼎再收徒了 机器人幼崽进娃综成团宠 我伪装成系统后,把虐文崩成爽文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不说这宗亲的问题本质上是皇家自家的事情,就算未来会关乎天下那也是未来不知道几代之后的事情。

他们做大臣的,又何必要去参合,去做这个坏人?要出事都是几代之后的事情,到了那个时候自然有那时候的君臣头疼,他们何必沾染这个是非。

最关键的是,你报上去提醒了皇帝,不管皇帝有没有采纳你都会把宗室们得罪死。

若是遇到皇帝靠谱,那在当朝你还能苟着,但也肯定是处处有阻碍,若是遇到皇帝不靠谱,那你可惨了,轻一点自己命丧黄泉,重一点全家都要被皇帝扔出去平息宗室的怒火,到时候又会有谁来救?

实在是历史上这种给君王递刀,用完刀就被折断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这么多前车之鉴在前面,谁会轻举妄动。

即便其中有一些自己愿意的,但被皇帝拎出来背锅的更多。

那些愿意的还好说,他们好歹一个个都名流千古了,但那些背锅的该有多冤孽?

而且这样铁骨铮铮流芳百世的人又有几人?最起码就姬长恒和周明妍知道的也不过寥寥几人。

而又有几个人在说起他们这些千古流芳的人物时,记得因此跟着他一起死,或堕入深渊的家人?

姬长恒和周明妍佩服这样为国为民有风骨的人,但他们若是处于臣这个位置上是绝对不会那么做的。

天下大势只有站在绝对的高位,或者掌握绝对的武力才有可能力挽狂澜改天换地,否则不过是徒劳。

混在贪官群里活得长久真的为百姓周旋的人,绝不同流合污处处刚硬处处被打压最后转瞬之间全家赴死的人,哪一个更好一些?

侥幸姬长恒和周明妍两人身处的位置更接近于君,大周朝堂也还能看,他们不用面对这种拷问人心人性的选择。

如今他们要做这个事情,当然不可能推臣下出来顶锅,别说他们不在意这个名声,就算在意也不是在意当下。

其他人看不到几百上千后,而他们就从那里来,还有什么顾忌?

“当然朕也不是那冷酷无情,不顾及血缘,刻薄寡恩的君主,总不会把闵王叔这样喜爱子孙满堂枝繁叶茂的宗亲逼上绝路的,其中细则之后朕会和诸位爱卿一同细细商议,到时各位宗亲也请来听上一听,若是有好的提议也不防提上一提。”皇帝嘴巴说的很好听,好似这事还有商量拉扯的余地。

但仔细听就能明白皇帝什么意思了。

让你们来听一听是给你们面子,你们只要带耳朵就行,别不识好歹瞎巴巴,若真的忍不住嚷嚷了,我给你们面子让你们提一提,至于采不采纳,和你们就没有关系了。

倒不是皇帝现在就开始心疼养宗室的钱,而是和好大儿商量好之后的当天晚上他翻来覆去横竖睡不着。

可能是不甘心,也可能只是单纯出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女配她三辈子孤寡》90-100

于好奇,于是最后自己又爬起来拿着笔开始算,誓要算到十五帝。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几何倍数翻滚的数值真的吓到了皇帝,以至于父子俩商量的时候,皇帝自己虽然拍板了,但心里其实是想了很多补偿给现在宗亲的措施,但是算完之后的皇帝已经完全没有这个想法了,心里别说外头的宗亲,看自己还没有成婚的几个儿子都有些碍眼了。

比起大周社稷的稳固,比起姬家江山的传承,儿子是什么东西,闪一边去。

庆祝皇太子和准太子妃归来的晚宴,在宗室们哭丧着脸中结束,然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在姬长恒和周明妍的计划中科举制度是必然要推行的,因为在这种时代科举真的已经是最公平的制度了,但是考试的内容选择和当做教材的东西一定要一开始定下基调,免得弄到最后完全走了样。

就像后世那些酸儒,怕是被称为儒家师祖的孔圣人压根不想要这样的学派弟子。

学派的发展可以百家争鸣可以突破天际,但是治理国家的人需要什么才能,建设国家需要什么人才,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必须要清楚。

