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七十二章 38万公里之路(2 / 2)
主屏幕上,3号姿控发动机的喷口率先喷出淡蓝色的火焰,火焰细小却稳定,随后其他3个姿控发动机也依次启动,4道火焰在黑色的太空中形成淡淡的光带。屏幕右侧的轨道参数开始缓慢变化,轨道倾角从28.5°逐渐调整到28.8°,径向速度从10.8k
s降至10.7k
s,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精准地贴合着预设曲线。
“修正正常,轨道参数偏差0.005°,在允许范围内。”测控岗位的工程师兴奋地汇报。
周向明松了口气,笑着对吴浩说:“比预期的还要精准,姿控系统的表现超出了设计指标。”
吴浩却没有放松,目光落在发动机的温度数据上:“注意观察发动机工作后的降温速度,太空环境没有空气对流,全靠辐射散热,降温速度慢了可能会影响下次启动。”
正如吴浩所料,发动机停止工作后,喷口温度从180℃降至50℃用了整整8分钟,比地面模拟测试时慢了2分钟。
“是!”
此时,轨道修正的倒计时已走到“00:00:30”。主屏幕上,飞船的推进舱画面被放大,4个姿控发动机的喷口对准了预定方向,喷口周围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当前温度为25℃,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各岗位注意,轨道修正准备就绪,30秒后启动姿控发动机。”广播声响起,大厅里的工作人员纷纷坐直身体,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轨道参数和发动机状态。
吴浩戴上直通耳机,对着麦克风说道:“行者飞船,这里是心月狐指挥中心,确认轨道修正参数,准备执行修正。”
耳机里传来飞船自主控制系统的电子音,清晰而稳定:“心月狐指挥中心,行者飞船收到,轨道修正参数已确认,姿控发动机准备就绪,等待启动指令。”
“执行修正。”吴浩的声音平静却有力。
“00:00:03,2,1,启动!”
主屏幕上,3号姿控发动机的喷口率先喷出淡蓝色的火焰,火焰细小却稳定,随后其他3个姿控发动机也依次启动,4道火焰在黑色的太空中形成淡淡的光带。屏幕右侧的轨道参数开始缓慢变化,轨道倾角从28.5°逐渐调整到28.8°,径向速度从10.8k
s降至10.7k
s,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精准地贴合着预设曲线。
“修正正常,轨道参数偏差0.005°,在允许范围内。”测控岗位的工程师兴奋地汇报。
周向明松了口气,笑着对吴浩说:“比预期的还要精准,姿控系统的表现超出了设计指标。”
吴浩却没有放松,目光落在发动机的温度数据上:“注意观察发动机工作后的降温速度,太空环境没有空气对流,全靠辐射散热,降温速度慢了可能会影响下次启动。”
正如吴浩所料,发动机停止工作后,喷口温度从180℃降至50℃用了整整8分钟,比地面模拟测试时慢了2分钟。
“是!”
此时,轨道修正的倒计时已走到“00:00:30”。主屏幕上,飞船的推进舱画面被放大,4个姿控发动机的喷口对准了预定方向,喷口周围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当前温度为25℃,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各岗位注意,轨道修正准备就绪,30秒后启动姿控发动机。”广播声响起,大厅里的工作人员纷纷坐直身体,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轨道参数和发动机状态。
吴浩戴上直通耳机,对着麦克风说道:“行者飞船,这里是心月狐指挥中心,确认轨道修正参数,准备执行修正。”
耳机里传来飞船自主控制系统的电子音,清晰而稳定:“心月狐指挥中心,行者飞船收到,轨道修正参数已确认,姿控发动机准备就绪,等待启动指令。”
“执行修正。”吴浩的声音平静却有力。
“00:00:03,2,1,启动!”
