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 / 2)
“只是专业性上差了点......”
顾清诗笑了笑,“教授爷爷是专业做这行的,但我们这只是个游戏呀。”
老教授当然也知道这话自己说的不太对,但王院长在旁边看着呢,他可是立下军令状要把创新教学模式做出来,人老王就在旁边看着吃茶呢。
老教授提起茶壶,正要倒茶水,茶壶提到半空,不见一滴落下。
王院长一愣,放下茶杯,不好意思的笑笑。
“小萌,过来帮老教授泡下茶。”
李小萌赶紧跑过去泡茶。
茶泡好了,她看着茶壶腾起的热气精神恍惚。不是,怎么好像这间屋子里只有自己是外人?
.......
.......
顾清诗听老教授说完“创新教学模式”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您想要做个专业版的《维多利亚》供学生来学习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对吗?”
顾清诗明白了老教授指名想要见她的原因。
想开发游戏的专业版本,必须要有她这个工作室的老板答应才行。
郑老教授也想过直接网络邮件发过去,双方签个合同就完了。但思来想去,这事不太行。
因为:学院这边没钱。
老教授从从事互联网的朋友那里反复打听,大致确认了《维多利亚》这种层次的游戏开发成本。
起步三四百万,上至两三千万。
这对他们学院来说,这成本可太高了。即便打个对折,价格也不合适。
而且就算他们有钱想买,人家也不见得愿意做。有那个功夫,开发个新游戏赚的不是更多?谁来你赚一个开发周期的成本价?
所以老教授请顾清诗来到学校的目的很简单。
1.晓之以理,劝导合作。
2.动之以情,当面议价。
没明说,但老教授的心思很简单。实在不行,那也和人见过一面,吃了顿便饭,也算是结识了一位青年才俊,买卖不成仁义在嘛。
顾清诗想了想,没有说答应或拒绝,而是先问到:“教授,《维多利亚》不管做的再怎么专业,这也是一款游戏,也必然会有很多问题。这种游戏真的适合教学吗?”
老教授见到顾清诗隐隐约约有拒绝的意思,恳切地说道:“当然不是放在正课里面。主要还是拿来给学生练手,来理解一些理论。就比如市场的供求,这些说起来是比较抽象的,大多数学生在实习前也很难实际地运用这些知识。但现在能在游戏里看到市场的供求波动了,这就是很好的教学。”
“现在学校里还有不少学生的思维停在高中,死读书,读死书。理论背的滚瓜烂熟,但一用起来却麻爪。我想的就是能不能利用游戏这个渠道来改善一下这种状况。”
老教授说得十分诚恳,拿起茶壶给顾清诗倒了一杯茶。
顾清诗端起茶杯,浅浅地抿了一口。
“如果我们接下,教授您这边预计的开发经费是多少呢?”
也是,拿什么理想和抱负这种空空的东西打动人,怎么可能!
“我这老头子就不糊弄小清诗你了。学院批下来的创新教学模式的经费只有五十万。”
老教授略显尴尬。
五十万,用来开发游戏,多少是寒酸了点。
见顾清诗不说话,老教授有些失望。
顾清诗放下茶杯。
“这个活,我们繁星接了。”
第28章 【NGI:太好玩了】
老教授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但有前提,首先,贵方必须要提供几位在宏观经济学或者其他和相关领域上有些建树的先生作为我们的顾问。我们工作室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有些问题还需要您这样的专家来解答。”
这个提议很合理,而且顾清诗选择退让一步给足了老教授和学院面子。
老教授看了眼王院长。
王院长点点头。
“没问题,老头子我身先士卒做个表率。”
得到答复,顾清诗松了口气。
“其次,我们我们希望与贵方展开深度的合作,需要贵方的学生来作为辅助,劳务合同和工资福利待遇与正式工相同。”顾清诗给李小萌使了个眼色。
李小萌赶紧跑过来,嘀嘀咕咕地和顾清诗说了几句,把名单交给王院长。
这几位其实就是被李小萌压榨的苦逼实习生。
顾清诗自觉自己也不是什么恶魔,当初没钱的时候只能压榨,现在怎么说也要补偿一下人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