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8(2 / 2)
人心不齐,自己也不知还能撑多久。
……
依靠着王安石变法,大宋每年从百姓那边盘剥许多,国库看似充盈,但徽宗几次用兵,再加上东京被金人洗劫,重建费时费力,财政已经达到崩溃的边缘。
好在南方尚未遭到破坏,再加上赵淳楣在山东半岛经营七八年攒下的物资,终归是勉强凑够了军费,但即便这样,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为了省钱,赵淳楣
一切从简,将自我用度调到最低,每天士兵们吃什么她就吃什么。最开始还有些难以下咽,毕竟严格来说,打从穿越她还缺过钱,也没过过苦日子,但时间久了也习惯了。
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赵淳楣眺望着远方自己大军,这个时代横渡黄河不是件易事,更何况十几万人一起,如此军队阵型还没乱。
“看来即便一年多没有战事,他们的训练也并未松懈,倒是辛苦你们了。”赵淳楣满意地对身后秦明鲁智深道。
“差得远呢,”秦明皱起眉头,毫不夸张的说,这堪称这世间平均素质最高的军队,几乎每个人都得几个识字,营养充足,训练已久,还有战斗经验,结果过个河都如此散漫,这让信心满满的秦明有些难堪。
一旁鲁智深摇头道:“已经很好了,这里面可不都是咱们的人。”
这点倒说得没错,很多人以为大军就只是士兵,实际上里面包含大部分非战斗人员,比如马夫、厨师、匠人、郎中、参谋团队等等,大宋这还是在家门口打,所以后勤只占了三分之一,倘若是远征,甚至要一半以上。
打仗就是打钱。
赵淳楣暗叹一声,她总算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
“官家,新的一批望远镜赶制出来了,您要不先验验?”张邦昌费力登了上来,小心翼翼地将手上两个望远镜呈上去。
张邦昌作为宰相,原本应该留京处理政务,但赵淳楣不知出于何种心理,命其随军北上,他拿不准圣意,只得小心翼翼,一路上事必躬行。张邦昌毕竟是进士出身,又久经官场,有他在赵淳楣倒是真轻松许多。
赵淳楣掂了掂手上的分量,虽然在与匠人商讨许久,最后成品也非常成功,但终究是拿工具一点点打磨的,要是能把玻璃发明出来就好了。赵淳楣无奈,怎么其他穿越者就轻松点石成金,到自己这边却如此麻烦。
用望远镜看了看敌方,驻军的地点选得很好,即能满足渡河后的休整又可以眺望城墙,在仔细研究后,赵淳楣决定将头一个攻打的方位定在河间府。不光是因为这里地势平坦,比较容易攻打,还由于此地金人驻军比较多。可以说只要拿下河间,那么收复宋朝故土就容易多了。
至于金人驻军为什么这么多……赵淳楣神色有些古怪,根据情报,金人在拿下宋地之后,觉得治理不过来,所以他们搞了个“代理人政权”,打算以宋治宋,立了个汉人皇帝,名叫刘豫,成立了一个叫“齐”的王朝,并且派兵帮着驻守。
伪齐虽然小了点,但河北这一片人丁兴旺,还算富饶,每年也能上供不少钱,换句话说,金人相当于给自己弄了个信托基金。
赵淳楣摸了摸下巴,刘豫啊,怎么感觉这个名字听着有点耳熟……左思右想没有头绪,索性先放到一边。赵淳楣命手下安营扎寨,休整两日直接攻城。
事实上,面对大宋的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90-98(第6/12页)
队,伪齐从上到下一点把握都没有,作战当日,皇帝刘豫不得不在金人的胁迫下登上城门鼓舞士气。
而此时拿着望眼镜查看敌情的赵淳楣注意到那穿龙袍之人的长相,顿时乐出了声。不仅是她,之前二龙山的老人都不由裂开嘴角。
鲁智深让士兵们先停下动作,骑马上前高喊道:“刘县令!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刘豫,曾在昌乐县任职县令,手下孔目陷害武松进沙门岛,赵淳楣曾率人前去营救,回去后顺势控制了昌乐县。在二龙山的威逼利诱下,刘豫每日过得苦不堪言,最后使尽浑身解数,总算升迁至河北当知府,结果又遇到金人南下。他素来胆小怕事,抵抗也没抵抗便直接投降了,金人见其听话,官位又高,便做主将其立为皇帝。
然而才过了几天皇帝瘾,便听到曾经的土匪头子赵淳楣也当了皇帝!而且还是大宋皇帝!这上哪儿说理去!?
