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第一权臣是病美人[穿越]》140-150
第141章 狼狈
王戎道,“萧暥这一次虽然神不知鬼不觉拿下襄州,但是襄州地域广袤,门阀势力盘根错节,他一口吞下,不是马上就能消化得了的。我猜的不错,他还得花上数月时间在襄州安抚拉拢各方势力。大梁城里只有秦羽,秦羽此人厚重少文,我们要对付他,比对付萧暥容易多了。”
桓帝想了想,隐隐喜上眉梢,“舅舅是想……除掉秦羽?让萧暥那头拿了襄州,屁股还没坐热,这边却失了雍州……”
王戎道,“陛下,除秦羽夺雍州,时候还不到。”
“为何?”
“据探萧暥此去襄州并没有带多少兵力,主力都在大梁。”
桓帝一听就有点泄气,“朕还以为舅舅能借机除掉秦羽、夺下雍州,迎朕回盛京,重返旧都了。”
王戎提高声音道,“当然要回旧都,这是我们最终目的,但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能一蹴而就,眼下我们的实力还不足。贸然动手,陛下还想再来一次京城流血夜?”
桓帝一听到京城流血夜,顿时脸色像霜打的茄子,他挫了挫后牙道,“所以就算萧暥不在京城,我们还是什么都不做?再次坐失良机?”
王戎转而道,“陛下,我听说今年的仲夏的沐兰会就剩下十天了。”
桓帝有些不耐烦,燥热地扯了扯领口道,“差不多,舅舅问这个做什么?”
在大雍朝,每年七夕之时,又正当白兰幽香之季,有为其三天的沐兰会。
桓帝不等王戎回答,又含沙射影道,“如果舅舅此来是观摩沐兰会的,倒是赶上好时候了,听说今年这沐兰会里才子佳人如流,还盛行个什么花神妆,加上天气炎热,衣衫单薄,香肩酥腰绰绰可见,真是风光无限,大饱眼福,没想到朕的两位舅舅爱好还如此接近。”
王戎额头的青筋顿时跳了跳。如果换是当年摄政时,他早就一军棍拍桌案上,教训一下这个外甥该怎么做皇帝了。
但是经过了那么多年的蛰伏,他火爆的性子早就磨去了大半,他沉声道,“陛下稍安勿躁,我之所以问及沐兰会,是因为听说北宫浔来参加沐兰会了。”
“北宫浔?”桓帝微微一愕,眉头扬了扬,“就是那个送给萧暥凤冠的北宫浔?”
王戎道,“正是。”
桓帝幸灾乐祸道,“上次除夕夜撷芳阁里没把他眉毛烧掉?”
王戎道,“陛下,如果北宫浔在大梁出了事……”
桓帝楞了一下,恍然明白过来,“舅舅妙啊,如果北宫浔在大梁出了事,那么北宫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王戎道,“北宫达年前还在高唐兵败心有不甘,很可能会因此达发兵南下此时萧暥又在襄州脱不开身,就是我们的机会了。”
然后他笃定一笑,“其实萧暥占了襄州,也未必是好事,有时候房子大了,就打扫不过来了。”
桓帝闻言兴致勃勃.起来,赶紧问,“舅舅打算在沐兰会暗杀北宫浔?怎么杀?带多少人?杀了要不要把头寄给北宫达?好激怒他?不过这天气炎热,这脑袋封在木匣子里到了东北,也得朽烂得看不清五官了,怎么证明是北宫浔?”
王戎显然被恶心到了,簇起眉头道,“不能暗杀,北宫家的燕庭卫是很厉害的,一旦查出刺客是我们的人,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桓帝道,“不杀?那怎么办?让他出什么事?舅舅总别告诉朕是让他摔个跟头?”
“离沐兰会还有十天,此时我们从长计议,陛下容我跟二弟商量一下,他主意多。”
一听到容绪,桓帝立即耸起稀松的眉,“舅舅,你不怕他把消息泄露给萧暥吗?你是真不知道二舅已经投靠萧暥了?”
