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1 / 2)
顾清诗逃也似地跑出教学楼,坐上夏音的车。
“这几天玩够了没?差不多就得了,还有半年多就高考了。”
“没呢,还有个专业版本等着开发,以及办公场地也要租,这事我可当不了甩手掌柜。”
“啊?”
夏音带着浓浓的疑惑,“不是,你这几天到底在干嘛呀?”
“开发游戏呗,赚大钱呢。我现在也是身家快千万的人了,对我放尊重点嗷~”
“当初你不是在说着玩啊?”
夏音震惊了。
当初顾清诗说自己在主持游戏工作室开发游戏,她完全是当笑话听的。而且她这几天忙着工作,也没关注侄女在干嘛。
“谁跟你说着玩呀,我这种身家千万的会和你开玩笑?”
夏音看顾清诗嘻嘻笑着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这种小笨蛋也能开发游戏挣几千万?
笑死个人,那她都能做空美利坚了!
“去你的,你要是身家千万我当你侄女。”
第32章 【新游戏和林编辑】
十一月底,游戏的首月销量早已公布出来,这些钱钱也途径NGI平台转到了繁星工作室的对公账户上。
安妍那边给税务局报了税,剩下的钱也就由顾清诗全权支配了。
现在账户上差不多是2200万。
拿到钱,顾清诗第一时间先把从银行借来的五万块给还上。
银行那边也很痛快,签了份合同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剩下的钱一部分要用于《维多利亚》专业版本的开发。
另一部分则是要用来扩张工作室。
她们人太少了。
即便是是在这个AI技术大量取缔人工的时代,五个人的工作室也未免规模可怜。
顾清诗预计着至少要把工作室的规模扩张到30人,才能同时兼顾开发维多利亚专业版和新游戏。
是的,顾清诗已经在打新游戏的思路了。
因为——钱真的多的花不完!
NGI平台《维多利亚》将会持续几个月的持续收入暂且不说,现在海外版还没有发售呢!
在NGI平台上,已经能看到不少“we need English”之类外语玩家发言。
不过《维多利亚》的文本量的确不小,虽然AI翻译能省去不少人工,但毕竟是要做多国语言的适配,安妍那边正在找专业的翻译工作者外包。
外语玩家想要玩到母语版本的《维多利亚》,至少还要半个月。
半个月后,必然要再次迎来一波销量的小高潮。
她这种低欲望的死宅废姬,消费大头全在电子产品和游戏漫画之类的娱乐产品上,一年的消费顶破天七八万,那剩下的钱拿来干什么呀?
存着?
开什么玩笑,银行的利率跑得过贬值吗?
投资基金证券,那顾清诗这种保守党顶多拿出积蓄的5%。而且基金股票这种东西,她这几千万投进去都不一定能溅起多少浪花,她对金融市场实在无感。
比起这个还不如搞点实体产业呢......
那还能干什么?
也就只剩下投资点新产业,继续扩大规模搞游戏了。
新游戏的选题上,顾清诗还没有确定下来。
这次可不是无本买卖,在进行资金投入前做好市场调研实在有必要。
事实上,顾清诗也有在做。
现在国内的PC端市场环境十分类似于08年-14年这段时间,曾经一度兴起的买断制游戏如今走向没落,免费制网游热度正高占据市场主流。
但在移动端上发展的速度十分快的。因为许多题材受到网站政策的限制,以“人物”和“数值”为核心的氪金游戏发展迅猛,已经有了20年的态势。
顾清诗也想过做氪金手游或者网游来着,但问题是:
这行门槛太高,繁星进不去......
这个门槛倒不是说技术上的门槛,而是市场竞争的门槛。
众所周知,一个网游玩家,尤其是一个二游玩家,他的消费能力和娱乐时间大多是有限的。
如果一个玩家每天用30分钟玩《明日方舟》,30分钟玩《原神》,30分钟玩《战双》,同时后面还要上线FGO、星穹铁道、蔚蓝档案、1999.......
那请问,一个新晋的手游厂商,要拿什么和以上游戏来竞争玩家的有限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