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2 / 2)
“万千读书人景从的存在!”
“可据说他不是应该早就飞升了吗,怎么可能还留在人间?”
听潮阁里。
徐枭笑呵呵的问身边的李淳罡:“李老啊,这位张扶摇,应该就是儒家那位夫子吧,您可认识?”
李淳罡道:“只听过其名,却也未见过其人!”
徐枭道:“以李老你的年纪,竟然也未见过他?真是奇怪了,世人皆以为这位儒家初代圣人,早已飞升天界,他怎么会还留在人间的呢?”
李淳罡道:“老朽也是不知啊。”
徐枭叹:“真是没想到。这样一位至圣先师,被万千读书人尊崇向往的老夫子,竟然存世了八百年之久。此榜一出,不知要让天下多少读书人为之疯狂了。”
跟着,二人便继续看起榜评来:
[张扶摇,又被世人尊为张夫子,离阳州儒道释三大家之儒家创始人,儒家初代圣人,存世八百余年。]
[八百年前,张扶摇率领着弟子周游列国,与那诸子百家争鸣共响。]
[张扶摇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念,以儒学成圣,创儒道思想,为天下之读书人开门引路,为后世读书人定下那规矩准则。]
[张扶摇所创儒学,奉行有教无类,一生所教化的弟子无数,如今盛名在外的黄龙士,其实只是其最小的一个不记名弟子。连那当年年轻的吕祖,也都曾经登门向其请教过学问。]
[后世王朝不断更迭,而儒家,却自张扶摇始,流传上数百年,始终兴盛,为各朝各代帝王所尊奉。]
[传下儒家圣学后,世人皆以为这张扶摇已飞升而去,杳迹人间。]
[却并不知他,其实一直隐藏在那上阴学宫,潜形闭息,扮作为一位目瞽琴师,独自默默镇守着人间。]
[概因那些天上仙人,总是想觊觎人间气运,想方设法想来干预窃取。而人间之中,八百年来,一直难有堪当大任之守护人出生。]
[也正是因为张扶摇一直活着,一人占了儒家的八成气运,所以在后世儒家,难以再出圣人。]
[而直等到八百年之后的今天,世间终于又出现一应运而生的气运之子。]
[此子少年无畏,心气如虹,联手当时的武当掌教,欲将那个天门给摧毁,让天上仙人,永远无法去干扰人间气运。]
[天门一毁,那便是断掉了天上人间的联系,不仅天上仙人,无法再临凡间,人间强者,亦无法再登仙界。]
[此举非是小事,千古唯一。张扶摇为此,而特意赶来武当山阻止。]
[武当山上,张夫子一出场,便是一招言出法随,将这位气运之子的一位剑仙朋友,放逐去了那千里之外。]
[唯独留下自己想见的气运之子,一人与自己来对阵。]
[气运之子见到如此强大的拦路者,立即召唤出了真武法相应对。]
[张夫子却是大手一挥,招出一座圣人泥像,将真武法相给之击得粉碎。问这个气运之子:世人皆说我们读书人,只懂提笔弄文。现在我问你,我这读书人厉害不厉害?]
[竟是用一身书生意气,就将这气运之子的年少轻狂,给生生压制住。]
[此时气运之子那被放逐到了千里之外的剑仙朋友,忙借剑二十万,传送武当山。让气运之子用这二十万剑,强行打开天门,试图强逼这位张夫子飞升天界,免其碍事。]
[天门一开,隐约间可见那天女散花,恍惚间可闻到仙音袅袅,仙钟长鸣,原是天上仙人,见人间又现得道者,要强行迎纳上天。]
[张夫子却是一吐自己胸中浩然气,冷然笑道:当年吕洞玄,能够过天门而不入,难不成老夫今天,就不能吗?]
[说着仰天对天上仙人大骂起来:我辈读书人,自我张夫子起,虽善养浩然气,却从不为了长生!去你娘的仙人!老夫我镇守人间已是有八百年,便看了你们指手画脚了八百年,今日又岂由你们得寸进尺?]
[说完就散尽一身长存八百年的一股浩然正气,一掌将那天门击碎!]
[原来,这张夫子前来,可并非是要阻止这一位气运之子的狂妄之举,而是为了考察他,同时也要助其一臂之力。]
[毕竟他要摧毁天门,隔断那天上人间的联系,天上的仙人,肯定不肯袖手旁观,而要出手镇杀的。]
[张夫子来此,正是要为他抗住这些天人的压力,与他一起将这个天门断绝!]
[身为读书人,为天下苍生,为人间正道,虽千万人,亦往矣!]
[人间夫子张扶摇,坐镇人间八百余年,沧海桑田尽云烟!]
……
“果然,就是那位张夫子!”
“我就知道是他!”
“儒家圣人,又有如此境界的。”
“除了那位儒家创始人,还有谁敢当!”
此榜一评。
最兴奋的,却莫过于这天下的万千读书人。
“哈哈哈哈!”
“看今后,还有谁敢说书生无用!”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原来我辈读书人,可不仅仅只会舞文弄墨,更能聚一腔浩然正气,守护人间太平!”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