“陛下,这从何说起。”王戎说到现在,已经有些实在忍无可忍了,严厉道,“陛下,我了解二弟的为人以及王家在他心底的份量,陛下是君王,不要随便以臆想来判断臣下的忠诚。”
桓帝被他疾言厉色地说了一通,心中甚是不痛快,便阴阳怪气道,“那舅舅大概不知道,他这半年都忙着为萧暥经营尚元城,打理生意,还有萧暥的新宅邸,听说造得比皇宫还舒适,满床满柜的绫罗绸缎,枕头都是精工刺绣的面料里面装着柔兰的香料,据说是因为萧暥坏事儿做多了,晚上睡不着才给他弄的这个,还有,连沐浴的浴桶都是用的镶金沉香木,有专门为他调制的鲜花露浴,二舅他若不是色令智昏,那就是一门心思趋炎附势想投靠某些人了。”
王戎无奈道:“陛下不要忘了,去年秦羽被困高唐,向大梁商会征调粮食,是二弟顶住萧暥的压力,让所有的商户不许发粮,以萧暥的性格,哪里肯吃这种亏,二弟若再不积极表态,为萧暥营造府邸经营尚元城,盛京商会在大梁城还有立足之地吗?”
“他真是为了商会?”桓帝哼了声,继续明察秋毫:“朕可是一清二楚,据说连萧暥府邸连喝水的杯子都是金镶玉的,黄金是足金,雕刻示极为精细。”
王戎见桓帝丝毫听不进去,也懒得再解释,正要找合适的机会告退,忽然就听桓帝问道,“舅舅,盛京王氏的家纹是菊花?”?!
王戎陡然惊出一丝冷汗。赶紧纠正道,“不,是牡丹,富贵牡丹。”
桓帝表示不相信,“可朕瞧见二舅送给萧暥的杯盏上雕的,丝帐上绣的怎么都是菊花啊?”
王戎只觉得额头的经脉突突直跳,刚才都懒得解释了,这会儿还是得费劲解释道,“听说二弟新招募了一批西域的工匠,善于精雕绘制。”
桓帝打断他,锲而不舍问,“那菊花是怎么回事?”
王戎忍无可忍,在这话题又要跑偏之前,赶紧道,“臣刚赶到大梁,天气炎热,一身汗渍难免不雅,臣先退下了。”
然后拱手一礼就走了。
“哎,等等,舅舅?”
桓帝有点郁闷,对旁边的曾贤愤懑道,“跑那么快,真是一个个都不把朕放在眼里。”
他背着手烦闷地在殿内走了半圈,忽然仰头看到梁柱上停着一只小蝴蝶,他本来就有气没地方撒,“怎么搞的,哪来的虫子?叫几个人来捕了摁死。”
魏瑄赶紧手指一招,那只纸蝴蝶就扇动翅膀摇摇晃晃飞了起来,从窗子里倏地出去了。
最后一抹斜阳消失在天际。一盏青灯下,帐幔间幽光莹莹。
谢映之坐在榻前,一双眼睛清若琉璃,“将军是要对付曹满?”
萧暥道,“我把曹璋放在身边,就是想稳住他,但是看来还是稳不住。”
谢映之道,“曹满此人豺狼之性,粗猛而有谋断,在西北拥兵自重,以待中原之变。他此番放乌赫等浑图部入境,也是藏着搅乱中原局势之心。他便可有机可乘了。”
萧暥点头,这几天他也是想明白了。
从一开始秋狩猎场唆使乌赫谋害阿迦罗,嫁祸给自己,妄图激怒单于发兵南下,到此番有意放乌赫入境,搅乱中原,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要引爆中原的诸侯大战,他才有机会趁虚而入。
他只是没料到,自己会忽然进攻襄州。使得这乌赫和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第一权臣是病美人[穿越]》140-150
浑图部归附禄铮后,还没来得及兴起风浪,就那么被掐灭了。
但是正如谢映之所说,曹满此人存豺狼之心,更兼手下十万如狼似虎的凉州军,如果留着曹满,五年后他和北宫达那场大战,曹满极有可能关键时刻,给他横插一刀。
那场大战,原主本来就是险胜。何琰在书中说,论实力,萧暥远不如北宫达。无论是兵力,粮草供给,还是将领谋士。
当时他看书的时候都为原主捏一把汗,北宫达手下强将如云,谋士史上有名的就有五六位,更兼燕州军兵强马壮,东北的雪原战马还极为耐寒。
当两军陷入僵持时,天气越来越冷,原主这边粮草告竭不说,这严寒的天气逼摧得他屡屡发病。
阵前没有良医,那北宫达还故意让三军日夜鼓噪,使得萧暥病中不仅缺粮少药,还不得修养。
