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110-120
第111章
天宁寺的禅院, 檀香袅袅。
聚福粮铺的东家金贵原本是大宋兴元府人,后来到了西夏兴庆府做买卖。在兴庆娶妻生子之后,在此落地生根, 成了西夏人。
西夏与南边朝廷开榷场时, 金贵也有幸去做了些小买卖。榷场被北地正义军拿下之后, 金贵就顺势来到了燕京。
后来兴庆归了大宋,金贵再次成为了大宋人。他的妻儿老小留在兴庆,他则两地来往, 大多时日留在了燕京做买卖。
金贵长得其貌不扬, 脸上永远挂着笑,待人和和气气,说话也不紧不慢, 颇令人心生好感。所选铺子的掌柜也如他那样,买卖就愈发红火,和气生财, 没多久, 他的铺子就做成了燕京城南数一数二的大粮铺。
金贵对着寒寂,脸上一如既往堆满了笑容,恭敬地道:“大师是出家人, 一心行善,只凭着这份气度, 在下就佩服不已。大师要买粮食布施, 照理来说, 聚福粮铺哪怕是不赚钱,也要支持一二。只不过, 唉!”
连着叹了两口气,金贵脸上的笑容依旧, 道:“大师,我们这些做买卖的,也着实有难处啊。”
其他粮食铺子的东家,跟着一起附和,通泰粮铺的东家郭泰看了金贵一眼,道:“大师要买这般多的粮食,我们就是想跟着大师尽份善心,也拿不出这般多的本钱啊!”
寒寂端坐在蒲团上,如他惯常见到信众那般,面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道:“贫僧不懂买卖,两位东家的意思,贫僧没能明白,两位东家但请直说无妨。”
金贵忙笑道:“大师过谦了。既然大师有令,在下就直言不讳了。郭东家说得对,咱们这些做买卖的,看似赚了几个大子,都是些辛苦钱不说,这钱到了手,还没听个响,又得重新投入到了本钱中去。大师短时日内要买如此多的粮食,在下斗胆说一句,就没几家敢接。这里面的关窍呢,在于去买粮得拿真金白银出来,咱们一下真拿不出这么多钱。大师你看,可能先给些定银?”
寒寂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真是隔行如隔山。金东家说得也有些道理,不若这样可好,诸位东家先陆续送些粮食来,熬了腊八节的粥。送到天宁寺的粮食,天宁寺会如数支付。其余的部分,天宁寺先付一成定银,待到粮食送到天宁寺之后,支付其余剩下的部分。”
金贵脸上的笑终于散了,他拧眉思索起来,片刻后脸上重新浮上笑容,道:“大师见谅,在下得回去好生想想,去筹措一下银钱,明日一早,就给大师答复。其余诸位东家意下如何,且随他们自己的意思。”
郭泰道:“在下也的回去考虑一二,看账上能否挪出钱来。”
其他东家皆如他们两人一样,要考虑之后再答复。
离开禅院,金贵袖着手,望着灰扑扑的天际,啧啧道:“瞧这天,估计又要下雪了。”
郭泰道:“可不是,下雪了冷得很,赶路更难了。”
随口寒暄了两句,拱手互相道别后,各自上了马车离去。
回到燕京城,金贵的马车七弯八绕,拐进了菊花胡同。他警惕四望,见四周无人,从后门进了一间不起眼的两进小院。
到了前院正屋,守在门口的小厮见到金贵前来,点头哈腰赶着上前见礼:“金东家来了,大家早到了,都在等着你呢。金东家里面请。”
金贵从荷包中,掏出一角金锞子扔了过去。小厮眉开眼笑接在手中,殷勤地上前打起了门帘。
金贵进屋,上前团团拱手见礼:“云侍郎,武将军,连将军,成郎中。”叫了一圈人,他看到上首坐着两个陌生的面孔,只偷瞄了眼,便低下了头。
成郎中成直乃是工部侍郎,与赵寰一起从金国杀回了燕京,后来入了工部当差。他开口招呼金贵坐,讥讽地道:“金东家可别叫我什么侍郎了,我这个侍郎,就一闲散官职,只怕不久之后,就会被罢官。”
云侍郎云照山是户部侍郎,他一听,脸色也不那么好,烦躁地道:“老成你就别抱怨了,我可是被一个女人压在了下面,呵呵,真是奇耻大辱!”