第一世的古时候科举得以推广开,除了隋唐周三朝的杰出皇帝和世家贵族不停博弈之外,真正得到切实落实公平,还是宋之后的事情,其根本原因就是唐末世家贵族直接被黄巢杀穿了。

把持朝堂的大世家都死光了,自然就没有挡路的人。

然而其中还有一些不能忽略的基础,那就是唐朝的文风盛还有长久的承平和盛世,再加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大力发展,几项叠加之后,这才给了当时很多人识字的条件,才有了科举的基石。

就像大周现在,99.99%都是一个字不认识的文盲,精通经史有眼界的也都是大世家培养出来的杰出子弟,寒门子弟虽然也能读书但是底子实在差太多了,便是能用也排不上大用场,和那些世家子弟简直天壤之别。

至于普通百姓那就更不要说了,识字这种事情他们压根不会觉得和他们有关系。

所以即便姬长恒和周明妍心里知道推广科举该怎么做,但是最根本的读书人出身和数量就足够让两人暂时按耐下来。

只不过此时虽然不是推广科举的好时候,但对于已经在岗位上的和马上要上岗的世家子弟他们可以来个严选。

皇室都没有要另外提拔人抢世家蛋糕的意思,但也不能你送什么上来皇帝都点头吧。

你看皇帝连自家宗室血亲都不愿意白养,凭什么要白养别人家的蠢货?

而且皇室总要给宗室们一条活路吧,所以那种小地方或者不重要的位置世家得让出来,让皇帝安排给有能力的宗室担任。

当然,大家一起考,谁行谁上。

当今皇帝本就羽翼已丰,如今更是顺利拿到了西北军权,东北也安定,南边最忌惮的死了,西南靖王府也暂时安生,谁还能让他有顾忌?

这样客客气气愿意给大家一个公平的机会,即便有几个心里还是觉得吃亏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

有那忍不住想要说上两句的,就听到面带微笑的太子问上一句:怎么,大人对自家家族子弟的本事没有自信?本宫可还等着见一见诸位家中的青年才俊呢。

听到没有,这不单单是现在皇帝的考核,还是储君在挑选未来倚重的俊杰贤才。

你就说愿不愿意家中子弟在储君这边留下姓名吧!

这不是废话?谁不愿意?

外头舆论造势谁家青年大才,说得再是天花乱坠,也不如到皇帝和储君面前转上一圈留一个姓名重要。

于是这一场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并且分好几个阶段的考核正式开启了。

最先考核的是那些等待上任的,该说不说,各家送出来准备进入朝堂的子弟质量还是不错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需要考核自家先刷了一遍,总之姬长恒这里确实记到了长长一大串的名字。

这些初步考核通过的人也不用干别的,就在每日上朝的时候站在最边角听政,下了朝也先别走,当场写上一篇自己的想法,也没有固定的范围,你愿意写哪个写哪个,写完就可以走了。

一连一个月这些预备役都要写到吐了,姬长恒终于摆摆手解放了他们,而他这里已经根据这一个月的他们听政的表现和写的文章暴露的自己的想法,对这些人大概有了一个安排。

然后心惊胆战等了一个月却始终不考核他们,以至于大家都以为是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时候,整个京都任职的所有官员都迎来为期三天的考核。

朝堂上高位的大人们都要上一份计划书,不管你怎么写,不管你写多少,但一定要写他们对于大周的未来有些什么想法。

怎么才能让大周更加强大,百姓更加安居乐业,皇帝不想给自己的这些大臣难看,所以提前提醒了,别写那些花团锦簇的吹嘘好听话。

要干货!