与对方共事好几年,刘豫已经习惯屈服于对方的淫、威之下,曾经无数次许愿千万别对上,但好巧不巧,还是撞见了。
旁边的金人将领皱眉,“你认识对面?那尽量拖延一二,等我们大将军过来。”
“啊?我吗?”刘豫告饶,“回将军,我年轻时候被那帮人欺辱,说的话哪里奏效,要不还是您自己来吧。”
“废物!滚开!”金人将领一把将人推走,兀自上前暴喝道:“南国宋庭!胆敢犯我边关,却不怕我大金铁骑再将你国都踏平!还不速速退兵,免得在这儿丢人现眼!”
鲁智深无聊地掏了掏耳朵,懒得跟这鸟人废话,然而后方急于表现的张邦昌却跳了出来,指着对方怒骂:“尔等蛮夷,大宋心慈,一时失察被你们钻了空子,竟敢掳走我们臣民,现在我朝收回故土乃理所应当,金人背信弃义,天理难容,权你赶紧投降,我们官家兴许饶你一命!”
张邦昌本意是想放放嘴炮,若是真能把对面吓住,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大宋的功臣,然而态度上却极为倨傲,所言所讲更是半点内容都没有。他才刚说完,后方的赵淳楣就皱起了眉头。
伪齐作为宋金之间的缓冲地带,又是完颜宗翰钦定的“奶牛区”,本身还是非常受重视的,派遣镇守的将领也是能文能武,十分有才干,果然,对方听完张邦昌的话仰天长笑。
“两国兵戎相见,大金赢了,难不成还要好吃好喝供着你们不成,当年宋灭南唐北汉,又是怎么对人家的?手下败将还敢叫我们蛮夷,金人饮马渔猎就是蛮夷?尔君臣吮民髓溺金石,这才是你们口中的礼崩乐坏!当年你们和辽白河沟誓血,称兄道弟百二十年,说背盟就背盟,而今前脚和我们陛下和谈,转身就出兵。南朝赵氏,也配谈信义二字!我呸!”
张邦昌面色通红,尝试着从其他角度反驳,然而也只是徒劳无功。听了自家将军的话,守城的金人明显士气大振。
赵淳楣叹了口气,让人将张邦昌叫回来。回家吧,回家吧孩子,别再丢人现眼了……好在二龙山的兵只忠于赵淳楣,并未有丝毫动摇。
伴随着指挥的号角,众人正式开始齐心攻城。
说实话,宋朝立国至今,除了刚开始的一二十年,并未打过什么大型的攻城战,攻城的手段也相对匮乏,无非就是云梯之类的。这东西虽然好用,但说白了还是用人命填,士兵们即便有牛皮盾保护,依旧会被守城的人用火油烫得半死不活。
赵淳楣明白打仗就要死人,但她实在不愿意把手下白白消耗在这种级别的战斗里,于是加大了投石车的使用。宋朝其实投石技术已经比较发达了,在检查库房的时候,赵淳楣甚至发现了一种叫“七梢炮”的黑科技,发射的石弹近百斤,射程可达几百米。不过这种大杀器操作起来可不容易,最少要两百人从旁协助,实在过于笨重。
赵淳楣利用杠杆原理,稍微改进了下投石工具,让其操作难度降低,如此运用到战场上,自然成为大杀器。河间府算不上什么军事重地,连外面的城墙都是土墙,经过几波投石射箭,防御早已摇摇欲坠。即便
金人誓死抵抗,依旧损失惨重。
及至太阳落山,赵淳楣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方才鸣金收兵。
经过一整天的战斗,不光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且还没什么伤亡,众人总结之时,都非常兴奋。
秦明大笑道:“如此看来,只需四五天,河间必破,到时候城里那些金兵就是瓮中之鳖!”