云照山的顶头上峰是郑氏,他本是进士出身,当年在开封时,就在户部当差。后来随着赵佶他们一并被掳到金国,投降金国之后,被完颜晟指定在了真定府为府尹。
赵寰收复真定之后,他随着大宋旧臣到了燕京,怀着雄心壮志准备大展拳脚。以为入不了中枢,至少也能成为一道一路的转运使,谁知,他只在户部领了侍郎的差使,分管着户帖之事。
成直也有满肚皮的的不满,甘岷山与他以前同在作匠监共事,加上姜五郎何良等人都被重用,他却只是小小的郎中。官职上比不上甘岷山不说,甘岷山还处处压制他,重要的差使,他从来领不到,只得了些修葺皇宫等闲差。
至于武将军等闲散将军,带着兵投靠赵寰,不但没捞到功劳,封爵光宗耀祖,手上的兵权也没了,只靠着俸禄过活。
想他们这群本是闲散汉子山贼出身之人,从来就自在惯了。当官之后,却还不如当闲汉自在,耍不了当官的威风,连欺负个百姓,看上哪家的民女想纳其为妾,都有被罢官的可能。
大家都心怀不满,云侍郎冷笑道:“赵氏身为女人,自会重用女人。而且她独断专横,我们在她手下,哪还有出路!”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抱怨起来。坐在最上首,年长些的男子终于抬了抬手,道:“且先说正事要紧。”
见男子发话,大家总算悻悻住了口。男子看向金贵,道:“金掌柜,你且说说看,先前与那寒寂所议之事。”
金贵将见寒寂的经过仔细道来,末了道:“我不敢私自做主,还得听各位的指示。”
男子面露疑惑,转头看向身边的同伴,道:“寒寂出自前辽萧氏,后来投奔了赵二十一娘,深受其信任,将天宁寺这块大肥肉给了他。天宁寺就算要向全燕京的百姓施粥,倒不至于拿不出钱来,我觉着这里面有诈,郦将军以为呢?”
云照山忙道:“韩相有所不知,天宁寺的收益,归到了户部去。至于归多少,我就不清楚了。天宁寺拿不出那般多的钱来,也属正常。”
金贵暗自震惊不已,姓韩的宰相,莫非是金国的韩企先!
韩企先生于燕京,前辽的进士。辽国灭亡之后,转投了金国,深受完颜宗弼的信任。
郦将军郦琼以前是相州宗泽大将军的部下,后来出任武泰军承宣使,率部众投靠刘豫后,任博州防御使。升为了骠骑将军。刘豫灭亡之后,投靠了完颜宗弼。
金贵没想到,韩企先与郦琼都亲自来了燕京。他转念一想,韩企先本是燕京人,对燕京再熟悉不过。郦琼是相州人,又曾是大宋武将,对开封以及相州等地都熟悉,说不定还能联络到旧同僚一起起事。
郦琼不懂天宁寺里的弯弯绕绕,道:“韩相做主就是。”
韩企山比较谨慎,沉吟了片刻,道:“那寒寂可不是寻常和尚,他出身不凡,又上战场打过仗。出家人本不应杀生,就凭着他杀人无数,如何也修不成正果。我很是怀疑,这背后,没那么简单。”
云照山撇嘴道:“这世道哪有几个正经和尚,寺庙都富得流油。赵二十一娘看得眼红,到处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110-120
查和尚尼姑道士的度牒。一旦查出来作假,全部按律处置,寺庙的田产,被她悉数收回。天宁寺可是耶律淳花了大价钱修成,寺庙的田产没了,寺里面的那些金佛法器都留着,在燕京的寺庙里,就属天宁寺香火最鼎盛。人去上香供奉的香火银,究竟有多少,这里面就是一笔烂账算不清楚。我估计那寒寂和尚,想要借着施粥将账目抹平了。”
韩企山一想也是,问道:“云侍郎,最近那赵二十一娘可有反常之处?”
云照山冷笑道:“赵十一娘今非昔比,身份矜贵了,外面天气冷,躲在宫里没有出去过。只在前些时日,带着一群皇子帝姬们,前呼后拥去天宁寺赏过一次梅。”
韩企山愣了刹那,喃喃道:“赏梅?”
