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0(2 / 2)
但你让皇上大赏,千金买骨,皇上又觉得不甘,最后干脆让史家二爷史鼎原爵袭成,为保龄侯,史鼎袭爵之后,需抚养兄长的遗腹子。
史鼎倒是没有多想,别说自己袭成了大哥的爵位,现在大嫂也跟着去了,就留下侄女这跟独苗苗,别说得了爵位,就是没有,他这做叔叔的也不可能亏待了这个苦命的侄女不是?
所以,他直接就爽快的答应了,好在之后,史鼎的妻子心眼儿多,怕日后留罗烂,直接就让人请了户部的人过来,帮着把史湘云母亲的嫁妆以及父亲的私产,清点封存以作日后史湘云的嫁妆。
对此,贾母是不满意的,首先,在贾母看来,史鼎袭成爵位,占了保龄侯府,就是占了大便宜,怎么就把史鼒夫妻的私产给湘云做嫁妆,应该将之前的侯府所有财务都留给湘云。
因为史家本就不是世家出身,而是泥腿子参军,跟着打天下的时候,得了功劳封爵,但史家是个大家族。
护官符里说: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官方解释是地位显赫,但林玉轩觉得,这其实主要是说史家人丁兴旺。
至于显赫,那纯属扯淡,史湘云的抱怨,婶娘苛待什么的未必是真的,但史家生活条件不如贾家绝对是真的。
原因就是这第一代史家家主得势之后,将自己的私产分给了同族的其他十七房族人,以至于底子空。
而且,史家到史鼒才是第三代,老侯爷没留下多少家底儿,史鼒的父亲,也就是贾母的兄长有三子,私产是会平分的。
所以,史鼒的个人私房绝对不会特别丰厚,加上史鼒妻子的嫁妆,这些加起来,在贾母看来就有些鸡肋了,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因为此时,贾敏早就给贾母写来书信,拒绝了贾母提议的亲事,这就让贾母只能将目光转移,为自己的心头肉寻摸一好的岳家。
其实贾母也知道贾宝玉的尴尬身份,就一五品官儿的嫡次子,想娶一身份贵重的女子太难了,林黛玉自然是首选,可现在眼看着是不成的,那失去父母,却又出身侯府的史湘云,立马就是量身定做的首选了。
但宝玉日后肯定是有大造化的,想要起势,势必是要有钱财支持,妻子的嫁妆就得丰厚些,若是湘云有丰厚的嫁妆,又有贵重的出身,就完美了。
贾赦夫妻不出手帮忙,史鼎这个丧良心的克扣了可怜的湘云的嫁妆,日后又怎么有实力帮扶宝玉呢?
可是现在,一切都成了定局,更主要的是,也不知道史鼎夫妻是怎么想的,那些嫁妆竟然经过衙门造册之后,交由史家族里看护,等史湘云及笄的时候,再交由史湘云自己保管。
贾母无奈,只能在自己院子里砸两个杯子,再由丫鬟婆子揉心抚背的哄劝着哭自己苦命侄孙女,偶尔大骂丧良心的史鼎跟贾赦。
只是史鼎跟贾赦可没空搭理贾母,因为史鼐请战,为兄长报仇,贾珍也跟着请缨,后面就不知道是气氛烘托到位了还是贾瑚血脉觉醒,也跟着跪下要求一起上战场。
林玉轩搓了搓牙花子,麻蛋,两个兄弟都要去了,自己也不好掉链子不是,只能一咬牙、一跺脚,跟着跪吧。
第37章
皇上大约是想起了林玉轩那晕船的属性,加上他们三个都没有作战的经验,但又武功不
【请收藏本站,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从红楼梦开始快穿名著世界》33-40
俗,加上史鼒战败,是真真国跟琉球国夹击,茜香国辅助的原因。
最后决定分三路大军推进,逐个击破,贾珍作为参军跟随冯唐将军,带兵十万,由长白山脉方向进攻。
林玉轩跟贾瑚暂时调入户部跟兵部,以主事身份作为钦差,负责三路大军粮草供应,赐君子剑一对儿,凡遇阻拦或贪污者,不计身份,皆可以此剑先斩后奏。
殿上大臣们又是羡慕又是恐惧,更是知道,这两个小子前途不可限量,回去之后,一定要告诫自家的臭小子们,能交好交好,不能也绝对不能招惹,否则生死都看造化吧。
不过,之前还主张议和安抚的那些大臣们,都闭嘴了,他们怕现在再说什么,直接被这俩小子找机会给扣帽子杀了。
毕竟,先斩后奏,这玩意儿说法就多了,所谓死无对证,到时候还不是他们说什么是什么,自己死了不算,只怕死后还得背负骂名,自己子孙都得跟着受连累。
皇上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娘的,你们这帮老东西,之前不是因为和亲的不是你们女儿或姐妹,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这些天不是蹦跶的贼欢,说什么天下以和为贵,不易劳民伤财,现在倒是蹦跶啊?!
