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缆镇语录 > 醉 鸡 旅 行 记(附录《章经》第十二举难劝修)

醉 鸡 旅 行 记(附录《章经》第十二举难劝修)(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逆境修天 鬼医透视在都市 神秘猎场 这个聊天群打开方式果然不对劲 诸天影视:从照顾战友遗孀开始 就打个篮球,却成了天选之子 这个明星在深山种田 NBA:只想打酱油,你让我夺冠 惹他干嘛?他技能全是禁咒啊! 太始玄尊

陈,还藏着呢!不是保质期拨8斳年吗?

叶长叹,吃得太早了,真可惜!

我是这么理解儒、释、道的:简单来,儒释道三家从本源上来看,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对于宇宙5

或世界真相的表述,这是它们的共同点,而它们的区别则在于面对这个真相时的态度之不同——道家,以老子为代表,隐晦地表达及描述了世界的真相,但他并不做直接揭示,同时,老子又是富于同情心的,所以他的假设读者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道德经》其实是君王之书,老子在书中对君王循循善诱、尊尊教诲:治大国若烹鲜、无为而治云云,总之,统治者越少动作越好。老子的最高理想是将社会组织结构重新回复到原始氏族时代:统治者无为而治,每个氏族成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老子学被世人认为是遁世的、消极的,甚至,这造成了后人不断对其进行刻意曲解,为圣人讳嘛。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则完全回避对于世界真相的表达,甚至连一丝隐晦的表达都没樱同样,孔子是富于爱心的,在经历了十三年的周游列国之后,孔子显然是对统治者普遍失望的,于是,他所设定的读者是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儒家之学自然也就成为了影响后世的君子之学,孔子希望士大夫们能够加强自身修养,善待百姓、爱惜民生,其最后的受益者当然还是百姓。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将社会的组织结构重新回到分封制下的国家初期:制礼做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孔子之学被后世认为是积极的、入世的,但或许只有孔子自己最清楚,那个看门饶那句“知其不可而为之”,才是对他最准确与中肯的评价。释家,以佛祖释迦摩尼为代表,通过弟子阿难的记录,留下了大量的经文,几乎完整而详实地描述了世界与宇宙的真相,但非常遗憾的是,他毕竟来自于梵语的翻译,是被经过了二度创作后的产物,经中的许多文字应该都偏离了佛祖的本义,因此,我们所能看到的佛经都成为了类似《智商测试考卷》的东西,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参悟出正确答案,这也是后世“禅宗”出现的根本原因。释迦摩尼当然是佛光普照,怹不仅完整描述了宇宙与世界的真相,也同时为世人留下了自救的方法,怹始终关注的是十方世界的芸芸众生,因此,佛教是唯一被社会底层广泛接受后才为统治阶层所认同的,怹首先代表的是占绝大多数人口的社会底层的利益,是直接面向社会底层进行宣教的思想体系。佛教的理想当然是普渡众生,用地藏王菩萨的大愿最能明:“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这其实与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6

是异曲同工的,如此大愿,非佛菩萨与圣人不可为也!

附录:《四十二章经》

本章主要讲述了

人生的各种艰难

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

心行平等难

……

常人都认为

这些困难是修道的障碍

却不知道

正因为人生的这很多艰难

成为我们修道的助缘

有艰难而不修道

则艰难更难去除

佛陀为让弟子培养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修道信念

故举出人有二十难事

以此劝诫弟子

迎难而进,精进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三国:开局就给曹操剧透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尸婆神 超级学霸:从低调控分开始! 春深日暖 超级怪兽工厂 正道潜龙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恰似寒光遇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