成直插嘴道:“韩相放心,天宁寺以前也年年施粥做善事。那寒寂如今一心向佛,此前就闭关清修过无数次。我看呐,他也是念着自己杀戮过重,想要做些善事弥补。赵二十一娘虽然出门少,但她只要有空,就会带着一群小的出门,朝堂上下人人皆心知肚明,她是要在里面择储君。”
武将军咧嘴啧啧几声,不怀好意笑道:“可惜了,那赵二十一娘没了生养能力。不然呐,我倒不嫌弃她,与她生个亲生儿子出来,好继承这大片的江山。”
云照山很是轻蔑道:“武将军你真是不挑,清白的小娘子那般多,你也不嫌脏!”
武将军恼了,呛道:“好你个云照山,你自己被郑氏压着,以为人人都与你一样没出息!只要娘们儿上了我的床,看我不让她欲生欲死,哪还能由得她跟我叫板!”
屋内一众男人都心照不宣哄堂大笑,韩企山抬手道:“好了好了,闲话休说。金东家,你去与寒寂回话,答应了他的要求。但你要拖一拖,等到从大都运来的粮食过了韩州府时,再将消息放出去。”
金贵忙应了,韩企山又叮嘱了几句细节,末了问道:“其他粮商可能相信?”
“韩相放心,那郭泰家中本来有良田近百倾。这田亩吧,韩相估计也知道,有些拿不出来田契,结果燕京府一核实下来,他那百倾上好的田产,只余下了二十多倾。那些泥腿子分到了田地,嫌弃他家的租子收得高,不再赁他家的地种。郭泰总不能自己去耕地,地荒在那里,官府就得查了,还要如数交赋税。郭泰无奈之下,只能将良田卖给了官府。其余几家,许了他们做皇商的好处,定会尽心尽力。”
韩企山频频点头,笑道:“他们如何,都比不过金东家。说来,可不能再叫你金东家了,得叫你一声金国丈。”
金贵的小女儿生得如花似玉,刚过及笄之年,已经有无数的媒婆上门来做媒。
有天来了个大媒婆,悄悄告诉他,西夏的皇帝愿迎她女儿进宫为贵妃。
西夏皇帝李仁孝以前还是太子时,在兴庆府就名声远扬,不仅生得俊朗,而且聪慧过人,单单从人来看,也配得上他女儿。虽说西夏在大宋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但李仁孝毕竟是皇帝,哪是他这种商人能攀附得起。
北地看似厉害,想要一口吞掉西夏也难。以前大宋的知府任得敬将女儿献给了李乾顺,他当了西夏的权臣。若不是被赵寰杀了,估计任氏一族如今已经权倾朝野。
现在西夏与金交好,互相联手。北地南边有赵构,西北是西夏,北地是金,被包围在了其中,四面都是敌人。
北地的内部,也不是那么团结。赵寰重用娘子们,改了科举取士,各种变革巨大,与以前大宋的官制,规矩等等,完全变了样。
有些官员虽没明着反对,心里早就暗暗不满。他们在北地做官,想要捞好处,惠及子孙就难了。
好比是云照山,才疏学浅未得重用的成直,手上的兵权被削掉的武将军等武散官,就轻易被金国的细作买通了。
至于其他州府,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大宋以前的旧官吏,在新上锋的眼皮子底下有所收敛,为了钱财富贵,照样敢收受贿赂,放货物人进北地。
金贵知晓李仁孝封她女儿为贵妃,是为了要用他来做事。金贵以前在兴庆府,见过贵人们过的何种日子,他一个商人,连贵人家中的豪奴都惹不起。
想到那破天的富贵,金贵脸上的笑容更甚了,嘴上倒谦虚,忙拱手道:“不敢不敢,小女幸得皇上看中,封了她为贵妃,只小女尚未进宫,为时尚早,断不敢张扬。”
韩企山哈哈笑道:“此事是不宜声张,待此事之后,我再请金东家吃酒庆贺。”
其他人神色各异,纷纷向金贵道贺。郦琼,韩企先的例子就摆在眼前,投靠金国之后,不但成了宰相,大将军,还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想着这次之后,他们也能如这两人一样飞黄腾达,胸口滚烫,暗暗激动万分。
金贵等粮商,次日就去天宁寺回了寒寂,拐弯抹角同意了。双方定下了契约,寒寂支付了一成定金。
骡马拉着一车车的粮食,送进了天宁寺。
天宁寺施腊八粥的消息放出去,燕京城的百姓激动不已,早早就期盼这腊八这天早日到来。
韩州府下了几场雪,平坦的官道上,覆上了厚厚的一层。车马经过,留下深深的车辙。
骡马打着响鼻,不时呼哧喘气。领头的钱串子见了,朝四周警惕张望,除了来觅食的麻雀,到处都见不到人影。
已顺利过了韩州府关衙,已经将消息快马加鞭送到了燕京。多亏北地的吏治清明,只要拿着一道公验,后面官府既不会收税,也不会阻拦,能一路畅通无阻到燕京。
钱串子松了口气,吩咐道:“前面半里有座破庙,就在那里歇一歇再赶路。”
在破庙歇过之后,钱串子领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粮队,顺利朝燕京赶去。
过了顺州之后就是燕京了,钱串子望着前面的亭子,离顺州府就只有两里地的路程了,眼下天时已晚,进城歇息一晚,官道平坦,明日就能到达燕京城。
钱串子伸展着懒腰,愉快地吩咐了下去:“大家加把劲进城,明日到燕京交了差使,咱们吃香喝辣的,好生痛快一翻!”
