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四十一章 戈壁深处的电磁惊雷(2 / 2)
“鹰眼-7是我们最新的电子对抗系统,”高野向考察团介绍,“它能在几毫秒内识别干扰信号,并自动切换到不受干扰的通信频段。同时,还能对干扰源进行定位和压制。”
“有点像雷达对抗系统。”周院士点头。
“比雷达对抗系统更智能。”吴浩一边操作一边说道,“鹰眼-7内置了深度学习算法,能自动识别干扰模式,并预测干扰源的下一步动作。”
随着吴浩的指令输入,整个测试场的通信系统迅速切换到了备用频段,干扰信号的强度明显减弱,数据流恢复了稳定。
“干得漂亮。”王总鼓掌,“看来你们这套系统不只是理论先进,实战中也确实管用。”
“这只是个开始。”高野看着屏幕上的干扰源标记,“我们正在研发‘蜂群-2’型无人机集群系统,能在强干扰环境下实现自主编队、协同打击。未来战场上,单个无人机的失联不会影响整个集群的作战能力。”
“听起来像是战场上的‘蜂群战术’。”张副总若有所思。
“没错。”吴浩点头,“我们借鉴了自然界中蜂群的行为模式,让无人机之间具备‘群体智能’,即便没有中央控制,也能完成复杂任务。”
“那你们这套系统,有没有进行过实战演练?”王总问。
“去年在南海的一次联合演习中,我们模拟了敌方电子战部队的全面干扰,结果蜂鸟-3无人机群在鹰眼-7的辅助下,成功完成了对模拟目标的精确打击。”高野调出演习视频,“这是当时的画面。”
屏幕上,数十架无人机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光轨,围绕着目标区域展开攻击,即便在干扰环境下,它们依然保持了高度的协同性。
“太震撼了。”周院士看着画面,感慨道,“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武器系统,而是一个完整的‘战场感知与打击网络’。”
“正是如此。”高野点头,“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全要素融合、全链路闭环’的智能作战体系。从侦察、预警、打击到评估,每一个环节都由数据驱动,形成闭环反馈。”
“听起来像是未来的战争形态。”王总低声说道。
“其实它已经来了。”吴浩微笑,“只是大多数人还没意识到。”
考察团成员沉默片刻,随后张副总站起身来,拍了拍高野的肩膀:“小伙子,你们干得不错。我代表军方,正式通知你们??凌云-1步枪、蜂鸟-3无人机、锋刃-1防空导弹,以及鹰眼-7电子对抗系统,全部通过初审,进入下一阶段的实战评估。”
“谢谢首长的信任。”高野和吴浩齐声说道。
“不过,”张副总话锋一转,“你们的系统太先进了,有些部队可能一时适应不了。接下来的任务,是要让这些武器真正‘落地’,变成战士们手中的战斗力。”
“我们已经在做培训体系了。”高野点头,“我们开发了一套‘沉浸式训练系统’,结合VR和实弹模拟,能让战士在短时间内掌握新装备的使用方法。”
“很好。”张副总满意地点了点头,“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考察团成员陆续离开数据分析中心,留下高野和吴浩站在屏幕前,看着干扰源的信号逐渐消失在东南方向的夜色中。
“你说,刚才那干扰,会不会是……”吴浩低声问。
“很有可能。”高野嘴角微微上扬,“有人已经开始关注我们了。”
“那就让他们继续看吧。”吴浩笑了笑,“我们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