至于其他的官员考核的就是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东西。

很多平日混日子的挂名官员这会儿拿着考核的卷子简直恨不得钻回娘胎里。

为了怕遗漏什么沧海遗珠,下头官员在第一次考核之后还有第二次。

第二次考核就自由了,你想选哪个部门的卷子考都行,能行你就还有机会继续当官,若是自选专业都不行,那对不起,就只能请你卷铺盖回家吃自己的了。

姬长恒手上正握着一把听过政,知道脾性等着干活的好苗子呢。

与此同时周明妍通过自己的身份将之前和姬长恒一起编写的基层官员手册送了出去,专门送给各家夫人贵女,保证人手一份。

按照周明妍给出去的说法,谁都不能保证未来的丈夫会不会出去主政一方,到时候她们作为夫人知道了里头的弯弯绕绕,也能为丈夫打打辅助,关键时刻也能拿个主意。

虽然吧,一般都觉得这不该是闺阁女子和在家操持家务的夫人们该知道的。

但准太子妃说的不错,万一呢?

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觉得有备无患,又或者是哪看见了周明妍后有了野心的。

总之周明妍这一本基础官员手册非常受欢迎,很多贵女在参加宴会的时候还会讨论,有些夫人甚至因为偶然能和为官的丈夫搭上两句后,就把这本书奉若至宝。

这和贵女们看女子们的经书子集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自己将来在婚姻市场上更有身家,也为了在婚后能更讨丈夫的欢心,更加站稳在家中的地位。

周明妍一开始在几个推不掉的场合中听到这些人讨论,刚开始都是好好的,很多夫人和贵女甚至说得头头是道,还会自己举一反三,但讨论完告一段落的时候,总有那不识相的自以为夸奖的跟上一句【不知哪家郎君能得你这个女诸】或者【你日后定然是贤内助】,好像女子们学着一切都是为了讨好夫家讨好男人一样。

即便是实话,周明妍听着也确实郁气,后来又想开了。

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百姓的女性觉醒只需要提高生产力,但是上层贵族女性的自我觉醒更多的是思想上的禁锢,想要真的叫醒她们也只能一点点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女配她三辈子孤寡》90-100

来。

她是第一个榜样,以后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慢慢地就会越来越多。

就像姬长恒说的那样,她不但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后来者。

第95章 重回京都第六天

推恩令的圣旨第一时间送去了西南靖王府, 同时也送去了镇南郡王府楚家,辽东郡王府廖家与河西郡王府孟家。

只不过这四家除了靖王府王世子姬晖有一堆在京都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弟弟之外,其余三家除了楚家另外两家都已经尘埃落定。

辽东郡王廖家是年头就已经请了郡王世女的, 朝廷上经过一个多月的拉扯, 重新拟定了数条爵位继承相关的法令,廖家这位新出炉的世女就是第一个试行者, 朝廷点头同意辽东郡王廖启昌请封独女的折子,只不过等到世女继承爵位,这个郡王的位置会从一等降到两等。

至于河西郡王孟家让外孙继承爵位这一桩一开始就没有多少异议, 毕竟孟抚江在皇帝这里是不一样, 人家一大把年纪还为了陛下勉励掌握西北军权,把楚民远压着没有彻底冒出头,光是这一桩皇帝就待这位老臣不同。

河西郡王府的世子请封, 主要是朝堂上要定下严格的军功兑换制度,眼见孟抚江的外孙孟无忌这个世子是板上钉钉的, 降等皇帝也是不愿意的, 为了避免被后人瞎搞, 这才拖延了许久。

如今除了靖王府因为推恩令一团乱之外, 镇南郡王府也是愁得很。

镇南郡王是楚家的老大楚元回,原来还是国公府的时候世子定的是老二楚常林的嫡长子。楚元回本人只有一个闺女还已经出嫁了。

楚元回作为嫡长子掌着楚家在南方的好几万水师, 还能经营的皇帝顾忌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但出海打仗的人有个意外实在正常不过的。

楚元回的身体就是年轻时受过伤, 养好之后虽然啥问题都没有但于子嗣上却是有妨碍的。

再加上楚元回多数时间都在军中, 于家中妻妾很少团聚, 所以早年一直没有孩子。

一直到快三十岁了, 妻子突然怀孕,实在是让楚家上下都惊住了。

这里还有一桩内宅脏事, 楚元回妻子快生产的时候被一只野猫惊到了差点难产,后来生下独女之后身体也一直不好,一直养了三四年才缓过来,便是这宝贝女儿小时候也没少三灾五难,一直到十岁上才健康起来。