众人接连赶路,早已疲惫不堪。听到钱串子的话,顿时欢呼怪叫起来:“钱老大,听说燕京城的小娘子身娇柔嫩,你可不要小气啊,一定得让我享享福!”
钱串子啜着牙花子,拍着胸脯豪气地应了:“这趟大买卖做下来,别说小娘子,就是帝姬公主也不在话下!”
众人听到钱串子这般说,不由得更来了劲,互相调笑着说了起来。
这时,从顺州府的方向来了一队官差,为首的推官虞卿不苟言笑,大声道:“查公验!”
通关度牒,户帖身份,纳赋税凭证,统统称为公验。
钱串子愣了下,按照规定,要进城时,城门守兵才会查他们的公验。他们都尚未进城,官府却出来查公验,他下意识心神不宁起来。
想要张口问,看到官差已经朝身后的骡车走了去,拿着佩刀喊道:“都下来,全部要检查核实,有无错漏之处。”
顺州府的推官虞卿无人不知,她是宰相虞允文的族妹,伯父虞祺亦为礼部尚书,为官清廉公正,只要犯了事,任谁去求情都无用,她只会秉公处理。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110-120
钱串子心七上八下,心道公正也好,只要老老实实,打发走虞卿这个冷面推官就是了。他赶紧掏出公验,双手递上前。
虞卿接过公验仔细看了,脸色沉了下去:“公验不对劲,你且随我进城去衙门走一遭,待查清楚之后,自会放你离开。”
钱串子一下慌了,忙道:“虞推官,这份公验我一路过来,从没有官府说有任何不对劲之处。虞推官,我们都是老实做买卖的人,你看这样可好,这城我也不进了,直接去燕京。让燕京更大的官来查如何?”
虞卿脸色不变,再次重复了先前的话,扬手道:“都带走!”
官差们一起上前,将赶车护卫的人,全部围着赶到了一起:“敢反抗,就是妨碍办案,就休怪我们不客气了。”
钱串子扎着手,面若死灰。他们要是反抗,官差人数虽不多,但他们还带着粮食,跑不远就会被抓到。
除非弃粮不顾。
丢失了粮食,他们这些人,都活不了。
钱串子哭丧着脸,跟着官差们离开。他回头看向一长串的粮食骡车还停在那里,顿时焦急地道:“虞推官,我们的车马,车马如何能停在这里?”
虞卿的脸色总算有了变化,扬起了笑容道:“有人会接替你赶走,别担心。”
钱串子莫名其妙,他想要问,被官差推搡了把,呵斥道:“快走!”
到了腊八这天,飘飞的小雪停了。天公作美,出起了明晃晃的太阳,天气晴好,万里无云。
头天晚上,寺庙前就架起了一长排大锅,僧众们忙着熬煮腊八粥。腊八粥里放了各种豆子与少许的糯米,陈米一起煮。虽比不上富贵人家的精贵,但胜在煮得软糯,又是天宁寺施粥,冲着这份福气,人人都想争着去吃一碗。
燕京城的百姓几乎倾巢而动,领粥的百姓实在太多,天宁寺立了规矩,每户人家凭着户帖,只能一人领上一小碗。
施粥从天不亮开始,到了下午时,排队领粥的百姓,还排着长队。
一旁的道上,骡马不断拉着粮食,送进寺庙里。
领粥的队伍中,不知是谁起头说道:“天宁寺买了这般多的粮食,咱们再去买的话,岂不是买不到了?”