主屏幕上,3号姿控发动机的喷口率先喷出淡蓝色的火焰,火焰细小却稳定,随后其他3个姿控发动机也依次启动,4道火焰在黑色的太空中形成淡淡的光带。屏幕右侧的轨道参数开始缓慢变化,轨道倾角从28.5°逐渐调整到28.8°,径向速度从10.8k
s降至10.7k
s,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精准地贴合着预设曲线。
“修正正常,轨道参数偏差0.005°,在允许范围内。”测控岗位的工程师兴奋地汇报。
周向明松了口气,笑着对吴浩说:“比预期的还要精准,姿控系统的表现超出了设计指标。”
吴浩却没有放松,目光落在发动机的温度数据上:“注意观察发动机工作后的降温速度,太空环境没有空气对流,全靠辐射散热,降温速度慢了可能会影响下次启动。”
正如吴浩所料,发动机停止工作后,喷口温度从180℃降至50℃用了整整8分钟,比地面模拟测试时慢了2分钟。
“是!”
此时,轨道修正的倒计时已走到“00:00:30”。主屏幕上,飞船的推进舱画面被放大,4个姿控发动机的喷口对准了预定方向,喷口周围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当前温度为25℃,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各岗位注意,轨道修正准备就绪,30秒后启动姿控发动机。”广播声响起,大厅里的工作人员纷纷坐直身体,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轨道参数和发动机状态。
吴浩戴上直通耳机,对着麦克风说道:“行者飞船,这里是心月狐指挥中心,确认轨道修正参数,准备执行修正。”
耳机里传来飞船自主控制系统的电子音,清晰而稳定:“心月狐指挥中心,行者飞船收到,轨道修正参数已确认,姿控发动机准备就绪,等待启动指令。”
“执行修正。”吴浩的声音平静却有力。
“00:00:03,2,1,启动!”
主屏幕上,3号姿控发动机的喷口率先喷出淡蓝色的火焰,火焰细小却稳定,随后其他3个姿控发动机也依次启动,4道火焰在黑色的太空中形成淡淡的光带。屏幕右侧的轨道参数开始缓慢变化,轨道倾角从28.5°逐渐调整到28.8°,径向速度从10.8k
s降至10.7k
s,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精准地贴合着预设曲线。
“修正正常,轨道参数偏差0.005°,在允许范围内。”测控岗位的工程师兴奋地汇报。
周向明松了口气,笑着对吴浩说:“比预期的还要精准,姿控系统的表现超出了设计指标。”
吴浩却没有放松,目光落在发动机的温度数据上:“注意观察发动机工作后的降温速度,太空环境没有空气对流,全靠辐射散热,降温速度慢了可能会影响下次启动。”
正如吴浩所料,发动机停止工作后,喷口温度从180℃降至50℃用了整整8分钟,比地面模拟测试时慢了2分钟。
“是!”
此时,轨道修正的倒计时已走到“00:00:30”。主屏幕上,飞船的推进舱画面被放大,4个姿控发动机的喷口对准了预定方向,喷口周围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当前温度为25℃,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各岗位注意,轨道修正准备就绪,30秒后启动姿控发动机。”广播声响起,大厅里的工作人员纷纷坐直身体,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轨道参数和发动机状态。
吴浩戴上直通耳机,对着麦克风说道:“行者飞船,这里是心月狐指挥中心,确认轨道修正参数,准备执行修正。”
耳机里传来飞船自主控制系统的电子音,清晰而稳定:“心月狐指挥中心,行者飞船收到,轨道修正参数已确认,姿控发动机准备就绪,等待启动指令。”
“执行修正。”吴浩的声音平静却有力。
“00:00:03,2,1,启动!”
主屏幕上,3号姿控发动机的喷口率先喷出淡蓝色的火焰,火焰细小却稳定,随后其他3个姿控发动机也依次启动,4道火焰在黑色的太空中形成淡淡的光带。屏幕右侧的轨道参数开始缓慢变化,轨道倾角从28.5°逐渐调整到28.8°,径向速度从10.8k
s降至10.7k
s,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精准地贴合着预设曲线。
“修正正常,轨道参数偏差0.005°,在允许范围内。”测控岗位的工程师兴奋地汇报。
周向明松了口气,笑着对吴浩说:“比预期的还要精准,姿控系统的表现超出了设计指标。”
吴浩却没有放松,目光落在发动机的温度数据上:“注意观察发动机工作后的降温速度,太空环境没有空气对流,全靠辐射散热,降温速度慢了可能会影响下次启动。”
正如吴浩所料,发动机停止工作后,喷口温度从180℃降至50℃用了整整8分钟,比地面模拟测试时慢了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