那桩事情虽然以打死了几个下人作为结束,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箭头隐隐指向二房那位如今吃斋念佛的夫人。

楚元回不是没有想过在想要一个孩子,但是之后十多年一直没有消息就消停了,最后虽然按照规矩请封了二房的嫡长子为世子,但心里一直不得劲儿。

这也是楚元回快七十岁了,也不愿意退下来,也没怎么带着二房嫡长子梳理手里的兵权。

二房嫡长子倒也忍得住,毕竟楚元回没有儿子,三房那里还有西北兵权要琢磨,也不会和他争。

谁知道一连串变故之后两个堂弟突然就变成了他的有力竞争者。

但真正让这位二房嫡长子破防的,是朝廷新鲜出炉的推恩令,一句诸子均分几乎堵死了他世子之位。

他第一反应就是为了防止这个诸子均分,大房可以过继二房三房的子嗣。

但这跟他这个二房嫡长子却是没有丝毫关系的。

因为从没有谁家过继别人的孩子是过继嫡长子的。

那么有可能的就是三房嫡次子和他二房那一群庶出弟弟们。

和大房的子嗣艰难三房的稀少不同,楚家老二楚常林心无大志也无谋算单单就是好色,如今六十好几还在不停地往房里抬年轻貌美的小妾。

老二楚常林儿子女儿生了一大串,数量多到可能他自己也不记得了,而他的儿子们和他相比也不遑多让,可谓是“言传身教”的典范了。

推恩令一来,二房庶子们都躁动了,谁都不是傻子。

一般来说爵位的继承是默契在嫡子之间选择的。

若是不考虑过继,推恩令的爵位诸子均分 ,老二家的嫡长子要是请了世子,那他不知道数量的兄弟就要和他分,等到他继承爵位恐怕就会和闵王世子一样啥都不剩了。

那么爵位给三房呢?

三房这一代倒是只有两个儿子,这样一分,一等郡王就成了两个二等郡王,只是这两个儿子也都四十出头,都是做祖父的年纪了,下头儿子随便哪一个都有一只手开外,那么等到了他们下一代呢?

楚元回眼看着都快要七十岁了,和老妻两人扒拉着在那里算,老二家肯定排除,爵位已经和二房没有关系了。

私心也有,为了楚家传承也是,毕竟楚家二房的儿子和他们那位喜欢造人的爹一样,一个个都是儿子两只手,孙子就更不用说了,爵位给到二房,到孙辈就能作没了。

至于过继,年纪小的老夫妻俩也没有那个心力再教养,年纪大的早就歪了,更不可能。

那就看三房的两个侄子,两个侄子都是六个儿子,十个往上数的孙子。

这一等郡王降为二等,在降为三等国公,最后这么一扒拉,要是传到如今府里最小的一代就只剩下三等伯爵了,再下一代就没了。

传给二房和三房也就差一代。

若是宗室,伯爵下面还有各种虚衔的武将和低等散爵,但他们这封的是外姓王,而外姓获得能传承的爵位只有亲王,郡王,公,侯,伯五个大等级,再下面就不是爵位是官衔了。

楚家老大这样一算除了唉声叹气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难道真要他们老夫妻俩挑个年纪小的从小养起来?

本来还想说问问靖王府怎样,毕竟王世子和王妃也还是他们楚家出来的,但是现在靖王府那边也在闹。

靖王府那可是亲王府,是宗室,王世子的弟弟们本来就应该有郡王的爵位,但是现在推恩令一来,大家的爵位全降了,全部变成了三等郡王。

除了承爵的嫡长子,其他爵位都是每个三代降一等,这从一等郡王到三等郡王,生生快进了六辈人,换谁谁乐意?

