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军工科技 > 四千三百八十九章 登陆知海

四千三百八十九章 登陆知海(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三国:被逼吃下霸王餐,曹操还求我出山 四合院:从成为傻柱开始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把贫困山村打造成旅游胜地 海贼里的二次元系统 洪荒:此刻,离截教覆灭还有三天! 太初有魔于道先 帝王聊天群:开局秦始皇请求入群 全民觉醒:我能查看人生剧本! 特种兵:他救了我,因为他是兵

#李锐按照指令操作,戴着厚重航天手套的手指精准控制润滑脂涂抹量。15分钟后,密封压力偏差降至0.05kPa,符合对接标准。

当对接舱门“咔嗒”一声合拢,科考站内部的灯光透过舷窗亮起时,指挥中心响起一阵轻掌声。

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实现载人航天器与科考站的自主对接,而技术基础,正是半年前“星尘”和“云絮”往返时验证的舱门密封系统。

“吴刚,这里是心月狐。地面监测显示,飞船与考察站地面转运车对接完成锁死,转运车内气压正常,空气正常,可以开仓。”

“吴刚明白!”没多久,大厅音箱内传来了李锐的声音。

此次这三名航天员所组成的登月小队代号就叫做吴刚,寓意其实很简单,因为吴刚就是月亮上面的神,被罚在月亮上面砍伐月桂。而取这个代号也是希望这三名航天员能够在月球是获得探索犹如月桂一样的宝贝。

随着应答声传来,只见画面中,李锐协同另外两名航天员开始打开舱门。

和空间站圆形对接舱门不同,登月飞船和月面转运车对接口是呈现一个长方形的门,更像是我们地球上的门。舱门中间有一个锁孔,需要专门的钥匙插入转动,才能够解锁,然后打开舱门。

在转动了六七圈左右,只听见咔嚓一声,舱门解锁,一名航天员随即在李锐的指挥下,缓缓拉开了舱门。

不过,这仅仅是登月飞船的舱门,他们现在还需要打开月面转运车的舱门。

李锐的指尖隔着七层凯夫拉纤维与硅胶材质的航天手套,触到月面转运车舱门的锁芯时,能清晰感受到金属齿牙咬合的阻尼感。“张明,稳住扭矩,顺时针转动三圈。”他对着通讯器沉声吩咐,面罩内的呼吸灯随着均匀的吐息微微闪烁。身旁的张明点点头,粗壮的航天服手臂缓缓发力,锁芯转动时发出的“咔哒咔哒”声透过舱内通讯系统传到每个人耳中,与登月飞船舱内循环系统的嗡鸣交织在一起。

刘畅举着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屏幕上跳动的蓝色数据流实时同步到地面指挥中心:“舱门外侧气压0.003kPa,符合对接标准,无泄漏风险。”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面罩上的防雾涂层清晰地映出转运车白色的舱体轮廓。

三圈转动完毕,李锐伸手按住舱门内侧的解锁按钮,伴随着轻微的气压平衡声,厚重的长方形舱门缓缓向内滑开,一股带着淡淡臭氧味的气流扑面而来——那是转运车生命维持系统循环出的新鲜空气。“吴刚小队向心月狐报告,月面转运车舱门解锁成功,准备进入。”李锐对着领口的麦克风说道,同时率先迈过舱门门槛。

踏入转运车的瞬间,三人都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这辆代号“桂途一号”的月面转运车远比屏幕上看到的更具冲击力:整体造型酷似一辆被放大数倍的越野房车,白色的碳纤维复合车身在透过舷窗的月阳下泛着冷冽的光泽,车身两侧展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如同巨大的银色翅膀,正随着光线角度缓慢调整,帆板边缘的能量指示灯呈淡绿色均匀闪烁。车顶整齐排列着三组高精度探测天线,其中最长的那根定向天线正微微转动,始终对准地球的方向。

“我的天,这轮胎也太夸张了。”张明弯腰打量着车身下方的越野轮胎,透过驾驶舱的舷窗,能看到四条直径近两米的轮胎上布满了蜂窝状的防滑纹路,胎壁采用了新型记忆合金材质,即便碾过尖锐的月岩也能迅速恢复原状。“心月狐,‘桂途一号’外观检查完毕,太阳能帆板展开正常,天线姿态稳定,轮胎气压符合行驶标准。”他一边汇报,一边用手套轻轻敲击着舱壁,传来沉闷的实心声响。

李锐已经走到驾驶位旁,指尖在触控面板上轻轻滑动,激活了整车系统。蓝色的全息仪表盘瞬间亮起,上面清晰显示着生命维持系统、动力系统、导航系统的各项参数。“乘员舱容积18立方米,额定载员6人,当前搭载3人,剩余空间可容纳物资模块。”他对着通讯器念出关键数据,“生命维持系统显示当前氧气浓度21%,温度23℃,湿度45%,可持续工作42小时,物资储备充足,可支持延长至72小时。”

刘畅则好奇地走到车厢中部的小型气闸舱旁,这个直径约1.5米的圆柱形舱体连接着乘员舱与外部舱门,舱壁上的观察窗可以看到外侧的月面景象。“气闸舱密封性能良好,内外压差监测正常,应急泄压阀处于待命状态。”她按下测试按钮,气闸舱内传来短暂的抽气声,仪表盘上的压力数值迅速下降又回升,“地面,气闸舱功能测试通过,可支持舱内外双向通行。”

指挥中心的回应很快传来:“吴刚小队,数据接收正常。‘桂途一号’动力系统已预热完毕,导航系统已加载着陆场至知海科考站的硬化道路路线,全程1公里,建议行驶速度控制在25k

h,确保乘员舒适。”

“吴刚明白。”李锐坐进驾驶位,座椅自动根据他的航天服尺寸调整了包裹度和倾斜角度,触感柔软却不失支撑力。他握住半悬浮式的操控杆,指尖感受到细微的震动反馈,“动力系统启动,准备驶离着陆场。”

张明坐在副驾驶位,负责监控导航和外部环境,他面前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月面道路的3D模型,硬化道路用醒目的绿色标注,周围的月岩和陨石坑则以红色警示框标出。“道路状况良好,无障碍物,3D打印地砖拼接完整,没有出现开裂或沉降。”他汇报着,目光透过舷窗望向外面——灰色的月壤在阳光下呈现出细腻的粉末状,硬化道路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从着陆场延伸向远方,地砖表面的防滑纹路在光影下形成规则的菱形图案。

刘畅坐在后排乘员位,正仔细检查着随身的科考设备,她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好奇:“心月狐,这些3D打印地砖是用纯月壤制作的吗?硬度真的能支撑转运车的重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