更恶心人的是,北宫达在寒月到来时,不知道哪里找了一群老妈子半夜里号丧。搞得远远近近都以为萧暥快死了,如果不是他手下的锐士营军心似铁,怕这军队都要溃散了。
同时北宫达又听谋士之计,把萧暥京城流血夜,迫害皇后皇子,秋狩争风吃醋杀阿迦罗,引北狄火烧西京,以及背后捅曹满之类的事情添油加醋一番,写了萧暥的十大罪状,不仅在阵前大声诵读,还写成檄文,传抄全国,引得全国士人口诛笔伐,恨不得让他死上百八十回,甚至有人雇死士来阵前刺杀他。
于是萧暥干脆将计就计,干脆装死。
北宫达一看萧暥死了,赶紧连夜劫营。最后被萧暥摆了一道,劫营不成,自家粮仓反倒被烧了。
此刻萧暥一条条想起来,原主为了打赢这一仗,差点半条命都没了,这样还是险胜。
好在原主当时已经除掉了曹满,如果再加上曹满,胜负真的难料。
但如今,曹满不仅还坐拥西北十万凉州军。
萧暥道,“我打算先安定襄州,随后西征曹满。”
以襄州为大后方,以雍州为基地,先除曹满,拿下凉州,再和北宫达决战,取得幽燕两州之地,从而彻底一统北方。
谢映之听后微微叹气,“将军为得襄州,已经卧病在床。再战西北,恐难成全功。”
萧暥被他这一说,觉得自己确实挺惨的,为了得到黄龙城,又是受伤又是发病,现在床上躺死狐狸,动都动不了。
而西北气候恶劣,风沙大,恶劣的气候加上彪悍的强敌,他现在这身子,怕是要出师未捷身先死。
某人刚刚涌起的斗志顿时蔫了,萧暥只有屈服道,“所以我打算先在襄州修养一段时间。我列了个计划。”
说着他立即转过身,从他的小狐狸靠枕下抽出了几页纸。
这是他这几天养病的成果,每页稿纸都是又写又画,满满当当,大学时候写论文他还没那么拼。
谢映之见他又藏东西,微微一笑,颇有兴趣地接过来。
看了片刻他挑眉道,“将军这是要修养?”
……还是要搞事情?
“唔,我想在襄州推行新政。”
只见这几张纸上分门别类地做好了表格。
一,推广屯田,招募百姓耕种,以足军粮。
二,练兵,实行军功制。
三,扩大兵工厂。
四,打通商路,将安阳城建为南北商贸财货的枢纽。
从此江南的丝绸茶叶可以通过襄州,直抵安阳,而大梁的货物也可以通过安阳城南下。赚了钱,直接投入兵工厂的扩建一条龙。
萧暥用三个字概括就是耕,战,钱。
他将来还要打两场大战,钱粮,军械,士兵,一个都不能少。
襄州这块肥地,必须充分开发起来。
谢映之微微吃惊,没料到萧暥养个病,花样还不少,心思这等长远,而且还挺有想法的。
其实萧暥还有一条更为有想法的,先压着不说,以免掀起士林的风浪。他名声本来就不好,搞不好要被骂惨,心急吃不了热粥,他一步步来。
谢映之微微敛眉,一条条道,“将军,兵工厂一事,可交给褚庆子,练兵有魏将军,至于通商,江南商会可以直接入驻安阳城,这些都不难,但是屯田,怕没那么容易。”
“为何?”萧暥不解,这安阳城不是屯田推行得好好的。
谢映之道,“安阳城连年匪患,周围多是无主的荒地,将军招募流民耕种,没有问题,但襄州的土地多是集中在豪强大族手中,将军想推行屯田阻力重重。”
萧暥恍然,历史上很多王朝的末期都会出现豪强大量圈占土地的事情,这大雍朝也是一样。
豪强圈地,大量农民破产成为徒附,这些人为豪强的庄园重地,修屋,打造兵器,拱卫产业,成为私兵。这些豪强不但圈占大量土地,也占用了大量劳力,而且这些豪强大族大多都不足额上岁粮。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想让襄州成为他的战略大后方,为他提供兵源和粮草,就不能实现。
而光靠安阳城屯田的粮草,要支撑他打襄州可以,但是想要将来统一北方的两场大战,还是不足。
谢映之接着道,“襄州的豪强世家,禄氏,朱氏,田氏,许氏四姓,田地也大多集中在这四家的门下,将军要推行屯田就要先对这四大姓动手。”
萧暥微微蹙眉,攻一城易,守一城难。
如何将襄州真正地建成他的狐狸窝,他的大后方基地。
他觉得自己真的就像一只狐狸,叼了襄州这块肥肉就跑,然而这块肥肉怎么吃下去?
