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40(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20-240
第221章 提议
谢卫华过了许久,才说:“承熹满三岁后再生,承熹成年后有个亲兄弟相互帮衬比较好”,是有堂兄弟,但他们三兄弟早晚会分家。
亲兄弟成家后会慢慢疏远,下一代的孩子们没生活在一起,感情更不会说很紧密,对外大事大局上能团结一致,但生活中能相互帮衬的还是亲兄弟。
“嗯”,这么些年,苏叶太能理解这年代有兄弟的重要性,前世独生子女,孩子小时候一对夫妻养一个是轻松,但当孩子大了,父母老了各种病痛出现,独生的孩子一个人扛着,那个时候那孩子想必很渴望有个兄弟姐妹一起分担吧!
她现在没满二十三岁,三十岁之前可以再生两个,如生都是女儿也没法。
谢卫华摸摸儿子胖呼呼的小短腿说:“下午你还是别去看那块地了,等过两天地契办下来,我找人整平了再去看”。
“嗯,今早我想到一个法子,起三栋联排二层小别墅,每栋地基都是宽十米、长十米的规格,右边是三米宽、十米长的大厅,左边分前后,中间是一米通道,前面是宽三米半、长四米半的两间卧室,后面靠大厅的是厨房,里边是净房,厨房跟净房之间开个门,方便提热水”。
“上二楼的楼梯设在大厅后右侧,大厅上面的二楼呈半开放露台,在露台上泡茶都能看到河岸的花带、河水和远处青山,左边前后共四间卧室,上面还是木头吊顶,总觉得抬头着瓦片不舒服。”
谢卫华想了一会说:“很不错,我去画下来,看还有沒有补充的地方”。
“娘,尿”,小承熹喊道,谢卫华起来抱起他走向净房:“爹带你尿”
“爹爹”
“儿子真乖,没尿裤子上”
苏叶真心幸庆嫁的人是谢卫华,他在人前呈现的是一家之主的威严,在自己小院里是个温和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她曾听一个年青妇人讲,她相公从不管家里事和孩子的事,在家里真正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张竹筠也说过苏景昊很少抱孩子,只不过孩子该管时会管。
每次听到那些类似的话,苏叶只默默喝茶,她要是说出自己来月事时谢卫华都会在天沒亮前帮她洗衣服,估计会被揍。
谢卫华歇了一会出门了,苏叶看见玩玩具的儿了眨着眼睛,抱起他把完尿,横抱回卧室,已熟睡。
两个孩子都睡觉,苏叶拿出快做好的小皮鞋继续做,这小皮鞋是苏长芸的,三层的牛皮鞋底,薄薄的羊皮面,羊皮染成暗红,鞋面是浅口的,有一条横过脚面系扣的鞋带,苏叶做好了一只,另一只鞋面缝了一半。
她衣服做的不好,两个孩子的衣服都是谢母和叶梅做的多,郭采玥也经常做了送过来,衣服做不精细,反而皮
鞋和皮靴越做越好,于是有时间她便给孩子们做皮鞋
小皮鞋缝得很快,别人很久才穿过一针,她能穿过十针,她缝皮子像别人缝布料一样快,鞋面缝好,鞋带缝上,扣子钉了,两只小鞋在手掌上,小巧可爱
苏叶看了光秃秃的鞋面,走到楼梯下面的货架前,在一个装碎皮的小箱里翻了翻,找出一块巴掌大的灰白兔皮,对折,用剪刀剪成梅花状,再把这两朵小小的梅花缝在鞋面外侧,再一看,苏叶满意点点头。
卧室门口传来抽泣声,苏叶放下鞋,抱起抽泣的谢云舒:“宝贝做恶梦了,娘在呢”
小姑娘抽抽噎噎地说:“我的鞋没花花”
“娘就给你缝上,最漂亮的”,苏叶帮她眼泪擦了,抱着去净房。
“好”
从净房回来,小姑娘喝水后,苏叶把装碎皮的小箱子搬地上,让她自已找她喜欢的颜色。