果然还是玉轩这孩子说的对,刀只要砍在自己身上知道疼了、怕了,自然就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了。
既然这些做臣子的不记得君忧臣劳,君辱臣死的基本道理,那就让他们彻底感受一下,知道不是什么钱跟好处都可以拿的,知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殿试的时候,之所以林玉轩的文章起了那么大的争议,都不想他成为状元,就是他的文章提出的论点,动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想要压到二甲十名开外,却又因为他的身份,皇上不可能不在找不到的时候,单独提出来御批,就像贾瑚一样,到时候这文章的好坏,打眼儿一看就知道。
那他们这些人还不得被扣个帽子,嫉贤妒能都不算什么,就怕皇上会觉得自己包藏祸心,怕林玉轩的话传到皇上耳朵里,一旦被这皇上这般认定,他们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林玉轩跟贾瑚两人叩谢皇恩,谢皇王信任,双手高举过顶,收下这一对儿本是挂在御书房墙上,代表君王掌控生死大权的宝剑。
剑鞘、剑柄上镶嵌着各种代表权利、威严的宝石作为装饰,入手沉甸甸的,估计至少得三十多斤。
这剑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里面的剑身虽然也开刃了,锻打的刚性也不错,但跟什么鱼肠剑等其他的名剑比起来,杀伤力就不值一提,它就是君权的代表。
不过,这个花里胡哨的装饰,肯定是不能这么明晃晃的带着,否则那就是明摆着告诉其他人我很值钱,快来抢我。
所以,退朝之后,林玉轩跟贾瑚赶紧带着御赐宝剑回家,然后让张氏给找来深色绸布做了剑套,以后方便背在身上又不容易被认出真身。
这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林玉轩跟贾瑚必须保证在大军到达驻扎地之前,粮草就得先送过去,人吃马嚼的,都得准备妥善。
林玉轩跟贾瑚坐在一处,商议对策,林玉轩道:“现在三路军马中,海上作战,食物上容易解决,只要把番薯晒干,加上粉碎的玉米面,主食可以解决。”
“海上也永远不会缺少海鲜,随便撒下大网,就能解决肉食的补充,菜上可以去收集晒干的菜干,到时候泡发即可,但海上缺少能食用的水。”
贾瑚赞同的点点头道:“史大舅舅这次之所以被包饺子,就是因为缺少水源,不得不停靠一海岛补充水源,没想到海岛上的水里早就被参了药,这才在发现不对的时候无力反抗,最后选择断后,让更多的人逃出来。”
林玉轩想了一会儿之后道:“我倒是有办法把海水变成能喝的水,解决海上喝水问题,但这种水在将有害物质去除的同时,也去除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长期喝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影响。”
贾瑚有些不明白的问道:“什么意思?水里还有什么吗?”