最重要的是楚家掌兵权两位,一个老了一个死了,他们靖王府的登天路看着已经遥遥无期了,而且就算真的登天了他们这些庶子弟弟说不定还活得不如现在呢。

你想啊,一个屋檐下住着,全家都供着嫡子嫡孙,怎么可能没有矛盾没有怨气?大家就算表面没有撕破脸,背地里也是心知肚明。

以前是楚家势大,所以王府的其余诸子全都装孙子,但现在头顶的老大没了嫡子,掌兵权撑腰的两个娘舅没了一个老了一个,他们的态度自然就不一样了,矛盾冲突加剧冲突肯定是难免的。

这种情况下嫡支要是真的登了天,庶出的就不怕自己连着母家全都给发落了?

靖王可是太宗的嫡长子,他的王妃出自当初的楚国公府自然是出身非常显赫的,但是其他的侧妃妾室也基本都是在就藩之前就已经迎进王府的,那时候靖王多受太宗宠爱,可以想见这些侧妃妾室的出身也不会差王妃多少。

如今楚家一杆撑天柱是倒了,但其他侧妃妾室的母家可大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女配她三辈子孤寡》90-100

部分都好好的呢。

原本是打算跟着儿子当老太妃的,结果搞半天儿子的爵位都降了?那自然要闹,推恩令上可说了,爵位诸子均分,封地同样诸子均分。

爵位降了没关系,要是能拿到一块封地,哪怕再小一点,那也是赚了,毕竟原本这封地可是和他们一个铜板的关系也没有的。

靖王府一天几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楚元回这一看自家妹夫这家里闹腾的,估计也是给不出他什么建议,也不想这时候送上去触霉头,于是把他们已经守寡的宝贝闺女叫了回来。

楚元回的独女楚运今年已经四十岁了,生的精明能干,只是在生育上遗传了她父母,子嗣颇为艰难,三十岁才得了一个宝贝闺女,结果转头丈夫就死了,现如今家里是庶长子当家。

虽然庶长子对她还算客气,儿媳妇也是她挑的,但总是隔着一层,不过她胜在娘家势大也没人敢给她脸色看,便是三叔没了,她爹也还顶着郡王的头衔,夫家没人敢惹她。

牵着十岁的宝贝闺女回了娘家,就听她爹娘唉声叹气不知如何是好。

“爹娘何必烦忧,不如学那辽东郡王请封女儿为世女,便是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楚运自小就是父母的掌上名字,教养严格的同时见识和心性也是一等一,楚元回一直觉得没把闺女生成儿子,没能把爵位给她是大亏欠,所以但凡女儿所求无有不应。

楚运年轻时候和江南普遍娴静的贵女不同,也是长足了见识后来又是自己挑的人,又是下嫁,即便是子嗣上受了挫折有她父母在前她也想得开。

这样顺风顺水四十年过来的楚运那性子和当姑娘的时候差别并不大,自有一股子傲气自信,既然廖启昌的女儿能当世女,她为什么不能?

就算她已经嫁出去了,但是她丈夫死了呀,她可以回娘家呀!而且她只有一个女儿,以后爵位传给女儿就算降也不过一级,比传给儿子可降得少多了。

“不行,不行。”楚元回连连摆手,他当然是考虑过请封女儿的,毕竟例子就在眼前摆着呢。

但是和坚定拥护皇帝的孟抚江,和只忠于正统的廖启昌都不同,他们楚家可是靖王府一脉的,他若是请封女儿,以后再请封外孙女,谁知道朝堂上怎么挑刺克扣,说不定还不如直接把爵位传给三房。

也正是怕朝廷压下请封的旨意,所以楚元回连过继都往后压了一道。

毕竟爵位传承亲侄儿的,先例一抓一大把,就算朝廷要挑刺也难,但是过继在请封里头的事儿就多了,光是过继之子的身份验证就能卡你三五年。

“父王怕是想岔了。”楚运冷哼一声,“如今的靖王府可不是以前的靖王府了,世孙没了,爵位到了世子表哥那一辈不知道还有没有剩,我们楚家不趁着这一回弄个台阶自己下来,以后等京都那边陛下和皇太子腾出手来,您也不用烦恼什么爵位不爵位了,一家子留了命都要谢天谢地了。”

若说楚家大房和二房因为当年郡王妃受惊难产一事有了嫌隙,那么楚家大房与三房和靖王府,就因为当初世子妃的人选有过难堪。

现在的世子妃是楚民远的女儿,她和楚运差了四岁,而靖王世子姬晖可是正好和楚运同年。

当初靖王府挑世子妃越过十七岁的楚运,定下当时只有十三岁的世子妃,楚家大房一家三口别提多晦气了。

这不是明摆着自家亲姑姑怕大侄女不好生养,才越过去定了小侄女吗?

