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大唐双龙传(对策)(1 / 2)
初冬时节的长安,已彻底褪去了秋日的爽朗,天空总是阴沉沉的,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城阙,带着凛冽寒意的北风不时呼啸着穿过宽阔的朱雀大街,卷起枯黄的落叶和尘土,给这座新生的帝都平添了几分肃杀与不安。
皇宫座落于长安城北,原是隋代的太极宫,李渊入主后略加修葺,便成了李唐的权力中枢。虽不及后世大明宫的宏伟壮丽,但殿宇重重,飞檐斗拱,依旧彰显着皇家的威严。只是这威严之下,却弥漫着一股难以驱散的焦虑。
甘露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着深秋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君臣之间的凝重气氛。
李渊身着常服,坐在御案之后,眉头紧锁,原本因称帝而焕发的容光,此刻被深深的忧虑所取代。太子李建成侍立在御案左侧,脸色同样沉重。而秦王李世民,则站在殿中悬挂的巨大军事地图前,手指无意识地在上面划过,目光锐利如鹰,紧紧盯着地图上那一片用刺目朱砂标注的区域——代表着急速扩张的天道盟势力范围。
除了李氏父子,殿内还有几位核心谋臣。刘文静面色憔悴,眼窝深陷,显然连日来的坏消息让他殚精竭虑。裴寂(石之轩)坐在下首一张紫檀木椅上,穿着一身深紫色朝服,掩去了几分往日的邪气,多了几分臣子的恭谨。他脸色略显苍白,气息似乎有些不稳,偶尔会以袖掩口,发出几声压抑的低咳,仿佛重伤未愈。只是那双低垂的眼眸深处,偶尔闪过的精光,才隐隐透露出这具躯壳内隐藏的绝非寻常人物。
此刻,殿内争论的焦点,正是刚刚传遍四方的消息——瓦岗李密,携其残部,在月前宣布加入天道盟!
“陛下!”
刘文静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率先开口,语气急促:“李密此举,于我大唐无异雪上加霜!瓦岗虽经童山之败,实力大损,但其根基犹在,李密本人亦是一代枭雄,在河南山东一带仍有不小的影响力。其投靠天道盟,不仅使得天道盟兵不血刃地接收了瓦岗残存的势力范围,更使得其兵锋直接威胁到我河东、乃至关中东部!如今,我大唐东面,已完全暴露在天道盟兵锋之下!”
李建成眉头拧得更紧,接口道:“更可恨的是,当初童山之战后,李密穷途末路,父皇曾不计前嫌,遣使招抚,许以高官厚禄。他却置之不理,转眼竟投了那来历不明的‘无名’!此等反复小人,着实可恨!”
李世民转过身,脸上没有太多愤慨,更多的是冷静的分析:“大哥,此时恼怒无益。李密是枭雄,枭雄择木而栖。他选择天道盟,只能说明,在他眼中,天道盟能给他的,比我李唐更多,或者说,天道盟的未来,比他预想中我李唐的未来,更为光明。”
顿了顿,李世民指向地图:“如今局势已然明朗。窦建德占据河北,厉兵秣马,对我幽州、并州虎视眈眈;王世充窃据洛阳,拥兵自重,扼守我东出咽喉。如今再加上整合了南方大部、又收服瓦岗,势力急剧膨胀的天道盟……我大唐,已陷入三面受敌之势!”
他深吸一口气,环顾众人,声音沉凝:“更要命的是,我军主力刚刚经历与刘武周的苦战,虽最终取胜,收复晋阳,但自身损耗亦是不小,将士疲敝,粮草消耗巨大,亟需休整。此时若任何一方大举来攻,我军都将陷入被动!”
刘文静补充道:“秦王所言极是。而且,据各地探报,天道盟在其控制区域内,推行一系列古怪政令,轻徭薄赋,整顿吏治,鼓励农耕商贸,竟引得大量流民携家带口前往投奔……此消彼长之下,其战争潜力,恐怕还在我等预估之上!”
殿内陷入一片沉闷。
李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感到一阵无力。称帝时的雄心壮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似乎有些摇摇欲坠。他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裴寂,问道:“裴监,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裴寂缓缓抬起头,掩口轻咳了两声,声音带着一丝虚弱,但语调却异常平稳:“陛下,太子,秦王,诸位大人。天道盟之势,确已大成。其盟主‘无名’……”
提到这个名字时,裴寂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复杂光芒,有忌惮,有屈辱,更有一丝冰冷的杀意,但很快便隐去。
“…手段通天,武功盖世,更兼麾下能人辈出,宋缺、祝玉妍,如今又添瓦岗……从正面击败他,已非易事。”
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裴寂继续道:“然而,正如秦王所言,枭雄择木而栖。李密能投天道盟,皆因天道盟展现出了足够的力量和‘前景’。若要破局,我大唐必须展现出更强硬的态度,更强大的实力,以及……更清晰的,足以吸引天下人的‘未来’。唯有在正面战场上,挫其锐气,方能扭转如今这被动局面,重新掌握主动权。只是……”
他又轻轻咳嗽了一下:“我军新疲,四境皆敌,如何调配兵力,选择首要打击目标,还需慎重啊。”
他这番话,看似老成持重,实则点出了关键——必须从军事上正面击败天道盟,才能有一线生机。他自己深知,那个名为“无名”的易华伟,实力是何等恐怖,连他与宁道奇都败得那般彻底……只是,这“正面击败”天道盟,谈何容易?可这话,他绝不能明说。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急促的通报声:“陛下,左光禄大夫李孝恭、长孙无忌求见!言有紧急军情禀报!”
李渊精神一振,立刻道:“快宣!”
殿门打开,带着一身风尘与寒意,李孝恭与长孙无忌快步走入殿内。两人皆是面色憔悴,眼带血丝,衣衫上甚至还沾染着未曾拍净的尘土,显然是一路疾驰,未曾好好休息。尤其是李孝恭,眉宇间那股宗室名将的傲气似乎都被磨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挫败感。
“臣李孝恭(长孙无忌),叩见陛下!”
二人拜倒在地。
“平身!”
李渊迫不及待地问道:“孝恭,无忌,巴蜀之行如何?解晖、范卓、巴盟那边,可愿与我大唐结盟?”
李孝恭与长孙无忌站起身,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苦涩。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躬身道:“启禀陛下,臣等……有负圣望,巴蜀之行……失败了。”
“什么?!”
李渊猛地从御案后站起,李建成也是失声惊呼,李世民虽未出声,但瞳孔骤然收缩,握紧了拳头。
刘文静急道:“失败了?为何?是解晖不肯?还是巴盟那边出了变故?”
李孝恭脸色难看地摇了摇头,声音干涩地开口:“陛下,并非解晖或巴盟断然拒绝,而是……而是事情出了我等预料之外的变故。”
回想起那晚在羌寨密室中的情景,尤其是那道如同鬼魅般出现的身影,喉咙不禁有些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