谢云舒把自已小皮鞋拿来,小皮鞋也是暗红色,她用各种颜色碎皮在小皮鞋边比来比去,最后选了灰色兔皮,苏叶给她缝上后立马穿上,笑颜展开。
下午太阳没那么热时,苏叶把晚上要用的食材交给张嬷嬷处理,谢承熹坐婴儿车里,谢云舒手提一小木剑,从南侧门出去,出南侧门没几米远便是村晒场。
晒场闲时是村里的娱乐中心,一出南侧门,谢云舒马上跑向熟悉的小伙伴,苏叶看到不远处站着的几个妇人,中有苏卉,苏叶慢慢走过去。
这一圈围的是一群童,中间两个男童,手拿小木剑比划,一男童嘴里嚷道:“呔,贼人吃我蝴蝶流星剑”
另一男童划出木剑,嘴里奶声奶气道:“你个糊途捕头,好人坏人分不清”
对方噎住,吱吱唔唔说不下去,旁边的孩童哄
笑,有人叫嚷:“到我了,到我了,我记得住下面的”
苏卉见到推婴儿车过来的苏叶,迎上去,弯腰把小承熹抱起来,亲他一口,说:“姨妈看到小承熹就想抱抱亲亲,哎呀,这么乖”
小承熹被熟悉的人抱起来沒哭,双眼好奇地看向旁边跑来跑去的小哥哥们。
苏叶跟大家打了招呼,看向孩子们那边,正玩得起劲,谢云舒时不时蹦起来跟着尖叫
苏叶目光转向晒场东面边上简陋的戏台上,几个少年在演着什么,戏台前的晒场站着不少人看上面。
苏叶跟苏卉有一塔没一搭地说些有关孩子的话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卉回去做饭了,孩子们散去不少,谢云舒转战到戏台前,苏叶推着婴儿车跟后头,站她不远处,站旁边的正是苏景旭。
苏叶看了看精力旺盛的谢云舒,跟苏景旭说:“旭哥,这几年族产增加了不少吧,有没有想过建一个幼儿学堂和女子学堂”
苏景旭摇着扇子说:“女子学堂只有京城开办,那是贵族开的,幼儿学堂?孩太小了坐不住”
“有律法规定京城外不能办女子学堂?有律法规定只有贵族方能开办女子学堂?”
“咳,没”,叶子真犀利
“旭哥,幼儿学堂另名为托儿所,收三岁至六岁孩童”,苏叶幽幽道。
苏景旭看前面不停蹦哒的谢云舒,悟了,说:“怎么不买奶娘来照看?”
苏叶:“我觉的建个幼儿学堂比较好,现在村里孩子越来越多,男童女童隔开,一个班三十人,三个妇女照看,教认字,讲小故事,一起玩耍”
苏景旭微笑道:“这画面很美好,我家也有两个小的,你的意见我会反应给族老们”
听他这么说,苏叶对建托儿所不抱有什么希望了
晚上哄孩子睡觉了,打理卫生后,苏叶边做苏长岚的小鞋边跟谢卫华说她和苏景旭提要建女子学堂和托儿所之事。
谢卫华笑道:“旭哥肯定说他去跟族老们反应”
“对啊”
“女子学院得有女夫子,这是最重要的,显然村里是沒有的,托儿所倒是会办的机会大些”
“要什么夫子啊,又不是一定要学琴棋书画,学认字,学做饭,学管家,学刺绣这几样就很好了,我可以五天去教做饭一次”
“不是所有人跟你一样大气,把手艺教给别人”。
“教基础的啊,而且我觉得认字非常重要”。
“是很重要,找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20-240
个地方只教小姑娘认字,这事就简单多了。”
过两天,卫远媳妇生了个姑娘的消息传来,第二天,谢卫华抓了几只鸡,一篮子鸡蛋,苏叶给的半匹棉布,一起送进城
洗三那天一大早,一家四口进城,苏叶带孩子帮不上忙,把张嬷嬷带去给谢母打下手
在马车上,苏叶跟谢云舒说里两次:“小孩刚生出来会不好看,红红的,皱皱的,你和弟弟刚出生时也一样,慢慢长就漂亮了,一会见了妹妹,不许说妹妹丑,听清楚了吗?”
谢云舒瞪大眼睛:“知道了娘,不过我小时真的很丑吗?”