林玉轩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水里还有将有钾、钙、镁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只能笼统的解释说是平常喝的水,不管是泉水还是什么,里面肯定因为经过岩石等冲刷后,带了一些人体需要的营养。
可经过他这样取得的蒸馏水,不仅将水中的盐分等物质去除了,还把里面的营养物质一起给去除了,留下的水,除了解渴之外,没有丝毫的营养。
至于把陆地上的淡水携带着,到时候掺着蒸馏水一起煮沸给战士们喝,问题就又回到了原点。
史鼒出战的时候,自然是考虑到过海水不能喝,越喝越渴,最后能叫人脱水死亡的情况算计进内,但水保存的再好,超过十几天之后就不能喝了,有味儿或生出虫子什么的都是小事儿。
最可怕的是让人腹泻,海上出现腹泻,那是真的要命的,不仅会让腹泻之人失去战斗力,还可能因此造成高热后引发痢疾等传染性疾病,那真是一死一片。
所以,打仗的途中,管物资押送的,就要一直不停地让人送水,劳民伤财不说,更是不安全,只要被敌人摸到押运的船只,将押送船只消灭,这前边儿大军就成了断线的风筝。
关于这个,两人商量半天也没啥好的解决办法,最后一想,别管有没有营养,那也比渴死或出现痢疾什么的情况好,还是先把制作图纸画出来,然后让工部的人先做出来再说吧。
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两人就先回府里再说,另外两人还得研究一下,怎么利用经费给将士们弄到最多的物资。
二人回来的时候,正赶上贾珠跟贾琏休沐回家。
吃过饭,贾赦是知道他们两个现在有正事儿的,所以也没有跟往常一样闲聊,直接就让他们去东大院儿忙自己的去了。
贾珠早就回西大院给贾母、王夫人他们请安去了,贾琏怕贾颖抓壮丁,所以也跟着贾瑚他们走了。
林玉轩跟贾瑚倒也没特意防着贾琏,贾琏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最是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出去的时候,看着跟谁都能处得来,人缘也不错,但家里的事情,那是一个牙缝儿都不带嵌的。
而且,贾瑚觉得,自己有了爵位,这边儿若是没有什么意外,日后怕是也得这小子来继承荣侯府,所以,该会的、该学的,都不能落下。
林玉轩对此也是赞同的,不仅是贾琏,就是贾琮、贾珑、贾珠他们,在闲来无事的时候,他们两个也会说一些市井传言给他们听,然后剖析里面涉及的问题。
毕竟,不管他们是否继承爵位或家业,最终还是要成家立业的,那就必须有承担责任的能力,不能跟贾政一样做个无能的甩手掌柜。
贾琏一边儿温习功课,一边儿竖着耳朵听着大哥跟表哥说话,听了一会儿之后,他奇怪的问道:“大哥,表哥,既然是把有营养的东西剖除了,那就再吃回去就是了。”
林玉轩听得眼前一亮,顿时明白该怎么做了,但还是示意贾琏继续说,这就是有意锻炼贾琏的思考能力了。
贾琏见自己的话得到表哥的赞同,有些兴奋,清了清嗓子之后继续道:“有营养的东西,咱们这样的人家,也不过是用人参、花胶、燕窝之
【请收藏本站,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从红楼梦开始快穿名著世界》33-40
类的补身体。”
“人参跟燕窝,给三十万大军补身体肯定是不可能了,但花胶说白了就是鱼泡,海上最不缺的就是鱼虾,你们又打算随行的船只给就近打捞海物作为物资的一部分,到时候剖出来的鱼泡直接煮了给兵将们吃,省钱还能补身子,这不就都解决了?”
说到这儿,见表哥面带微笑,眼中更是鼓励,不由得有些兴奋,又继续道:“还有,花胶非常值钱,要是有吃不完的,直接晒干了,回头补给物资的时候,将晒干的花胶带回来。”
“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拿着这钱作为军费,帮着士兵多筹集一些粮草冬衣等物资,也用不着年年兵部跟要账的似的,天天追着户部求爷爷告奶奶了。”
林玉轩听了之后,直接笑骂道:“你这小子,真是但凡跟钱有关的,你可精明了。”
贾瑚乜了一眼贾琏之后道:“嗯,只要不问学业,什么都行。”说着,火气就上来了,不由得没好气儿的怼了一句:“不是,我说,贾琏,那书本文章是不是能咬到你?”
贾琏一听又提到学业,赶紧缩个脖子跟鹌鹑似的,嘴里还小声嘀咕着:“是咬不着我,但能帮我召唤周公。”
贾瑚没有林玉轩的好耳力,没听清他嘀咕什么,但左右是没好话就是了,当即怒道:“贾小琏,你给我大点声!”