自家人尚且这样忌讳,外人只会更加介意。

为此夫妻俩没少骂楚王妃这个姑奶奶不知所谓,但其实这人选上楚王妃也不能全权做主,上头还有靖王和太宗看着,只是连提个醒都没有就属实过分了。

但凡楚王妃提个醒,他们先给独女定下了,靖王世子再选世子妃定下小的也有个说法。

但那时候太宗还活着,靖王父子俩都是极受宠爱的,楚元回再是怒火中烧也不敢表现出来,后来事实也证明了他们夫妻的担心,京都那一圈婚姻市场上自家闺女彻底成了滞销品。

后来太宗过世,楚家没有意外和靖王府绑成了一团,还有一个比他年轻比他有魄力的弟弟,他这个做老大的也只能顺势而为,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临到老了楚家倒有了和靖王府撕撸开来的机会,也有了将爵位传给女儿外孙女的机会。

楚元回不是不懂,只是几十年来习惯了,遇到立场问题会优先考虑靖王府这边,在考虑楚家。但就像女儿说的,靖王府便是以后再起来,和楚家的牵扯估计也不大了,便是有好处也是三房的,和他这个只有独女的大房有什么关系呢?

楚元回没有想到也就罢了,如今想到了难免觉得不可思议,一直是靖王一党的他,居然还有这样的契机,能倒向京都那一边,和靖王府彻底切断。

楚运看着陷入沉思的楚元回嘴角微微翘起: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楚运报当年被辱之仇,便是二十年也不算晚!

第96章 重回京都第七天

时间跨入七月, 京都正是最炎热的夏季,姬长恒安全回朝之后,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整, 也在养身体和帮着皇帝处理朝政上找到了平衡点, 京都官员的考核也接近尾声,该升该降, 该上该下也基本有了定论。

至于外头为官的一众官员也从默认连任改成五年一迁,并且满五年都要回京都述职,除了与本人核对官员在外的功绩对错, 还有另外的学习培训和考核, 考核合格就继续上,不合格那就继续学习等着参加下次考核。

为了这个京都开启了第一个官员培训学员,旁边还附带有书吏培训学员。

以往官员赴任都会自己带上一群书吏做帮手, 这些书吏有些是自家族人有些是姻亲故旧,帮着官员做事也是等着官员推举自己。

而现在朝廷把这块权利捞到了自己手里, 反正官员都是要考核的, 那么早考晚考都是考, 那不如官员赴任携带的书吏就从已经经过考核的那群人中寻找。

只要拿到书吏考核通过的证书就能得到朝廷正是的文书, 等到官员回京述职,书吏也能跟着一同回来, 然后有一次机会,从书吏考上正式官员的机会, 考过了不用谁推举就能直接朝廷派官。

但是在外的经历还是需要上头官员带着的, 所以朝廷虽然剥夺了官员的推举权, 但是有没有完全切掉官员的利益, 反而减轻了官员推举的风险,所以即便失掉了一部分利益, 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对声。

考核这一个概念也慢慢在一众世家和寒门的心中有了概念,扎下了一个浅浅的根基。

西戎这边和周明妍预想的一样,接到她的信之后苏哈娜果然冒着风雪赶紧赶慢追到了大周,如今和萧追云一起住在四夷馆里,肚子挺得老大,据说再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了。

周明妍对这位也要竖起大拇指夸一声牛逼,而且别看苏哈娜挺着大肚子,她却是这一次西戎和大周之间和谈的主要力量,为了照顾这位皇子妃,周明妍也几次三番被请到了和谈现场,以至于后来索性就让她坐在主位当吉祥物,或者说当做对西戎的威慑。

