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北美洲再造中华 > 第4章 一六八三,神州东渡

第4章 一六八三,神州东渡(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假少爷靠快穿后遗症闯修罗场[穿书] 我真不是黑心小反派 童话镇之灵槐寺 铁雪云烟 我的青乌路 闺女惨死后,年代老实人爹觉醒了 我直播画冥币,水友全是神仙大佬 走后门的飞升,那也是飞升! 白月光她妹[快穿] 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

对峙的汉番众人已经疏散,其中百里送葬的大多数番民将留在城外就地祭拜,并会每日分批进入城内郑府致哀,直至郑克臧最终入土为安。

先前又吵又闹又惊慌的汉民现今则分列在城内主要街道的两侧,听着送行队伍中乐人演奏的哀乐,目送郑克臧的尸棺运回圭谷郑府。

其中不少人甚至为死者啜泣流泪,悲陈郑克臧之功绩。

仅凭这一点,就不难得知郑克臧主政扶桑十余年间可谓深得民心,这也是郑克塽集团始终不敢轻举妄动的一大原因。

走在棺材的后头之时,郑克殷也趁机在脑海中梳理一些相关的情报——

大约是在永历三十三年(西历一六七九年),明郑之主、延平王郑经派庶长子郑克臧远赴大洋彼岸的扶桑殖民地,接替前任殖民使杨朝栋,主管扶桑殖民事宜。

也正是在这一年的晚些时候,年少的次子郑克殷也由郑经所信任的兵官陈绳武一同携往扶桑。

郑克殷仍然记得,当时年仅十三岁的原主在远渡万里重洋时经历了多少艰辛。

茫茫大海之上,晕眩、呕吐、恐慌皆是常事,在原主记忆中无比深刻。

历经近三个月的海上苦旅,陈绳武与小郑克殷一行人在郑克臧之后,抵达扶桑殖民司辖地首府金门城。

之所以叫金门,一是为了纪念郑氏在福建沿海不断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战略重地金门岛,二是从沧海(太平洋)进入烟涛湾(旧金山湾)时要经历一道海峡,宛如金色的大门向明人敞开。

当年的小郑克殷,便是兴奋地在甲板上看着舰船驶过金门海峡,进入湾区,最终停泊在金门城以东的海港,燮莲渡。

[注:“燮”音同“谢”。]

令现在的郑克殷无奈的是,原来那不学无术的二公子对于政事缺少关心,以至于掌握以上记忆以后,他仍然难以通过搜寻记忆去解答一个重大问题:

明郑到底是从何时起、为何、如何殖民北美洲加利福尼亚之地的?

他只知道,当年小郑克殷抵达扶桑殖民司辖地之时,金门已是一座不小的城,而不知其数的汉民已围绕着金门开阡陌,筑沟渠,事农桑,安居乐业,俨然世外桃源。

能够熬过长达近三个月的海上苦旅活着上岸的,可以说都是妈祖显灵护右的幸运之人。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但新任殖民使郑克臧——当年他已将“殖民使”改称为“殖民司司长”——对殖民开拓进程仍不满足。

小郑克殷发现,其后三年,从台湾跨洋东渡而来的明人每年都多达数千,永历三十七年(西历一六八三年)更是几乎郑氏所有航船都倾巢而出,带来多达万人的庞大移民!

由于当时的郑克殷被兄长揪着拽进殖民司为官,郑克殷多多少少也总算理解了一点当年的事情——

原来当时正值永历三十四年(西历一六八〇年),延平王郑经先前趁波及整个中国南方的三藩之乱西征满清的失败已成定局,台湾上下皆弥漫着浓重的失败主义情绪,担忧清军反攻台湾的言论甚嚣尘上。

为了保留汉家火种,已然认为台湾也终将失守的郑氏决定孤注一掷,将台湾汉人甚至非汉人都一股脑地送往扶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天幕:皇帝你儿子是gay啊 穿成炮灰后被龙王看上了! 重生八零锦鲤妻 与兄书 [综漫]秋人总是很心累 遗忘心机大佬初恋后 [综恐]肝露谷,但恐怖mod 老公每天都觉得我在出轨 别跑,我是你的书啊! 影帝的炮灰前夫想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