“咦,你说得对,粮食铺子一直称缺粮,粮食见天的涨价。天宁寺买这般多的粮食,估计得将粮食铺子都买空。”
“全燕京的百姓,今日大半都来天宁寺领腊八粥了,光一人一碗,哎哟,我算学不好,可算不过来,究竟要用多少粮食。”
“先前我来天宁寺的时候,路过粮食铺子,见到平时卯时末就要开张的铺子,还大门紧闭,可是铺子要关张了?”
“没粮食卖了可不得关张。”
“我家二舅舅昨日去买了,铺子的伙计说,从明日起,铺子的米面都要涨价,一石米得要五贯钱。当时我二舅舅没搭理伙计。五贯钱!亏得伙计说得出口,可是足足长了近两倍!”
“照我看呐,伙计没说谎,五贯钱算甚,没了粮食,你手上捏着再多的金钱也没用!”
领粥的队伍中吵嚷了起来,有那心急的,粥也顾不得领了,捧着碗忙不迭朝家中赶去。
燕京城的粮食铺子,关张了大半。其余小粮铺,粮食被一抢而空,粮价隔着时辰涨,最后足足到了六贯一石。
太平日久的燕京城,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百姓们恐慌不安,又怨气横生。
天公不作美,天欲让人亡。晴了两日后,又下起了雪,冷得人骨头缝都疼。
闲汉混混们叫嚣着饿,将聚福粮食铺的大门砸开,冲进去抢了一通。
聚福粮食铺虽没几颗粮食,闲汉混混们还是很满足,随手将隔壁的铺子也砸了,进去一通乱抢。
有其他不安分之人有样学样,趁乱走出了家门。
“做买卖的都为富不仁!抢啊,抢了他们我们就有饭吃了!”
“没了粮食,买不起柴禾,这是要人死啊!”
“死了总要拼一拼!”
闲汉混混们叫嚣着,到处打砸,燕京城到处混乱不堪。
快到过年,往年家家户户忙着洒扫,置办年货,赏雪请吃酒,今年却风声鹤唳。
只有铺子门前披红挂绿的彩楼,偶尔散落在街头的对子,能看到些新年的影子。
有从开封府来到燕京的百姓,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金人兵临城下时,城内缺衣少食的恐慌。
韩企山的马车,停在燕京最繁华的御街口。从车窗往外看去,街两旁平时最热闹的铺子,十铺关了九铺。
府衙的差役不顾严寒,忙得焦头烂额,试图稳住局势,四下驱赶伺机而动的混混闲汉们。
韩企山脸上缓缓浮现出得意的笑容,赵寰如今还没甚动静。她只怕早就乱了阵脚,听到外面乱了,想起当年开封府的惨状,躲在宫里不敢露面。
没粮没柴禾,同以前赵佶一样,别说百姓,朝堂上的那群官员,就得先将她生吞活剐了。
真是女人当不得大用,她以为自己拉拢女人,学了点王安石的变革,就能稳定江山,让天下海晏河清。
她祖宗宋太.祖活过来都没用,何况她一届女流之辈!
韩企山不由得又感叹,赵寰还是有点本事,掌个一家一族的中馈,甚至掌管后宫都能胜任。
至于天下江山,始终是男人的天下。哪怕是武氏身为异数,能登基为帝,都是靠着男人。
韩企山抚着胡须,看着街头的凄清,哈哈笑了起来。
突然,里面身着官服,外面套着风帽的燕京府尹与推官骑在马上,冒着风雪来到了街头。
韩企山眼睛倏地睁大,脸上的笑容更甚。
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赵圆珠,陈艳。
仪福帝姬赵圆珠,起初被完颜宗望占去,完颜宗望死后,完颜亶将她赐给了完颜宗弼。生了个儿子后,完颜宗弼抬了她为次妇,即地位次于正妻的夫人。
陈艳本是宫女,生得娇艳动人,完颜宗弼将她纳为了妾室。
完颜宗弼南下攻打大宋,两人跟着赵寰一起跑了。完颜宗弼咽不下这口气,将她们两人恨得牙痒痒。
这次完颜宗弼给韩企山下了令,让他将其两人捉回去,不行就杀了。
韩企山盯着两人,暗中观察着周围的情形,他正欲下令,沉闷的马蹄声响起。
从燕京皇宫的方向,一群骑在马上的精兵,身着玄衫,浑身上下散发着比天气还冷的寒意,疾驰而来。
韩企山脑子嗡地一声,神色大变。
赵寰的亲卫队来了!