西戎这边但凡拍桌子挺起腰杆子,大周这边的官员都要齐刷刷看向坐在主位上垂着眼皮的周明妍,等到周明妍抬起眼皮看过来,西戎那边的官员不免心头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女配她三辈子孤寡》90-100

一滞。

三番四次下来西戎这边就彻底歇菜了,终于放下往年面对大周的强势,有了战败国的谦和态度,等到最后才发现由苏哈娜主导的和谈的条件,居然是他们西戎能从大周这里拿到的最好待遇了。

这些西戎使者都是后来的,但是前头萧追云到了姬长恒手里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和对方商讨过好几回了。

萧追云也不是傻的,大周这边的皇太子愿意推他成为西戎王而不是其他人,就是因为他一贯对大周的友好和平态度,若是大周想要换人,对于西戎其他人来说关系有但却也不算大,但是对于他这个小家就是毁灭打击。

谁知道新上来的新王是什么人,但别管是谁,对他这个有着强大妻族和母族,还曾是第一继承人的皇子能有好?

能利索的死去就已经是最好的下场了。

就怕最后他死了不算,妻子和未来孩子也要被对方收入后院。

这在西戎十分常见,但是对从小熟悉大周这边文化的萧追云来说属实难以忍受。

所以苏哈娜一来,小夫妻俩就商讨好了方针,为了他们一家子的未来,大周这条船,或者说太皇子姬长恒这条船他们只能上。

等到何谈结束,使臣和大周派过去的官员离开京都,重新去往西域划下国界建立边镇的时候,夏天都已经只剩下一个尾巴了。

九月第一日皇帝降下圣旨,将皇太子姬长恒与准太子妃周明妍的婚期定在了来年三月十八,至于其他皇子,尽管年岁和姬长恒都相差不大,但是皇帝全部定在再翻年十月初八。

没错,到时候剩下年岁差不多的四个皇子一起迎娶皇子妃,婚礼全都在宫里办,等到婚礼之后皇子们全都出宫开府,倒是皇长女的婚期定在了来年的九月,比她的哥哥们都要早一年,至于皇次女前头刚定下,也是个熟人,便是现在的河西郡王府的郡王世子孟无忌,婚期定在再翻过年的三月。

这样一来,皇帝的五个儿子两个女儿的婚事,在这三年里全都要解决干净。

而承国公府周家这边有了具体的婚期,心也就安了,一家子老老小小都开始为来年三月十八的太子大婚做准备。

至于周明妍在干什么呢?

她在陪着皇后接待来京都的辽东郡王世女廖娇阳。

廖启昌这个辽东郡王毕竟还不算年纪大,唯一的女儿虽然是请封成功了,但到底是天上天下独一份,为此他觉着与其现在一股脑急急忙忙将手里的军权交给女儿,还不如趁着女儿年纪还小送到京都。

当初请封女儿就有皇太子姬长恒的意思,廖启昌觉得自家怎么也和皇太子有了那么一丝香火情,这时候不送女儿到京都混个熟脸,等皇太子上位后再拉关系就晚了。

而且与其到时候君臣内外男女有别,不如现在先过来到准太子妃身边讨个好,还有其他贵女夫人都联络联络,可别小看枕头风的力量,以后他闺女镇守辽东时也算朝中有人了。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这位准太子妃和自家闺女就是一路人,这不凑上去还等什么?难道等到这位准太子妃真的入驻东宫登上后位,哪还有他们廖家什么事儿?

于是这么一合计,廖启昌就把女儿送来京都交际了。

廖娇阳长得好看,性子舒朗大气,也不缺野心,不但很对周明妍的胃口,就是皇后也很喜欢,见了皇帝也忍不住夸上几句,皇帝也来了兴致,那一天廖娇阳进宫,皇帝特意过来,然后怂恿着皇后让廖娇阳和周明妍比划比划谁是这大周第一女巾帼。

皇后: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听儿子说了心痒痒想要看个热闹。

皇帝:没有的事,我这是要看看未来的辽东郡王手里有几分真章,让准儿媳试试对方深浅,难道不合理?