然而赵淳楣却泼了盆冷水,“就算如此,之后整理战场也要几日,更何况这般强度,投石车估计用不了几次就要损坏,到时候修理也需要时间。只一个河间就要十日,余下还有好些个州府,咱们这次抢在金人前面动手,打的就是个时间差,这样的话收获不大啊。”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十天拿下一个州府已经非常迅速,但官家说得有道理,他们这次匆忙出兵,就是看金人没有防备,万一敌方大军下来了,怕是又要拉锯。
正当大家愁眉不展,想不出什么好方法时,外面士兵突然来报,说伪齐皇帝刘豫带着金人将领的首级出门投降。
此言一出,账内一片寂静。
半晌,赵淳楣缓缓开口道:“你们,随我出去迎接。”
“官家,小心有诈啊!”秦明提醒,然而才开口也察觉出不对,自己这边十几万大军,对面守城几千人,这得是什么阴谋诡计能奏效?不过他还是不明白,为何刘豫就这么投了。
“第一,他也心知这河间撑不了多久,第二嘛……”赵淳楣看了眼角落里的张邦昌。
不得不说,有他在,确实给其他叛逃的宋人吃了颗定心丸。毕竟这位可是在金人的协助下篡了大宋的皇位,睡了皇帝的老婆,还好端端出将入相的神人。自己的罪再大,还能大过张邦昌?
这也是为什么赵淳楣坚定地将这个活招牌带在身边。
果然,刘豫一见面就叩头认罪,可怜巴巴地表示自己跟宰相一样,都是被金人逼迫的。赵淳楣十分宽容地饶恕了他,并在其帮助下顺利接管了整个河间。
之后如法炮制,迅速收复了七个大宋州府,如今除了些许零散的县,宋朝的领土基本恢复到战前,消息一出,举国欢欣鼓舞。
在一片沸腾中,赵淳楣看向远方。
真正的挑战,现在才要开始。
第95章
幽州,连年的战火让这座几百年的古城已经破败不堪,唯有城墙,前两年被金人占领后简单修筑了一番,看上去十分坚实。
今年的春天尤其的冷,完颜娄室紧紧攥着缰绳,胯、下的战马在积雪中焦躁地刨动。远处,宋军的火把连成一片,零星的“砰砰”声响起,震得人畜心绪不宁。
“宋狗的那玩意儿终于哑了!”金兀术兴奋地舔了舔冻裂的嘴唇,似乎被口腔中炸开的血腥味刺激到,双目通红,恨不得亲身上去厮杀。
完颜娄室并未斥责他,虽然身为将军,保持冷静是必要的,但他们金人能在乱世脱颖而出,靠得就是身上这份血性。
“再等等,对面虽然被冲得够呛,但阵型尚未混乱,只有乱了,‘铁浮屠’才有上场的机会。”完颜娄室重重咳了几声。他奉命领兵出征,不顾底下人反对,主动放弃攻打宋地故土,而是直接驻扎在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90-98(第7/12页)
州,就是赌赵淳楣这次大费周章的出兵,不会仅仅是收复几块旧地。
果然,在拿下些许州府后,宋军一路北上,直取燕云十六州!
而早就有所准备的完颜娄室自然不会被他们轻易得手,背靠着城墙,任由宋人攻城龟缩防守,然后选择某天,借着宋军休息,趁夜袭营,打宋人个措手不及。如此计谋,自是令周围无不信服。
顶着手下憧憬的眼光,完颜娄室心中却没有丝毫自得。
太快了。
他心中叹息一声。
这里的快不光是指宋军被突袭后的反应速度,更加是指宋人本身的进步,之前两次南下,完颜娄室也跟随其中,对比五六年前,宋人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可谓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这样下去……
完颜娄室回神,深吸一口气,血液与硝烟混合起来的味道十分呛人,只需要再来一次对决,他基本上就能摸清宋军手中的那东西到底是怎么个使用方法,之后上报给朝廷,想出万全之策。
“叫他们回来吧,差不多了。”娄室一声令下,副将金兀术连忙吩咐下去,金人轻装上阵,来得急退得快,迅速有序撤离。
金兀术犹豫了下,还是上前对完颜娄室请命道:“将军,下次攻宋,我愿领兵前往!”
