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清真寺的中国风格  七爷的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也有许多清真寺,殿堂不施彩画,朴素简洁,高雅明快,别具风韵。 
    这一类寺的装饰,多以雕刻精美的小木作和砖作见长。 
    也有的寺,殿内不仅有精美动人的雕刻,而且在殿内金柱上悬挂着一对对长大的木雕金地阿拉伯堆体经文的对联,使深沉的殿堂金光闪烁,显现出尊严华贵的气氛。 
    以洪水泉清真寺为例。该寺的砖雕艺术非常精妙,大殿前卷棚左右筒子墙、八字墙及照壁等处的砖雕,是国内少见的精品。 
    寺门左右八字墙上布满的雕花,呈现出优美的质感,尤其是迎门那座青砖照壁,正面全部用六角形绣球式的花瓣雕成,如百花齐放。 
    在阳光的照射下,花卉瓣纹形成一种柔和的韵律,使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这些青砖磨雕的美丽纹样,正是中国穆斯林多少世纪以来积累的智慧和技艺成果。 
    寺内的小木作装饰也极精美可观,如邦克楼的六角形网状窗棂、大殿的格门雕刻,全是佳作。 
    后窑殿内部壁面尤其精致,壁面全为木镶,做两部分处理。 
    上部作天宫楼阁式,由平坐栏杆、格门、斗栱,上承天花藻井。 
    下部为格门式屏风,格心雕有各种山水花卉,裙板雕刻寿字。 
    最下面是须弥座,也雕满各式博古纹样。 
    圣龛边缘,雕有卷草花纹;龛顶尖拱上部雕一硕大伞形图案,图案内满雕卷草花卉,与龛边缘花纹相连。 
    圣龛的左右及上部,则为极光平的木板墙,全无雕饰,衬托出花纹的丰富和美丽。 
    这些精美的木雕,绝不使用一丝一毫的油彩,均露出淡黄褐色木面,古色古香,淡雅清丽,朴素大方,确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中国清真寺的石工装饰亦足有道者。 
    如山东济宁清真东大寺,抱鼓石、蟠龙柱、盘花柱、石柱础上面的雕饰,全是少见的精品。 
    寺内照壁上的二龙戏珠、麒麟走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八字墙上的琉璃、六角形的磨砖,均属上乘之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座康熙三十九年季春所建的石刻日月坊。 
    它立于全寺第一道木栅门及大门之间,3门4柱,宽厚安稳,气势威严。 
    中门额枋上雕有“敦化”二字,笔法浑厚,刀法有力。 
    坊上雕刻狮、羊、麒麟及山水、花卉、云朵,大小额枋上全刻卷草。 
    正中顶端有一石刻宝瓶,两旁各飞一团石云,云上分别托着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 
    令人感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宇宙苍穹尽在眼底。 
    石坊通体洁白,与后面大门八字墙的绿色琉璃交相辉映,别具风采。 
    伊斯兰教建筑装饰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用动物形纹,最常使用的花纹是卷草花卉等物,即使是正脊、大吻等,也全部以植物叶茎形式塑成,然后进行烧制。 
    彩绘、木雕、砖雕、石雕一般也均如此。 
    这种装饰手法,突破了中国古建筑使用龙凤及各种走兽的制度,丰富了中国古建筑装饰内容。 
    但是也须承认,由于中国传统装饰已经根深蒂固地渗入到清真寺的建筑细部,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一些兽形题材的装饰。 
    如泊头市清真寺屋脊的吻兽,北京东四清真寺门前抱鼓石的狮子,济宁清真东大寺的跑龙脊,石柱上的蟠龙,石坊上的麒麟和羊,照壁上的二龙戏珠和麒麟,石碑下的玄武等。 
    尽管总的数量不多,但这种不符合伊斯兰教义的装饰确有存在。一般群众喜闻乐见的这些吉祥物,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