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1 / 2)
大殿上,文武朝臣站在两列,比起之前,现在的朝堂多出了一些新面孔,也少了不少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
“陛下,岐国,蜀国,晋国皆派出使者,希望面见陛下。”
“宣!”
片刻后,三国使者出现在大殿上。
上次蜀国使者来,他们只是私下与苏铭碰面,并不正式,这次才是真正的正式会见,庄严的太极殿,金碧辉煌,而坐在龙椅上的苏铭更是威势逼人。
龙泉宝藏中的那把龙椅已经被搬到了太极殿,比起之前李存勖坐的那一把,这把估计是前朝遗留下来的老物件,放在洛阳皇宫,十分应景,泛着光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陛下,我王心慕朝廷已久,愿举国归附大唐,沐浴王化,还请陛下恩准。”
“陛下,我家晋王愿投靠陛下,以河东之地归附大唐。”
“陛下,我岐国愿投降大唐。”
……
寂静,无声的寂静,朝臣们看着眼前这一幕,惊得无以复加。
蜀国、岐国。晋国三个藩镇居然要投靠朝廷?
是他们疯了还是我们疯了?
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去年的龙泉宝藏之战,一般人根本没有知道的资格,真假李星云的争斗已经彻底被掩盖的历史的阴影当中。
他们没见识过苏铭的强大,也不明白不良帅的勇猛,三国归附,这是何等的惊喜!
在群臣惊讶的目光中,苏铭从龙椅上站起身,朗声道,“朕准了!”
这三个字宛如雷霆般在朝臣们耳边炸开,他们真的投降了?
往日里,一个藩镇投降,朝廷都要震撼许久,更别说一连三个国家。
许久之后他们方才回神,连忙向苏铭行礼,“微臣恭贺陛下。”
一声恭贺,其余的朝臣也纷纷反应过来,连忙行礼,“微臣恭贺陛下!”
“今日是朝廷大喜之日,传令下去,百官加俸一年。”苏铭当即拍板,做出了奖赏。
若是以往,朝臣们定当喜不自胜,但今日的消息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他们直到现在还没回过味来,相比之下,加俸一年的喜悦也就微不足道了。
岐国晋国投降归附,中原几乎一统,除了幽州那些小藩镇,北方几乎已成定局,蜀国虽只有一隅之地,但位置险要,且是天然粮仓。
可以说,这次朝廷几乎重现了当初李存勖巅峰时期的版图。
下朝之后,消息很快就在洛阳城里疯传。
大街小巷,贩夫走卒,上至王侯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争相谈论此事。
而朝臣们回到府邸之后才回过味,反应过来三国同时投靠大唐是天子故意为之,连朝廷本身都惊讶万分,更别说敌对的势力。
关中,河东,巴蜀三处皆已到手,几乎就跟飞龙骑脸一样。
苏铭也早有准备,在三国使者递交降表之后,下达了旨意。
“岐王李茂贞降为泰安侯,食万户,世袭罔替!”
“晋王李嗣源降为靖安侯,食万户,世袭罔替!”
“蜀王王衍降为安乐侯,食万户,世袭罔替!”
朝廷昭告天下之后,南方诸国一片哗然,楚国,吴国直接麻了,晋国和岐国也就罢了,蜀国居然也干净利落的投降,你让他们南方怎么玩?
三国归附,朝廷实力暴涨,就算南方连成一片,没有群雄割据,也挡不住朝廷的兵锋。
晋国,晋王府,李嗣源站在府上接下朝廷的圣旨。
第283章 三王举动
朝廷使者念完,看到李嗣源站在原地发愣,等了一会儿见他没有动作,以为他不想接,于是小心翼翼提醒道,“靖安侯,该接旨了!”
“臣接旨。”李嗣源恭敬的接过圣旨,身后的李存智上前给使者送上银钱。
等使者走后,李嗣源把目光转移到手上的圣旨上,神色很是复杂,自己戎马一生最终却只换来一个王侯之位。
仅仅只过了一年,李嗣源已是满头白发,当初他离开洛阳的时候可是头发斑白,精神得很,而今却是发须皆白,眼角布满了鱼尾纹。
“老七,老八,我屠戮河东才换来这么一个王侯之位,你说这到底值不值得。”从位高权重的晋王,再到一个闲散的王侯,这其中的落差太大了。
“大哥,做都做了,再说什么也已经太迟。”李存信看出了李嗣源的患得患失,沉声道。
“是啊,大哥,想想李存勖,他现在已经化为白骨,而你还活着,还有什么比性命更重要吗?”李存智也出言安慰道。
好在,他的情绪只是一时的,很快他便恢复如常。
李嗣源一脸凝重的看着他们,叹了口气:“河东的事终于了结,以后你们不必再跟着我,到了洛阳我就安心的做一个闲散王侯,不问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