然而完颜娄室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看着对方不服气的面庞,轻声笑道:“我知你急着建功,但幽州非同小可,大宋几代君主一心想拿燕云十六州,若是让他们成功了,失地是小,朝野士气必将大振。那赵淳楣身为女子,本身难以服众,可像这样让她一点点打下去,那这龙椅就真坐稳了。所以,即便是硬耗,也绝对不能有闪失。”
“我的身子,你是知道的,”完颜娄室抬手,制止了想要开口的金兀术,“不用宽慰我,我也知晓。你聪明又勤勉,还是先皇之子,万一我倒下了还要顶上去,无论如何都不能有事。”
金兀术听他都这么讲了,自然也说不出什么,只是心中难免不忿。
虽然老将军是一片好意,可大金军功为上,自己若不在战场上厮杀出一片天,哪怕身居高位又有几个服气?!
正当幽州城里完颜娄室冥思苦想克敌之法时,几里地之外的赵淳楣与其发出相同的感叹。
“太快了。”
她转身询问起秦明,“咱们第一次用火、器是什么时候来着?”
秦明灰头土脸,看上去被突然的敌袭折腾得不轻,“回禀官家,大概三年前,在黄河边上遇到完颜宗翰,用过那么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过。”
担心赵淳楣生气,连忙解释道:“官家,虽然咱们没料到金贼偷袭,但弟兄们反应快,其实没造成太大损失,再者……”
“我不是说这个。”赵淳楣摇头,“早听闻完颜宗翰与金人皇帝不和,但不和归不和,情报却一点都未藏私,而且他说了,金国上下也信了,还用短时期内寻找出一条比较克制火、器的方法。能在短短几年内接连拿下辽宋,终归是有实力啊。”
赵淳楣长叹,她想起之前大宋使节团送来的情报。按照梁红玉等人的描述,金国都城里的百姓们,平时看着懒散,作风豪放粗俗,似乎也没什么文化。但若有战事,只要一声口哨,立刻回家牵马拿兵器,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能有序地集合,并且打起仗来悍不畏死。照这么看来,确实是自己之前想简单了。
不过嘛,虽然感慨于金兵素质之强悍,但对于火、器的失效,赵淳楣到并未太过沮丧。
归根到底,还是现在的工艺太糙了。想也是,从元代的火铳到燧发枪,全世界用了四百多年的时间才让这东西成熟,现在赵淳楣仅凭一点理论知识,连四十年都不到就想赶上,凭什么?能初步限制住金人的铁浮屠已经很好了。
“今年气温低,火、药容易受潮,点火效率低下,金人毕竟在此经营了几年,更熟悉地形,还舍弃了重甲轻骑闯入,如此结果倒也不怪你们。”赵淳楣安慰手下。
鲁智深有些迟疑:“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难不成就这么耗着?”
他话没说尽,但大部分人都知道这其中的含义。
相对于金人,大宋这边更加耗不起,东西两路一共近二十万大军,每天耗费的粮草都数不过来。天下人已经被宋徽宗的穷兵黩武搞得如惊弓之鸟,拖得久了,不说敌国,自己这边怕是要先有意见。
众人沉默,这时候,一个武官打扮的中年男子对着赵淳楣殷切道:“禀官家,微臣有一计,可解眼下之急。”
“哦?”赵淳楣来了兴致,鼓励道:“大胆说来听听。”
男人兴奋得浑身颤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连忙指着舆图道:“官家请看,这里是河道,我们如果边打边退,相信不过十日就能到达。”
接着他又指了两地,“此处虽然曾被金人占下,但满打满算不过一两年,他们对这里绝对没咱们熟悉。”
四周将领疑惑地追问:“所以呢?”
“所以,咱们可以佯装不敌,牺牲掉一小部分士兵做陷阱,然后引诱金人深入,等他们到了此处,直接掘开黄河,来一招水淹七军!直接消灭金贼!”
众人目瞪口呆,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半晌,一
直没说话的赵淳楣开口道:“你觉得,谁来执行这个计划好呢?”