“当时娘觉得你很可爱”
谢云舒满意了。
横县是个小县城,管道竖穿县城,谢卫远苏景林苏景桦买西边的老房子重建,宅子都不大,占地只半亩多一点,三人的房子相隔不远。
马车在谢卫远宅子门外停下,谢云舒一下车便自行进去找谢母了,苏叶抱着小承熹进去就看见谢云舒在谢母怀里撒娇。
客人都没到,他们是最早的。
谢母跟谢云舒亲香一会,又稀罕小承熹一会,才忙去。
和谢卫远说几句话,苏叶带两个孩子看了新生儿,新生儿都一样,红通通的,皱巴巴的,谢云舒有苏叶在路上教导,没说妹妹很丑的话,苏叶送一把银锁给孩子。
卫远媳妇何氏,县南郊一小地主二女,瓜子脸,样貌中上,这会精神不算好,苏叶跟她说几句话就出来了。
母子仨到院里,何氏娘家人来了,来了三个大人两个五、六岁年纪的男孩,何氏娘和何氏大嫂二嫂,三人笑的很和气,跟谢母苏叶打了招呼便进卧房
第222章 第222章丫头
谢卫远为新晋父亲,一直笑得傻兮兮的,洗三礼没出什么意外,孩子起名谢云婧,这名请一个老先生看过,跟八字很合
按谢卫远的话讲:“我原本起名谢长歌,谢长歌多好听啊,比什么赵长歌,周长歌好听多了,可跟八字不合,好可惜”
苏叶冷漠脸: 这么多长歌,一点也不可惜,青年,你已不是追修仙文的少年了,醒醒!
洗三礼后两天过午,谢卫华买回两个十二岁的丫头,两个丫头让张嬷嬷带下去收拾
谢卫华回卧房,苏叶在外间做小皮鞋,两个孩子呼呼大睡,谢卫华喝两杯水,拿身衣服去净房,洗洗换了衣服,才坐到苏叶身边,一手揽上她的腰,说:“奶娘不容易找,没找到,我买两个小丫头帮你看孩子”
苏叶停下手中的活:“中午你吃饭了吗?多大的丫头?”
“在城里吃了才回,两个都是十二岁,五年活契,牙行刚从山里买出来的,一个是城南的山里,一个是城东山里,在牙行调教了五天。
我知道你不喜欢家里人太多,可是果园里那两家人管果园刚好,两个婆子管家务,这两个丫头在家里帮你照看孩子,你能宽松些,不用从早到晚围着孩子转”
这跟合同工差不多,只是孩子小了些,童工?这年代不存在的,以前自己三姐妹那个年纪已经很能干了,自己比她们还小时已是养家主力。
“活契月钱怎么算?”
“一般三百文一个月,每季两套衣服,至于休假,她们都是本县人,你决定吧”
从村里到县城,马车用半个时辰,牛车用一个多时辰,从县城再到她们自已家里,显然路上来回一天时间未必够,很多山村牛车都不通的,苏叶心里有数了。
“放心,这两人是娘仔细挑的,并跟她们说了我们也是山里农家,她们愿意来,回来之前娘带去找大夫把过脉,除了身体有些亏欠,没其它毛病”。
“这样省事”
“嗯”
谢云舒一醒来到外面看到爹爹,急匆匆跑去净房,一会,又急匆匆跑出来扑进谢卫华怀里:“爹爹”
谢卫华抽出纸帮她擦湿漉漉的小手:“这么急干嘛,爹又不会跑”
“爹不会跑,会走”
“爹今天下午不走了,陪你”
“太好了,去钓鱼”
“小宝贝想吃鱼了”
“娘做的鱼丸子”
“好,太阳斜一点我们钓鱼去,现在喝水”
小承熹醒后,四口到前院来,苏叶抱着小承熹打量站前面的两个丫头,说是十二岁,身形十岁还差不多,脸色腊黄,五官端正,两人瘦得像竹杆,跟十多年前逃难的他们一摸一样,衣服补丁摞补丁,却洗得很干净。
左边的圆脸,两眼明亮,鼻头是圆圆的肉鼻,两手垂下,手握着,叫吴大妮,右边是国字形脸,眼睛较小但很有神,叫赵三竹,婆婆挑的人不错。
苏叶打量几眼后,严肃着脸说:“我们家是农家,沒有太多规矩,但有三点决不能容忍的: 一,不得私下里伤害小孩。二,背主,不能把在谢家看到的事外泄,小事也不行。三,偷窃。”
两人抖着声音,结结巴巴地说:“奴婢记住了!”