窗外,月上阑干。
谢映之挑亮了灯,又吩咐人煎好了药。
然后在榻前坐下,道,“将军勿忧,既然将军决定要在襄州屯田,我必尽全力助将军达成此事。”
今夜秉烛夜谈,通宵达旦。
夜里,灯火阑珊。
苍青趴在一边看着魏瑄抄书:“魏瑄,你那哥是有病罢?他这脑壳是出生就这样,还是后来受了什么打击?”
魏瑄奋笔疾书,一边道:“以前的事情,你不是能看到吗?”
苍青道:“我又不想看他,老太监有什么好看的!”
魏瑄笔锋一悬,微微一愕。
老太监?桓帝?
自从半年前让苍青盯着无相之后,苍青现在看到哪个不顺眼的人都叫老太监。算是后遗症了。
他正色道,“苍青,不许如此说陛下。”
苍青撇了撇嘴,“我想跟你去画楼,我不要呆在这里抄书。更不要看老……老皇帝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皇兄才二十三岁。”
“他头秃!”苍青争辩。
魏瑄:……
魏瑄想纠正他,桓帝只是发际线比较高。离秃头……其实还有一段距离。
转念一想算了,抄完书他还有事要做。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第一权臣是病美人[穿越]》140-150
先去画楼打听到北宫浔在大梁的住所,然后设法让他回去。
魏瑄捡起一颗三生石揣在兜里,道,“抄完了就去。”
第142章 酒 +七夕番外
谢映之道,“襄州的豪强大族以田、许、禄、朱四大姓为首,将军的屯田令一出,他们必然会带头抵制,所以要推行屯田令,势必从这四大家动手。这四家一旦奉行屯田令,其他的大小士绅都会遵守。”
萧暥心知,对于这些豪强,土地就是命脉,要让他们将圈占的土地乖乖交出来,简直就像从虎嘴里拔牙。
但若不推行屯田,保持襄州的现状,那么他将襄州建成大后方和粮仓的构想就要落空。将来又如何支撑起统一北方的战争。
那么如何对付四大家?
“分化瓦解。”谢映之道,
“禄氏,禄铮已经被拿下,现在禄氏族人都是惊弓之鸟,只要能保住原本的产业,多占的土地,我相信他们愿意交出来,至于朱氏,朱优献城有功,主公可让陛下颁一道诏书,封朱优为中书令,并同时赐予朱优族人官职,使之入朝为官。”
萧暥一听,暗暗心折,这谢玄首玩权谋还真是有一手,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
这样名为封赏,其实就无形中就将襄州的朱氏一分为二了。尤其是在朝的朱氏族人,其实就是分分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万一襄州的朱氏族人不老实了,朱优他们简直就是人质啊!
这样一来,要对付的就剩下田氏和许氏了。
谢映之道,“至于田氏,禄铮在主公手中,田夫人救夫心切,会愿意站在我们这边,不过……”
“不过什么?”
“对主公的名声怕是不利,别有用心之人会说主公挟持其夫,逼迫一个弱女子。而且田夫人和田瑁并不是田家的宗干,在田家的影响力还难说。再者,主公推行屯田令,很可能会被传为主公拿下襄州之后,强行收缴豪强士族的土地,这会使得天下士绅皆恐惧主公推行屯田,收缴其田地,从而与主公为敌,将来主公若要征伐北方,凉州,燕州,幽州的士绅豪强为保其土地,都会铁了心站在曹满或者北宫氏的阵营中,抵御主公,主公想要统一北方,将步履维艰。”
萧暥听得倒抽一口冷气,谢玄首果然思虑长远。
如果他来硬的,强行收缴豪强土地或者威逼,那么,将来他再要攻打凉州,再要和北宫达决战,豪强士族全都会成为他的敌人。
所以不能强征,也不能威逼。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这些豪强乖乖交出土地呢?