那将领也不傻,从二龙军的装备体型上就能看出,上头人在其身上花了不少力气,于是连忙迂回道:“咱们可以在附近拉上一批百姓,让他们扮作将士赴死,为国尽忠,也算是他们的荣幸。”
赵淳楣听到这里突然笑了,挥挥手,“你叫……杜充是吧,之前在真定府当差?”
杜充激动地点了点头,他跟刘豫一样,是投靠了金人后重新归降宋朝的,如今正是想着建功立业的时候,见皇帝主动问起自己,便以为事情成了,情不自禁地上前两步,“官家!臣……啊!!”
话音未落,就被飞来的茶壶砸了个正着,不由尖叫地捂住脑袋。
“畜生东西!拖下去打二十军棍,关起来押回京城。”赵淳楣懒得跟这种人废话。其实自打登基,她的脾气已经好很多了,面对朝中大臣的不理解也愿意慢慢悠悠跟着扯皮,然而对面这个着实有些触碰到自己的底线了。
赵淳楣的底线就是,可以菜,但你不能坏。
这个杜充不光是不把将士们的命当命,同时也不把老百姓当人。要知道掘开黄河虽然可以让金人吃点苦头,但下游的百姓们可就遭殃了。事实上,历史上南宋真有人这样干过,最终导致了七百余年的黄河夺淮,上千万人流离失所。
作为一个皇帝,手下人笨一点胆小一点她都能理解,但妄图以一己私利动摇国家根基,这种她绝对不能留。
面对官家极为罕见的暴怒,文武百官们噤若寒蝉,都不敢开口,唯有那几个从二龙山出来的比较自如,鲁智深再次提出疑惑。
赵淳楣想了想,平静地让楚齐拿来纸笔。
她与完颜娄室不同,完颜娄室是军事家,交战过程中,行兵打仗,堪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赵淳楣,她是政治家,打肯定是打不过对面,不过当如今这般,两军形成对峙,那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90-98(第8/12页)
能做得就多多了。
使节团在金国待了近一年,除了谈判,自然也发展出了些人脉,而现在就到了用这些的时候。
通过几道关系,宋朝这边联系上了与宗翰势如水火的完颜昌,在金钱的攻势下,完颜昌进宫去见了皇帝完颜晟,提出主动与大宋交易,将幽、蓟、顺、檀这四个州还给大宋,之后宋朝每年交纳岁币。
这种离谱至极的言论,假如放在正常皇帝身上,大概率会一刀砍了完颜昌。
但完颜晟现在却有一个为难至极的点——皇位继承。
要知道金国的继承法非常特别,叫“兄终弟及,复归其子。”,大体就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驾崩后,将皇位传给二弟完颜晟,完颜晟去世后再传位给最小的弟弟完颜杲,等完颜杲死了,皇位重新落在大哥的嫡子头上,以此类推,这套继承法可以保证国家的领导人一直在年富力强阶段,然而坏就坏在,当今皇帝的弟弟完颜杲在几个月前得急病死了。
不光是他死了,大哥完颜阿骨打的三个嫡子也早早就没了,如此完颜晟的心思就开始活络起来。要知道封建家天下,只要有孩子,那遗产能留肯定是想给孩子留着,这点连赵淳楣都不能免俗。完颜晟今年已经五十五了,想来也没几年好活,自然是想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
然而以完颜娄室为首的大贵族们却极为反对,认为应该尊崇女真习俗,倘若幽州几地在对方手上丢了,那必然强烈打击完颜娄室的威信,自己再让儿子通过谈判收取大宋的岁币,就可以帮儿子铺路。
想到这里,完颜晟觉得不能再等了,于是叫来人下了道密旨给前线。
娄室原本还在幽州城中研究破敌之法,收到旨意后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
金兀术暴跳如雷,对着礼官大吼道:“你放什么狗屁!我们守得好好的!叔父让我们撤军!?”
