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明第一武夫 > 第129章 追赶撤退的清军

第129章 追赶撤退的清军(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巨星经纪人 北美洲再造中华 假少爷靠快穿后遗症闯修罗场[穿书] 我真不是黑心小反派 童话镇之灵槐寺 铁雪云烟 我的青乌路 闺女惨死后,年代老实人爹觉醒了 我直播画冥币,水友全是神仙大佬 走后门的飞升,那也是飞升!

朱云飞率领李虎、曹明、杨遇明、李化鲸众将,统率六千明军士卒。

午后从益都出发,一路急行军赶了大半夜,于凌晨时分,抵达临淄城。

结果却扑了个空,朱云飞原先推算,断后的三千清军,昨夜途径临淄,会留在城中过夜。

所以朱云飞计划,在临淄城外,突袭围歼这三千清军人马。

但出乎预料的是,这支断后的清军骑兵,却狡猾的如泥鳅。

朱云飞此时并不知道,这支清军将领是鳌拜。

要是知道是鳌拜领军,发生的一切,他也就不会奇怪了。

鳌拜与阿尔津率领的三千精骑,在清军主力撤离益都之后,在城外伏击等待大半天。

因为没有等到明军追兵,这让他意识到明军斥候,已经盯上了他们。

预感到危险的他,他就果断率军撤离而去,一路上更是没有半刻停歇,马不停蹄的连夜追赶上了主力。

以至于朱云飞的追击,突袭围歼计划全部落空。

事实证明,经过连番的失败,鳌拜已经把朱云飞,视为了最危险的人物。

朱云飞率领的六千人马,赶到临淄之前,已经得知清军断后的骑兵,并没有在临淄宿营。

但赶了一夜的路,兵疲马乏的朱云飞,却不得率军进入城池休整。

临淄是春秋战国齐国故都,这是一座拥有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宰相晏子,就用挨肩接踵、挥汗如雨来形容,临淄城的繁华。

但如今遭遇建奴鞑子的轮番烧杀劫掠,偌大的临淄城,早已经人口凋敝,满城狼烟。

踏进城门,看着眼前一片狼狈的城池,心生感伤的朱云飞,一脸沉痛的吩咐。

“曹明,率领一队人马,接管城池,寻找灾民,给予钱粮安置。”

“李化鲸,你率队在此扎营,埋锅做饭,在此休整。”

“卑职遵命。”曹明、李化鲸恭声应道。

队伍在城门内驻扎下来,朱云飞正准备吃早饭时,曹贵帐下的斥候总旗,曹阳从前方返回汇报道。

“将军,清军主力,已经进入淄川,昨日他们奔行一天一夜,除了吃饭,连夜都在赶路。”

听完曹阳的汇报,李虎皱眉道:“云飞,清军行军速度如此之快,这是对我们有了防备啊。”

朱云飞思虑之下,说道:“追不上,我们就率军逼近济南府,迫使清军渡河,撤出山东。”

“眼下天寒地冻,年关将近,收复城池,救济百姓,更为重要。”

“这一个多月来,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若不及时安置,这些流亡的百姓,就会化作乱民。”

“几十个州县,百万流民,一旦被有心人挑唆,走上反叛的道路,这将会是个更大的灾难。”

做到朱云飞如今这个位置,考虑问题的得失,已经不再是一城一地。

不说放眼天下,至少也得关注整个山东的全局。

“将军深谋远虑,我等不及。”帐下众将闻言,也是心头一震,纷纷恭声表示赞同。

事实就是如此,击败建奴鞑子,固然可喜。

可要是牺牲广大百姓生存空间,这不是一个上位者,该有的心胸和抉择。

淄川城。

清军大营内,昏迷了两天的阿巴泰,终于醒转了过来。

在听取了多尔济达尔罕、务达海、鳌拜对目前情况的分析后,已经冷静下来的阿巴泰,强撑着虚弱的身体说道。

“立即传令图尔格,把我们掠夺到的军需物资,全部运到黄河渡口,准备撤回关外去。”

“如今我军连战连败,士气低落,不宜再战。”

“现在应该先保住军需物资,否则来年开春,我大清的军饷,粮草将会陷入枯竭。”

“务达海这事你亲自督促,一定要快,必须保住那些军需物资。”

“贝勒爷,您多保重身体,卑职连夜出发,赶往济南府。”务达海见阿巴泰终于清醒了过来,激动的跪倒在地。

阿巴泰看了眼务达海,挥了挥手说道:“达尔罕,军中的事务交给你处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豪门阔太只想离婚[穿书] 嫁给未婚夫的长兄后 不嫁豪门[重生] 天幕剧透,但横滨剧场 我看上了我爸的死对头 科研幼崽三岁半 出道吧,警校F4! 引檀园[男二上位] 祖上有零 疯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