帝后两人眼睛打官司,周明妍和廖娇阳倒是都挺乐意。

和廖娇阳的从小习武混迹军旅相比,周明妍自然是太过速成了一些,但是架不住她力气大五感敏锐,再加上西北一去一回,实属已经是经验丰富了。

两人都有自己的趁手兵器,周明妍的两米四大长刀,廖娇阳的铁鞭也是舞得虎虎生威,两个不过十七八岁的姑娘站在练武场上煞气几乎凝成实质。

别说帝后震惊了,听到消息赶来看热闹的嫔妃皇子皇女也是大气不敢喘一声,还有稍后听到风声本就在皇城衙门里值班的大人们。

其中两位宰辅赶来正好赶上周明妍两米四长刀横扫过来,杀气和刀锋带起的锋锐,和廖娇阳甩出铁鞭撞在一起,那一瞬间真叫一个火花带闪电,气势爆裂。

累得刚冒出来的两位宰辅微微后仰,再看一圈被刀和鞭子毁得七零八落的练武场不知为何有种天之将变的预感。

比斗大概持续了半个时辰,一直到廖娇阳被周明妍用长刀的刀背压在地上起不来认输为结束。

“承让了。”周明妍撤开长刀,伸手将地上的廖娇阳拉起来。

“多谢三姑娘手下留情。”廖娇阳在第一下接住周明妍的劈砍时就感觉到了那股巨大的力道,还有她勉强赶上的速度,要不是这位准太子妃有意将力道和速度压下来配合她,她根本不可能和对方缠斗上半个时辰。

一盏茶,一盏茶最多了,若是生死相搏,说不定三招之内她就要交代了。

廖娇阳并不觉周明妍没有使出全力就是看不起她,恰恰相反,若是对方使出全力那她的本事就一点都显不出来了,对方这样放水还是在帝后面前,就是让她表现表现。

果然帝后虽然大力夸赞了这位准太子妃,但是转头也把她好好夸了一顿,直言她父亲虎父无犬女,后生可畏,廖家又为大周添一员虎将。

这就是皇帝对于她这个世女的最大肯定,以后再不会有人质疑她这世女之位不合规矩了。

帝后的夸奖很快传遍京都上层,廖娇阳立刻就成了整个圈子里的香饽饽,最重要的是这位可还待字闺中,有拿得出手儿子的人家可不是眼热?

就在廖娇阳在京都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镇南郡王府楚家的车队进京了,是非常高调的那种。

来的不是楚家任何一位男主人,而是楚家大房独女,归家的姑奶奶楚运和她一同带回楚家的只有十岁的女儿。

京都里原本等着楚家人来后,准备好好阴阳怪气的大人们懵逼了。

咋了?这楚家是怕了?男的都当缩头乌龟,让出了嫁的姑奶奶来京都?

这算怎么回事儿?

满朝文武麻爪了,倒是周明妍和姬长恒收到消息后,又听了宫里的老人一顿八卦,有了一点别的想法。

然后所有人都见楚运来之后,没有第一时间进宫拜见皇后,而是往前朝这边递了一封折子。

很快大周有史以来第二封请封世女的折子出现了。

第97章 重回京都第八天

楚运和皇帝虽然不算熟悉但也不是什么陌生人, 遭到死对头堂兄一家挑剔的楚国公府嫡长女,便是之后同样是算在靖王一条船上,也定然不可能是一条心。

皇帝这边一直知道, 若是顺风顺水, 楚家和靖王府定然是铁板一块,但若是出了什么意外, 那楚家大房就是最先能撬动的那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穿成作精女配后我爆红了 [综英美]亲爱的事务官先生 奈何娇气作精她会读档[无限] 结婚后前男友复活了 结婚后前男友复活了[雄竞] 豪门跟班不好当 放弃乙骨选择五条后他黑化了 空折颜 联姻对象他掉马了[gb] 高冷学弟其实是粘人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