萧暥想了想,看来又得来点骚操作了。
“先生,我有个办法,不知道行不行?”
……
一盏幽灯下,窗外的草丛里传来夏虫长长短短的鸣叫。
谢映之端坐在案前,悬袖提笔书写告襄州士族的草案。
在他身后,某人早就睡着了。
萧暥卷着薄毯,脸颊贴着小狐狸靠枕上,连帐幔微微扑打在脸颊上时都没有察觉,看来是真的疲累了。
而且谢玄首衣衫上自带的清雅香气,不仅闻着让人心神舒逸,且还蚊虫不侵。
这会儿开着窗都没有蚊子,简直是纯天然的避蚊器,某狐狸睡得格外踏实。
谢映之微微悬笔,回头看去,见他休息了那么多天,却都没有恢复过来。
看来这大半年来,萧暥肯定没有按照他所交待的按时服药休息,这精力似乎比以前更差了。回头得配点补养的方子。
长夜漫漫。
当清早一缕曦光映在桌案上时。谢映之收好文书站起身。
一开门就见云越等在外面,眼睛熬得像只兔子。
谢映之忍俊不禁,明知故问道,“云副将,这么早?”
云越眼神飘飞,他当然知道谢映之是什么人,只能如实道,“我看灯亮一直着,想必先生与主公议事到深夜,我不敢打扰,就在这里等着。”
他一边说一边悄悄往屋里看去,“主公怎么样了?”
“睡下了。”然后谢映之像一个长者般揽着云越的肩转过身,“他身体还虚,我这就给他开一副药,你先把这个通告发出去罢。”
云越接过文稿,瞭了一眼,心中暗暗一惊。
什么?买地?
云越不由看向寝居,非常了解自家主公地表示:“他有钱吗?”
谢映之饶有兴趣地想了想这个问题,道,“也许有罢。”
当天,云越就把黄龙城的金库翻了出来。又折算了一下襄州的豪强大族手中的田地,最后的定价正如谢映之所筹算的,五金一亩地。
田氏家宅的绥德堂。
田氏的族长田寿召集襄州的豪强士绅都召集了过来。
他须发斑白,面色一沉道,“诸位想必都收到了照会,萧将军想用五金一亩买我们的田地,诸位意下如何?”
旁边的许氏族长许芃立即道,“五金一亩,这是打劫。”
此话一出,旁边的士绅们纷纷附和,“就是,现在虽说世道混乱,但是这个土地价格也太低了罢。”
“萧将军是不是在广原岭剿匪呆久了,自己也是跟山匪习性?”
“就是就是,我们联合起来,都不卖他土地,他还能强买不成?”
“田老爷子,你说句话!”
田寿见众人神色激动,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于是捋着胡子道,“既然诸位都觉得这个价格不合适,那么,我们再提出一个价格,给萧将军呈报上去。”
“不行,这襄州的土地是我们的祖产,多少价格都不卖!”
就在堂上闹哄哄一片的时候,忽然管家前来报道,“族长,外面有一位沈先生前来拜访。”
田寿一愣,沈先生?萧暥的说客来了?
片刻后,在田府的偏厅里。
案上置一盏清茶,茶倒得满满的,一碰就要泼溅出来。
这是明摆着送客的意思。
他淡淡瞥了一眼茶盏,道,“田族长,禄氏已经将多占的土地上交了。”
田寿皮笑肉不笑地哼了一声,“禄家有罪,禄铮现在还在关押,别说多占的土地上交,就算萧将军把他们全部土地收缴,他们也不敢说什么。怎么?萧将军是想把老朽也抓起来,再收缴田氏的土地?”
