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步步为沄 > 第129章 谢家旧事

第129章 谢家旧事(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原神:与芙宁娜的恋爱时光 豪门弃女被厉爷跪地,轻吻裙摆 穿书傅总,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读我心后,皇帝绿着脸滴血认亲! 隐秘!我的空间通万界 全家反派读我心后,人设都崩了 相顾无他【长相思相柳视角】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重生当天,军官老公抱着我痛哭 三世风云,七生浮梦

谢灵泉回到陈郡的时候没有见到父亲谢清。

对此,谢灵泉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谢清在谢家是一个喜武不喜文的“异类”,自幼便展现出了极高的武学天赋和军事天赋,他的出现弥补了谢家最大的缺点,这对“诗酒风流”的谢家来说是意外之喜。

为了培养他,谢家倾尽全力。凡是他需要的、对他的成长有利的,无论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谢家都不会吝啬,说用举族之力培养并支持他都不为过。

这待遇谢清独享,便是他的胞弟谢晏都不曾有。

谢清也没有辜负谢家的栽培和期望,他十五六岁便精于骑射,善于治军,堪称少年英豪。

十八岁时被谢家举荐,出任建武将军、祁州刺史,统领祁州军。他率军镇守雁门关,数次抵御胡人叩关,屡建奇功。

对他来说,镇守雁门关、将祁州军训练成一支铁军比什么都重要,为了能心无旁骛的留在祁州,他甚至早早的就主动放弃继承谢家家主之位,建议由胞弟谢晏接任。

太宗乾宁帝晚期,谢家因谢清而实力大增,从诸世家之中崛起,逐渐超越其他家族,成为给琅琊王家之下实力最强的家族之一。

太宗乾宁帝驾崩,文景帝登基。

乾宁帝重文轻武,继位的文景帝却在登基之初就表现得更看重武将。不止一次的在朝堂之上说武将卫国戍边之功,也不止一次的提高武将的身份地位和待遇,武将立功也不吝嘉奖。

不知道的会认为他这是重视文治武功,明眼人则知道他是想借此与王融之扳手腕——大晋选官延续前朝旧制,以举荐为主科举为辅,官员至少有八成是举荐入仕的。

而从太祖皇帝开始,举荐权便一直被世家所掌握,琅琊王家为世家之首,无论举荐何人都避不开王家。

被举荐者文臣众而武将寡,文景帝看重武将,一再提高武将地位,就是想越过王家、拉拢更多的臣子向他效忠、为他所用。

文景二年,截胡郑飞,将长女宜阳大公主嫁给郑飞便他拉拢武将开始。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文景帝所谓的重文不轻武只是一种策略甚至手段,但他都做出姿态来了,身为臣子,至少明面上是要相信他的。

同样的文景帝都摆出了重视武将的姿态,那么为了表示自己那样做绝不是对士族占据绝对优势的文臣有意见才看重庶族比重更大的武将,也会提拔士族出身的武将。

谢清这个士族出身的也因此一再被封赏。

文景七年,在原有的祁州军的基础上,文景帝特许谢清招募平民甚至流民之中的骁勇之士,将之并入原祁州军,在祁州组织、训练。

祁州地处大晋正北方向,与胡地相接壤,改建之后的祁州军也被称为“北府兵”。

北府兵的建立和壮大令谢家实力大增,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超越原本并肩的崔家、萧家等家族,一跃成为仅次于王家的世家。

没有北府兵之前,谢清就常年驻守祁州,鲜少回陈郡。成亲之前如此,成亲后如此,有了女儿谢灵泉如此。

有了北府兵之后,谢清更是恨不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呆在北府兵大营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恋爱游戏但人生模拟器 氪金成就一代玛丽苏 死对头易感期后 死对头易感期后,以为是我的狗[ABO] 复沦陷 明知做戏 白狮崽崽找爸爸 是我哥 我死后成了所有人的白月光 cos学院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