第112章
赵寰的亲卫不同于以前, 由一些权贵子弟充当的禁军班值,全是身经百战,从战场厮杀活下来的兵丁。且只听令于她, 无论是中书省还是枢密院, 都无权插手过问。
平时亲卫队极少出动, 一旦看到他们整装出现,定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110-120
糟糕!
韩企山心陡然提到了嗓子眼,深感不妙, 连声吩咐道:“出城, 出城!”
随从忙驾驶着马车,调转头绕过御街,朝城门驶去。
车轮轧在青石地上, 发出沉闷的哐当声。但韩企山的耳边,却仿佛盈满从四面八方涌来,好似踏在了心上的马蹄声。
天气冷, 加之混乱, 街头巷尾空无人影。马车行驶了一段路,韩企山后知后觉发现,周围出现的百姓, 好似渐渐多了起来。他怔忪片刻,将车窗打开一条缝, 偷偷朝外打探。
裹着厚衣衫的百姓, 急迫又满含着欣喜, 朝铺子跑去。
韩企山脑中乱糟糟,无论如何都理不清, 他干脆打开了车窗,被外面的寒气扑面一吹, 方勉强清醒了些。
不对劲,很不对劲!
韩企山感到疑惑重重,扭头回望,看到百姓们奔到了杂货铺子,茶楼,甚至酒楼前排起了队。
“停车!”韩企山急忙叫了声,吩咐随从道:“你速速去打听一下,看他们在作甚。”
随从忙小跑着去了离得近的杂货铺子,拉着个汉子问了几句,很快就跑了回来,低声禀报道:“相爷,他们是去买粮,燕京衙门放粮,粮价降了下来,只卖一石两贯五百钱。”
韩企山震惊不已,云照山曾信誓旦旦说过,燕京缺粮,常平仓几乎都空了。
大的粮食铺子,存粮送进了天宁寺,余下来的粮食,与小粮食铺子的粮食一起,早已被百姓哄抢一空。
燕京衙门哪来的粮食平粜粮价?
随从看到远处出现的亲卫,着急地道:“亲卫队来了,相爷,我们得赶紧离开燕京城。”
亲卫骑在马上,远远就能感到他们身上的杀气。韩企山不由得咽了口口水,忙点了下头。随从驾着马车,一路不停驶向了东城门。
隔着几丈远,随从看到城门口身着戊装,手持苗刀的兵丁,他赶紧拉了缰绳,惊慌失措道:“相爷,城门换了守卫,是京畿营的骑兵营!”
武将军了解些北地的兵丁布防,与以前不同,燕京虽算是北地的京畿,周边未布重兵把守,京畿营的兵丁并不多。
但北地的骑兵营,每个兵丁除了配备四匹战马,手上的苗刀,足以令人闻风丧胆!
韩企山心凉了大半截,他不受控制靠在椅背上,不断喘息,半晌后,咬牙切齿道:“我就不信了!去西城门!”
西城门乃是送柴禾,各种货物进出的城门。平时只有城里的穷苦百姓,会从此地进出。
随从驾着马车一路疾奔向西城门,韩企山顾不得寒冷,从车窗缝偷偷朝外面打量。
城西与城东一样,百姓都出了门,围在了铺子门前买粮。
尚未到城门口,随从的马车就被保甲远远挥手拦住了,保甲大声道:“回去,西城门要进粮食,今日不开!”
马车里的韩企山,死死盯着外面一辆辆骡车经过,车轮吱嘎,在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辙。
韩企山心彻底凉了,面色惨白如纸。
只无论如何,韩企山都想不明白,赵寰究竟哪来的粮食?
“去御街!”韩企山眼睛赤红,冲着随从下令。他不甘心,绝不甘心就这般输了!
随从得令,连忙驾车驶向了御街。御街的铺子开了约莫九成,每家门口都人头攒动。
韩企山下了马车,裹紧大氅上前,混在了茶楼铺子前的百姓中,向一个老汉搭讪问道:“茶楼今日可是又在斗茶了,怎地这般热闹?”