礼官小声陪笑,生怕对方一个激动将自己砍了。
金兀术还要发作,却被娄室叫住,老将冷静地谢恩,然而在转过身时,他喉头一甜,低头看去,一口鲜血喷已然喷在圣旨上。
第96章
尽管不愿,但完颜娄室为了顾全大局,不可能在此敏感阶段搞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一套,在赵淳楣与金国皇帝达成初步协议后,金兵缓慢地从幽州等地撤军,宋军大体上没耗费一兵一卒,便成功夺回幽云十六州中的四州。
然而即便如此,许多人依旧是不太高兴。
鲁智深秦明等人黑着一张脸,坐在庆功宴的角落默不作声。赵淳楣待人走得差不多了,刻意将他们留下,又根据几人的口味让厨房做了些他们爱吃的。
“官家,这庆功宴就非开不可吗?”史进嘟嘟囔囔,他在作战期间一直担任守卫工作,平日很少发表言论,如此估计是忍不住了。也确实,二龙山向来艰苦朴素,如此大设酒宴,完全不是他们的风格。
赵淳楣摇头,“将士们这根弦绷了好几个月,总得稍微松一松,更何况最近吸纳了不少投降的官员,此举也算是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了。”人不是机器,二龙山军纪极为严格,在这种长期高压下还要豁出性命战斗,即便士兵忠诚度高,该赏也得赏。
“可是……大家也没干啥啊,最后还不是朝廷每年给金人送钱。”秦明眉头紧皱,一咬牙,直接开口道:“这样的话,不是跟先皇一样了吗!”
赵佶当年也曾短暂地从金人手里花大价钱将燕云十六州买回来,而对于这位荒唐皇帝,众人一直是非常鄙视的。
赵淳楣听完他的话沉默不语,半晌,长叹一声,“要不怎么都讲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呢,现在也就你们敢与我说说心里话了。”
她看向在场众人,轻笑一声,突然开口问道:“你们觉得,完颜晟这个人怎么样?”
大家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鲁智深开口道:“虽然武功不行,让咱们占了些便宜,但当皇帝,好像还行?”
“最起码比那俩强!”史进补充,至于“那俩”是哪两个,诸位也都有数。
说实话,完颜晟虽然不像他亲哥那般雄才伟略,但金确实是在他手里从一个部落演变成一个国家的。再者其能跟完颜宗翰这等大贵族大功臣斗得不可开交,现在甚至有隐隐压制的趋势,怎么也不能用昏君去形容。
“他是个聪明人。”赵淳楣平静地得出结论,之后让手下拿出燕云十六州的舆图来,将大宋如今获得的幽、蓟、顺、檀四州圈起来,旋即问他们有没有看出什么。
众人盯着半天,旋即恍然大悟。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按照地形,可以分为幽跟云两板块。其中云那部分的中心是云州,也就是现代的大同。大同易守难攻,从古至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虽然大同在敌人手中,但素有“中华第一关”美誉的雁门关却牢牢把控在宋这边,所以属于两边都奈何不了对方的一个状态。
至于幽这部分,中心是幽州,大致在北京一带,人口稠密经济比较繁华,可这边的门户却是平州和营州。换句话说,只要
平州营州在金人那,金人可以将这里视作跳板,随时攻打大宋。
“我之前在与金人的国书上许以重金,但对方始终不愿意将平州营州给我们,这说明宋跟金之间尚有一战。”赵淳楣大致估算了下,“我看完颜晟的身体,也就这两年了,确定好继承人后,肯定要出兵。”
直到此时,大家方才明白赵淳楣的良苦用心,有些焦急道:“那咱们得速速准备啊。”
“莫慌。”赵淳楣挥了挥手,不紧不慢地表示有的是时间。倒不是她盲目自信,主要宋朝这个体量的国家,只要皇帝跟官吏不搞事,你给他一定时间,那么他的恢复速度是极快的。而只要缓过劲儿来,周边国家还真不能把他怎么样。
鲁智深等人得了她的保证,总算放松下来,恢复到之前的样子。
臣子们是放心了,但赵淳楣这个君主,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幽州以及附近的百姓。