林玉轩看着缩起来的贾琏,差点儿憋不住笑,这哥俩就跟后世说的那样,不谈学习,父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他们俩就是,不谈学习,兄友弟恭,一谈学习,立马反目。
第38章
林玉轩压下笑意,对贾瑚劝道:“琏哥儿不擅长做文章,咱们强行逼迫他,反倒可能扼杀了他的天赋。”
贾瑚是个纯正的古人,思维有些反应不过来,就问道:“什么意思?”
林玉轩解释道:“琏哥儿对数字非常敏感,现在又在国子监读书,那到时候不如直接让他去考明经,虽然地位上不如进士清贵,但未必没有进士出身的前途好。”
一般来说,进士科的考试难度更大,有一句话叫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就是这进士比明经难考很多。
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而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
说通俗一点儿就是,考明经科,主要是看你对民生事物的看法跟实际解决的能力,不是特别重视你文章的锦绣,不需要你文采多出众。
但同样的,这也是要求你能办实事,有真本事,所以,滥竽充数的就不要想考过了,在某种程度上,它的通过率,其实远比正经的科考录取难。
明经科其实有些类似于现代的专科考试,对于像贾琏这样明显偏科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出路。
正经科举出仕的,会去翰林院镀金一下,但明经科出来的,还有个考试,按照你擅长的,比如贾琏,擅长数字以及庶务的,那就会加考一科算学,通过后,可直接到户部任职。
当然,初始的职位不会很高,一般都是被安排到户部度支之类的部门做个八、九品甚至是没有品级的小官过渡,类似于后世的实习期,然后看表现提拔。
通过明经科考上来的虽然没有进士清贵,但他们直接就能接触实职,只要做的好,立功了之后,直接就能被提拔,然后升迁。
贾瑚向来是信服林玉轩的,从小他就觉得,只要跟着这个表弟走,绝对不会吃亏,所以,虽然林玉轩说的这个跟他一直以来的认知有出入,却也立马放下怒气开始衡量利弊。
贾琏这会儿也不装鹌鹑了,他两眼就差闪着小星星来表示自己的激动跟兴奋了,他是真的不喜欢掉书袋。
读书对他来说,那真是一场折磨,每次先生在上面摇头晃脑的念书,他跟着晃两下眼睛就长了,然后就跟周公会面去了,这个真不是挨两下手板就能改过来的。
他老早就想逃出去了,却又害怕两个哥哥失望,至于他老子贾赦,那货自己都不乐意读书呢,对于贾琏读书好坏,只要不让他去见老师,什么都好说。
毕竟,在贾赦看来,读书与否,最后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这自家不缺钱、不缺权,还有个爵位留在那儿等着继承,所以,你学成什么样也不打紧,大不了就回来继承家业呗。
他老子贾赦倒是开明,但他最尊敬的两个兄长却在学业上非常重视,尤其是他大哥,别的都好说,就这学业上,那就是个老顽固。
就在贾琏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的时候,贾瑚终于想通了,他开口道:“你想考明经科也行,明儿我就让爹去给你改到丙班,但你必须保证,去了那里,好好念书,到时候把明经科考下来。”
贾琏一听,立马兴奋的点头应诺道:“大哥,表哥,你们放心,我肯定能考下明经科,然后通过算学进入户部!”
林玉轩靠在椅子上微笑的看着兄弟俩和解达成协议之后,给了个甜枣安抚道:“那琏哥儿就抓紧努力了,你这次出的点子,我明儿会上报给户部郎中,然后通过户部尚书的手递交给皇上。”
“这会让你在户部尚书以及皇上面前挂名,日后你考入户部之后,这都是你的政绩,兴许还能直接让你越过前面的考察期,直接做个主事也未尝不可。”
按理来说,林玉轩现在挂职户部主事,其实就是在户部挂职,他本身还是翰林院的,加上钦差身份,这些折子,他可以直接求见皇上,然后递交上去。
但,林玉轩想要给贾琏铺路,再加上他也没打算用贾琏说的方法给士兵补充营养,还不如把这个作为贾琏日后出仕时的政绩给挂在户部。
贾琏既然打算考算学进入户部,那这样的举荐之功留给户部侍郎以及户部尚书,等贾琏进入朝堂的时候,能不照顾一二吗?
