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7章 颐和园往事  七爷的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p;  
    古树名木1600余株。
    
    清朝道光年后,由于国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陈设,清漪园逐渐荒废。
    
    咸丰十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毁。
    
    光绪十年至二十一年,为慈禧太后退居休养,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清漪园。
    
    由于经费有限,乃集中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改名颐和园,成为离宫。
    
    光绪二十六年,园内建筑及文物遭八国联军破坏,光绪二十八年修复。
    
    颐和园尽管大体上全面恢复了清漪园的景观,但很多质量上有所下降。
    
    许多高层建筑由于经费的关系被迫减矮,尺度也有所缩小。如文昌阁城楼从三层减为两层,乐寿堂从重檐改为单檐,也有加高的建筑,如大戏楼。
    
    苏州街被焚毁后再也没有恢复。
    
    由于慈禧偏爱苏式彩画,许多房屋亭廊的彩画也由和玺彩画变为苏式彩画,在细节上改变了清漪园的原貌。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溥仪退位,颐和园作为溥仪私产,仍由清室内务府管理。
    
    由于皇家经费逐年短欠,清室财源日趋枯竭,为补贴园林的财政,民国三年,清室内务府将颐和园改为售票参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28年7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接收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正式成为公园。
    
    1930年,将宫廷文物开辟陈列馆。
    
    1934年,为避战乱将颐和园古物南迁。
    
    1937年在“七七事变”后的7月31日,日军入园,颐和园停止开放四月余。
    
    在敌伪政权期间,为粉饰太平,虽整修油饰长廊、益寿堂少数建筑,但对百余处需修古建筑均未整修。
    
    而大事宣传“中日亲善”。
    
    接受日本赠送的樱花,将已沉入湖底的日本国赠送慈禧太后的永和轮打捞整修,陈列于樱花树下。
    
    又将御用人力车及宝座、书案、掌扇等或赠或“借”给日本。
    
    1945年8月甚至在日本投降前夕,为“大东亚圣战”献铜,将铜亭内的铜桌及殿堂前的铜缸、铜香炉等运往天津,供给日军制造军火,所幸铜件尚未出海而日本投降。
    
    自敌伪政权末期,货币开始贬值,抗战胜利后,物价飞涨,公园经济入不敷出,公园管理更入困境。
    
    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