事实上,这些人虽然都是平民,但却在宋金交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说是直接导火索也不为过。
此地古时为燕国,所以当地百姓大多自称燕人,这里面大部分是汉人,余下也有些奚人、契丹人,总之民族成分复杂。不过因着不是草原,所以当地人还是以农耕为主。
燕云十六州虽然名义上属于辽国,但其实这里的人对辽并没有什么归属感,证据就是辽国最后一任皇帝天祚帝被完颜阿骨打锤得抱头鼠窜,命令各路大军上京亲王,燕云根本一动不动。当然了,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是宋人或金人,其实在古代,许多百姓对于国家民族的观念是很淡的,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头顶上是谁完全不关心。
当年宋徽宗跟金国做生意,用钱把幽州等地买了下来,但因着金国缺人手,所以阿骨打提出要带走这里的百姓,宋徽宗大方地同意了。没有人问过燕人的意见,整整三万户被迫离开家园,去往更加苦寒的北方讨生活。如此下来,这些燕人自然不同意,于是他们想方设法策反了金国的某位汉人将领,通过他的地界偷偷跑回家乡。可回来后才发现,自己的良田房屋已经被驻守的宋军占据了。
自此之后,宋在燕云人心尽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90-98(第9/12页)
而面对前任给自己挖的大坑,赵淳楣没办法,只能吭哧吭哧背起包袱找补。她先是颁布了旨意,减免了幽州等地两年的赋税,并且从二龙山调来物资,帮着重新修筑房屋围墙,还会见了当地的乡绅地主以及各民族代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于此地发展的长期规划。
在场之人虽然也算富裕,但被皇帝如此重视,依旧受宠若惊。见赵淳楣礼贤下士,一些燕人大着胆子提了些要求建议,赵淳楣采纳了部分,驳斥的也有许多,但即便不同意,她也耐着性子解释原因。
这让辗转三国,惶惶不安好些年的燕人们不仅潸然泪下,当即便有不少人表示协助官家将此处管理好。虽然耗费了不少心力,好在最后取得的成果不错,赵淳楣觉得这段时间也没白忙活。
正当赵淳楣处理完手头的事,打算班师回朝之时,鲁智深突然帮着引进了一个人。
赵淳楣看着眼前身材高大,打扮落拓的中年男人,有些惊讶地挑眉,“你就是曹端?”
男人咧嘴一笑,直接扑通一声跪下,行了个大礼,“草民拜见大宋皇帝。”
这一下直接给赵淳楣干愣了,要知道最起码在这个历史时期,行跪拜礼的还是少数,哪怕是见到皇帝,也没有明确的跪拜要求,所以对方这是弄哪一出?
曹端两眼放光,十分激动道:“陛下啊,草民总算是见到您了,您不知道,您是我们这一行的旗帜啊!”
赵淳楣:……啥?
经过周围人的解释,她才明白怎么回事。
曹端属于辽国汉人,本身是个富户的护院,辽国还在的时候,尚且能混口饭吃,金人来了,大量抽调附近百姓充当“签军”,也就是被强行征召为行伍的军队。要知道,与军民一体的金人不同,在这里生活的汉人往往只需要缴纳赋税,老老实实种地就不用打仗。现在金人来了,不光要帮着金人送死,连种地都没法种,许多汉人当时就忍不了了,于是纷纷占山自立为王。
也就是说,眼前这位曹端,便是金国境内最大的一支山匪头子。而赵淳楣,最早也是山匪起家,然后凭借自身努力,洗白上岸,甚至当上了一国之君,这在贼里堪称贼祖宗一般的存在。
曹端自打听了她的故事,便佩服地五体投地,每当遇到困难了,常常用其激励自己,时间久了,也给金人造成不少麻烦。
赵淳楣听罢面色古怪,许久,轻咳两声,“那个、你做得不错啊。”
“哪里哪里,不及陛下万分之一。”曹端谦逊道。
赵淳楣见他还要继续拍自己马屁,赶紧换了个话题,直接询问他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
曹端有些不好意思,“也没啥,就是想求您跟俺们条活路。”
虽然这帮山匪与金人打得有来有回,但实际上随着金国政权逐渐稳固,他们的日子已经越来越不好过了。曹端看似五大三粗,实际脑子很活络,在很多年前曾经与鲁智深有过一面之缘。见大宋这边顺利拿下幽州,明白要是抓不住这个机会,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金人围剿,于是干脆大着胆子来见赵淳楣。