至于被贪功,谁也不是傻子,他林玉轩亲手交出去的,又是贾瑚的亲弟弟,未来的荣侯府继承人,就因为这点儿事儿,得罪三个爵爷,这得是多想不开的人才能干出来啊?
贾琏自然知道表哥对自己的好,为自己谋划,眼圈儿就有点儿红了,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去国子监读书之后,更是看多了兄弟间为了利益的算计。
林玉轩好笑的用手里的折扇对着贾琏的脑袋敲了一下之后道:“行了,别在这儿跟个小娘们儿似的作态,平白让人笑话,有这功夫,快去复习功课,没事儿多读些人物跟山川传记,多了解些实事地里。”
贾琏用袖子抹了一把脸之后,很是认真的点点头之后,就去旁边找书看去了,这是他第一次这样认真的看书。
两人对视一眼之后,笑着微微点头后,默契的不去谈贾琏的事情。
贾瑚问道:“你这是有什么想法了?能解决?”
林玉轩嗐了一声之后道:“我这脑子是一下子没转过来个儿,直接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光记得这套装置能同时得到蒸馏水跟盐。”
“却忘了,蒸馏水里被驱除的营养物质,其实最后会被留在盐里,到时候直接把那盐用在彩里不也是一样的吗?”
“不过,这倒是提醒我了,西南等驻军之地,常年缺盐,尤其是作战的时候,盐巴并不容易携带,或运输,那咱们之后,也不用给直接运盐了。”
【请收藏本站,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从红楼梦开始快穿名著世界》33-40
贾瑚有点儿跟不上好弟弟的思维了,只能直接做个问路先生:“不是,咱们说这次运水的问题呢,怎么又直接跳到西南等地吃盐的问题?”
“最主要的,你不给运送盐,那你还能给特意运海水不成?海水到那儿非得臭了不成,这个比运盐还难吧?”
林玉轩哭笑不得的白了贾瑚一眼道:“我看着像那么没谱的人吗?我的意思是,这次直接让工部多做几个机器。”
“不过,上面跟这个做蒸馏水的有点儿区别,主要是用来过滤的,以后给运过去的盐,直接换成去海边儿的渔民处收购晒干的海带。”
贾瑚皱眉:“海带?昆布?”
林玉轩道:“昆布也行,那个营养价值更全,但海带肉厚,对于将士们更适合,它泡出来的盐分会更多,出任务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出一小块儿充作盐分来煮菜或充饥。”
接着,林玉轩又讲了一下泡海带水提炼盐巴,最后泡淡的海带直接炖豆腐给士兵加餐,补充营养不说,豆饼子炸出残余油脂之后还能给马匹补充营养。
这之后,就可以让土地贫瘠的地区种黄豆养地,然后朝廷收取豆子,朝廷花费少,百姓还能多点收入,部队里的人吃马嚼的费用还降低了不少,多好!