“田族长此言差矣,主公素来敬重田夫人深明大义,打算将禄氏上缴的家产土地交给田夫人打理。”
“什么?交给姝儿?”田寿着实怔了怔。
谢映之道,“当然,田夫人是女子,有些场合也不便亲自出面,所以很多事情还需要仰仗田族长支持。”
田寿手心微微出汗,他活了那么大岁数当然是个人精,将禄铮的田产交给田夫人打理,等于就是交给田氏了。相当于只要每年给萧暥交足了岁粮就可以。
这天大的便宜,简直能把他砸懵,他耷拉着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第一权臣是病美人[穿越]》140-150
眼皮,使劲抑制住自己才能不显得喜形于色。
沈先生不紧不慢道,“所以,田族长觉得这买地之事……”
田寿立即道,“此事我们刚才正在商议,都觉得这价格甚为合理,襄州以往流民甚多,这样百姓得了田地安居乐业,我们这些士绅也愿意造福乡里。”
然后又赶紧站起身,道,“快,给先生换一壶映雪。”
谢映之莞尔,田寿倒戈,四大姓只剩下许氏,许氏若知道田氏占了这么个大便宜,心中更加不平,这许氏和田氏之间的争斗就是早晚的事。
襄州士绅的同盟就此瓦解了。
阳光将树影投落在纸张上,水波一般拂动。
纸上的人,一身戎装,眉目深秀,气度清飒,矫若惊燕飞龙。
苍青评价道,“这张画得最好,像他。”
大半年来,魏瑄一直靠着记忆,画着心中那个人的模样。上千张的画稿,练得丹青妙手,却还是觉得画不像,也画不出那人神韵。
直到昨天的这张画,也许是妙手偶得,竟似乎有些接近了那人的形神。
魏瑄垂目凝视着那画像,手指不由自主地抚过画中人的眉眼,好像是想把那音容刻在眼底,从此再不会忘记。
接着,指端缓缓凝起一点白亮的光芒。
苍青见状大惊,“魏瑄,不要烧,好不容易画出一张像他的!”
魏瑄不动声色。
火光映出他如雕似琢的五官,晓月清霜一般的容颜,冷峻又刻骨,眼底凝着一片深沉的寂寥。
玄火的高温下,纸张瞬间就变得脆弱枯黄,一道焦黑的细线迅速蔓延,从边缘到衣摆,再到手腕,再到肩膀……
一寸一寸就像噬咬在他的心底。那寂寥的眼中忽而闪烁着盈润的微光。
“魏瑄,这张就别烧了!我不乱跑了,我整天替你看着他,有人进来我就马上通知你!”
魏瑄知道,这没用的。桓帝的耳目遍布整个宫城,所以他画的每一张画,都只能存在少则几个时辰,多着一两天。
只要他离开寝殿,他就必须烧掉,以免被好事的太监发现交给桓帝邀功。
既然他就要去找北宫浔,前路莫测,临走前必须把这画像烧掉。
火蔓延到了那线条优美的下颌,再往上烧到那一缕浅笑的温濡的唇,再片刻间,这副容颜就会在他手中灰飞烟灭。
他忽然涌起一阵心悸,眼眶发红,不顾一切伸出手去拍灭。
“魏瑄,你的手!”苍青大叫,
疯了吗?这可是玄火,焚尽一切的玄火。
魏瑄这才反应过来,木然看向自己的手,居然完好无损。
苍青惊骇不已,不可思议道,“魏瑄,你修到什么程度了,连玄火都已经伤不了你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太监尖锐的嗓音,“陛下驾到。”
魏瑄骤然一惊,赶紧手忙脚乱地就要把烧得剩下一半的画像藏好。
但桓帝背着手跨进来,阴森森道,“阿季,藏什么呢?这么着急。”
然后拿起那张只剩下小一半的残稿,阴阳怪气着,“怎么瞧着有点眼熟?”
魏瑄不说话,倔强紧抿唇间的一抹苦涩。
画稿烧得只剩下了眉梢眼角那一缕残余的风流。
桓帝瞧不出什么,拿着手中的玉圭敲了敲魏瑄的额头,“朕整日里为江山社稷操碎了心,你脑子都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见魏瑄站得笔直,依旧不答话,桓帝心中颇为不快。
魏瑄已经跟他差不多高,尤其是那俊美深邃的五官,隐约提醒他魏瑄有个番妃妖孽的母亲。
桓帝觉得有些扎眼,“光长个子不长脑子!我问你,书抄得如何了?”
魏瑄道,“抄完了,正打算呈给皇兄看。”
厚厚的两本书,这才一天都不到,就抄完了?