赵淳楣仔细打听了下曹端的势力范围以及取得的战绩,依托丰富的做贼经验,她可以很轻松从对方话语中提取关键信息。在深入了解后,赵淳楣惊觉此人是个打游击的好苗子。
此时她也终于明白鲁智深为何会费力引进。
最终赵淳楣决定留下部分物资,资助曹端两年。
“陛下,我们是什么都不用干吗?那岂不是吃干饭?”曹端追问。
赵淳楣轻笑,旋即安慰道:“我养你们自然有我的道理,放心吧,以后有你们劳碌的时候。”
“用不了多久了。”
第97章
赵淳楣说用不了多久,并非信口开河。虽然表面上金人还很能打,金国的将领依旧用兵如神,但仔细观察下,对方内部已经出现裂痕。
抛开君臣不和不谈,赵淳楣判断金国的军力其实早就开始滑落。
众所周知,金兵单体素质高,战斗力强,这是因为女真之前长期生活在东北山林中,为了生存不得不与严苛的自然环境搏斗,长久下来锻炼出来的。但这也也造车了一个极为严重的结果——人口不丰。
大家夸赞金人勇猛之时常常会感叹“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其实重点不是“不可敌”而是为什么不满万?原因就是此时的女真只有这些人。在立国之初,完颜阿骨打可以依靠着部族勇士驰骋沙场,但如今他自己都老死了,其余普通将士又能剩下多少呢?
金国建立不过一二十年,这期间跟辽国打、跟大宋打、甚至跟西夏回鹘高丽干过几架,就当这些全是菜逼,但金国多多少少也有损耗。而造成的结果就是,像完颜娄室这样的大将军再也不能手握那支精锐部队指哪打哪,甚至要在辽国旧地招募汉人来填充兵线。
并且由于迟迟拿不下大宋,刚认下的那些小弟,比如西夏游牧部落首领等心中也得嘀咕,最起码想要指挥他们卖命短期内是不可能了。
赵淳楣长舒一口气,望向天边,心中暗道:完颜晟啊完颜晟,你希望假意给我几块地方暂时唬住,等攘内成功后再来打,殊不知掉当取不取,时来易失,送到碗里可没有再退回去的道理。
这次行军,只用了极小的代价,不光彻底收回了大宋故地,还成功拿下了燕云十六州中的四州,可谓成果斐然。更何况赵淳楣御驾亲征,证明自己无论胆量还是能力都是一流,朝中再没有反对之声,就连赵佶赵桓的死似乎也跟轻烟一般,被风一吹就消失不见。
如今经过近几年的规划,
南方也开始建设制糖厂,赵淳楣采取招标的方式,召集全国的大商人,卖了十年的特许经营权。没办法,虽然白糖确实挣钱,但本质上在这个时代还是一种奢侈品,她身为皇帝,若如此大咧咧与民争利未免看上去不太好,毕竟早年太、祖就下过命令,禁止士大夫们经商,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不过除此之外,二龙山的其他产业还暂时捏在手里,比方说铸铁药品,现在有了国家背书,无论是原材料还是人力都大大提高,赵淳楣还特别成立了研发部门,隶属工部但可以直接跟皇帝对话,并且建立了匠人的考察制度,若真有本事,可以直接来朝廷当官。
对于这些,部分大臣也颇有微词,他们觉得皇帝不务正业,整日跟奇技淫巧和阿堵之物打交道。本来赵淳楣身为女子当皇帝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可现在已成事实,大臣们就希望最起赵淳楣是个符合儒家正统的好皇帝,于是对待她的日常行为要求十分严苛。
对于这点,赵淳楣倒是出乎预料的十分听话,顶多私下抱怨几句,但最后也都乖乖照做,尽量跟朝臣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关系。其实上辈子看许多讲皇帝的视频,许多人评价往往带上这么一句“这是个好皇帝,专跟文官集团对着干,不妥协!”“因为这个皇帝得罪了文官集团,所以历史评价不高”等等。赵淳楣那时候就觉得这种话有些奇怪,直到自己真当上皇帝才知道是哪里怪。
好端端的,干文官集团干嘛呢?
说白了,封建社会家天下,文武百官都是给皇室打工的,哪家老板专跟自己下属作对?“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这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