苏叶缓和了声音说:“你们不用紧张,只要不范这三点,我就什么都好说”
她指着八仙桌上的两匹布料,一匹青色粗布,一匹白色棉布,说:“这布料够你们裁各两身内外衣,你们不会做就请张嬷嬷帮你们,下去吧,歇歇,明天开始干活”
两人福了福:“是,谢太太”,两人拿走布料后,苏叶想念婆婆了,婆婆在,这些不用她操心,掌家有什么好啊,烦人!
谢卫华抱起谢云舒:“钓鱼去!”
吴大妮和赵三竹抱着布匹回到张嬷嬷安排她们住的倒座房,进了屋里,关上门,吴大妮捂胸,说:“吓到我了,太太长得不吓人,却把我吓到了”
赵三竹心砰砰砰地跳得好快,好久才缓下来说,她坐来倒了两杯水喝后,说:“不怕,我们又不会犯事”
心里却想,艾玛,吓到不行,心跳从没这么快过,在她爹面前都沒这么怕,不过她们丫头住的地方真好,青砖瓦房,炕上帖的木板这么光滑,地上不知是什么,光溜溜的,比她以前睡的炕还干净!
只是看孩子照顾孩子,做做家务,自已应该沒问题,五年卖身银子只够大哥娶媳妇,二哥也快到娶妻年纪了,干三年二哥娶媳妇的银子就能挣到,东家太太是个好的,她们刚来第一天便给四身衣服的布料,只要自己不犯错,月银肯定不会被扣,赵三竹握着手暗想。
很多年后她特别庆幸在牙行里的那几天,听太多关于大户人家的各种麻烦事,在有人问她
们谁愿意去农村时,她和吴大妮马上答应,命运在那一刻改变
父女俩走后,苏叶想着晚上要做的饭菜,谢卫华应该能钓回几条鱼,鱼丸要做,谢卫华从城里买回的猪肚,下水张嬷嬷在卤了,天热主食还是凉面。
做饭还早着呢,苏叶抱儿子出南门,小家伙追着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就跑了一小会,出一身汗,衣服后背全湿了,苏叶抱他回来换衣服
小家伙换上干爽的衣服,坐地上凉席里,四周望望,没见到姐姐:“姐姐,姐姐”
苏叶倒水给他喝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20-240
坐一边:“姐姐和爹爹钓鱼鱼去了”
小家伙双手捧着竹杯喝完水,杯子递给她:“去,去”
苏叶放了杯子,躺下:“娘亲累了,走不动了”
小家伙歪了歪头,爬过来,小手搭上她前额,苏叶朝他笑了笑:“娘没生病,只是累了,小宝贝在家里玩具吧。”
小家伙看看她,又看看凉席另一面的玩具,站起来走过去,来回几次把玩具搬到她身边,倚着她玩起来。
苏叶闭眼眯了小会,就听儿子喊:“鱼,鱼”,苏叶心想父女俩这么快就回来了,坐起来,发现门口站着挺五个月肚子的苏果,推婴儿车的王柏钰在远一些,苏叶站起来:“快进来”。
王柏钰推车靠近门口,微笑着说:“二姐,果儿和仲文要来找你,我有事去找大哥,晚些时候我来接他们”
“你们二姐夫去钓鱼,晚上在我家吃饭”
“那太好了,二姐夫是钓鱼高手”苏果笑道。
王柏钰无奈看妻子,对苏叶说:“那今天我们一家晚餐就麻烦二姐了”
苏叶朝他摆摆手,上前几步把小外甥抱过来,给他脱了小鞋,放小承熹身边:“小仲文,跟弟弟一起玩”
刚满两岁的王仲文抬头,软软地说:“二姨妈好,谢谢二姨妈”,还好不是大姨妈,苏叶心想。
苏叶摸摸他头顶:“小仲文喜欢吃什么点心?”
王仲文眼神一亮:“鱼丸”
换拖鞋进来的苏果笑道:“他天天惦记你做的鱼丸”
小承熹抬头:“鱼丸”
苏果扑呲一笑,苏叶跟他说:“跟小姨打招呼,要说‘小姨好’”
小家伙朝苏果喊道:“小姨好”
苏果清脆应一声
站门外的王柏钰见没人理他了,妻儿看都没看他,摸摸鼻子朝外走去。
两小很快玩一块去,苏叶和苏果闲扯。
苏果两眼亮晶晶,说:“听说你提议建女子学堂和托儿所,二姐,我支持你”
“是啊,这几年族里荷包满满,也不做点实事”
苏果笑道:“怎么没做,学堂束脩都没收了”
“读书花费重头是文房四宝”
“免束脩已经很好了,相公说过:升米恩,斗米仇,不能把人的胃口养大”
“妹夫还跟你说这个啊”
苏果脸微红,嗯一声,又说:“二姐,我在前面看到两个小丫头,刚买的?”
