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大唐双龙传(华夏一家 完)(1 / 2)
“绝无虚言。”
易华伟点点头,肯定道:“本座已命人在岭南、荆襄等地试种,成效显著。这第一批种子,以及详细的种植之法,便作为我送给巴盟,送给羌寨、巴人部落的第一份礼物。稍后,我会派遣精通此道的农师前来,亲自指导耕种。”
不等奉振和角罗风从这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易华伟又看向丝娜和范卓:
“丝娜首领,瑶家医术,尤其是草药之学,颇有独到之处。范帮主,川帮兄弟行走水道,风餐露宿,亦需良医好药。除了农师,我会陆续派遣一批兽医、药师、匠师入川。兽医,可帮助各族防治牲畜疫病,减少损失;药师,不仅带来中原医道,更愿与本地药师交流,共同钻研,提升医术,造福百姓;匠师,则擅长水利、筑路、改进工具,可助诸位兴修水利,改善交通,让货物更顺畅地流通。”
易华伟目光扫过四人,语气诚挚:“这些,都不是空话。人,已经在来的路上。他们带来的,是技术,是知识,是改善生活的实实在在的方法。天道盟欲与巴蜀共存共荣,这便是第一批诚意。不涉及权柄,不触及根本,只关乎民生福祉。诸位可以慢慢看,慢慢品,看我易华伟,是否口惠而实不至。”
这一手,彻底超出了奉振四人的预料!
他们预想过易华伟可能会许以高官厚禄,可能会划分利益范围,甚至可能以武力相胁,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易华伟拿出的第一份“礼物”,竟然是如此接地气,又如此直击他们软肋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医疗保障!
这比任何空洞的承诺都更有力量!粮食和健康,是生存的根本,是部落繁衍壮大的基石!易华伟此举,无异于雪中送炭,而且还表明这只是“第一批”诚意,是纯粹的利益给与,不附带任何条件。
丝娜看着那些种子,又看看易华伟,美眸中波光流转,之前所有的质疑,都基于权力博弈的冷酷逻辑,但易华伟此刻展现出的,却是一种超越了一般争霸者眼光的格局与务实。轻轻拿起一颗玉米种子,在指尖摩挲,低声道:“若此物真如盟主所言……那确实是天大的恩惠了。”
范卓也深吸一口气,朝着易华伟郑重抱拳:“盟主慷慨,范某……代川帮弟兄,谢过了!”
兽医、药师对经常在外奔波的川帮来说,同样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角罗风沉默良久,终于缓缓起身,朝着易华伟,第一次用一种近乎敬意的姿态,微微躬身:“盟主以诚相待,老朽……感佩。”
这简单的一句话,分量却极重,代表着他内心的壁垒,已经出现了显著的松动。
奉振更是激动得脸色通红,用力一拍大腿:“好!盟主,别的先不说,就冲您这手笔,这份真心为我等着想的心意,我奉振服了!巴盟定然全力配合农师、医师们的工作!”
易华伟坦然受了他们的感谢,微笑道:“诸位不必客气,这只是开始。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富足、强盛的巴蜀,而非一个贫瘠、动荡的巴蜀。我们的利益,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语气稍稍一转,虽然温和,却自然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当然,本座也希望,在我的人开展工作之时,巴盟、川帮,以及诸位的族人,能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与便利。本座不希望看到任何阳奉阴违,甚至暗中破坏的行为。毕竟,”
易华伟目光平静地扫过,虽未运功,却自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本座既能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好,也自然有能力,清除那些阻碍它变好的……不和谐因素。本座希望,我们永远是朋友,是共建者,而非……需要清理的障碍。”
这话说得云淡风轻,但结合地上尚未干涸的血迹,以及绾绾那安静却恐怖的存在,其分量不言而喻。
恩威并施,软硬兼施。
易华伟先以宏大理想和绝对实力震慑其心,再以关乎根本利益的切实好处动其情,最后又警告定其行。一套组合拳下来,彻底将奉振、角罗风、范卓、丝娜四人原本的立场打得动摇不已。
四人再次相视,眼中已没有了最初的抵触与尖锐质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带着期待、敬畏与慎重权衡的神色。
角罗风缓缓坐下,沉声道:“盟主放心,若真如盟主所言,此乃利民之举,老朽及巴人各部,必当鼎力支持。”
奉振和范卓也纷纷表态。
丝娜嫣然一笑,将那颗玉米种子小心放回木匣,眼波流转:“盟主都把路铺到我们家门口了,我们若是还不识趣,那也未免太不懂事了。丝娜代表瑶家,欢迎盟主派来的各位先生。”
易华伟满意地点点头,知道今日之会,目的已然达到。
“既如此,那便说定了。”
易华伟端起面前那碗早已凉透的咂酒,朗声道:“为了巴蜀的未来,为了诸位的族人,也为了我们共同的……华夏!”
奉振四人略一迟疑,也纷纷端起酒碗。
“为了未来!”
“为了族人!”
“为了华夏!”
“干!”
五只陶碗在空中轻轻相碰,发出沉闷的声响。
酒虽冷,意已通。
一场关乎巴蜀,乃至未来天下格局的隐秘联盟,就在这羌寨碉楼的密室之中,于恩威并施之下,初步达成了共识。而接下来的,便是用时间和行动,来验证这一切了。
………………
夜色如墨,月华如练。
告别了心思各异、但态度已然明显缓和的奉振等人,易华伟与绾绾离开碉楼,踏上了返回临时居所的山路。
喧嚣的寿宴早已散场,只余下零星的火把在远处的吊脚楼间闪烁,如同坠落的星辰。
整个云上寨仿佛一头匍匐在群山怀抱中的巨兽,在月光下沉沉睡去,唯有山风穿过林隙、掠过碉楼石壁时发出的呜咽,为这静谧的夜平添了几分苍凉与神秘。
两人并未循着来时岩桑引领的路径,而是选择了更为直接,却也更为险峻的一条山脊小道。
这条路,几乎是垂直上下,狭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一侧是深不见底、风声鹤唳的幽谷,另一侧则是陡峭湿滑、布满青苔的岩壁。寻常山民行走此路,也需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唯恐一失足成千古恨。
然而,易华伟与绾绾行走其间,却宛如闲庭信步。
山风拂来,衣袂飘飘,易华伟身上的青色衬衫却丝毫不显单薄,反而更衬得他身形挺拔。
脚下速度看似不快,但每一步踏出,都精准地落在岩石最稳固的受力点上,无论是松动的碎石,还是湿滑的苔藓,都无法让他身形有丝毫晃动。
绾绾赤着一双玉足,轻盈地跟在他身后半步之处。那双纤足完美得如同艺术品,踩在粗糙冰冷、棱角分明的山石上,却点尘不染,行动间更是悄无声息。
红色的衣裙在夜风中翩跹舞动,如同暗夜里绽放的一朵妖异之花。手中那丈许红绫不再摇曳,温顺地垂在她身侧,但绾绾周身那无形无质的天魔力场却自然流转,将偶尔从崖边滚落的细小石子无声无息地推开,确保前行之路毫无滞碍。
绾绾微微仰头,看着前方易华伟那并不宽阔,却仿佛能撑起整片天地的背影,妩媚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敬畏,有好奇,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