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军工科技 > 四千一百九十九章 持续产出尖端技术的‘创新引擎’

四千一百九十九章 持续产出尖端技术的‘创新引擎’(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三国:被逼吃下霸王餐,曹操还求我出山 四合院:从成为傻柱开始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把贫困山村打造成旅游胜地 海贼里的二次元系统 洪荒:此刻,离截教覆灭还有三天! 太初有魔于道先 帝王聊天群:开局秦始皇请求入群 全民觉醒:我能查看人生剧本! 特种兵:他救了我,因为他是兵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空调系统送出的冷风在空气中流动。

刚才提问的那位中年专家推了推眼镜,手指无意识地在资料边缘摩挲着,显然被这组数据冲击得不轻。

他身旁的几位同行交换着眼神,有人悄悄拿出手机计算着什么,屏幕的光映在他们惊讶的脸上。

周院士放下手中的资料,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目光从图表移向吴浩,带着审视的眼神渐渐柔和下来。

“12亿度电,”他低声重复了一句,像是在核算这个数字的分量,“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半年的民用用电量了。”

坐在后排的几位军方代表忍不住交头接耳,其中一位佩戴着上校军衔的军官用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他抬头时,眼中的疑虑已经被浓厚的兴趣取代,看向大屏幕上能源中心三维模型的目光充满了探究。

张副总端起茶杯的手顿在半空,原本带着笑意的表情多了几分认真。“小吴这账算得明白啊,”

他放下杯子时,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我原本以为你们是在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现在看来,是我想简单了。”

他身旁的一位发改委官员推了推眼镜,接过话头:“这种‘科研+产业”的闭环模式很有借鉴意义。

既解决了科研基地的能源自给问题,又能通过市场化运作产生收益反哺研发,形成了良性循环。”

他一边说,一边在文件上做着标记,笔尖在“峰谷储能中心”几个字下重重画了条线。

汪良工靠在椅背上,看着吴浩的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

他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又想起会议室的禁烟规定,只好重新塞回去,手指在烟盒上敲了敲:“十年前你说要在戈壁滩建能源基地,多少人说你异想天开。现在看来,你不仅建起来了,还玩出了新花样。”

听到众人的话,张小蕾悄悄松了口气,手心的汗渍让握着笔的手指有些发滑。魏兵坐在末席,挺直的腰杆比刚才更直了些。

“更重要的是技术溢出效应。”

吴浩的声音再次响起时,众人立刻收敛起各自的思绪,重新聚焦到他身上。

而他目光扫过全场,迎着众人各异的目光,继续说道:“我们在储能材料上的突破,已经应用到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研制开发的超级固态电池,能够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增加,过去纯电车型的实际续航里程都在四

五百公里左右,很少有突破六百公里的。

而在我们超级固态电池的支持下,其纯电车型的实际续航里程轻松突破一千公里,充电时间缩短到十分钟以内。’

说到这,他扫视众人一圈,然后补充道:“还有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除了军用,在民用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比如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和海岛,电力供应不稳定,我们的这套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稳定供应。”

这番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再次活跃起来。

在座几位专家随即左右讨论起来,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激动地说:“如果真能解决偏远地区的电力问题,那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啊!”

“是啊,不光在民用领域,这项技术在军用领域也有非常巨大的应用前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