“今天刚买回来,照看孩子”
“早该这样了,老二家孩子一出生,就有奶娘丫头侍候”
“我不愿意那样,你也别把孩子从早到晚由奶娘带”,奶娘带孩子一个弄不好,孩子还以为奶娘是亲娘
“当然不会”,苏果说
快摆桌吃饭时,苏景林差人来传消息,王柏钰在那边吃饭,用过晚饭再来接母子俩。
得知这消息,苏果反而高兴:“不来正好,管东管西,这个不能多吃那么也不能多吃”
苏叶:“炫耀的吧,继续”
苏果: 二姐总有本事把天聊死。
王仲文拿小勺吃饭,几口吃下一个鱼丸,眯起双眼,二姨妈做的就是好吃,面条也好好吃,看向小表姐和小表弟的小眼神充满羡慕。
苏果呵呵笑道:“看看仲文看云舒和承熹羡慕的小眼神,仲文啊,你来给二姨妈当儿子好不好?”
王仲文使劲摇头,才不要,二姨妈有时好吓人。
主人家的饭菜送到正房后,几个下人在厨房里摆饭吃饭,吴大妮和赵三竹看小桌上一盘炒肥肠,一条红烧鱼,咽咽水,战战兢兢地说:“这真是我们的饭菜?”
张嬷嬷和蔼笑着说:“平时是一个荤菜,今天你们来,太太给一条鱼加餐,欢迎你们,太太跟我说多做点饭,让你们吃饱,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东家和东家太太是好人,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第223章 第223章回来
次日一早,两个丫头穿上新衣服,到小院门外等候,苏叶起来锻炼看到她们,便让她们进去换上拖鞋,告诉她们怎么收拾外间、杂物房净房卫生,怎么擦地板。
两个孩子醒后,苏叶和谢云舒商量:“以后由大妮姐姐照顾你,帮你穿衣洗脸”。
谢云舒委屈巴巴,眼含着泪水:“娘你不要我了吗?”
苏叶给她擦眼泪,亲亲她,轻声道:“你记住了,娘永远不会不要你,只是娘照看你和弟弟看不过来,需要小姐姐带你去洗脸刷牙,喝水,听话”
谢云舒不回应,抽抽噎噎的,看上去好可怜,这是用沉默拒绝了,儿子也不让她们抱,苏叶无奈抱起儿子:“大宝贝别哭了,再哭就变丑了,走吧,去净房和弟弟一起洗脸刷牙”
苏叶让吴大妮跟着去净房,赵三竹收拾房间卫生。
谢云舒不哭了,不过还一抽一抽的,不让小姐姐给她洗脸,苏叶也不勉强她,这事得慢慢来,抱着儿子坐矮凳上看她刷牙,儿子的小牙也擦一擦,再给两人洗脸洗手。
回外间喝了水,谢云舒回复正常,眼晴却红红的。
两个丫头第一天上工,开头不顺利,脸上显忐忑,苏叶跟她们说:“孩子跟你们不熟悉,慢慢来,双方慢慢磨合。”
两个丫头松口气
苏叶听说苏景林的朋友还在,她家果园里养鸡养鹅,苏世伟也在果园里养鸡养鹅,她家有的,娘家都有
用过早饭,苏叶想了许久,叫张嬷嬷进冰窖里拿出约出三斤重的牛肉一块化冻后,用背带把儿子背后面,跟谢云舒说:“娘在厨房做好吃的肉酱,你在厨房门口玩”
谢云舒想了想:“好”
苏叶把牛肉锤成肉泥,做成松蘑牛肉酱,分出一半,让刚从外面回来的谢卫华送到娘家,她能帮的只有这些了
中午,吃的松蘑牛肉酱拌面,谢云舒吃饱了,不肯放下筷子,巴巴地看着谢卫华,太香了,还想吃!