桓帝不相信道,“朕看看。”
片刻后桓帝阴沉着脸,“既然你看完了,朕就考考你,君臣之道为何?”
魏瑄道,“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
桓帝面露不悦,“什么?”
魏瑄继续道,“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
桓帝尖刻地评论,“胡言乱语。”
“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
“混账!”桓帝把手中的书掷到魏瑄身上,“这是朕书中所写的吗?”
魏瑄也不躲,如实道,“不是。”
魏瑄过目不忘,但桓帝这书通篇的屁话。他实在不想说啊。
桓帝书中长篇大论写着君王是天子,是上天派来匡扶社稷的,是所有臣子的榜样,君王所说的话,臣该奉若神明,无条件执行,等等,核心内容是皇帝是神明是天子,不会犯错,皇帝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皇帝比你爹还要亲,就算皇帝让你死,那也是为了你好。你赶紧去找块石头。
桓帝阴阳怪气道,“好啊,看来抄一遍你还是记不住是吧,来人。”
接着几个宦官就抬着好几块石板放到了殿外的庭院里。
魏瑄心头一沉,预感到不妙。
桓帝把一把刻刀扔在案头,“既然让你抄写记不住,那么就刻上去罢,反正朕的著作也要刻碑立传,流传万世的。”
然后对身后的两名宦官道,“你们留在这里,监督晋王刻碑。”
桓帝走后,魏瑄看着整整五块硕大的石碑,只觉得窒息。这要刻到什么时候?
苍青咬着草茎,“魏瑄,那老皇帝什么毛病?他还没死,就急着刻墓碑?”
魏瑄没理他,拿起刻刀,看了眼身后那两个一眨不眨盯着他的宦官。
离开七夕的沐兰会只剩下不到八天了。
必须想个办法出去。
在大梁,很多人都不知道怀远客栈是盛京商会名下的。因为他名义上的东家挂在淮安名士翟非。而且怀远楼客栈的风格上极为简淡,和盛京商会奢华金贵的风格相去甚远。
自从清凉观被查封以后,王戎来大梁都住在怀远楼。
傍晚,掌柜的带着一名衣衫华贵的先生进入客舍时。
王戎正在客舍里独自下棋,头也不抬道,“你总算肯来见我了。”
“我这几天忙于筹办尚元城的沐兰会,脱不开身。”容绪说着把幕篱扔到一边。
天气炎热,他掏出帕子抹了把额角,自顾自就去倒茶,“兄长来大梁住了也快五日了,是打算入朝为仕?”
王戎冷笑,“我这把年纪了,还跟刚入仕的毛孩子去争?你也不用赶我,我把事情办完就回去。”
容绪叹了口气,“兄长为何执迷不悟,眼下的局面就是最好的局面,萧暥允许王家在盛京不用入朝,允许王家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第一权臣是病美人[穿越]》140-150
的生意发展壮大。”
王戎脸色猛沉,扔下一枚棋子,“二弟的眼中就只有生意?你忘记了么,王氏的富贵牡丹曾经刻在大雍朝的庙堂之上!”
王戎对于这个庶弟,从心底里还是带着一丝鄙夷,庶子就是庶子,眼界只有芝麻米粒大,从骨子里就是个小商贩,做不了大事情。
容绪起身端了一杯茶,恭敬奉上。
王戎刚接过来,喝了口茶脸色稍缓。
就听容绪道,“兄长,茶满则溢,我以为王家现在的状态才刚刚好,我想为王家经营的是累世之业,王氏的富贵牡丹虽然不能盛开于朝堂之上,却能开遍九州岂不是更好?”
王戎重重把茶杯顿在了桌上,“那么萧暥已经拿下了襄州,二弟知道吗?”
容绪微微一怔,“襄州?萧暥去襄州了?”
王戎面目阴沉,冷哼了一声道,“萧暥这次是收拾了禄铮和朱优,夺了他们的地盘,下次就要轮到王家了,等他拿下西京时,二弟眼中仍旧是只有你几斤几两的生意罢!”
容绪凝眉一想,问道,“兄长这消息是哪里来的?”
王戎道:“西北来的消息。”
容绪立即反应过来,道:“兄长,曹满虎狼之人。兄长莫非想与曹满合作?”
