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3章 隐藏身份  回来的儿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猜到了哒莎和周春生的隐藏身份——苏共特工。 
    当然,李士群也是。 
    先说李士群,他在苏联学习的这段经历一直是个谜。 
    据前苏联档案透露: 
    1927年至1928年间,在苏联学习的中国学生有800人左右。 
    应中共领导人要求,苏联举办了专门的军事特训班,特训班由苏军总参谋部负责。 
    苏军总参谋部下属有个情报总局,与全俄肃反委员会(1922年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局,1934年改名为国家安全总局,1954年改名为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就是克格勃)和共产国际联络局是斯大林时代苏联三大特工机构之一。 
    李士群在苏军总参谋部的军事特训班学习时被他的老师同时是当时的情报总局头目谢苗·彼德罗维奇·乌里茨基将军相中。 
    之后被秘密送到西伯利亚苏联特种警察(特工)学校受训,受训结束后成为了苏军情报总局的直属情报员。 
    按照苏军情报总局规定,该局情报人员首要条件是苏共党员,李士群自然也是。 
    所以当丁默邨拿着让周春生看过的伪装成家书的军事情报交给他时,他与丁一拍即合直接将情报上报给日军情报部门邀功。 
    因为他之前已经收到了和哒莎在库兹明花园餐厅收到的一模一样的任务: 
    【为配合诺门罕战役,要求在远东的情报人员摸清中国战场日军动向,伺机干扰日军判断,扰乱日军军事调动。】 
    而这封“家书”的来历大家也许已经猜到,是周春生伪造并且通过军统的秘密信箱故意让丁默邨“查到”的。 
    而李士群是什么时候猜到周春生的隐藏身份呢? 
    在周春生因为何天凤与陈明楚被军统混进76号的特务枪杀被捕后,李士群提议将周春生软禁在办公楼的三层。 
    他知道周春生能够在新京从一个小警察快速变为警察厅副厅长,到了上海后摇身一变又成了警察局副局长,背后没有势力推动是不可能的。 
    单纯靠军统很难实现。 
    他要摸清周春生的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这个人在危急时能够调动什么样的力量。 
    所以软禁周春生的房间里留了一个关键道具——电话。 
    他给了周春生向外求救的路,而他自己则站在路边审视周春生的救兵。 
    周春生心里很清楚不管这件事发展成什么样自己都不会死,无非是动用多少底牌。 
    而现在还不是掀王牌的时候,所以他在被软禁的时候只打了一个电话——给周公馆报平安。 
    电话是哒莎接的。 
    周春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自己在76号有点公务,会有段时间不回家,让哒莎不用做他那份饭。 
    窃听器那头的李士群没从这个电话里听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不过很快却收到了一份意料之外的指令。 
    哒莎在电话里通过两人之间的暗语以及周春生的语气听出来他似乎遇到点麻烦,不过问题并不算大,于是按流程向自己的上级汇报了周春生的事。 
    上级通过76号的其他内线了解到周春生的处境,经过权衡后指示李士群【保周春生】。 
    指令很短,但是足以说明周春生即使不是苏共的也和苏共有很深的瓜葛。 
    之后虽然互相之间没有点明,但李士群已经把周春生视作半个自己人。 
    之所以是半个,因为这些多重身份的特工不要说外人看不清,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模糊感,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某一方做事多数时候只能看结果而追究不了原因。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