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 第47章备考的方向偏了

第47章备考的方向偏了(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 失去他后,他们疯了 请友善对待美少女 性转中也,在线咒回 别怕,祖国带你回家[快穿] 大佬的猫主子又在作妖 傀儡皇帝被迫内卷 谍战:从刺杀天皇开始 废物王爷竟是绝世强龙!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八零]

郑玉诚解释道:“这里的百姓,指的是百官,而不是我们平常以为的黎庶。

“比如前朝唐太宗玄武门弑兄,就是九族不睦,百官又岂能相和啊?必然是分帮别派,各怀心思,国事便都消耗在这些争斗上了。”

“至于为何是九,而不是六七八,是因为九族已经出了五服,严格算起来,只能说有稍许血脉,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连这样的亲族都保持和睦,更说明尧之不凡啊。”

赵承连连点头,从背着的书箧中拿出笔墨,现场做起记录来。

“先生辛苦,接下来是下一个问题:我读到尧帝时人们就已经确定了每年三百六十六天,如此精准,是如何计算的呢?”

“这个……”

郑玉诚猜到赵承的问题会很难,但是没想到这么难,都是一些旁枝末节,如果他为了备考县中的解试,把精力都用在这些题上的话,那么很可能要落榜了。

而且赵承这些问题,看似普通,都是生活中的常识,他却偏偏要刨根问底,一副不搞明白誓不罢休的样子。

郑玉诚只好耐着性子解释道:“前朝的大衍历已经将一年计算到三百六十五天,余下的累积到闰年中去,可见这些历法都是由钦天监等官员通过观察和计算得出的,如果你要学习具体的方法,可能就要去请教钦天监的人了。”

赵承认真记录下来,接下来又再发问。

郑玉诚本来抖擞精神准备对答一番,也亮出自己的真才实料,然而可惜的是,赵承的所有问题都非常偏。

耐着性子答了七八道题之后,看到赵承手里那本厚厚的习题集,如果剩下的题全都是这一类,郑玉诚真的就受不了了。

这些问题都是类似,说难不难,大多都是常识,可背后蕴含的道理却不简单,要解释非得长篇大论不可,要么就得是专业人士才能回答,可谓是刁钻古怪至极。

而且郑玉诚看来,赵承问的这些问题,其实与解试无关,解试是不会考这些难点问题的,如果这样考,几乎所有的考生都答不上。

不能说赵承不努力备考,只能说他的方向偏了,而且偏得很厉害,这样下去的话必定会落榜。

郑玉诚欲言又止。

他本想提示一下赵承,这些题都没有占在考点上,与其这样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不如去背背那些夫子的微言大义。

然而话到嘴边,郑玉诚就想起了自己致仕的原因,皇帝猜疑自己泄了题,却只是妄加揣测,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证据可以证明泄题。

郑玉诚气不过,为了自证清白,选择了致仕。

所以当他正想指点赵承几句时,忽而有些犹豫,是大概的略说几句好呢,还是替他押一次题好呢?

致仕以来,书信断绝,他与朝廷中的那些人完全没有了往来,又深居简出,不参加任何诗会酒会,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指点考生一举夺魁,岂不是对自己清白的一种证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