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1 / 2)
一听到南下劫掠,在场的众人下意识的露出贪婪的目光,这些年来,他们在边境袭扰,可是抢了不少好东西,想到更繁华的南方,他们如何不心潮起伏。
三日后,他们商量好了出兵事宜,耶律阿保机送他们出城。
回到王城之后,述里朵盈盈上前,将茶汤递上,“啜里只,这两天你都没怎么睡,先歇歇吧。”
耶律阿保机接过茶水一饮而尽,丝毫不见疲惫,“我打算让突欲和尧骨回来。”
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又叫耶律突欲,次子耶律德光,德光是他的汉名,契丹名叫尧骨,同时耶律洪古的契丹名叫耶律李胡。
述里朵心里一惊,问道,“耶律倍坐镇东丹,这时候让他回来,会不会有些不合适?”
“这次我亲征中原,东丹国的势力必不可少,这次抽调东丹的势力也能免得他们在后方作乱,这部分人,我打算让突欲率领,尧骨能征善战,他也得去。”说完,耶律阿保机又扫了述里朵一眼。
“李胡年纪不小了吧,这次就让他跟在我身边,好好磨炼一下,整天打猎胡闹有什么意思。”
一说到幼子,述里朵眉头便皱起来,“有突欲和尧骨在,李胡再去能有什么用?还不如让他帮我筹集粮草,为大军准备用具。”
耶律阿保机只是想想,态度并不坚决,见述里朵这么说,点点头便答应了。
殊不知,他这个想法让耶律家族直系免去了被一锅端。
第290章 老李扶正了
见到耶律阿保机点头,述里朵提起的心终于放下,她是真的疼爱耶律李胡,不希望他上阵,若是苏铭没有给她寄那封信,说不定她就应下了。
但有了那封信,述里朵的心就动摇了,她不敢赌,也不愿意去赌。
如果可以,她宁愿耶律阿保机这次不要南下,但她知道,自己拦不住,他一旦做下了决定没有人能拦得住。
换成自己站在他的角度,也一样会带兵,这无关身份,只跟所处的位置有关,她拦不下耶律阿保机,只能退而其次,保全幼子。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同时,苏铭给她传信的消息,她也没有告诉耶律阿保机,在这个关头,她不想让他分心,更不想让他起疑心。
这姑且,算是她一点小小的私心吧。
……
洛阳,不良人驻地,袁天罡突然有感而发,走到院子里望着头上的天空,只见到风轻云淡,艳阳高照,没有风。
然而下一刻,院子里的树上却落下三片绿叶。
袁天罡伸出手,三片落叶缓缓落于掌心之上,“无风叶自落,有意思。”
此情此景,让他想起了三百年前他与李淳风推算出大唐要亡,当初也是无风叶自落,可如今,李花已经绽放,大唐终究东山再起。
他盯着掌心的三片绿叶,许多记忆涌上心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卦象是天道,但本帅已经证明了人定胜天,这卦,不必再算!”
话音落下,他掌心一震,三片绿叶化作齑粉消散。
精通卦象的袁天罡如何察觉不出,天机已经混乱,当初他们合力所作的推背图已经不准,再算卦又能如何?
他袁天罡都要亲自下场当棋子了,算不算卦已经不重要。
大唐与契丹的这一战是国运之战,决定未来几百年的走向,甚至比当初太宗签订渭水之盟更胜一筹。
……
随着契丹和大唐同时整军备战,首先感受到局势紧张的不是底层百姓,而是那群商人,他们走南闯北,对时局非常敏锐。
国家之间的碰撞,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资源的对比,谁的资源多,谁的赢面就越大,整个天下资源就那么点,他们争抢自然会让价格变动。
很早以前,朝廷就实行了禁酒令,后来这玩意屡禁不止,朝廷就慢慢放开管制。
直到苏铭登基之后,禁酒令重新开始实行,堵不如疏,相比于粮食酿酒,苏铭推行用杂粮和水果酿酒,算是刹住了一些。
战争即将打响,粮价瞬间飙升,同时上涨的还有各种军用资源。
只不过,粮价刚上涨不久,苏铭就让人从巴蜀运来粮食,平息物价,同时实行了战时管理,每家每户限制购粮。
而军用资源价格上涨,苏铭也懒得控制,也控制不了,这些人眼光精准,赚点战争财也没什么,合理范围内赚钱是他们的本事。
在三国归附朝廷的消息泄露之后,苏铭就要关闭了互市通道,同时在边境严查铁器粮食走私。
其他的东西,苏铭可以不管,但粮食和盐铁都是战略物资,必须 得到控制。
短短两三个月,边境之地已经是杀的人头滚滚,但每个月依旧有不少亡命商人想捞一把,其中有不少还是藩镇的白手套。
不过,不良人可不管什么白手套,他们只遵从不良帅的命令。
苏铭也不怕得罪这些家伙,更不会花费大代价拉拢他们,这时候还没投降朝廷,看不清局势的边境藩镇,不是贪婪就是蠢。
以前苏铭不动他们,是因为不想和契丹接壤,增加边防压力,有这些人在起码有个缓冲的余地。
契丹整军备战之后,苏铭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然后通知了边境的藩镇。
其中投降朝廷的人,只有一半,剩下的还在观望,待价而沽。
对于这些人,苏铭懒得理,等这次大战之后秋后算账!
……
半年之后,契丹与大唐之间几乎已经剑拔弩张,这下子就算是底层的百姓也知道契丹人要来了。
不过,对于普通人而言,跟他们关系不大。
而南方的藩镇得知消息后松了一大口气,他们还以为朝廷整军备战是为了要对付他们,吓得他们整天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