贾瑚仔细端详了一下林玉轩,又去看了看认真的看着游记的贾琏,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这姑侄血脉就这么严重吗?说贾小琏是你亲弟弟,我都不会怀疑了。”
林玉轩满脸黑线的怼道:“我娘是琏哥儿的亲姑姑,说的好像不是你亲姑姑似的。”
这吃喝上,基本就算是解决大半了,剩下的粮食,林玉轩他们打算去詹事府打打秋风,把那边儿堆积的陈年旧料子、茶叶、丝绸等等,直接运出去,在沿途换取收集粮食作物以及草料等等。
这边儿只要找出一些稍微好些的,打着进贡之物的名头,去找那些有钱的皇商换取物资或钱财,然后再把行军路上的嚼用给配齐就行。
商量妥了之后,两人去拿了一坛子从贾赦那边儿扣来的好酒,又让小厨房做了几样好菜,就去宁国府找贾珍去了。
他们是负责粮草调度供给,但贾珍却是真真实实的上战场,什么时候彻底把茜香国跟真真国这边儿打平了,帮助攻打倭国以及琉球那边儿的两支部队稳住这边儿,等那两边儿都投降呈贡的时候,才能回来。
再见面,就算是顺利,怕也是三两年之后,再说,刀剑无眼,去了战场,生死难料,即便是林玉轩也没办法从面相上看到最后的结局。
有那么一刻,林玉轩都怀疑自己当年引着贾珍习武参军,到底是对还是错了,甭管原著中贾珍多混蛋,爬灰多让人不耻,简直坏到了骨子里。
但这么多年的相交,幼时的真心庇护,处出来的感情是做不得假的。
不过,这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想法,林玉轩很快就想通了,与其让他浑浑噩噩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活着,不如让他挺起胸膛闯出一番天地,封妻荫子,就算死了,也死的堂堂正正。
第39章
宁国府这边儿的气氛不算好,因为知道贾珍要上战场,他妻子苏氏一个激动晕了过去,叫来府医看诊,发现怀孕了。
贾珍高兴之余,心里就觉得愧对自己的妻子,因为跟林玉轩他们在一起时间久了,也明白什么是责任,更是明白妻妾不和,乱家之祸伊始的道理,所以,还真就没有纳妾,甚至没有通房丫头。
苏氏也是因此,与贾珍的感情非常好,即便是贾珍把军营当家,两人经常十天半月不见面,但每次见面的时候,又都因为小别胜新欢的感觉,让感情更好。
所以,贾珍这会儿知道妻子怀孕,心里就有些后悔,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自己主动请战,皇上当场批准,哪有他反悔的余地。
好在,很快苏氏就醒了过来,然后对贾珍说道:“国在家之前,有国方有家,夫君心怀大义自去便是,莫要担忧,妾与腹中哥儿会静待夫君凯旋归来。”
贾珍听得热泪盈眶,妻子的坚强和支持,让贾珍深觉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于是,他握住苏氏的手保证道:“为夫必安全归来,带着荣耀,到时与你一同去岳山那边请罪。”
苏氏嘴边含笑,温柔的说道:“夫君只要全须全尾的回来就好,荣誉哪有夫君安全重要?至于请罪,夫君为家国大义出征,浑身铮铮铁骨,顶天立地,何罪之有?”
林玉轩看着满眼羡慕,就差大喊我也想要这样知书达理的媳妇儿的贾瑚,赶紧拉着贾瑚就往外走。
他俩的动静,终于惊醒了房中的其他人,大家赶紧又叫来府医给苏氏探脉,确定之前只是情绪激动,现在没事儿了,就都赶紧离开,把相处的时间留给小夫妻俩。
跟贾敷几位长辈告辞后,回去的路上,贾瑚有些苦恼的说道:“珍大嫂子是个好的,通情达理又豁达,见识远非普通后宅妇人能比的。”
林玉轩转头看了看贾瑚,此时的贾瑚已经十七岁,在这个年代是真的不小了,有些成亲早的,孩子都出生了。
他想了想之后道:“妻子的品行,只要不是原生父母过于人品败坏,进而影响了她的人生观,那么好坏就取决于作为丈夫的态度。”
“比如,男人滥情花心,妻子为了维护自己跟自己孩子的利益,自然是要盯着那后院儿的一亩三分地,哪有时间陪你考虑国家大事,没直接一碗毒、药把你去根都算人家大度善良了。”
“再有,你对人家关心疼爱,尊重爱护,相对的,人家自然也会给与你同样的感情,反之亦然,谁也不是天生的受气包,都是爹生娘养的,凭啥给你生儿育女还得受你的气?”
贾瑚听得呲牙,赶紧摆手道:“得得得,别说了,我知道了,也没打算纳妾搅得家宅不宁,就是感叹一句罢了。”
想了想,他又问道:“轩哥儿,你以后打算找个什么样的?”
贾瑚是个天生的操心命,尤其是对自己的几个弟弟妹妹,当然,这里也有他老子实在不靠谱的原因,那货是个万事不管的,你给他一把古扇,他能自己坐床上玩儿三天不动地方。
摊上个吃喝玩乐无所不精,遇上正事儿就麻爪的爹,贾瑚这个长子,想不操心也难。
贾瑚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好表弟林玉轩的亲事,太难了,听说之前皇上还想把自己的长公主下嫁给林玉轩,结果人家公主在他们打马游街的时候见过林玉轩的真容之后,那是说什么都不干。
皇上就奇怪了,这小林探花要身份有身份,要钱有钱,文采更不用说,人也不花心,到现在也没个房里人,自己这公主怎么就不乐意呢?
