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7一个奇怪的国家二(1 / 2)
北部大区,要发展也有些独特的优势。
这里阿里发展远洋渔业,从华夏购买了大量的现代化远洋拖网渔船。陆地上搞了很多海产品加工的厂子,解决当地就业的问题。
因为海岸线漫长,滩涂很多,他还计划引进...
翌日清晨,风雪比预报中更为猛烈。北极基地的能见度骤降,气温也跌破了零下六十度。然而,在大明钢铁总部与“极影”项目现场,所有人员已经全员到岗,各就各位。
李时白身着厚重的防寒服,站在指挥中心顶层的观景台,透过望远镜观察着主干道上的情况。赵振华、王建国以及技术团队早已在测试线路上待命。车队的自动驾驶车辆整齐排列,车身覆盖了一层薄雪,宛如沉睡的巨兽,只待一声令下便可苏醒。
“李总。”林婉清的声音从耳麦中传来,“欧盟代表团专机预计四十分钟后抵达,气象部门确认风速已达到每秒十二米,是否考虑调整试乘计划?”
“不。”李时白语气坚定,“按原计划进行。他们既然想看极限环境下的表现,我们就给他们一场真正的考验。”
“明白。”林婉清顿了顿,又补充道,“周正阳博士那边也已完成农业示范区的最后调试,荷兰专家对我们的水培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
“很好。”李时白微微颔首,“让陈璐安排好接待流程,务必让每一位来访者感受到我们的专业与诚意。”
---
十点整,一架银白色的公务专机缓缓降落于北极机场。舷梯放下后,一位身材高瘦、面容冷峻的中年男子率先走下飞机??正是欧盟代表团团长艾德里安?科瓦尔斯基。
他身后紧跟着十几名来自不同国家的技术官员与企业代表,其中不乏曾在国际科技峰会上与大明钢铁交锋的老面孔。
林婉清率领接待团队早已等候多时。她身穿深色长款羽绒服,面带职业微笑,快步迎上前去:“欢迎来到北极基地,科瓦尔斯基先生。我是大明钢铁集团的首席助理林婉清,谨代表董事长李时白向您致以最诚挚的欢迎。”
科瓦尔斯基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四周白雪皑皑的景象,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果然,你们总是喜欢把事情做到极致。”
“这是我们一贯的作风。”林婉清语气温和却毫不退让,“请随我前往主会场,李董事长正在等待诸位。”
---
与此同时,在“极心驿站”的会议室中,陈璐正带领一队年轻工程师进行最后的心理建设训练。
“记住,你们不是来表演的。”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你们是在展示一项真正改变未来的科技。无论对方提出什么问题,都要保持冷静、自信,并用事实和数据回应。”
一名女工程师紧张地搓着手:“可万一他们问一些我们没准备的问题怎么办?”
“那就如实回答。”陈璐轻轻一笑,“没有人期待你们是完美的,但你们必须展现出真实的专业素养。这是信任的基础。”
众人纷纷点头,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
十点三十分,李时白在指挥中心大厅迎接欧盟代表团一行人。
“欢迎光临,科瓦尔斯基先生。”他伸出手,与对方握手,“感谢您能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亲自前来考察。”
“我也很期待今天的试乘。”科瓦尔斯基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听说你们的‘极影’系统即将完成最终验证?”
“是的。”李时白微笑道,“不过在此之前,请允许我为您介绍一下我们的核心团队成员。”
随着他的介绍,赵振华、周正阳、王建国等人依次与代表团成员见面。双方简单交谈后,便直奔主题??自动驾驶系统的实地测试。
---
十一点整,测试正式开始。
王建国坐上自动驾驶车辆的副驾驶位置,身旁的操作员已经开始启动系统。车顶的红外成像装置缓缓旋转,将周围环境扫描成实时三维地图。
“信号正常。”操作员报告,“纳米涂层工作状态稳定,延迟控制在0.05秒以内。”
“出发。”李时白下令。
车队缓缓驶出,沿着预定路线驶入风雪之中。整个过程由指挥中心远程监控,同时欧盟代表团也在现场观摩。
风雪肆虐,能见度几乎为零,但自动驾驶系统依旧精准识别前方路况,迅速做出判断并调整速度与方向。
“令人印象深刻。”科瓦尔斯基低声说道,“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保持如此高的稳定性,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只是第一步。”李时白语气平静,“我们还在研发更高级别的自主决策模块,未来甚至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完成跨区域运输任务。”
---
中午十二点半,测试顺利完成。车队安全返回,所有设备运行良好。
“这是一次成功的演示。”科瓦尔斯基当众表示,“我必须承认,大明钢铁在极地科技领域的投入与成果,值得我们认真考量。”
“谢谢您的认可。”李时白微微一笑,“接下来,我们还有一项农业技术展示,或许能让您看到更多可能性。”
---
随后,代表团一行人被引导至“极昼之园”。
温室农场内,温暖如春,植物生机勃勃。周正阳亲自担任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最新部署的水培系统与极地微生物研究区。
“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我们自主研发的动态监测模型。”他指着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植株,“它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营养液配比与光照强度,从而实现高效生长。”
“这些番茄?”一位荷兰专家惊讶地问道,“它们的生长周期真的只有传统方式的一半?”
“没错。”周正阳点头,“而且抗寒能力显著提升,即便在-40℃环境下也能存活。”
“不可思议。”科瓦尔斯基喃喃道,“如果这项技术推广开来,全球农业格局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