苏叶看她一眼:“吃饱了不能再吃,实在很想吃,下午不吃点心,吃这个”
听娘亲这么说,谢云舒怏怏放下筷子,好想现在就是下午吃点心时间
苏家,谢卫华送肉酱过去时,午饭快做好了,肉酱晚上才拌面条吃,苏景林一友人说:
“面条还可以这么做,这面条也太好吃了,我原不怎么喜欢吃面条的”
“是啊,在老家吃的面条都是汤面,没这么吃的,这肉酱拌白米饭肯定好吃,苏兄,你这边能经常买到牛肉,太幸福!”
几天过去,两个孩子还是不愿意让两个丫头照顾,不过有了两人搞卫生和打下手,苏叶轻松了许多。
收麦前两天,谢卫辰带妻儿回来了,谢承瀚是个闹腾的主,一下马车就冲进院子就大叫:“我回来了”
听到这声音,和爹爹在堂屋里的谢云舒尖叫跑出去,苏叶让张嬷嬷接她炒菜,洗把手,出了厨房
马车停门口,赵晴脸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20-240
色有些红站一边,奶娘抱着谢云芙在旁边,谢卫辰和一丫头、家里另一个婆子在搬行李,苏叶从谢卫华怀里抱过儿子:“去帮忙,准备吃饭了”
谢卫辰和赵氏迎向两人:“大哥大嫂”
谢卫华:“行李搬回房就开饭”
苏叶朝赵晴说:“二弟妹生病了吗?脸这么红”
赵氏扯笑:“沒有,热到了”
“孩子也热到了吧,快进堂屋喝上两杯薄荷茶”
“谢大嫂”
“大伯娘,承熹弟弟”,和谢云舒亲香够了的谢承瀚过来叫他们,苏叶很喜欢这个虎头虎脑的侄子,苏叶伸出一只手摸他头顶:
“才过四个多月,小承瀚又长高这么多”。
谢承熹对这个堂哥很热情:“哥,哥”
面对大伯娘,谢承瀚显得有些害羞,红着脸说:“大伯娘,我的箭术提升了一点点”
“瀚儿真棒,快进堂屋喝薄荷水,瞧热得脸红通通的”
谢承瀚眼亮晶晶: 不,我脸不是热红的,是看到大伯娘激动红的,爹跟他讲了很多大伯娘的事迹,大伯娘,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人多了,家里热闹到不行,谢承瀚和谢云舒凑一起简直是刮噪,就连谢承熹都兴奋不己,摇摇摆摆跟谢承瀚身后,哥哥,哥哥地叫
用过午饭,午睡起来后,赵氏精神了许多,带着两个孩子到大房这
边,送谢云舒和谢承熹各两套衣裳
苏叶也把给谢承瀚做的凉皮鞋和谢云芙的小皮鞋拿出来送两人,谢承瀚穿上凉皮鞋高兴得不行,嘣上几回!终于不用穿那么热的布鞋
谢云芙拿着小皮鞋,喜欢到不行,
她娘说帮她拿着都不撒手
谢卫辰借农假回来放风的,他只忙了一天,麦子只收一天便全收回来,耕地、翻地、种玉米由照顾果园的两家男人来干。
回家就是好,好吃好喝,好悠闲!
谢云舒天天跟谢承瀚后面,苏叶还担心两人动不动打架,没想到两人竟然玩的很要好,丫头们跟着,谢云舒倒是不粘着苏叶了,跟两个丫头也慢慢熟悉起来,对她们的接近没那么抗拒了
进了六月,杏逐渐熟透,苏叶做的杏酱很受大家欢迎,两小孩天天爬树摘杏,赵晴摘能伸手摘到的杏子,看谢云舒像个男孩一样爬树,忍不住和苏叶说:“大嫂,云舒是个姑娘,那样真的好吗?”
苏叶笑了笑:“没事,农村的孩子都这样,这童趣被剥夺,不好!”