结果,追问之下,公主最后没办法只能说了,这长得实在太好看了,不忍心下手不说,面对那张脸,自卑还有负罪感,就好像是玷污破坏了最美好的画卷一样。
这事儿自然不能外传,但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公中就没有什么事儿是完全的秘密,贾家自然也就知道了这个传言。
林玉轩这张脸,是真的有点儿美的不真实,随着年龄的增长,那张脸是越发的精致,不管男女都想欣赏,却又谁都不敢靠近,怕亵渎了美好。
一看贾瑚那个龃龉的眼神儿,林玉轩就知道这货不
【请收藏本站,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从红楼梦开始快穿名著世界》33-40
一定又想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直接转移话题道:“你还喝酒不了,一会儿菜可就凉透了。”
他们本来是找贾珍喝酒的,但现在,贾珍肯定是没性情喝酒聊天了,也不能浪费不是?所以这不又拿回来了。
贾瑚听完,嘿嘿笑了一声,然后就跟林玉轩勾肩搭背的往回走了。
三个月后,贾瑚跟林玉轩终于在接到最后一批物资接收回条的时候,这才松了一口气,后续就是跟皇上说一声,然后带人分别在滨城至蓬莱这处地广人稀的地界,建造大型晒盐厂以及海鲜烘干处。
沙漠矿盐提纯已经顺利的提炼出了足够国家半年用盐量,即便盐商这会儿有了察觉,那也已经晚了,等这边儿晒盐厂建成之后,就是那些大盐商好日子到头的时候。
不是林玉轩仇富,他也犯不着仇富,林家本身就不缺钱财,这些钱财对林玉轩本人来说,更加没有什么大用。
林玉轩就是单纯的看不惯这些盐商的为富不仁,不指着你们拿出钱财救济百姓,但那官府为百姓退让的盐比,已经足够你们挣得盆满钵满了。
但是,这些人为了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贪心不足的拿盐卡官府脖子,用百姓吃盐做威胁,要么将盐价提到天价,要么甚至干脆将大批的盐倒入海里寻乐,让人无盐可吃。
就这些玩意儿,在林玉轩眼里,简直就是十恶不赦,现在朝廷已经不需要依仗这些东西了,那之前威胁朝廷的帐,自然也该清算了。
尤其是当初算计林如海,给他林玉轩找小妈的帐,这个是绝对不能轻易揭过去的。
另外,林玉轩选择建造这样的晾晒烘干海鲜制品的原因有三点,一个是这里地广人稀,土地不适合种植。
海鲜加工不好全是腥臭味儿,少有的好吃的,也没有办法运送出去,在这里没有出路,早晚得饿死,所以少有人在这里定居,这么一大片地方,就只能这么白白的浪费着。
再有一个,林玉轩发现,现在的兵将都因为缺钙等原因,不能承受高强度的训练,不然很容易出现骨折等情况。
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穷文富武,想要炼武,家里没有点儿家底儿给补充营养,根本就不要想了,而来当兵的,又哪有几个家境好的。
至于朝廷,能保证这些人吃饱都难,又怎么可能会有余力像现代那样考虑什么营养餐之类的调理身体。
所以,林玉轩就打算用烘干的海米、昆布、鱼干、干虾等,来给士兵补充营养,这玩意儿便宜量大好保存,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弄点儿热水一冲就是一碗美味营养的汤,再不济,就着干粮吃也行。
同时,收拾出来的鱼的内脏或者臭掉坏掉的臭鱼烂虾,拿来掺着糠麸麦皮之类的喂养鸡鸭鹅,那家禽产蛋多还有营养,能省下大笔的军费还能更好的给将士补充营养。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当年抓住的麦金利等人,说出了珍妮纺织机的大概情况,只是因为他们也没有太注意过,只能将听说的讲出来。
现在的太上皇当年就派人去了麦金利的老家,历时三年,这边儿的人才想办法通过做维修的学徒工得到了图纸,然后才费劲儿传回了国内。
知道了那珍妮纺织机的情况,这边儿工部很快就研究出来了,甚至还加以改进,让织布机织出来的布更加结实耐用。
但两皇在看到实验结果的时候,沉默了,不是效果不好而是效果太好了,只要这东西面世,并且大量生产,那么百姓再不必为衣不蔽体发愁。
可是,谷贱伤农,同样的道理,一台机器至少能赶上一百个织娘,那些以此为生的织娘又该怎么活?