王戎道,“信中还道,萧暥在襄州屯田练兵,他想做什么?不就是要打仗?萧暥当年允许我们留在盛京,给予王家经营商会的便利,那是因为他实力不足,我要稳住我们,现在他拿下了襄州,只要站稳脚跟,他的羽翼就丰满了。”
容绪沉默不语。
“江南商会的齐掌柜,杜东家都在准备财货,据说是萧暥要将安阳城建成第二个大梁。”然后他看向容绪,“萧暥没有给你发南下的照会吧?”
容绪眉心微微一跳。没有。
王戎不紧不慢道,“这不是明摆着,他这是要架空盛京商会了。二弟你这些日子替他费心劳力经营尚元城,这一番心血,看来他并不领情。”
容绪打断他,“兄长此来到底要做什么?”
“你主意多,我要你帮我想想,怎么样让北宫浔在大梁城里出事?”
容绪眸中精光一敛,“兄长打算拖北宫家下水?”
王戎冷笑:“西北有曹满,东北有北宫,我看他萧暥还有什么精力跟我们斗。”
容绪凝眉仔细思量了片刻,“近来的沐兰会上有马球赛,我听说北宫浔喜好马球,必然会参加。”
王戎恍然,“二弟是想让他在球赛上,马失前蹄?”
容绪道,“马球赛碰撞激烈,赛场上若有意外非死即残,但仅仅这样还不能赖到萧暥的身上,只能是管束不善罢了,所以还得再点一把火。”
这几日,屯田令顺利推行,在几大家族的带领下,襄州的豪强士族们纷纷出售圈占的土地。
但不出谢映之的意料,萧暥很快又没钱了。
不过某人骚操作多得很,他一边让尚元城赶快给他充钱,一边又推出又一轮的新政:五金一亩田地,官府出三成,百姓出两成,土地上所获收成,也将按这比例分配。
穷得掉毛的某狐狸,就想出了让百姓出钱买地的馊主意。
此新政一出来,襄州百姓奔走相告,踊跃购买田产。两金就能买一亩地,所获分得将近一半,哪里来的好事!
百姓们得到了土地,这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谢映之又使玄门弟子教导百姓耕种,以提高亩产量。随着襄州百姓安居乐业,萧暥在民间的口碑也水涨船高。
萧暥暗搓搓地算了算,到今年的年底,岁粮收不完了嗷!
粮仓搞定了,就要扩大招兵、练兵。军功令也亟待推行。
伤还没好利索,萧暥就提着一罐子小松子,迫不及待去犒劳一下魏大大。
没料到却扑了个空,魏西陵去校场练兵还没有回来。
天气炎热,为防止士兵中暑,魏西陵将练兵的时间定在清早卯时至辰时,午后申时至于酉时。
萧暥感慨,这么热的天还在练兵,魏将军真是劳模!于是打算坐等。
魏西陵的书房很简朴,一看就是军人做派。
隔扇屏上绘着军事地图,案头整齐地放着兵书简册,旁边陈设的铠甲刀剑,萧暥左右转了一圈,真的是除了地图兵书铠甲,就没什么别的东西了。他不由心中叹道,此人可真是无趣啊!连一点个人爱好都没有吗?
萧暥在案前坐下,磕了一会儿小松子,就看到案上压着几张纸,手又开始欠了。
片刻后,魏西陵的案头就蹲着两只活灵活现的小跳蛙。与周围严肃规整的环境格格不入。
心灵手巧的某狐狸搓搓爪子,满意地欣赏了一下自己的作品,开始玩得飞起。
但也怪他这手艺太好,这纸跳蛙一蹦老高,居然从案头弹起后,蹿到了兵器架下面。
唔,这就尴尬了。
他得爬下去捡。
兵器架下很暗,萧暥的脸靠近玄冷的铠甲,才能勉强把手探进去,一番摸索之下,指尖忽然碰到了一个冰凉溜光的东西。
什么玩意儿?
萧暥探手一捞,就把那东西取了出来,这一看之下,萧暥顿时一愣,竟然是个酒坛子!
这兵器架后面居然藏了一坛酒!
等等,魏西陵不是军中禁酒吗?
这人也太表里不一了哈哈哈,自己居然带头藏酒!
萧暥心里一边严肃批判,一边迫不及待打开酒封。
一股醇厚的酒香就飘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