赵晴看看乖乖站一边女儿,想像她再大一点时跟儿子后面爬树的画面,打了个哆嗦,她爹虽是捕头,但她跟妹妹们从没爬过树。
农忙过后,送走谢卫辰一家时,谢云舒哭拉着谢承瀚不让他走,谢承瀚哭闹着不想走,被谢卫辰一喝斥,乖乖不闹了,哭着拉苏叶的手说:“大伯娘,我中秋节回来,别把我忘了”
苏叶心里好笑,抱着满脸泪水的谢云舒,模着他的头说:“承瀚这么可爱,大家都会想你的”
送走了谢卫辰四口,生活又平静下来这天一早,外面下着小雨,用过早饭,外间,两个丫头带着孩子玩
卧室里,苏叶把开幼儿学堂和女子学堂的条条框框记录下来,这么久了,苏景旭那边一点消息也没,她觉得那边没戏了。
大不了自己开,买下四亩荒地不过几两银子,两亩建幼儿学堂,分隔两半,一半收男童,一半收女童,两亩建女子学堂,地基四周建起教室,建平房便成,中间空地是活动地方,还省了建围墙。
苏叶把平面图画出来,标记,线条歪歪扭扭的,但能看清楚,苏叶粗略算了算这两个地方买下来,建好,装修好,二百两都用不上,嫁妆银只去一小点。
苏叶没什么野心,但她清楚知道,不管在古代和现代,部分女人活得艰难,她只想在自己能力有限的范围内,她愿意做一些对女子有益的事,就算只教她们认字也好
不急,谢卫华在忙河边小别墅的事。
这些弄好,苏叶想起来,两个丫头来满一个月了,想了想,收起记录纸张,写两张小纸条,拿两支家里最差的毛笔,装铜钱的两个荷包,到外间,和两个丫头说:
“你们两干活满一个月了,我想每个月的月银在月初发,上个月你们月中来的,这次发半个月的月银,下个月初发这个月的,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两人想一会,明白她所讲的话,同时说:“奴婢没意见”
苏叶:“还有一事,以后你们看孩子,在我身边,需要认字,从今天起我教你们认字,你们愿意吗?不愿意我也不强求”
“愿意!”,苏叶看两张激动的小脸,笑了笑,一人给一个荷包:“里面是一百六十文,多的十文是对你们的肯定,这一个月,你们干活从不熟悉到熟悉,称不上很好,但你们的干活态度和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听这些话,两人很感动,拿着荷包,两眼亮晶晶地看着苏叶,苏叶看她们脸上的表情,心里感叹自己变化之大,这种话自己居然会说。
把写她们名字的纸条毛笔给她们:“这是你们各自的名字,不仅要认自己的名,对方的也要认,等写会自己名字和对方名字,再学其它字,杂物房有光滑的木板,用毛笔蘸清水在木板上练子,我现在就教你们怎么拿笔”
苏叶教她们拿笔的姿势,便打发她们先回房放东西,午饭前再来即可。
两个丫头回倒座房的路上,走路轻飘飘的,心砰砰砰跳得很快,总觉全身哪里都涨涨的,整个人快暴炸的感觉。
认字啊,她们整个村只有村长认得几个字,做梦似的,回到两人房间,两人不约而同地掐自已大腿一把,呲,真疼!所以这是真的!两人露出梦幻的笑容。
想到装铜钱的荷包,更激动了,铜钱啊,就摸过一两回,荷包里铜钱是她们自己努力挣来的!
中午雨停,出大太阳,路面阳光一照,到孩子们午睡起来,路都干了,起来玩一会,苏叶带两个孩子跟两个丫头去果园摘杏。
这会杏快下完了,每棵树上只剩少量,只摘到两篮。
第224章 第224章
吴大妮和赵三竹麻利的把两篮杏子洗了,用小刀把杏核挖出,杏肉切小块,放干净木捅里,倒入白糖拌匀,盖上木桶盖子,提冰窖门口放着。
虽然这活做惯了,但倒白糖时两心还是抽抽的,这么贵的白糖!
一个月过去,两人外表变了些,脸肤色变白,头发黑了一点点,脸上有肉了。
次日早上,谢卫华出门后,苏叶把杏酱熬出来,稍凉后装两小罐,拿一个篮子装一小罐进去,再从冰窖里拿一小罐松蘑牛肉酱,冰窖外头货架上拿一小罐两天前做的虾仁莱脯,一起放篮子里。
让吴大妮提着篮子,带两个孩子到了苏景谦家院门外,院门大开,院右侧凉亭里五个小孩在练字,十三叔公坐前头,闭着眼。
苏华煦小胖子看见堂姑姑和云舒妹妹从门口进来,偷偷地瞄太爷爷一眼,看见太爷爷睁开眼睛扫过来,吓得手一抖,低下头。
苏叶见十三叔公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重生种田日常》220-240
监督孩子写字,把要跑向小胖子的谢云舒提溜回来,平平看她一眼,谢云舒乖乖不跑了,苏叶推着婴儿车向堂屋走去。
堂屋里就十三叔婆一人,十三叔婆对苏叶的来访很意外,这孩子不爱窜门是出了名的,相互打过招呼,苏叶把三小陶罐给十三叔婆,十三叔婆见两小罐是寻常东西,牛肉酱是老伴喜欢的,对方还是苏叶,爽快收下,苏叶说明来意:“我是来找景谦哥的,想请他帮个忙”
十三叔婆和蔼笑着说:“景谦他一早去府城了,后天才回来,你找他,事儿急吗?”