老汉奇怪看了他一眼,道:“你先前没听见赵府尹的话?茶楼今儿不斗茶,城里的铺子,都先借用出来,向周围的百姓卖粮。”
韩企山勉强含糊敷衍了句,“先前燕京还缺粮,怎地一下就有粮食了?”
老汉并不在乎韩企山的敷衍,眉飞色舞道:“哎哟,老汉看你呐,定是那贵人,在宅子里不出门,错过了先前的热闹。”
一旁排队的百姓争着道:“燕京如何能缺粮,都是那黑了心肝的粮铺东家想要赚大钱,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
“你可就不懂了,粮铺东家哪来这般大的胆子,背后肯定有人指使,见不得燕京好,想要燕京乱起来。”
“可不是,定是金贼西夏贼在背后捣鬼!当年开封府那一劫,哎哟,我只一想都害怕,要是被他们得逞了,燕京城又会像是开封一样,又得卖人肉了。”
“丧尽天良,赚的断子绝孙钱,定会不得好死!”
百姓们愤怒咒骂,韩企山听了半天,也没听出粮食从何而来。他心中焦急不已,实在听不下去,赶紧去别处打听。
经过聚福粮食铺,韩企山脚步微顿,侧头看去。铺子大门虚掩着,里面官袍一角闪过,他瞳孔猛地一缩。
赵圆珠!
韩企山慌忙垂下头,顾不得打听了,急匆匆离开,上了马车吩咐道:“回菊花胡同!”
随从驾车到了菊花胡同,在周围行驶了几圈,见无异样才进了宅子。
韩企山回到暖和的屋子,他跌坐在暖炕上,先长长松了口气,接着急声吩咐道:“你去打听一下,郦将军他们情形如何了。”
随从连忙转身出去,没一会就领着郦琼进了屋。韩企山蹭一下冲到门边,朝外四下张望,回转头厉声斥责道:“你如何来了,外面多危险,要是被发现了,你我都得死!”
郦琼也满脸晦气,他性子本就不好,当即梗着脖子反驳道:“我如何不能来,相爷可是信誓旦旦,在王爷面前拍下胸脯保证,说是此计万无一失。如今呢,亏得闹出天大的阵仗,赵圆珠那娘们儿拿着锣,哐当当在街头一敲,说是让燕京城的百姓都不要慌张,燕京所有的铺子都卖粮,断缺不了粮食,百姓一下就被稳住了。相爷指使的那些闲汉混混,全部被亲卫抓了个一干二净!”
韩企山肩膀一下塌下来,踉跄走到暖炕边,一屁股跌坐下去,百思不得其解,自言自语道:“可赵二十一娘,究竟从何处来的粮食?”
郦琼冷声道:“何处来的粮食,相爷难道没听见,赵圆珠那娘门儿说了,从直沽送来的粮食。赵二十一娘的狗腿子尚富贵,说是从高丽海贸运回来的粮食,亲自从直沽押送到了燕京,如今百姓都买到了口粮,欢天喜地回了家。街头铺子都开了,张灯结彩热闹得很,铺子东家说是为了答谢燕京城的百姓,图个喜气,年货都便宜卖。百姓挤了钱出来,多少都买了些回去好过年。”
除了粮铺,其他铺子都帮着卖粮,既能快速平息混乱,免得让百姓在寒风中苦等,顺便还能带动铺子积压的年货,重现繁荣。
韩企山跟疯了般,一个劲叫嚷道:“不对,金贵说过,尚富贵早就不沾手粮食买卖了,一直守在直沽的港口做海贸。燕京的常平仓没粮食,直沽更没粮食!”
郦琼瞥了一眼韩企山,嘲讽地道:“我亲眼看到铺子里卖的米面杂粮,难道还有假?铺子东家说,他们本不做粮食买卖,只帮着衙门方便百姓,拿的粮食不多。大家互相体谅一下,每人都少买一些,留些给后面排队的人。反正粮食铺子不缺粮,吃完了再买就是。铺子规定,每个百姓
【请收藏本站q.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110-120
只能买一斤口粮。家中还有粮食的,就先回家去,过两日再去粮食铺子买。”
韩企山混沌不堪的脑子中,终于闪现了一丝清明,他猛地抬起头,唤来随从问道:“钱串子呢?钱串子为何还没到燕京?”
