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517章 岳父杨经略

第517章 岳父杨经略(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新唐 一世之尊之太上玄德 诡道修仙:我能豁免代价 第一百次相亲当天,逮捕相亲对象 天灾降临:从加入救援队开始 合道 云顶:开局剑转,男枪一秒清屏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 骄阳 我的救世游戏成真了

当年在浑河战场,开原兵第一次渡河时,用长枪作为临时材料,捆起来放在绳索上,然后在上边铺设衣甲作为路面应急。

当然,现在形势远没有当年那么严峻。

太初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中路大军率先兵临平壤,在城外安营扎寨。

齐军将盾车布置工事之外,还在营寨外一二里距离内修建烽墩,作为明哨预警。

刘招孙收到一封从沈阳皇宫发来的塘报,金虞姬在鲸油灯下将信拆开。

“是杨姐姐写来的。”

刘招孙放下烤羊腿。

“念。”

杨青儿汇报了沈阳百官情形,朝廷概况,又说到刘堪学业,十月初二和老师打了一架,平手。

“一定是布木布泰怂恿!”

武定皇帝怒气冲冲。

“她还说了什么?”

金虞姬继续念道:“亡父寿辰将至,伏念陛下百忙之中,于平壤城下,或在蔚山,设道场纪念父亲大人,父亲在世时,多与家人说起万历援朝战事,恨当年不得一举荡平倭患…”

刘招孙沉默良久。

“朕也想杨经略了,那些年,多亏他。”

万历四十七年,杨经略督师辽东,指挥一群骄兵悍将,杜松、马林、李如柏,刘挺,四路大军围攻赫图阿拉。

可惜杜松马林不服调遣,杨镐也没有亲去四路军之一督战,阻止杜松冒进,否则,萨尔浒之战结果肯定大不相同。

杨镐一生高光时刻是在蔚山会战,明军在他的率领下,摧枯拉朽,风卷残云。

据日本人自己承认,蔚山会战中,至少有二万多倭寇毙于非命(大河内秀元《朝鲜日记》)。

剩下数千残寇,整整十余天龟缩堡寨,靠吃纸、吃墙土、喝尿维生。

当年日本陆军中最厉害的右路军团,几近被杨镐打得灰飞烟灭怀疑人生······

后来,杨镐离开朝鲜,朝鲜国王几次上书明朝皇帝,希望杨镐留下。

他们认为杨镐是朝鲜得以存活的“再造功劳第一人”。

朝鲜国王大臣亲自送行“涕泪横流”,汉城百姓“夹道嚎哭”。

再后来,朝鲜为杨镐立碑“杨公去思碑”、“杨公堕泪碑”,还专门建了“宣武祠”供奉杨镐。轮到下一任国王光海君时,又供奉画像于武烈祠·······

相比之下,刘铤在朝鲜的风评就很差。

万历皇帝硬塞给杨镐的几员猛将,个个都是奇葩:

贪生怕死和建奴不清不楚的李如柏,昏聩无能,害死三军的马林。

分兵再分兵的杜松。

至于刘綎,更是不尊命令,以退师威胁,说要等到四五月再走;

杨镐大怒,派亲信二人,持红旗到刘綎营中监视进军,只要姓刘的敢逗挠不进,就让乔一琦代刘綎为东路总领(《建州闻见录》)。

乔大嘴差点就成了东路军统帅。

在萨尔浒战场,刘綎表现得判若两人,以绝决之心深入敌穴,战功最为显着,《清史稿》记载,至少有三个八旗佐领做了刘大刀的刀下鬼。

最后时刻,刘綎拼到半张脸被砍掉,依然抵死相斗,尽了最后一口气。

武定皇帝决定拿他的岳父杨镐大人,好好做做文章。

“森悌、侯大学士,”

两人连忙上前,等候武定皇帝诏令。

“杨经略在朝鲜之事迹好好宣扬宣扬,让朝鲜百姓都知道,朕代替杨经略来解救他们了,齐军来了不纳粮,让他们主动打开城门。”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 多情女匪有情医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