苏叶微笑:“不急,他什么时候有空再说”
十三叔婆看苏叶怀里安静的谢承熹,说:“景谦回来我会告诉他,你有事找他,小承熹真文静”
苏叶:“谢谢十三叔婆,有时候也很调皮,这是到了陌生地方,才这么安静”
十三叔婆安静坐着的谢云舒,笑开:“孩子教着真不错,听说小云舒特别虎,能这么安静坐着很不错”
谢云舒听到太婆婆夸她,朝老人家甜甜一笑
苏叶:人家说你虎的好不好,笑得这么甜
闲聊几句,苏叶便告辞离开了,凉亭那边不好过去打扰,没和十三叔公打招呼就走了
苏景林的朋友走了,苏叶没回家,直接去了娘家,谢云舒有表哥表姐一起玩,很兴奋,不愿回家,晚饭后谢卫华去接才回来
晚上,两个孩子睡了,苏叶个小碗,放入三小勺磨得非常细的绿豆粉,打入一个蛋清,加一勺蜂蜜,用竹片搅匀,给谢卫华脸上涂了,才涂上自己的脸
满二十岁之前,苏叶仗年纪小,对防晒保养皮肤并不上心,反正晒黑了,捂一冬天,皮肤又变白变细嫩。
满二十岁之后,苏叶开始注意皮肤保养,隔三天做一次绿豆粉蛋清蜂蜜面膜,去去老皮,在她影响下,苏卉和苏果也隔几天做一次,后又慢慢外传
谢卫华感觉到脸上皮肤蹦紧,这事做有三年了,他还不是很习惯,开始他是不愿意的,一个大男人保养什么皮肤,记得妻子说:
“我最喜欢你少年时青涩的模样,你现在一点少年感都没有了,再不注意皮肤,过不久你的脸皮和树皮一样粗糙怎么办,哎,大姐夫和旭哥的皮肤真好,都不显老”
当时他觉得委屈了,问妻子:“你喜欢白面书生?”
苏叶那时回答:“我喜欢脸嫩的”
从那之后谢卫华不再毫不顾忌的直晒太阳底下,也任由妻子隔几天给他做面膜,效果是明显的,皮肤变细腻,没那么黑了,昊哥说他变年青了,他可不敢说他有做面膜,说出来会被笑死
苏叶见谢卫华走神,推推他:“时间到了,去洗”
谢卫华把脸洗干净,摸上两把,皮肤滑上许多,苏叶也洗好了,和他说:“华哥,绿豆粉快没了,套驴磨玉米面时多磨点”
“不是才磨不少吗?”
“大嫂来拿走一些,现在大哥也在用,旭嫂子,昊嫂子大姐也来拿一些,说我们家的磨得够细”
“你是说她们的男人也用?”
“对啊,这有什么奇怪的”,谁不想年轻些,谁都不愿有粗糙的脸皮
谢卫华: 非常奇怪,周围的人变化太快让他惊诧,不过这事现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他不用担心将来被外人知道被笑话了。
谢卫华手揽上妻子腰肢:“大姐夫和大哥旭哥脸够白的了,再白像什么样”
“真酸,你和昊哥也有让他们羡慕的地方”
“羡慕我们什么?”
“体力好,好多女人嫉妒我和
昊嫂子”
谢卫华青筋突起,咬牙:“你们女人聚一起都聊些什么,以后别聚了”
“那你跟我说你们男人聚一块时聊些什么?”
谢卫华
三天后上午,苏景谦上门,苏叶让他坐竹林边石凳上:“你先坐,我回房拿点东西”,苏叶抱着儿子走了,赵三竹去沏茶,谢云舒歪着头看苏景谦:“表舅,华煦哥哥呢?”
苏景谦抱起小姑娘:“在家练写字”
谢云舒:“好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