随从结结巴巴,答不出个所以然。郦琼莫名其妙看着韩企山,道:“照着日子算,钱串子昨日就该到燕京了。毕竟下雪的天气,路上不好走,迟上一两日也正常。”
韩企山绝望地闭上眼,手握成拳,猛地捶向暖炕。
郦琼被韩企山吓了一跳,见他满脸绝望,一下也明白了过来,颤声问道:“相爷,你的意思可是钱串子出事了?”
韩企山缓缓睁开眼,原本精明的双眸里,一片晦暗:“直沽没粮食,尚富贵更没出海。北地那几艘海船,你没听成直说,赵二十一娘将海船交给了甘岷山,将船拆开肢解了,北地要自己造船。”
他眼前闪过先前看到的骡车,晦涩地道:“那些骡车拉着麻袋装的粮食招摇过市,是做给百姓看,安稳百姓的心。麻袋里面装着的,定是些沙子泥土罢了。”
郦琼听得糊涂了,不解道:“既然北地没有粮食,赵二十一娘是在虚张声势,那等到百姓家中存粮吃完了,去粮铺一买,不就得漏了馅?”
韩企山半晌都没说话,他枯坐在那里,看上去一下老了十年。
郦琼等得急了,差点没跳起来时,韩企山终于开了口:“钱串子送来的粮食。”
对啊!还有钱串子送来的粮食。
按照原来的计划,在金国到处筹措的粮食,准备在将燕京搅得大乱,赵寰孤立无援。金兵伺机出动,趁机夺回燕京,卖粮大赚一笔,还能顺道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郦琼终于也明白了过来,失声道:“出力出钱出粮,亲自送了上门,北地等于是坐享其成,白白得了这么多粮食!”
韩企山如石像般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郦琼慌乱不已,喋喋不休道:“燕京不能留了,得赶紧走,赶紧走。趁着韩州官衙那边的关系还在,从韩州回大都去。赵二十一心狠手辣,要是被她抓住,还不得被活剐了!”
想到杜充的惨状,郦琼头皮发麻,猛然停下脚步,盯着韩企山,眼含希冀道:“相爷,你曾说赵二十一娘不过女流之辈,妇人眼皮子浅,此事肯定是碰了巧,背后定是有高人主使。说不定是那寒寂和尚,对,寒寂姓萧,肯定是他。既便不是他,也是张浚他们!”
韩企山慢慢抬眼看向郦琼,道:“谁能指使得动亲卫队,调得动京畿的骑兵营?”
郦琼呆在了那里,心怀侥幸道:“要不就是云照山他们出卖了我们,还有那西夏也不可信,将我们拿出去卖了换好处,求得北地答应西夏俯首称臣。”
韩企山摇头,苦笑着道:“从赵二十一娘去天宁寺赏梅起,这件事就暴露了。”
饶是郦琼身经百战,此时都吓得六神无主,语无伦次道:“那我们眼下该怎么办?走!我们得快些逃走!”
空荡荡的街头,他的马车来回奔走,安然无恙回到了菊花胡同,从头到尾无人阻拦。
韩企山吭哧吭哧笑了起来,笑得涕泪横流。可怜他一生自负厉害,能将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完颜氏都得待他毕恭毕敬。
到头来,他却输于了妇人之手,她看着他跟那跳梁小丑般,东奔西顾。
“走不了啦。”韩企山面若死灰,倒在暖炕头上,哑着嗓子喃喃道:“走不了啦,早就走不了啦!”
郦琼不信邪,也不管韩企山了,抬腿朝门外奔去。
奔到大门前站定,郦琼拼命稳住神后,方拉开了大门。
门外,闪着寒光的箭弩对准了他。
皇宫大殿内。
寒寂坐在杌子上,守着红泥小炉。炉子上煮着茶,他将手放在炉边取暖,不时翻动烤着的栗子,嘀咕抱怨道:“你这大殿太冷了,怎地不多放几个熏炉,真是小气!”
赵寰却无事人样,坐在案桌后翻看着公文,头也不抬地道:“饱暖思□□。”
寒寂差点没被口水呛住,斜乜着赵寰念了句阿弥陀佛。
赵寰白了他一眼,道:“我是在说云照山成直他们。”
寒寂瞪了她一眼,道:“那云照山才疏学浅,偏生心高气傲。还有那成直,心胸狭窄,以为甘岷山处处排挤他。甘岷山求贤若渴,他要真厉害,哪能没出头之日。唉,好不容易从大都逃回来,过回了人的日子,就开始生事了,真是令人不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