所以,不管是做出来的织布机还是后面因此举一反三研究出来的半自动割稻机之类的,都暂时搁置在工部仓库里吃灰呢。
林玉轩就打算从这里开始,让朝廷招收大量的工人劳动,弄出国营厂子的雏形,自然也就会因此缺少人手,那么,纺织机跟那些研究出来的机器自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同时,也是给皇上提醒,这开源节流,只有开源才是根本,只要发展够快,人手永远只有不够用没有用不完的道理。
受现代教育影响,林玉轩深信,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不惧他人觊觎,他想要在这一世的有生之年,将国力推动起来,让那些屈辱的历史,永远不要降临。
必要的时候,其实也可以让人去那些蠢蠢欲动的国家搜刮打压一通,那些作为搅屎棍的国家,不能起来其实是地球的幸事。
林玉轩这人,心软愿意做善事,帮助人,但他其实还是个非常严重的愤青,前世今生,他做好事的范围都是自己国家,可能在有些人的眼中,他这样是有些狭隘。
可是对林玉轩来说,他情愿狭隘,也不愿意资助那些曾经欺负过自己国家的国人,他觉得,他又现在的好生活,都是前辈们用血肉换回来的。
他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在享受先人荫蔽的情况下,再去资助那些伤害先人的子孙们,那叫数典忘祖。
所以,在前世,林玉轩为国家做了那么多好事,捐助受灾地区,建立希望小学,修建综合性福利院接收社会上老弱病残,但他从来没有给国际上受灾的国家捐助过哪怕一分钱。
就在林玉轩跟贾瑚忙的脚打后脑勺的时候,他们没想到贾母竟然又出了幺蛾子,直接走了甄家的路子,把贾元春送去小选了。
这个是真的没想到,因为,不管贾政再怎么样,那也是贾瑚的亲叔叔,不看僧面看佛面,贾瑚还是想着能帮一把,所以,打算将贾政提过来跟着建造这边儿的加工厂。
到时候,有了功劳,贾政未必不能被提上去,到时候无论是贾珠的亲事还是贾元春的亲事,都是好的。
林玉轩也觉得,贾政若是仕途有望,也不必想着靠着裙带将女儿送进去的事情,也就不会有后续的麻烦,到时候没有了省亲的差头,自然就不会有那些糟心的事情。
但是,最后竟然还是回到了原点,贾元春照样进宫参加了小选,林玉轩顿时觉得有些无力。
更让他无力的是,林玉轩跟贾瑚找到贾元春,跟她讲了公中女子的不易,表明只要她愿意,会帮她落选,重新找个门当户对,人品尚佳的亲事的时候。
贾元春当场拒绝,甚至在言语中多有嗔怪,意思很简单,就是他们都看不得她好,若是他们当初帮忙,走了大选的路子,何至于现在要走小选,做伺候人的事情。
林玉轩跟贾瑚气的,直接甩袖子不管了,他娘的,真是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说实话,林玉轩跟贾瑚挺想不明白贾母跟贾元春的想法的,泛着好好的姑奶奶、当家太太不做,为什么非要去进宫去看人家的脸色,遭人打骂,又不是家里实在没有出路了。
不过,很快,林玉轩就顾不上生气了,他现在每天除了监督下人打扫林家老宅,张罗添补吃穿用度和摆设之外,就是掐着手指头算着贾敏跟黛玉上京的时间。
这个还是因为林玉轩弄的修建盐池的事情,让那些盐商有了察觉,当然也可能是朝中利益受到威胁的人特意透露出去的。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反正扬州也马上要修建晒盐池,那些大盐商是早晚都要知道的,林如海已经做好了反扑的准备。
【请收藏本站,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